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選高考話題作文集合九篇

精選高考話題作文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話題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高考話題作文集合九篇

高考話題作文 篇1

夜半醒來,靜靜的思考下自己,感覺自己真難得需要靜一靜了。近年來,漸漸發現,自己的功利心是越來越重了。自己總希望凡事有個好的結果。沒有“好結果”感覺沒了做事的動力。在這煩躁、浮誇的世界裏,發現自己真的迷失了自我,沒了“清心”,沒了拂面而過的“清風”。有時,想寫篇文章卻也屢屢無疾而終。曾經懷疑自己是否是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小清新”,再也吟不出意境斐然的詩詞了,只得嘆曰:“吾才至此,盡矣!”

仔細回顧近年來的自己,發現自己真的很少能真正靜下心來看完一本書,功利主義充斥了整個心扉。放下自己的心,慢慢發現,在前進的道路上,揹負的不再是“奮鬥”、“努力”這些加油劑,而是“功利”這沉重的石塊。

在前行的道路上,時刻被“功利”驅使着。偶爾,心中的“聖賢”之氣,“士人”之風颳來,使內心很矛盾,很痛苦。發現自己不再是“讀書人”,沒有了浩然正氣,赤子之心逐漸被灰塵所湮沒。忽然發現自己成了沙灘上“撿貝殼”的孩子,隨着撿的東西越來越多,身上的包裹也就越來越重,難以前行。當有一天自己真的走不動了,便會狠狠地摔在地上,自己可能被摔得爬不起來,而千辛萬苦撿的“東西”便會霍然消失。

婆羅門說,左邊布袋,右邊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佛曰:“放下,勘破,自在。”人上之路,每個人都揹負很多“布袋”,當自己的功利心越重(或貪心越重),身上的布袋就越多,而負擔就越重,甚至有時難以前行。“功利”之人,當有一天“功利”消失,便發現沒了“功利”自己也就沒了前進的動力,逐漸地也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當一個人有了廣闊的胸襟,便不會被身邊的“布袋”所纏繞,又何來煩惱;沒了慾望,又怎能被其他的“東西”所羈絆。人生百年,何其短暫,何須要讓自己變得如此沉重。超然物外方爲聖賢,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詩書,有何等悠閒!傲立於高山之巔,撫琴一曲,弄簫斷玉,臥看雲捲雲舒,又何其自在。剛柔並濟造就和諧自我。

人心有堅硬之處,成就性格的剛毅冷峻,人心亦有溫柔之美,彌合兇悍鋒芒。剛柔並濟,是百鍊鋼與繞指柔的完美銜接,是人格的雙重昇華,是造就和諧自我的應有之義。

人心之堅硬,可以是對底線的堅守,對正義的執念,是外力無法摧折的剛勁。是李白揮毫寫下“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的鐵血燕然,落筆成篇;是李賀“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的錚錚誓言,迴盪天際。那份骨子裏的堅韌,早已使他們把剛毅不屈的追求奉爲人生信條,時時恪守,刻刻遵循。然而,堅硬並不意味着刻薄冷硬,並不意味着要始終兇狠如猛虎,任由寒光畢露的雙眼,戰慄世界的暖意。我們不願再看到專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願再聽到不古人心的日漸冷漠。只是希望,堅硬之餘,人心中的柔軟可以裹藏尖銳的棱角,溫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軟,可以是對兇頑的寬容,對世間的博愛,是任何時候無法被冰封的溫暖。是特蕾莎修女給予流浪漢的擁抱,是南丁格爾提燈時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禱的“擁有一顆透明的心和會流淚的眼睛”。因爲柔軟,所以我們可以不甚苛求,盡享流年溫潤,因爲柔軟,所以我們可以在堅硬的壁壘下,重新拾得愛與感性的迴歸。

同樣,所謂柔軟,不是毫無原則地妥協退讓,更不是甘願被世事所欺卻不加反抗。我們不願看到,心的柔軟之處在現實的狂風暴雨中流血受傷,更不願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剛硬的外殼蹂躪的體無完膚。所以,只是希望,柔軟之餘,人心中的堅硬依舊可以承擔起生命之重,依舊可以在疤痕遍佈之後,不改初心。

心硬如鋼便不可摧,剛毅冷峻,堅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軟若柔則亦欣然,不失溫柔,不畏兇頑,不曾軟弱。亦剛亦柔,和諧人生,剛柔並濟,兩番精彩!

