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高三語文作文(集合15篇)

高三語文作文(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語文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三語文作文(集合15篇)

高三語文作文1

今天我們出生在了一個無戰爭和無飢餓的年代。這是一個美好的年代。然而,正因爲這種美好的年代來的太容易時,我們現代的人生就開始了一場無休止的內戰之中,再也不捨珍惜現存的美好,現代人的眼中沒有了什麼是責任、沒有了什麼是擔當更沒有了理想。他們將時間一分一秒的浪費掉,可他們並不覺得可惜,如何讓我們現在人樹立一個正確的所值觀念和好的行爲習慣呢?這是一個重要的話題

先烈們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美好,我們要珍惜和發揚。

在與時俱進的中國文化滋養下代代中國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英雄故事,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傳奇。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譜寫了光輝的篇章,也造就了燦爛的中國文化和獨特的中國精神。這些傳統元素積澱在每一位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念和行爲可慣中。薪火相傳、歷天彌新,形成了他們,“平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中國精神,這樣的中國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的,我們不僅要學習和發揚還要這我們這一代的歷史譜寫下一代人,讓下一代人學習和發揚我們的精神

擔當起責任,負擔起重擔,讓我們學會有自己的理想。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責任、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回望歷史,一代又一代年輕人以他們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優秀特質,擔當起一個人的責任和重擔,如今,他們將成爲中國精神的一部分,成爲中國人民的共同記憶、成爲現代青年路上的精神內核和信念支柱。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抓住時機來迎接未知的機遇和挑戰

古語有:“荷日新,又日新。”正是說我們年輕人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創新來迎接來來的那些未知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挑戰已經在我們面前、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能否前住,我們都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來勝得這些機會。

21世紀的飛速發展的中國,已經變得越來越強大,而令,“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也促進了各國之間人與人的交流,這是中國傳統思想的延續。這些現在的美好我們卻未曾發現,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讓我們以鹿爲馬,不辱使命,砥礪前行,創造屬於我們的精彩。不要讓你眼前的美好,悄悄地溜走。請你珍惜你眼前的美好。

高三語文作文2

人生在世,是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過程。“活到老,學到老”絕不是一紙空文,而應是一種人生態度。我們高中的學習課程,被粗暴的分爲文科和理科。理科是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實在是讓人大費頭腦,而文科是對感性情商的研究,提升的是我們的人文素養。理科的學習是爲了走的更遠,而文科的學習則是爲了走得更穩。情商不高的人必然不懂得生活。語文,作爲文科的重要組成部分,顯得尤爲重要。

語文素養的提升主要有三條途徑:一是有效的課堂教學;二是大量的課外閱讀;三是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這三種途徑各領風騷,同等重要。

有效的課堂學習是基礎。在課堂上我們學到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倘若沒有課堂學習,我們就不會知道頭頂的藍天是由大氣層構成的,也不會知道用來寫字的筆是由諸多的分子組成的。假如把語文學習稱作戰場,那麼課堂學習就是基地,我們需要從基地揚帆起航。

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源源不斷的糧食資源,不斷的供給我們的營養需求。不閱讀的人心靈是空虛的,不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不懂得高山流水的友情是何等的真摯,不懂得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師愛是多麼的無私,不懂得臥冰求鯉的孝義是如何的可貴。大量的課外閱讀,給予人們的是一味心靈雞湯,能讓空虛的心變得充實,能讓冷漠的心重新火熱,能讓進退維谷的抉擇變得清晰明朗。

豐富的生活實踐是語文學習的練兵場。如果學到的知識不加以運用,那麼一切都將是紙上談兵。不經歷生活實踐的檢驗,我們的語文素養終究不會有質的飛躍,好比沒有上過戰場的士兵,實力終究比不過久經沙場的老兵。社會生活實踐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拔高自我的平臺,敢於上臺挑戰的,才能將理論付諸實踐,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最重要的是,社會實踐給了我們一個將語文帶進生活的機會,它讓我們學會了生活。

語文素養的提升是一個艱苦的積累過程。沒有積土成山的積澱,沒有滴水石穿的堅持,斷然不會成功。語文素養的提高更是一個全面發展的過程。有效的課堂學習是基礎,我們從這裏起步;大量的課外閱讀是補品,讓我們變得充盈;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練兵場,讓我們學會了生活。

