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以眼睛爲話題的

以眼睛爲話題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以眼睛爲話題的
母親的眼睛,慈祥而寧靜。
   戀人的眼睛,熱烈而純真。
   那麼,該怎樣形容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眼睛?
   說它如晶亮的明燈,引導我們在人生的長途上學步、在知識的海洋上航行?
   說它如清澈的溪水,滋潤稚嫩的幼苗吐露出一片鵝黃、一片綠意或幾點紅暈?
   說它如跳躍的火苗,點燃無數探索的思想、無數閃光的青春、無數壯麗的人生?
   哦,翻遍所有的詞典,我找不出一個詞足以準確地描繪教師眼睛的豐富內涵和深沉的感情。
   有時,它像柔和的月光,靜靜地瀉在全班學生的身上,讓幾十顆幼稚的心在一片柔靜的氛圍中編織美麗的憧憬。
   有時,它像和煦的春風,給犯有錯誤的學生送去勇氣,送去溫馨,送去自尊自強的信心。
   但我要說,教師的眼睛更像船長手中的望遠鏡,從一個學生的細微變化,就可以預知他的未來將會遇到怎樣的“風情”。於是,引導他繞過暗礁,避開漩流,搏風擊浪向勝利的彼岸航行。
   哦,教師的眼睛,沒有貪婪,沒有兇殘,沒有陰冷;教師的眼睛,燃燒着熱情,融匯着睿智,流淌着真誠。
   假如,十三億人有十三億雙教師一樣的眼睛;假如,我們的人生能在教師的目光組成的海洋上航行……我們的社會何來敗雪殘冰?我們的生命怎會冷落沉淪?我們的事業啊,就會像璀璨的朝陽,噴灑出一天霞彩,一片輝煌的美景。
   因此,我用赤誠的心謳歌教師的眼睛,謳歌像晨露一樣洗滌人類心靈上的污痕的一雙雙深情的眼睛……
   凡是人,都有眼睛;凡是人,都希望有一雙機靈的眼睛。但在現實生活中,各人的眼睛並不都是一樣的,我就見過各種各樣的眼睛。
   “近視眼”是一種。這種眼睛只能看近的東西,遠的東西就看不見。不是麼?有一種人,他們只看到自家,看不到國家;只看到眼前,看不到未來。他們把自家的東西視爲珍寶,愛惜如命;把國家的東西視爲糞土,任意糟蹋。他們圖的集市行樂,多玩樂一天是一天,而把理想看成是“畫餅充飢”。這些人鼠目寸光,胸無大志。
   “遠視眼”是另一種。這種眼睛只能看遠的東西,近的東西卻看不見。“看得遠”的眼睛還不好麼?如果真的是“站得高,看得遠”,當然很好,但這種遠視眼卻不然。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然而這種眼睛只是喜看“千里”的路程,不看“足下”的一步。他們譁衆取寵,誇誇其談,今天一個理想,明天一個抱負,但就是不能腳踏實地,不願艱苦奮鬥,總想拉着自己的頭髮飛到天上去。這種長在額角上的眼睛,據說在一個時候還時髦得很呢!
   “色盲眼”又是一種。這種眼睛,把一種顏色看成爲另一種顏色。長這種眼睛的人,看任何事物都跟一般人不同。人們對長頭髮、小鬍子的扮酷看不順眼他卻看得順眼,不僅僅順眼,還要學樣呢!人們對學雷鋒、做好事的活動大爲讚賞,他卻看不慣,不僅看不慣,還要諷刺打擊呢!同樣的一樁事,在這些人的眼裏就變了樣。
   但我也見過“火眼金睛”。我從電影裏看到,白骨精詭計多端,千變萬化,但孫悟空一眼就看出她是妖怪,奮起千鈞棒打將過去。現實生活中有一種玄妙的“關係學”,請客呀,送禮呀,捧場呀,手段高明極了,但有是人一眼就識破這是不正之風,加以抵制。
   我也有一雙眼睛,但我不願使我的眼睛變成“近視眼”、“遠視眼”、“色盲眼”,而要使它成爲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
以眼睛爲話題的作文
   我長得白白淨淨的,鼻樑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鏡,這眼鏡給我平添了幾分書生氣,讓我看起來像個小博士呢!可是你不知道,這眼鏡帶給我的煩惱真是太多了!
   眼鏡爲什麼要找上我呢?這都是書本惹的禍。我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蟲,我以前每天晚上睡覺都很早,所以第二天早上四點半就醒了,這時我會小心翼翼地打開臺燈,找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開始爸爸媽媽都有沒發現,三個月後,我看不清黑板了。去醫院檢查視力,醫生說我近視了。爸爸一聽,像吃了zhà藥似的,狠狠地訓了我一頓,然後把我拽到街上,給我找了一個新夥伴——眼鏡。
   自從眼鏡爬上我的鼻樑,就收穫了一大堆綽號:四眼田雞、熊貓眼、眼鏡哥……我數都數不過來,弄得我心事重重,這些綽號真是太難聽了。
   有一次,媽媽帶我去看電影,在入口處,我興沖沖地往前走,只聽“砰”的一聲,我的腦袋上立刻長了一個大包,原來我撞到一塊一塵不染的玻璃了。旁邊的警察聽到聲音,趕過來一看,馬上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撫摸着我頭上的包,對我說:“小朋友,要保護視力了呀!”我一聽,臉像紅透了的大蘋果。哎!這惱人的眼鏡啊!