高考話題作文 篇2

零,是一個數學概念,在我們的習慣思維中代表着沒有。然而,我們仔細一想,零並不等於什麼也沒有,如零度就表示一個溫度值。它也不只是數學中的一個概念,在我們生活中就有“從零開始”等複雜的意蘊。

從零開始,就是把過去作爲起點;不能從零開始,就是超越已經走過的歷史。兩者說法不一,前者是假定的,後者是實在的。能否從零開始,就看你從什麼角度去分析問題,是現實的還是哲學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被人們忽視的、看似簡單平凡的瑣事小事,以“零”爲切入口,寫出一篇蘊涵着生活哲理的好文章。比如,成功是每個人都渴望的最美好的境界,成功意味着事業有成,人生有了收穫。但要取得成功,必須經歷一番風雨,經受一番磨難。如何對待這些風雨和磨難;成功以後如何看待取得的成就;是從失敗中崛起,走向成功,還是忘記過去,“從零開始”,創造永遠的新天地?據此可以寫成一篇議論文,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坎坷,你克服了哪些困難,你獲得什麼啓發,是如何“從零開始”的,把這些經歷寫成一篇記敘文,既扣題意,又真實而生動。當然還可以通過編寫童話、神話、寓言故事、小小說等來表現有關“從零開始”的各種哲理。

高考話題作文 篇3

秋葉,緩緩落下,似翩躚的疊翅,旋,飄落,在金色的餘輝中交錯,劃下深深淺淺的弧。望着樹更疏的葉,心頭掠過多遐想

小時候,總任性天真的認爲,與小夥伴天天粘在一起,有快樂分享,有苦難同當,這便是摯友。如果有一天,他離開了你,他與你的關係變疏了,你們便不是朋友了,因爲小時片面的理解,因爲搬家我們稀疏的見面,漸漸淡卻了我們情誼

長大後,聽着你的話,我似懂非懂地點着頭,媽媽在田間插秧,調皮的我也愛跟着媽媽赤着腳在田間走,看水田中倒映的星空,看田野間整齊排列的秧苗,感受水田中泥土撫觸角揉揉的感覺,不時偷偷在秧苗的間隙中再插一棵。媽媽發現了:“小鬼,這秧再往中間擠就長不快長不高了,疏的空間可以給予它更多的養料,更多的生長範圍,它們可以更旺盛的長大,就像朋友,有一定的疏的空間,有一定稀疏的距離,才能讓果實結得更大,讓芬芳的花朵開得更盛。”我點點頭,似懂非懂,那時我才七歲。

而現在,疏是一種媒介,可以將矛盾化解,將衝突解除。次數繁密的見面會沖淡朋友之間濃烈的想念,像一棵濃烈的咖啡,少了幾許醇香,更多了幾分苦澀,見面次數的稀疏會使我們更加珍惜在一起僅有的時光,會讓思念綿延開去,去讓關懷恰到好處。以前與你天天呆

高考話題作文 篇4

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爲一種具體的行爲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