高三語文作文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的夢想很簡單,有的很偉大,就像懶羊羊的夢想是每天都有吃不完的青草蛋糕,光頭強的夢想是砍掉森林裏所有的樹木……而我的夢想是想成爲一名白衣天使——醫生。

你肯定會問我爲什麼想要當一名醫生呢?一開始,我覺得醫生的白大褂很威風,特別是看到電視裏演的醫生,覺得很帥氣;還有我覺得醫生手裏的“武器”很厲害,那個叫聽診器的東西好像可以聽見我們都聽不到的聲音;最後,因爲我的爸爸是一名醫生,從小我經常在醫院裏看到他救死扶傷的情景,許多瀕死的病人在爸爸和他的同事的救治下獲得了新生,覺得醫生是一個偉大的職業,所以我立志想當一名醫生。

記得有一次,我發燒了,媽媽帶我去爸爸的醫院看病。我吊完鹽水,就在病房裏等爸爸下班。下班時間到了,正當我準備和爸爸一起回家時,一名護士急匆匆地跑進來,說:“15牀沒心跳了,你們快去看看!”爸爸放下包立馬跑了出去。我偷偷的在後面跟着,只見爸爸一邊向護士下達醫囑,一邊給病人做心肺復甦,一羣醫生護士在有條不紊地忙碌着。我看見爸爸的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可他顧不得擦汗,繼續在病人的胸口有節奏地按着。不知道過了多久,連着病人的監護儀上的心跳恢復了跳動,大家這才都鬆了一口氣。當病人的家屬對他們表示感謝時,他們只是擺了擺手,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當爸爸做完了全部的工作時,離下班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了。回家的路上,我對爸爸說:“爸爸,你真厲害,我長大以後也要當一名醫生。”爸爸聽了,摸了摸我的頭說:“好啊,不過你要鍛鍊好身體,這樣才能應付繁重的工作,還有要好好學習,要懂得更多的知識才能給病人看病啊。“”嗯。“我回答道,”我一定能做到的。“

雖然現在我離夢想還很遙遠,爲了實現我的夢想,我要加倍努力學習,掌握好所有的知識。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要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只要我努力了,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如果我的夢想實現了,真的成爲了一名醫生,我一定盡心盡責地爲病人解除痛苦,以救死扶傷作爲我的目標,全心全意地對待每一個病人,就像我的爸爸一樣。

這就是我的夢想,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早日將夢想變爲現實。

高三語文作文4

很多年前,我就是一個調皮搗蛋的瘋丫頭,只顧着玩耍,讓爸媽操了不少心。很多年後,我玩掉了一身的稚氣,在傾聽着自己體內骨肉生長的響動聲中,漸漸變得懂事了。

依稀記得小時候,爸爸送我上學的情景。雖然學校就在我家不遠的地方,但爸爸仍然堅持接送我。他說:“我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我就想送她。”從小,我就理所當然的成爲了爸爸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對我的疼愛,就像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口中怕化了一般。爸爸再送我上學的路上十分謹慎。一會兒往左看看,一會兒向右瞧瞧,哪怕過一輛自行車都成爲了他眼中的,到了學校,在和爸爸道過別之後,我拎起書包扭頭就往小朋友那跑。在一次偶然的回頭時才發現,爸爸還站在原地,望着有我的方向,遲遲沒有離開。後來,我偷偷地回頭看了多次,爸爸都是站在和我道別的地方,久久的望着我,直到我安全地進入教室,他還一步三回頭的回望着有我的地方。當時,心想爸爸也太把我當小孩子看了。

在時光老人的一眠好夢中,我已經步入了高中的學堂。再次和爸爸一起站在校門口道別,此時便是另一番場景,不一樣的體會。

學校離家挺遠的,沒有直通的公交車。爸爸再次送我去上學,我坐在車廂裏,眼前不斷播放着兒時上學的畫面,一集一集,記錄着爸爸的愛,每一個橋段在現在的我看來,都是如此的溫暖。在爸爸騎車的過程中,我不時地看着四周,告訴爸爸後面有大車輛要注意,到了拐彎處,急忙往左看看,向右瞧瞧,聽見有車輛的鳴笛聲心裏就緊張起來。經歷了百般擔心,終於來到學校。這次站在校門口凝望的不再是爸爸,而是我。我望着爸爸離去的方向,在他走之前不停地說;開車慢點,注意車輛,注意安全……這幅畫面多麼熟悉,多年前是父望女圖,而今是女送父圖。當爸爸騎車的身影漸行漸遠,我內心對他的擔心便涌上心頭。要不要打電話再叮囑他一聲,注意安全?要不要打電話問他安全到家了嗎……還是別打了,萬一還在路上,豈不是讓他分心嗎?這樣多危險啊。如今此刻的我,終於體會了多年前爸爸在校門口的凝望,終於體會了他的一步三回頭……

