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散文品讀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散文品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風格獨特的遊記散文,字裏行間透出一種少有的清新、素淡,每每讀罷,都先有一種“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覺生成,待細細品味,方會漸漸嚐到一種“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的滋味。爲何呢?就因爲作者在這篇短短的散文利用自己的淚和血匯出的故都的秋韻。秋,在文人墨客的眼裏,是一個傷感的季節,一片落葉,一滴雨點,一株衰草,一聲蟲唱,就連天空中那一小片飄蕩着的雲霧也會使得文人墨客爲之概嘆不已,以致引出千愁萬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雖然以寫景爲勝,然而素淡的秋色卻怎樣也遮掩不住他那顆通紅通紅的心。這種矛盾的載體便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風韻。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散文品讀

(一)語言美

郁達夫是位卓越的語言大師,或描述,或記敘,或狀物或憶史,都能揮灑自如,遊刃有餘,並且能文隨意遣,無復窒礙,《故都的秋》便充分展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文字功力,從一個側面表現了他的語言的俊逸的風格。

1、音樂美。

說郁達夫的散文是情文並茂是一點也但是分的,因爲他的散文,個性是後期的遊記散文,都是象寫詩般的鬥學之作。因而,其語言風格便表現了一種音樂美。這種音樂自然不是鋼琴曲,而是笛簫重奏。“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開篇這短短的一句,石破天驚,體現出了他語言的本色:清婉樸實而又一唱三嘆,既透出了笛聲的清越,又顯出了蕭聲的哀婉。前半句一反常態,大有劉禹錫的“古人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氣勢,然而後半句卻又峯迴路轉,一下子進入秋的悲涼氣氛裏,一揚一頓,揚,寫出作者對秋的萬般哀傷,抑,卻又勾起了人的萬般情思,彷彿《明湖居聽書》裏白妞的唱書,又像秋天的雨,下的淅淅瀝瀝,涼的徹頭徹骨,至於篇中那寫秋雨的句子,就更具有音樂般的美妙了“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雨下的奇,下得有味,下的更像樣。”後半句以“下”這個動詞爲基本點,之後用“奇”“有味”“更像樣”依次與之組合,這邊很像音樂中的漸強樂指,越唱越響亮,越唱情越濃。“可不是?一層秋雨一層涼了!”這股都特有的韻律真可謂蕩氣迴腸,結尾處“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跟開頭的句式相應和,這反覆詠唱的格調完完全全是是一種音樂的語言。

當然,說《故都的秋》的語言具有音樂美,並不僅僅僅侷限於以上幾點。能夠說,該文的字裏行間,無不透出一種音樂的節奏美,旋律美,韻味美。

2、遣詞美。

《故都的秋》所以清新俊逸,語言美妙,這與作者精心選詞用語是分不開的,描繪北國的秋天時,不用多說,只“清”“靜”“悲涼”就足以淋漓盡致的寫出秋天的韻味,更何況,作者賦予了“秋”以味道。“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但是要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多麼形象的修辭啊!一個“嘗”字便將作者那滿盛秋天的情懷無疑的披露出來。說在南國的秋天裏,“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其中的“味”“色”“意境”“姿態”自然不必論,單單是那個“飽”字便能夠看出對南國秋天的失望,這其實還是寫作者對北國的秋天的懷念與滿足,只但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寫而已。一個“飽”字,力透紙背,韻味全出。綜觀全篇,運用精當之詞不少,但細細品來,唯獨從“味”“嘗”“飽”中能夠看出,郁達夫在故都賞秋,不僅僅是用眼看,還用嘴嘗,用心嘗,故都的秋在郁達夫的眼裏也不單單具有色彩,更爲重要的還是故都的秋那特有的味道和韻律,這幾個詞用得真可謂是字字千斤啊。

(二)圖畫美

郁達夫博學多才,對中國的古典詩文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對古詩,他更是癡情過人,因而,在他的散文創作裏,便自覺不自覺的借用了古典詩歌的美學觀,是自己的散文到達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

如果說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畫,那麼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大幅水墨了,說其大,是因爲這幅水墨有必須的連續性,是由幾幅角度不同,濃淡不一的水墨圖組合而成,這彷彿是借用了電影中“蒙太奇”的表現手法,給人以動感。

1、秋園小景:

在北國,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來得更清,來得更靜,來得更悲涼,那高掛的殘月,紛飛的蘆花,飄蕩的柳影,西山的蟲唱,合着潭柘寺那清越的鐘聲,更給人一種淒冷的感覺,這幅秋夜小景的色調是素淡的,組合在一齊,展現出很強的立體感。整幅畫,靜中有動,以動襯靜,尤其是那秋風裏的鐘聲,隱隱約約,大有“夜半鐘聲到客船”的魅力。

2、秋晨寫生:

