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鄉情的散文隨筆

鄉情的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小時候,家鄉是每個孩子的搖籃;長大後,家鄉是我們這些浪跡天涯人的根,它是我們童年的樂園,這裏有我成長的影子,有我玩耍的痕跡。

鄉情的散文隨筆

每次回老家,走到村後的大橋上,就會感覺濃濃的親情撲面而來。毫不誇張地說,樹木、大地、小溪感覺都是親的。

鄉村和城市的最大區別是人情比較濃,無論有無血緣關係,也無論是否同姓同族,相互之間都親如一家人。儘管發生在身邊的是一件件平平凡凡的小事,但深深感動着我,影像般在腦中一次次出現。

人常說窮家難捨,我家住城市也十幾年了,可我每次回老家,頭天晚上一定睡不好覺,提起回家總是很興奮。老公說我,你怎麼一回家就高興得像小孩過新年似的!也許我這個人念舊,不僅想爹媽,感到村裏每個人都會想念。他們待我也像自己的孩子,每次相見,她們總拉着我的手,問寒問暖,家裏和睦不和睦?孩子學習還好吧?工作累不累?就像自家的老人那麼親。這次匆匆告別繁華吵鬧的城市,回到故鄉的懷抱,伺候病榻上的母親,又一次體驗了鄉村質樸的情感。

按理說,機關辦公室的工作,每天就是動手敲敲鍵盤,動動腦子的活,看似勞動量不大,但一天工作下來很累,到家就想倒在沙發上。現在一天到晚,圍着不能自理的母親轉悠,做飯、餵飯、擦屎刮尿,再加上爲母親洗洗涮涮、打針吃藥的護理,真忙得眼花。儘管每天都這樣忙忙碌碌,但沒感覺多勞累,反而比上班輕鬆,大概是在家心情比較放鬆,內心沒有壓力的緣故。

母親癱瘓多年,長年躺在牀上,難免心中孤獨、寂寞,導致老人心情常常煩躁不安。平時都是爸爸一人服侍,弟弟一早一晚過去幫幫忙。無論什麼事,只要爸吱一聲,他們不嫌髒不嫌累,鄰居都伸手幫忙。

知道媽媽長期一個人在家,左鄰右舍的大娘嬸子常來我家和媽媽嘮兩句,開幾句玩笑,逗得我媽很開心。還有後街的四奶奶,她比媽長兩輩,也隔三差五過來看看我媽。鄰居們知道我爸一個大男人不容易,做飯可能少了花樣,幾乎半截村子,誰家吃個另樣的,改善個生活,總不忘給我爸媽送一份,比如,包個包子、餃子、炸個丸子、烙個蔥油餅、槐花餅,看起來雖不是什麼高級營養品,但讓我非常非常地感動,這裏麪包含着大家的愛心,體現着鄉鄰情,這情意無論花多少錢都是買不到的,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

鄰居二叔常幫我爸幹體力活,爸有哮喘病,一冷一累就喘,冬天幫我爸提水、提煤球;春夏幫助剪修院中的樹枝。我家在鄉村,離集市有六七裏遠,對老年人來說,趕趟集買東西也不是件易事,更何況媽媽躺在牀上,家裏根本就離不開人。叔每次趕集,都問問我爸需不需要捎帶東西。有時直接用電車載着我爸匆匆去趟集市,到了集上需要啥趕快買,來回一小時,再把我爸送到家門口。考慮到我爸肺氣腫,動動就喘,叔細心,總是把比較重的東西,幫助拎到屋裏,有時坐下來吸支菸,喝口茶水,有時放下東西就走人。爸買的水果拾給他幾個,叔就生氣地說爸,你再這樣客氣,我以後就不拉你去趕集了……你看,這麼好的鄰居哪裏找呀!“遠親不如近鄰”在我家演繹得淋淋盡致。

大夥處處照顧我爸。春節後,家門前修了條路,爸的門前多修了一米多寬,一直延伸到家裏的大門口。當時,負責操心修路的加兵說,二老爺年紀大了,用輪椅推個病人出出進進不容易,他家門前修寬一點,問大家有沒有意見?大家一致支持,贊成加兵考慮得對,爸爸要加錢,大家都不讓,我們被大家的愛心所感動。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們農村修路很難,政府不撥款,又沒貴人贊助,都是大夥自個掏腰包集資修的.。