時光老人的一眠好夢醒來後,我才發現自己在成長的路上扮演了另一個角色。在錯位的成長中,我把這個角色融入了現實的生活中。

高三語文作文5

我與語文相伴以近十一載了,起初我與她只是陌生人的關係。漸漸地,她成了我的“母親”,我喜歡上了她。愛上你以後,我才知道,愛你不容易。

我與陌生人

從幼兒班的語言課到小學的語文課,又到初中的語文知識課,語文與我相伴十一載了。就像我說的,起初她在我眼中只是面熟的陌生人罷了,我們只是在語文課上,擦身而過,我只是瞧她幾眼,可她一直注視着我,我不知她爲什麼看我,但我知道那時的語文總是不及格。就這樣,我與她之間日漸疏遠。但在升入初中之後,我卻喜歡上了她。

她成了母親

到了初三,緊張地學習氣氛壓得我喘不上氣,一道道理科題讓我的神經高度緊張。我放下筆,用眼睛掃了一下書桌,一本語文讀物吸引了我,我打開了她,與她相識。一篇文章之後,我的神經放鬆了,我這時才感覺到蘇軾那種“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自在,陶淵明讀書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痛快,李白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愁暢。你,語文,中國人的語言文字,有人叫你母語,我稱你爲母親,我愛上了你,可這也不容易。

愛你不容易

語文,我的母親。我想說愛你不容易,你我相伴十一載,從陌生人到我那愛的、敬的母親,這不容易。可愛上你之後我才知道,愛你是那樣的不容易。

你不像數學父親那樣有規律可尋,你不像英語外婆那樣絮絮叨叨,你不像化學哥哥那樣藏於瓶瓶罐罐之間。你似芬芳滿園盡散、你似夏雨零星點點、你似清風帶走我的憂愁。你就這樣,無處不在。

對,你無處不在,想學好你說容易也不容易,因爲哪一科的書上都有你足跡。學好你必須無時無刻地收集你的“芬芳”,將你那“夏雨”般的零星點點分佈在每一本書上的“雨點”吸收,感知你那“清風”的方向。學習你,我的母親,我必須耐心地不斷積累,不斷地將你運用到生活之中。這才能使我瞭解你,可這是不夠的,因爲書山無盡,學海無涯,我永遠猜不透你,你像風無處可尋。可我仍然愛我的母親。

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從一個陌生人到我的母親。經歷了風雨,不管未來會有怎樣的困難、艱險。我依然愛你,語文,我愛你,已不知道該怎樣愛你。

高三語文作文6

就在我上“初一”的那一年,那是我正是在家鄉里讀書,可不幸的是:剛開學不久因騎車把腳扭傷了,因此棄學在家裏養病,不久爸爸媽媽在外地知道我的病情,顯得非常着急,說要趕回來看我,但是我再三反對,不想讓爸爸媽媽丟下工作,路程又那麼遙遠,說是家裏有奶奶照顧就好了,最後媽媽終於被我說服了。雖然我嘴上是這麼說的,但是我是多麼渴望一家人能夠聚一聚啊?

之後,媽媽就寄了一些錢給我療病。我此時還只能躺在牀上,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離”我而去,我感到此刻的我似乎只有軀體沒有靈魂了,我感到寂寞,多麼渴望和同學們一起坐在教室學習呀!我也堅信會有那一天的!

奶奶見我很沉默,於是給我講故事,一聽到講故事,我就興奮起來,從小我最喜歡聽奶奶講故事了,奶奶一邊着,一邊做着手式?看着慈祥的臉龐上爬滿了皺紋,心想:將來我一定會讓奶奶過上更好的日子?每天都是這樣過着,爸爸每天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打電話回家,之所以在家裏奶奶給我講故事是我唯一感到欣慰的?

