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古親散文

古親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離開故鄉山村已經快二十年了。故鄉的山水,故鄉的人卻無時不刻令我魂牽夢繞,無限眷戀和牽掛。

古親散文

那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那裏存積着我童年記憶的全部——那裏有我兒時的夥伴, 那裏有我全部的親情,那裏有我同窗的友,那裏有我的良師益友,那裏有我的師生情懷,那裏有我的勝似親人的鄉鄰——古親。

置身喧囂繁華、物慾橫流的大都市,領略到了大都市對外地人的冷漠,看慣了歧視的眼神。人與人之間就像隔着一堵牆。身在異鄉的我,每當此時此刻,心靈深處充滿了對故土濃濃鄉情的無限眷戀。故土生活的無限懷念。兒時點點滴滴的往事,漸漸清晰地涌現……

那時,父母外出做工維持生計,無瑕顧及我們兄弟姐妹,只好向左鄰右舍打聲招乎幫忙照看,他們就會義無反顧地照顧我們的飲食起居,有零食就和自己家的孩子一起吃,不分你我。孩子之間難免有爭吵,他們都不會袒護自己的孩子。

各家蔬菜水果,互通有無。誰家有困難,只要大家知道,都會幫着想辦法。那些羞於啓齒,不敢講的,只要知道也會幫忙。甚至還會責怪對方不把自己當鄰居。

一九七五年湖南出現特大洪水,我的故鄉未能倖免。到處山洪爆發,房屋倒塌。財產損失極其嚴重。當時經濟還處在十分欠發達的時候,村裏部份村民還是處在解決飢飽問題的年代。許多家庭真可謂一貧如洗。當災情來臨之際,全村(那時還叫大隊)人團結一致,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救災和災後重建的熱潮中。

我家老屋背後是陡磡。洪水衝倒了豬圈,牛欄。正房內一米多高的泥沙。主牆壁傾斜,搖搖欲倒。四鄰紛紛跑過來幫忙。連忙找來大樹支撐牆體,將屋內的泥沙清理乾淨。四五十個勞力,馬不停蹄,揮汗如雨。忙完這家,忙那家。我母親煮了一鍋麪條,他們也顧不上吃就走了。

鄰居九叔家在這次洪水中,房子財產蕩然無存。在生產隊長的組織下,各家各戶將自己家裏最好的木料都自行搬來了。飯是從各家自己吃,條件差的就只吃紅薯,甚至連水也顧不上喝。連砌牆的磚塊也是東家幾十個,西家一百個這樣湊起來的。沒有人分你家我家,沒有財產分你的我的。連半大的孩子也沒有閒着,雜釘把,遞瓦片,端茶送水,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平常要一週才能建起來的房子,三天就完成了。那種幹勁,那種激情,是我後來出來在外面再也沒有看到過的.景象。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爛又遇打頭風”,九叔家是災難不斷。剛建好的房子還不到三個月又遭火災。由於那時全是燒柴草,每家柴房都備有很多柴草。火是柴房引起的,村民雖然及時進行滅火,卻還是在頃刻間燒個片甲不留。全家哭作一團,痛苦無助。村民紛紛勸慰,“有我們大家在,你家就不要怕”,於是再次合力同心,迅速幫助他家建起了一幢平房。

這樣的故事絕不止一個。八一年六月,隔壁鄰居三伯家在拆舊房、建新房的時候,出了意外,牆壁倒塌壓死了他家正當壯年的兒子和內侄。中年喪子,三伯夫婦哭得傷心欲絕不省人事。幾個平日裏領頭的鄰居組織起來,一邊安慰三伯夫婦,一邊捐錢捐物。大家不遺餘力,很快就湊齊了費用,自發組織幫他家把喪事辦了,把房子建好。

九十年代初,我離開了故土。二十年來,在他鄉異地村裏人碰到村裏人,都如來了至親,倍感親切。噓寒問暖,互訴鄉情。酒酣耳熱,情同至交。來人都會介紹村裏的變化,某人衣錦榮歸後修橋築路,惠及鄉里;某人捐資辦學。村裏人都喜歡把從村裏走出去的成功者當成村裏的驕傲!每提及鄰里舊情舊事,幾多慨嘆。

山水依舊卻物是人非,當年建的房子已經不復存在。當年似我般半大孩子都已經步入中年;當年的壯漢現在垂垂老矣;當年的老人幾乎全部作古。當年淳樸無私的民風尚在;當年的鄰里深情依然如故。幸福的喜訊一起分享,生活的風雨一起承擔。令我這漂泊異地的遊子好生羨慕。

“三年鄰居當古親”,這是兒時母親教我的,幾十年的人生感悟,使我真正領悟了“古親”情誼,“古親”的力量。雖然闊別故土多年,雖然有些“古親”連名字也難以記全,“古親”之情卻銘刻在我記憶深處,無法忘卻。像那經年的老酒,愈久愈香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