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選餃子三年級作文錦集五篇

精選餃子三年級作文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餃子三年級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餃子三年級作文錦集五篇

餃子三年級作文 篇1

說來慚愧,結婚七,八年了,我還沒有自己包過餃子。以前孩子的奶奶沒來鄭州的時候,如果我和老公想吃餃子了,就去樓下的餃子店買兩份,或者去超市買速凍水餃回家自己煮。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動手包餃子。自從我婆婆來到了鄭州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婆婆每次包餃子都是自己從頭忙到尾,我本想着幫幫忙吧,但婆婆總說:我自己一會就包完了,你別動手了,看孩子吧。所以,儘管自己已經30多歲的人了,還不會和麪。

女兒現在在經開一幼上大班,幼兒園的老師經常會給孩子佈置一些動手的實踐作業。這個寒假快開學的時候,幼兒園佈置了一項作業:小魚絞大眼。形象的說就是把水餃包成小魚的形狀,並且小魚的眼睛還得用豌豆做成大眼睛。爲了完成這項作業,我動員老公全家組團包餃子。於是,我們開始採購原料:韭菜,雞蛋,餃子料。回到家之後,我開始摘韭菜,老公開始和麪,摘完之後,我就開始切菜,炒雞蛋,和餡,擀皮,包餃子。在下鍋之前我還想着我包的餃子不會都爛了吧,令我欣喜的是,我們包的餃子竟然都沒爛,還很好吃,第一次吃自己調的餡,心理別提多高興了。沒想到自己包餃子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通過這件事,再次印證了這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餃子三年級作文 篇2

有一天,阿姨要給我們包餃子吃,我們非常喜歡吃餃子。阿姨正在廚房裏準備,我對阿姨說:“阿姨,我能不能跟着你一起學包餃子呀!”阿姨說:“可以,不過,要乖乖地聽話。”到包餃子的時候,阿姨把我叫過來,我們就開始包餃子了。

首先,阿姨把一張擀好的餃子皮放在我的手心上,然後,阿姨先包了一個給我看,我就跟着學。然後,我拿着一個小勺,把碗裏餃子餡舀一勺,放在餃子皮的中間,再把餃子皮的兩邊捏緊,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接着,我又包了七個餃子。我終於學會了包餃子。

餃子三年級作文 篇3

在我成長的記憶裏,有着許多趣事,但是其中的一件事卻讓我終身難忘,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

那是我七歲那年……

大年夜那天,家裏被燈籠的紅光照的.亮堂堂的,喜慶的氣氛充滿了整個屋子。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都在包餃子,我就在旁邊玩,看着他們包餃子我很好奇,便 站在那裏看。看了一會,我覺得很好玩,就大叫着要包餃子,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給我拿了一個餃子皮,我急忙拿起筷子夾了一點餡放在餃子皮裏,我就瞎捏了幾 下就感覺包好了,可是爸爸看着我的餃子已經笑得不成樣子,爺爺也看着我在偷偷的笑,我自己一看我包的餃子成了“四不像”,而我呢,照鏡子一看,成了個“小 白毛孩”,臉上、衣服上、手上,全身都是面,我還很不服氣 ,一邊生氣一邊想包餃子。我急忙找奶奶做示範,只見奶奶拿了一個餃子皮,放上餡,然後在餃子皮的邊緣捏嚴,又捏出了一道花邊,圓溜溜的,像個大元寶,我愣 愣的望着這麼好看的餃子,心想:“奶奶爲什麼包的這麼好呢”?

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像奶奶那樣,拿一個餃子皮放上適量的餡,然後把邊緣捏嚴,啊!比上次好多了,我大叫起來。

後來我包了很多個餃子,一個比一個好,漸漸地我有了經驗,包的花邊和奶奶一樣好看了。

仔細回想,我留下了許多值得回憶的往事……童年真是一個天真稚氣而又美好的童年。

餃子三年級作文 篇4

今兒中午,傅聞鈺邀請我晚上到她們家吃餃子。

我們去的時候,看見桌子上已經有一大堆包好的餃子。這些餃子看起來就非常好吃。

我也試着包了幾個。姑姑幫我把皮和肉準備好,我就開始包了。第一次包的時候,母親叫我把餃子皮對摺了一下,我就發現肉太少了,只有一點點肉,餃子看上去特別瘦。而且,餃子皮邊上塗的水太多了,餃子特別粘。

第二次包,我還是沒成功,跟第一次沒什麼區別,無非進步了一點點。後來,我又包了幾個餃子,還會在兩邊按幾下,餃子終於漂亮一些了。

晚上,我們一起吃餃子。這個餃子可真好吃!

餃子三年級作文 篇5

記得四年級上冊的一個星期三,老師讓我們議論星期五搞什麼活動。經過投票選定,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包餃子。

星期五到了,我們包了許多姿態不同、形狀不同的餃子。有波餃、有元寶餃……我們先把餃子皮放在手上,再放一些肉。如果你想放一些料也可以,可以放糖、花生、棗、栗子等食品。吃到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早生貴子。

聽說,吃餃子還有來歷呢!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300餘年的臨牀實踐,便在當地搭了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驅寒提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的形狀,煮熟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百姓,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爲“餃耳”“餃子”,也有些地方逞爲“扁食”或“燙麪餃”。這就是餃子的來歷。

包餃子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