正是因爲奶奶在一個月的細心照顧,我的病狀終於恢復了。回到學校第一眼看見同學似乎感到有點陌生,現在上課的時候就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成績也大不如以前了,甚至似乎有種不想學的念頭,就在我孤獨與絕望之際,是強烈的愛讓我有了新生。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說:“不要輕言放棄。否則對不起自己”聽了老師的一番話使我豁然開朗。老師和同學爲了讓我重新站起來:同學們幫助我把以前的筆記重新的整理了一遍,下課的時候,老師親自輔導我學習,在這其間老師和同學給了我無私的關愛?

正是因爲如此熾熱的關愛,我的成績直往上升,只在兩個星期裏,我的成績甚至比起以前更好了,我完全恢復了信心,心想着:能夠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是多麼榮幸的一件事啊!從這一刻起,我在生活和學習中更加努力,因爲我必須用實際行動去回報大家對我的愛。

也正是從那一刻開始,我學會享受愛與奉獻愛。我深深愛着我的父母,因爲我的生命不僅是他們所賜予的,更是他們愛心的延續?

生活是美好的,因爲我的生活充滿了愛!

高三語文作文7

深夜濾去了所有的光影,留下最原始最自然的深邃的黑,不要掩飾,也無須去僞裝。人們的心也由此沉澱得如此寧靜,暴露得如此淋漓盡致。幾度深思便覺褪去浮華,還以本真。

當落葉旋着褪色的裙襬完成生命中最後一次輕盈的舞蹈,它追求的是真實,縱使華顏已衰,卻在最後的決絕中舞出生命的絢爛。當斷牆殘垣橫亙在廢墟的一隅沉默,它不需要任何修復,殘損纔是它想要留給世人的警示,因爲那纔是曾經歲月的真實。聆聽古寺鐘聲,斑駁鏽跡的鐘鼎,也能發出禪意的淡定;撫過青瓦枯藤,殘敗的痕跡中,似摸過歷史的紋路;放肆的笑聲,無忌的哭喊,那是人們最真實情感的袒露。撕碎僞裝的面具,拋棄所有的裝飾,褪去繁華,我們需要的只是真實。

華麗的辭藻,恭維的語調,冠冕堂皇的做作,只能是可笑的形式,那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本質。洗盡鉛華的真實才是我們嚮往的,我們需要的是最真最誠實的話語,也許只是隻言片語,也許只是低吟淺唱,卻也能化作流過心底深海的暖流。當然“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更是經典而深刻。刻意地顯示所擁有的富貴,這隻能暴露你內心的虛榮。縱使金盃玉盞,又怎能相抵雙手捧飲甘泉的痛快?不必讓那些附庸的形式羈絆嚮往快樂真實的心,簡單地看世界,追求真誠而非僞飾。

有時城市太過喧囂,太過華麗,閃爍的霓虹掩不住城市人內心的空虛,充斥耳膜的音樂躁動地紛亂了內心的琴絃。當一切繁華落盡,又能剩下什麼讓人喟嘆?華麗的城市如同一杯卡布其諾,在氤氳的奶油中得到短暫的甜味,咀嚼之後除了苦澀別無所有。而那些大山裏來的人,他們看似狂放的舞蹈,聽似混雜的音域無不震撼着我們的心靈,正是那種無保留的情感宣泄,盡在他們眉目間舞蹈中或悲傷或歡樂的音樂,就解開心靈的枷鎖,讓心靈遠飛。像稽康一般,在草屋前握鐵,在月下撫琴,讓天籟傳來,讓生活無比純淨。

不爲世間浮華言語所同化,不爲人世虛幻情感所虜獲。人,要追求本真。簡潔而樸素,率性而爲,超越於世俗的潛在規則與無言約定,言語逢迎與情意交接,去追求本真。擁有了本真,丟棄了浮華,你會得到純天然的快樂!