   我真想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可雙眼近視的現實太殘酷了。我的眼睛啊,只恨我當年沒有好好對你啊!
以眼睛爲話題的作文
   我無法忘記那雙眼睛,那是一個一歲孩童的眼睛,那雙眼睛一直在我心上閃爍,就象掛在蒼穹的一顆星,折射着一種純淨的光輝。那麼直接的表露出一種渴望,一種需求,找不到丁點做作的痕跡,就象他那還不懂人間憂鬱的小心靈一樣,我彷彿可以窺見他的靈魂在純淨中舞蹈。雖然帶着淚,卻是明朗的,不帶絲毫瑕疵。其實,我喜歡與人對視,我喜歡從眼睛裏去解讀一個人的思想,因爲我總認爲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從眼睛裏可以探尋到一個人的心靈,可以捕捉到一種信息。但我最怕面對的卻只有孩童的眼睛,因爲孩童的眼睛,是世界上最聖潔,最美麗的眼睛,常常讓我心生惶恐,在這樣的眼睛注視下,我怕瞧自己早已不再單純的模樣。
   見到這樣一雙眼睛,是在電視畫面上,說實在話,那樣真實的一個場景,那樣悲滄的一個故事,並沒能打動我,只是看見這雙眼睛的那一刻,我才感覺自己彷彿正從一場漫長的冬眠裏醒過來一樣,這樣一雙透明,清澈,洋溢着希望的眼睛,竟是在爭取自己的母親不要拋棄他,在傳遞着這樣一種最簡單,最原始的慾望。我忽然對這個世界失去了信心,當那個母親因爲無力承擔生活的重擔,想要丟下身患絕症的丈夫,拋棄一雙天真兒女的時候,我感覺整個天空都是灰色的,人說血濃於水,面對女兒和丈夫的苦苦哀求,作爲一個女人竟無動於衷,或許是生活的磨難,早讓她不勘重負,心如死灰,讓她徹底的絕望了。這樣複雜的心情,這樣決絕的離別,這樣深重的苦難,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選擇放棄,或者逃離,誰忍心指責,誰又能指責?只是面對丈夫將那一歲孩子一次又一次一推向自己時,她卻是那麼的冷漠。竟然一次又一次的將孩子推開。孩子還不會呼喚媽媽,只知道本能的將手一次次伸象母親,期望那個世界上最溫暖的懷抱能接納他,給予他呵護,給予他安全,給予他力量。
   孩子的眼睛裏佈滿了淚水,盈盈欲滴,可能是因爲不懂世事,不懂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所以,在她的眼睛裏流露出來的只有單純,只有純粹的對愛的渴求,沒有哀怨,沒有憤怒,沒有貪婪,這是一雙多麼動人心魂的眼睛,他象極了秋夜點綴夜空的星,明亮,乾淨,不惹俗世塵埃。我被深深吸引,不是因爲故事本身的真實性,更不是因爲他們所遭受的苦難,而是僅僅因爲這樣一雙可以點亮生命之光,可以照亮人性迴歸善途的眼睛。人的一生中,註定要經受某種磨難,我們只有苦其心志,勞其精骨,才能戰勝苦難,才能在風雨後,見到燦爛的陽光。只有這樣一路走過的人,纔會更懂得珍惜,更懂得生命的價值,更懂得生存的意義。
   最終這個女人在丈夫的祈求聲中,在孩子的哭泣聲中,走上了回家的路。那是一條直面死亡的路,那是一條接受苦難的坎坷之路,那路上等待她的不會是百花盛開,陽光明媚的春天,那條路會很艱辛,會佈滿荊棘,會讓她再一次扛上沉重的負擔,可,面對苦難,終究是無處可逃,只能坦然接受。或許,人生就是那麼無奈,有些責任,真的無法推諉。就好比在跳一場刀刃上的舞蹈,展示人前的永遠是秀美絕倫的驚豔。這是一個很短的情感故事,整個故事,在我的記憶裏不是很深刻,唯有這雙孩子的眼睛,象一根繩索,把我那顆冷酷的心牢牢牽繫,想掙也掙不開,想忘也忘不掉。那雙真摯的,純淨如水的眼睛,就如同一面鏡子,而我,就是那個臨水梳妝的女子,在混沌中總是照不清楚自己的模樣,而這樣一雙眼睛,卻讓我找回自己隱藏在晦暗一角的那一份悲天憫人的胸懷。讓我相信,路沒有盡頭,愛也一樣。因爲有愛,我們的眼睛纔會更明亮,更透徹,更純淨,纔會折射出一種動人心魄的清輝。
   孩子的眼睛,象電視裏的那個鏡頭一般,永恆的定格在了我的記憶深處,我想以後不論以一種什麼姿勢行走在路上,我都必須換上孩子一般清澈,透明而又充滿希望的眼睛。看自己,看別人,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