月落下去了,東天漏出了幾縷陽光。透過槐樹葉底灑落下稀疏斑駁的影子,照在那纏繞着破牆壁的牽牛花上。人從那破屋裏走出來,踏在那滿地槐樹的落蕊上,頓時添了幾分秋意。作者從高處寫到地處,從物寫到人,從眼中景寫到心中景,使得整幅畫渾然一體而又層次分明,尤其是那藍的或紫的牽牛花,更是惹人眼,看着它,在這秋意濃濃的早晨又怎能不生出幾分淒涼呢?在這牽牛花底下那“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的確是這素雅的秋牛花的陪襯,使得這故都的秋味更濃,也更令人傷感。心緒鬱悶的人兒,在這幅秋調裏,顯的是那般和諧那般勻稱,那般有味。從而也使得這幅秋晨小景添了幾分動感。觀賞着這幅畫,就彷彿喝了一杯味道不烈卻很濃的醇酒,喝過之後芳香猶存,讓人時不時的回味。

3、秋雨濛濛。

太陽漸漸的高起來了,整個宇宙都亮堂起來,夜裏、清晨的那些寒意也漸漸遠去,這似乎能叫人暫時忘卻秋天的來臨,然而這些情感瞬間便被那衰弱的蟬聲消退了。聽着那有氣無力的叫聲,人會怎樣想呢?能不感到秋天的味道嗎?更何況,隨着一陣秋風吹過,秋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來了”。

這淅淅瀝瀝的秋雨忽的使人想起“一層秋雨一層涼”的話來,這幅圖畫是變化着的,作者的筆力側重描摹景色,讀過之後,使人彷彿看到蟬那微微顫動的薄翅,彷彿感受到了那涼絲絲的雨滴,彷彿看到了那“銜着煙管”,袖着雙手,站在橋頭樹底下的閒人,自然也彷彿聽到了他的那近於唱的對白,這幅秋雨濛濛圖,作者側重的不是色彩,而是聲音和感覺,這在繪畫史上倒是很獨特的,就彷彿齊白石老人那幅“蛙聲十里出山泉”的名畫,畫面上僅有幾隻蝌蚪,留在人心裏的卻是那悠揚不絕的蛙聲。

4、秋意棗子圖。

初讀《故都的秋》時很不明白,這篇以素淡、淒冷爲基調的散文爲何著出這麼紅豔的一筆,等細細品過之後,便從中嚐到了秋的真正滋味,棗子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竈房門口,它都會一株一株的長大起來”,這其實是作者心中那股鬱積了好久的力量的寫照。棗子由鮮綠到微黃,繼而便是紅豔豔,這紅色是生命的象徵,當這紅豔豔的色彩塗抹在這整幅水墨畫上時,淒冷中便透出一絲暖意,使人禁不住想起那“春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的詩句。正因爲作者沒有被這秋天的淒涼所淹沒,所以作者筆下的秋纔沒有變態,纔在冷色調中透出一股欣欣向榮的力量,從而在藝術鑑賞方面,使得這“棗子紅”與前面幾幅畫的素淡在色彩上構成了鮮明的比較,也從而使得整幅水墨在變化之中顯示出“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意境。

(三)意境美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以境界爲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用前人的這一標準來欣賞郁達夫的散文,不難看出,他的散文便屬於“有境界“一類,這從《故都的秋》裏也可領略到。意境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這篇《故都的秋》便屬“有我之境”,通篇看似寫景,但通觀全文無有一處不是“以我觀物”,諸“物皆著我之色彩”,真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作者爲何要頌北國的秋呢?因爲當時的作者由於受到國*黨的白色恐怖威脅等原因,從上海移居杭州,從鬥爭的前線撤退到遊玩山水的隱逸閒適的生活之間,思想苦悶,其內心世界自然也是以“清”“靜”“悲涼”爲主旋律的,因而,他便對合乎這種內心色調的北國的秋天充滿了感情,藉助秋天的“清”“靜”“悲涼”宣泄胸中的苦悶,並且到達了人和物的共鳴、。正因爲作者是用真情來描繪物體的,因而便使得一切秋景都蒙上了作者那沉鬱的主觀色彩,使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隨情來,情隨景生,到達了一種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你看:“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概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這是單純的寫景嗎?不,那裏跳動着一顆看似平靜實際落寞惆悵的心!

文章的結尾“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是能夠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是整首樂章的最強音,是整幅畫中最精彩的一筆,言已盡而意未止,在藝術效果上到達“如撞鐘,伸縮有度”的境界,既充分展示了作者藝術上的獨具匠心,而又水到渠成不露雕琢之痕。

最後順便提一下,欣賞故都的秋不可不把南國的秋也放在欣賞之列,只有比較着欣賞才能真正體會到故都的秋味、秋情、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