除去浮華裝飾,看庭前花開花落天外雲捲雲舒。

保持生命本色,讓精神天空晴空一碧高遠遼闊。

高三語文作文8

父親是一名大學教師,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但憑藉頑強的鬥志和不懈的努力,在充滿競爭和人才濟濟的城市裏,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父親是兄妹四人的老大,小時候農忙時,不僅要幫助爺爺奶奶幹農活,還要照顧牙牙學語的姑姑,家裏的重活、累活都壓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我曾經問父親,爲什麼他沒有二叔、三叔那般高大,就是因爲年少時幹活累壞了身體。

父親從小就愛讀書,天剛矇矇亮,就背上籮筐,一邊割草,一邊偷偷的讀書。初中畢業時,由於家境貧困,只能允許一人上高中,成績名列前茅的父親把寶貴的機會讓給了二叔,自己卻選擇了可以更早參加工作、能爲爺爺奶奶減輕負擔的師範學校,以中考狀元的身份走進了師範大門,爲此,父親常常說,沒有上高中和讀大學是他今生的遺憾。

在師範求學期間,父親更加刻苦,不僅學習成績優秀,文藝體育尤爲突出。他是學校的田徑隊員,是校運會800米三連冠得主;他又是校合唱隊和樂隊指揮,舞臺上經常可以看到他瀟灑的身影;他又能寫一手漂亮的書法,宣傳欄和黑板報,時常能留下他洋洋灑灑的墨寶。

父親會彈鋼琴,每當他伸出那佈滿生活經歷的大手,有力地敲擊在黑白相間的鍵盤上,那用心連成的音符傳入耳中,無論是否聽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跟着父親的節奏,回憶過去,暢想未來。父親喜歡唱歌,他總穿着休閒裝,拖着涼鞋悠然地漫步在林蔭小道,用他那渾厚的男聲哼着我似懂非懂的歌曲,我習慣跟在他身後,美妙的歌聲隨着徐徐涼風飄來,陣陣樹語,彷彿在爲父親的歌唱打響節拍。看着父親微駝的背影,從幼時的大山到現在的小丘,才知道父親老了。

從前,他總能將我高高舉起;從前,他總會陪我玩耍、下棋;從前,他總是爲我遮風擋雨。如今,父親已不是當年的他,他的睿智不再無人能比,他的精力不再充沛旺盛,他的身體不再強壯有力……是我長大了?還是父親老了?

有一次,我和父親聊天,看到他略顯蒼老的臉龐和隱藏在黑髮中的銀絲,我沉默了,父親每天忙活爲的不就是讓我更幸福,讓家更多姿,讓愛更飽滿?

我經常望着父親的背影發呆,我多麼想讓父親重新充滿活力,父親爲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現在的我,只能鼓起雙手,爲不再年輕的父親,喝彩!

高三語文作文9

我們就像是人生軌道上的列車,不期而遇,停留了一會兒又匆匆離別。回首相望,-不能忘懷的就是你——我的同桌。

同桌兩年,就在那一瞬間分別了。離別時,猛然覺得,相聚的時光是那麼短暫。柔和的春風裏,我們曾經攜手在同一片藍天下盡情嬉戲打鬧;而在這瀟瀟涼風中,又要依依不捨地揮手相別。別離的淚水飄零我們的衣襟,也潤溼了我們空空的心底,但你還是握着我的手,笑一笑說:“讓友情永駐心中,天涯若比鄰。來日方長,日後再聚!”

多少個風霜雪月,你的音容笑貌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翩然於我的夢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也許我不該嘆息什麼。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嘛。我們還擁有無數個明天呀,期待着明天的重逢,期待着歡聚一堂,暢所欲言,歡歌笑語,讓心靈獲得舒展和滿足。日復一日,讓這種美好的期待豐富我們的人生。是的,我們的友誼之花,會因思念而盛開得絢麗多彩。

曾記否,你把僅有的一顆糖非要塞給我吃,我不吃,你就猛得把包開的.糖塊兒硬是塞進我嘴裏,而後“咯咯咯”笑着跑開;曾記否,我因成績的猛然“下跌”而黯然神傷,你就頑皮地一揪我的耳朵,說:“你想把‘成功’佔爲己有怎麼可能?失敗一次會使你更加清醒!”結果逗得我開懷一笑。曾記否,那一次我受了委屈就伏在你肩頭哭,你呢,慷慨地陪着我淚落紛紛,哭過了,你長舒一口氣:“哇,哭過的感覺真好!雲開霧散,陽光燦爛。”又惹得我喜笑顏開。曾記否,那一次上課我開小差兒,給你畫了一張“速描”,面目有點兒慘不忍睹,上書“傻丫頭---”,結果被老師發現了,你就幫我求情:“老師,都怪我模樣太引人注目,太對不住觀衆。您就原諒她這一次,好嗎?我保證以後……”誘得老師一臉的燦爛,我總算逃過一劫。

還記得我們同唱的《同一首歌》嗎?就讓我們在歌聲中尋一絲慰藉,讓離別之情沉澱爲更深厚的友情,永駐心中,撫慰心靈。

擁有友情的人生,真好!

