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懷念榆樹的散文

懷念榆樹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我家院牆東邊那棵生長了多年的老榆樹,突然間在一個初秋的季節裏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懷念榆樹的散文

這是一個年齡很長的樹。打從我記事起,它就在那裏生長着,多少年來一直很壯很旺盛。密密匝匝的葉子,傘一般地遮散開去,撐起地上好大的一片樹蔭。記得開春的時候,它還曾零零星星地萌發了一些嫩芽,後來卻不知爲什麼慢慢地枯萎了。如今它默默地站在那裏,乾結斑裂的樹皮顯露出它歷經蒼桑,飽經風雨的悲壯。它身上已沒有一片綠色的葉子了,只有幾支粗粗細細的枝杈孤零零地向上伸展。似乎一直要刺破青朦朦的天空。我遠遠地看着,感覺自己面對的不是一棵已經枯乾的毫無生命意義的樹,而是一幅淒涼而冷竣的印象派繪畫。

在我的印象裏,榆樹曾經和我的生命有着一種不可扯斷的關係。甚至可以說,在我生長的最初的那一個階段裏,榆樹曾經是我生命中的一種食物。它的根、皮、葉以及種子都曾經和我的生存有着密切的關係。記憶中的童年時代,是一個物質相對貧乏的時期。那個時候,吃飯肚子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奢望,食物已成了人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做爲農民,我們的父輩一年四季在田地裏耕耘,可到頭來,飢餓的陰影卻還不時地在我們的身邊徘徊。如今的一些年輕人,可能永遠也無法想象當時的那種境況。在那時,怎樣去填飽肚皮已經是人們生存的全部意義與最大追求。面對着可憐的一點點糧食,善良的母親總是反覆惦量,細細盤算,該怎樣應付這一年的日子?然而,無論她怎樣精打細算,365天這個龐大的數字的填空卻是怎麼填也填不滿呵。尤其是到了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日子就顯得更加艱難。而此時,榆樹便一下子成了我們眼中的寶物。

首先被我們食用的是榆樹的種子,那種被稱作榆錢的東西。榆錢,也叫榆莢。辭海中的解釋爲:榆未生葉時,枝條間先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錢。大文豪歐陽修還曾有兩句詩專門贊誦榆錢:杯盤餳粥春風冷,池館榆錢夜雨新。望着這滿樹的.食物——榆樹身上懸垂着的一串串、一簇簇的榆錢,我們簡直高興極了。忍不住攀上樹去,大把大把地擷下,急不可待地塞進嘴裏,頓使嚕嚕的肌腸暫時得到了一絲安慰。而巧手的母親自然也不會放過這種機會,但她卻不像我們那般着急。她總是小心翼翼地把榆錢連同那嬌嫩的葉子一起捋下來,或放入鍋裏熬粥喝,或拌上面糊蒸一種糕狀的在我們這裏稱之爲“苦累”的食品,既填飽了肚子,又節約了糧食。其實認真地說起來,榆樹的食用價值卻絕不僅限於此。如果把它的根皮剝下來,放在碾子上碾成面,然後拌上紅薯面,或擀成麪條,或包成水餃,自然也是一餐美味。只不過,現在已很難吃上這樣的美食了。就連榆樹也似乎已被人們淡忘了。因爲榆樹的生長期緩,所以在追求效益的今天,榆樹已被一些速生林或經濟林替代了。既便是有些地方還長着一些榆樹,它也只能默默地退到角落的一隅,落寞而艱難地維持着自己的生命。

面對榆樹,我的心裏忽然升上了一絲汗顏。是呵,它曾像父親一樣用自己的全部養育過我們,並和我們一起渡過艱難的歲月,可我們又給予了它什麼呢?我們除了向它擷取之外,又給過它怎樣的關愛呢?

榆樹死了,它的身邊依舊還生長着蔥鬱而繁茂的花與草,它的身上甚至還被絲瓜與梅豆的絲蔓纏繞、攀延;榆樹死了,就像一位飽嘗了生活艱辛與磨難的老人,在歲月的更迭交替中耗盡了身體裏的最後一滴營養與水分,孤獨而無奈地悄然離去。沒有樂章,沒有葬禮,只有淡淡的秋風和瀝瀝的秋雨爲它送行。

呵,榆樹,父親般的樹,我們懷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