說來我很愧疚,在外這麼多年,攢點積蓄都買房了,如今還還着貸款,手裏拮据,也無力幫村民一把。想想一個農民歌手朱之文,出錢連續爲村民修了兩條路,並捐款蓋了一座小學,爲村民謀了福利。有能力幫助別人,也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修路的最後一天,每家出一個勞動力撒石子,弟弟外出不在家,我扛着鐵鍬幹了一下午。由於平時沒出過力,幹起來還真不輕鬆,但我不偷懶很賣力地幹。結果呢,他們處處照顧我,這個說,你少乾點別累壞了;那個說,你歇會,不用那麼賣力;領導也說,一家一個人,你湊個數就行了,你不用那麼實幹,意思意思就行。知道我多年在外,他們都高看我一等,處處替我着想,我感動得眼裏含着淚。其實這些普通的村民,更讓人敬佩,他們整天臉朝黃土背朝天,不分天氣好壞,泥裏水裏田間勞作,他們的厚道純樸更值得我們尊重。

爸爸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周圍幾位老人孩子出去打工,家沒電話,爸爸的手機就成了他們親人的聯絡點。有時老人想和孩子聯繫,爸爸就把電話直接撥出去,儘管長途,爸爸一點也不吝惜話費。

再說說爸爸的菜園子,我家東院有幾間舊房子沒住人,爸把當院開墾成菜地,於是就有了爸爸的菜園子。起初我不理解爸爸,說爸種那麼多菜乾嗎?照顧我媽您就夠累了,您又不是沒工資,買點吃算了,別掏苦力了。您多加勞累,又喘得上氣不接下氣,多遭罪?

爸說,孩子你不懂,這裏面有很多樂趣。不僅能鍛鍊了身體,還能多少回報鄰居,心裏很舒坦。農忙季節,誰有時間整天趕集上店,再說像蔥、蒜、香菜都是調味品,吃不了多少,就是嚐個鮮,你買一大把回來,等不到吃完就壞了。

爸爸還說,看到菜苗從種植到盼它破土而出,露出自己的小腦袋,然後澆水、施肥、管理、到豐收,很有成就感。我現在看着菜一天天長大,就像自己的孩子在身邊慢慢長大一樣,雖然累點但心裏很充實,感覺良好。

爸爸雖然教師出身,但也是爲人樸實的老人。爸爸告訴我,種菜也是一種樂趣。一到夏天,茄子、豆角、辣椒、西紅柿,每樣都種上兩壟,還種了大量的蔥、香菜、韭菜,然後澆水、施肥、管理。見了鄰居,爸最常說的一句話,你們吃菜就過來摘啊,沒打藥的,純綠色食品,我自己吃不完就壞了。鄰居們理解爸爸的心情,也有成人之美,就隨意去摘把菜,吃個鮮,以滿足老人家的感恩之心。後來我漸漸理解了爸爸,爸爸的菜園子原來蘊含着大家濃濃的親情,包含着爸爸的感恩之意。

我們農村人吃飯,多年來也沒改變習慣。春秋天還是蹲街扎堆吃飯,端着碗,拿着饃,吃着說着。誰家炸個丸子,包個肉包,一準端出半饃框,讓大家一飽口福。不管誰家出了紅事白事,大夥也是一起上,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誰家有難,鄰居都熱心支援。就說說王大爺吧,春節後突然中風,家中也不富裕,不知誰挑個頭,你家三百,我家五百,一天湊齊兩萬多,派代表送去,住院護士給量個體溫,送個藥片都要錢,在家容易出門難,不夠大家再給湊,保證沒誰催你要錢,啥時候有啥時給,交代王大爺兒子安心住院治療。王家兒子說,正愁錢呢,昨天就催着繳費,真解燃眉之急。

我們從這些普通小事上,不難看出農民的實在善良。農民有這種胸懷很了不起,不怕你不還,不像有些城市人,喝起酒來稱兄道弟,一說借錢,頭搖的像撥浪鼓似的,有一萬個理由不借給你,並且說得滾瓜溜圓。

農村雖然大的環境不如城市完美,至今沒有健身活動場所,老年人沒有娛樂園地,但我每次探親,濃濃的鄉情都包圍着我,感染着我。

家鄉就是自己的靈魂棲地,無論在外漂泊多久,無論距家多遠,魂永遠紮根在鄉村。這裏不僅有生養我們的爹孃,還有勝似親人一樣的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