高三語文作文10

語文,又叫國文。中華千萬年的歷史匯聚成了中華不朽的文化。

文化,民族之魂也。一個失去了文化的民族必定會一落千丈。

八年抗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咋全面侵華的同時在各地的學校中安排了日文老師,他們禁止中國的孩子們學習本民族的文化,企圖摧殘華夏的精神支柱。結果如何呢?在中國先輩的努力下,中華文化得以延續,纔有瞭如今燦爛的中華文化。

那麼文化是如何體現呢?它體現於方方面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語文素養的提升。

語文素養,大家一定不陌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看法絕不會相同。

我之所見,素養並非天生來之,而是利用後天的培養逐漸提升的。我認爲要想提升語文素養,不能僅僅侷限於書本,要廣思集義。擴大自己的信息量,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當中處處有語文,語文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貫穿於我們生命的始終。

生命不僅僅是一串數字,它有我們對於周圍事物的感觸,它並非是冷冰冰的記憶而是帶着酸甜苦辣的回憶。

提升語文素養當然不能離開課堂,課堂是我們的第二人生。我們絕不可否認課堂的作用。課堂中老師的講述會使我們對文化的認識更加深透,我們應求識若渴,對知識的渴望應高於一切。

當然,提升語文素養也可以另闢奇境,如遊歷古蹟名城,既可增加閱歷又可豐富知識,何樂而不爲呢?

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坎坎坷坷是少不了的,然而正是因爲這些挫折才使生命的光華綻放的更美麗。

光華的背後是無數的辛酸,沒有這繁雜的辛酸,就沒有生活的美好。生活的美好正是因爲辛酸的經歷才更使人愉悅。

天地悠悠道法自然,當我們可以悠悠天地之時,那我即天天即我,天我皆靜。

素養包含千千萬萬,提升之路也是萬萬千千,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平心寧神安氣,方是大自在境界。

高三語文作文11

夕陽逝去,帶來美麗的星夜。枯葉飄落,迎來晶瑩的飛雪。在青春的路口我在等待,我在思考,我在追尋,追尋那多年來縈繞我又逃避着我的目光的感受——幸福。

我們有着似水年華,有了它,便有了一分灑脫和風流。有了它,便有了一份燦爛和輝煌。我們自知和幸福,可又中是抓不住它,我們沮喪,我們將他淡忘。在這裏,我將踏上一葉雨舟。在這裏,到時空中追尋它——幸福。

千山落葉,縱目遠眺,碧天寥廓,鎮江如練。在這仙境般人的地方,我似乎看到了幸福的足跡。孩子們在路地山嬉戲,晚風拂過,遠處升起炊煙,是這幅畫更完美。幸福,原來你也在這裏,我上了岸,享受這自然的默契。然而,這並不是幸福的所在,戰火很快將如畫的村莊點燃,馬蹄聲淹沒了歌聲,硝煙使天空變得冷漠。幸福,又走掉了,這裏的祥和進在傾刻間化爲烏有。

獨立在雨舟上,繁星在空中閃爍。在這裏,我困惑:難道人們從沒把幸福留住過?難道幸福是飛來飛去的蝶?風吹過,帶來大漠的駝鈴聲,玄奘雜歷經艱難後,取得佛經的一剎那,幸福不正在他身邊歡呼嗎?雨落下,帶來易水的淒涼,荊柯的笑聲中,生命已昇華,在孤注一擲之際,多少百姓在燕國等待他們的幸福?夜色涼如水,雨舟劃入一個我從沒度過的空間。我看到了過去,多少個夕陽西下的黃昏,我咀嚼着最後一縷陽光?多少迷人的夜晚,我夢中閃爍着無數顆星?

我終於找到了幸福。幸福是鳥兒飛過柳梢時向母親的回眸。幸福是禾苗久旱後逢甘露的欣喜的顫動。幸福是比較,更是比較後的滿足。幸福是汗滴,更是鷥去汗滴後的愜意。有了幸福,大漠中也有江上明月,有了幸福,城市中也能感受到山間清風。

晨霧中,我帶着一舟神祕的光歸來。這裏有字典裏沒有的蔥蕪,在天空中沒有的陰晴,有風霜中沒有的心痛。我追尋到了幸福,幸福也追尋到了它的歸宿。

高三語文作文12

2008年汶川大地震帶給人們的陰影還未消散,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雅安又遭遇了一場重大災難。在人們淒厲的叫喊聲中,一棟棟樓房坍塌了……

廢墟下躺着的不僅僅是一條條的鮮活的生命,還有那一顆顆懷着希望跳動的心。五年前,從汶川大地震圖片中,看着在廢墟上哭泣的人們,一顆夢想的種子便在我的心底生根、發芽……

五年後的今天,看着電視畫面廢墟上受傷的人們,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要當一名醫生,一名醫術高超的醫生。

然而,我在思考,中國的夢想又是什麼?

中國,一個有着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從一個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一躍成爲一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政治、經濟大國,它的夢想又是什麼呢?我反覆思索着答案。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國富民強,人民過上更加安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

當地震的消息傳到千家萬戶時,每個中國人的心都碎了!我要當一名醫生,一名醫術高超的醫生。我要盡我所能,去診治那些受傷的同胞,診治那些需要救助的人們。

我的這個夢想,很普通、很平凡。與科學家、宇航員等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很多人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海爾曼是一位著名的醫生,他面對受傷的小偷和情敵時,仍然毫不猶豫地選擇救人,而當他看到蓋世太保頭目在他面前,他選擇了堅持醫生更大的天職,就是反對法西斯。如果是我,我也會這樣做。我們首先做的當然是維護國家的安全和利益。

我的夢,平凡而偉大。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堅持到底,我的夢想就能變爲現實。正如古人所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何實現中國夢呢?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夢想,只要共同爲之付出努力,實現的時間難道還要很長嗎?

我想,我的夢想是從“廢墟上”開始發芽的,而中國夢呢?是從1840年的戰爭開始的,還是從洋務運動開始的,還是從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開始的呢?

我不知道,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時我會爲我的夢想而努力,我堅信它會實現,而中國夢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高三語文作文13

我一翻開《海市蜃樓》這本書,就被它優美的、詩意的、感動心靈的語言深深震撼了,它讓我們感悟到了道德的力量、審美的力量、藝術的力量、語言的力量,滋養着我們少年兒童精神生命的成長。

第一篇文章《大青石圓夢記》映入我的眼簾,我帶着好奇之心讀完了整篇文章。

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荒郊野外待了很長時間的大青石無意中聽孩子們說自己向一條鯨魚,便開始打聽變成鯨魚的方式,並按照這些方法努力去做,但當她發現如果要實現他的願望便會給更多的生命帶來痛苦時,他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雖然沒有成爲一條大海中真正的鯨魚,但他成了一條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玩耍的“鯨魚”,世界上唯一一條可以接受孩子們最熱情地包圍和擁抱的“鯨魚”。這樣的變化足以讓大青石心滿意足,因爲那是更適合他的空間。

童話裏的主人公似乎都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但是隻要經過努力,雖然會歷盡千辛萬苦,他們最終總能實現理想和願望。這樣的經歷給了我們莫大地鼓舞和激勵。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有的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作家,有的想當醫生……但都要經過自己的努力,付出汗水和心血,並且要向同一個目標奮進,這樣才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我也有一個美好的理想就是當一個宇航員,因爲可以遨遊太空,探索宇宙的奧祕。火星上可不可以住人?如果地球上的人多了能不能移居到月球上?紫外線爲什麼會越來越強烈?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經常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它鞭策着我:現在要努力學習,多看科普書籍,豐富自己關於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

然而,像大青石這樣,爲了保護他人,保護更多的生命而放棄了理想和願望,這樣的行爲更令我們感動與崇敬。

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不是很多嗎?我們的媽媽就是這種任勞任怨、爲自己的孩子甘願放棄青春和夢想的人。她們爲了撫育我們,簡直操碎了心。

而有些人爲了個人的利益,卻損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比如,在車裏,一

些人吃完香蕉,只圖方便,隨手把香蕉皮向窗外扔了出去。一旦行人不注意,就會滑到。他們只注意自己位置的潔淨,卻破壞了環境。試想這樣的行爲難道不令人厭惡嗎?

其實,我們也能像這塊大青石一樣,爲了保護他人,而放棄了自己,這

樣的行爲最讓人感動和敬佩。

高三語文作文14

佛語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花一葉都是一方世界,更何況是書。翻開那一頁,體味大千世界。

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翻開那一頁,輕輕推開通往此方世界的大門,來感受這裏的和風細雨,欣賞此處的山川大河,品味其中的光明、自由亦或是昏暗、壓迫。翻開《天之熾》,看到了西澤爾爲了心中的信仰,爲了守護至親,哪怕是哪怕是再怎麼困難,再怎麼血腥,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參加了訓練。翻開《活着》,看到了爲了心中的信仰,爲了活下去,富貴克服了生理、心理的魔障。那個年代的種種現實,令人怒氣橫生但又無可奈何,只留下滿身遺憾。

一本書也是一個社會。翻開那一頁,靜靜的聆聽着社會的點滴碎語,翻開《追風箏的人》,傾聽阿米爾在阿富汗的成長曆程,傾聽在炮火的洗禮下男孩如何成長爲一個男人,成爲一個承擔自我責任的男人。翻開《第七天》,聆聽楊飛在死後七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他在這個社會的各種不平。本該有美好童年的阿米爾,因爲戰爭,它的童年扭曲而痛苦,因爲社會的不法因素,大好的青年楊飛就永久的離開了人世。看似平淡卻揭露了社會的種種,令人心生一股淒涼。

一本書,亦是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翻開那一頁,用心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懼,翻開《平凡的世界》,看到了原本樂觀向上的李向前卻因爲與潤葉的婚事導致不幸,但它卻像灰太狼一樣,最終獲得了幸福。少安,少平兩兄弟即使貧苦但內心充實,有着堅定的目標與活着的做人準則。生活雖然給了他們種種磨難,但也是給了他們別樣的人生,看似平凡的人,卻因爲他們的平凡而不平凡,心生敬佩。

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學會獨自在這世界中航行,讀書就像是未知而新奇的事物,越品讀越覺得深奧,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理性的人,照亮我們前行。

時光依舊逝去,生活仍在繼續,唯一不變的,只是輕輕翻開那一頁,探尋未知的世界……

高三語文作文15

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着,人們也不斷地跟隨着時代的步伐緊追不捨。但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若沒有日曆的提示,一些傳統佳節是哪天都可能不清楚。有些中國傳統的節日卻被人們早已忘卻,而西方的節日竟得到不少人們的熱捧,令人最爲驚歎的還是人造節日也成爲了大衆購物消費的狂歡節。對此,我認爲,人們在緊追時代步伐的同時(指過西方的節日和人造節日),不要忘了中國傳統佳節的起源、內涵、習俗,更要把中國的傳統節日發揚光大。

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人都會拿中國傳統佳節的習俗與西方節日的習俗進行比較,也從中認爲中國傳統佳節習俗遠遠不及西方節日習俗的新鮮,從而更偏向於西方節日的習俗。也的確如此,有些人也常常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嘛”!但形容在此時,我認爲身爲中國人的我們都應該舉起雙手毫不猶豫地反對。畢竟我們是中國人,“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我們更不應該拿自己國家的節日與西方節日進行對比。作爲中國人,即便崇洋媚外,也應該把祖國的節日時常掛記於心。

毋庸置疑,中國的傳統佳節是獨特的,不僅擁有着悠久的歷史,而且充滿着燦爛的青春。可否還記得曾經的中國被八國聯軍侵華,不堪回首的一幕身爲中國人的我們是否還有印象?那狼狽的場面,雖然已經過去了,即便已成爲歷史,但更重要的是身爲中國人的我們應該要擁有一顆不忘國恥的愛國之心啊!也許很多中國人都向往着西方的節日,也仰慕着西方的生活,但這也並非不愛國。在我們緊追向往和仰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時時刻刻把祖國銘記心中,時時刻刻都要有一顆敬仰的愛國之心。反之,如果大家都渴望着過西方的節日,把中國傳統的節日習俗忘得一乾二淨的話,這樣只會讓西方人

更看不起中國。所以說,在生活上也即便如此,面對外界的誘惑時,一定要不忘初心。

“中國”一個燦爛而璀璨的名詞,它包括着多少人民寄予未來和希望的心血,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國家傳統節日的起源、內涵、習俗,並把國家的傳統節日發揚光大,更要時時刻刻擁有一顆愛國之心,讓中國向着發達國家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