謙虛、禮貌包含着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爲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有許多這方面的格言警句啓迪後人,如“謙受益,滿招損”,“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百尺竿頭,還要更進一步”。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着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事實上也是如此,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驕傲的資本,因爲任何一個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詣很深,也不能夠說明他已經徹底精通,徹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識無窮”,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窮無盡的海洋,都是無邊無際的天空。所以,誰也不能夠認爲自己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就停步不前、趾高氣揚,如果是那樣的話,必將很快被同行趕上,很快被後人超過。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然而,就是像他這樣的偉人,還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斷地學習、研究,活到老,學到老。有人去問愛因斯坦,說:“您可謂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後的人物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並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對那位年輕人說:“在目前的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裏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於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不知領域的接觸面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週長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20世紀中國作家和文化先驅之一蔡元培先生曾有過這樣一件軼事:一次倫敦舉行中國名畫展,組委會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監督選取博物院的名畫,蔡先生與林語堂都參與其事。法國漢學家伯系和自認是中國通,在巡行觀覽時滔滔不絕,不能自已。林語堂注意觀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贊同或反對意見,只是客氣地低聲說:“是的,是的。”一臉平淡冷靜的樣子。後來伯希和若有所悟,閉口不言,面有懼色。林語堂後來在談到蔡元培先生時還就伯希和一事感嘆說:“這是中國人的涵養反映外國人賣弄的一幅絕妙圖畫。”

謙虛,不僅應成爲一種學習態度,更應該成爲一種做人原則,所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是也。在《易經》六十四卦裏,再吉的卦也有不吉的爻,唯有“謙”卦六爻皆吉,這是爲什麼呢?《易傳?謙?彖》對此有一個精妙的闡釋:“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把“卑而不可逾”譯成一句白話,那就是:謙虛,是不可戰勝的。

我們每個人都要塑造一種“虛懷若谷”的品質,都要有一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用我們有限的生命時間去探求更多的知識空間吧!

高考話題作文 篇5

曾在高考中風靡一時的話題作文,如今正在漸漸讓出高考作文的舞臺。剛剛結束的全國高考,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20套試卷中有19套爲命題作文或材料作文,僅有天津卷以《我生活的世界》爲話題,依舊保留着話題作文的命題方式

一道《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的作文題開啓了高考話題作文的時代。這種命題形式甫一出現,便受到社會各界的紛紛讚賞,並從此被反覆使用話題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的寬鬆規定爲考生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讓考生有話可說。而在此之前使用多年的材料作文命題形式,被人認爲標準單一、發揮空間小,容易束縛考生的思維。

然而,隨着話題作文在高考中的多次出現,其弊端也漸漸開始顯露。話題作文在題面上一般沒有觀點、主題上的限制,形式上也往往是體裁不限,這一方面爲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間,但另一方面,也爲模式性、投機性的寫作提供了可能。

受益考生

打磨作文模板屢試不爽

高三一年老師讓我們寫了五六十篇作文,不管什麼題目,我每次都用三個人物:李白、蘇軾、陶淵明,最後高考時也是如此。浙江大學的研究生(論壇)蘇嶽告訴記者,不管是什麼樣的話題,他都採用同樣的模式:先寫一個題記,開頭用一串排比句進行總述,然後分列三個小標題,分別寫李白、蘇軾、陶淵明,最後一段引用名人名言進行結尾。

這三個人無論是性格還是經歷都具有極其豐富的特點,不管話題怎麼變,總是能沾得上邊。蘇嶽稱自己從高二下學期開始反覆打磨這套作文模板,並且屢試不爽,從來沒有失靈的時候。

隨着高考臨近,作文訓練由原先的一週一寫改爲兩天一寫,蘇嶽的模板也隨着反覆練習而愈發穩定,不僅是文章結構和人物,就連具體內容也幾乎不用做改動,只需根據話題的不同,稍微調整若干關鍵詞即可。到了高考的'考場上,幾乎就是在默寫。

與蘇嶽的自主研發相比,湖南大學的趙宇則是在語文老師的刻意訓練下進行模板化寫作的。我老師的方法總結起來有三點最爲核心:開門見山,巧用排比,旁徵博引。趙宇具體解釋道,開門見山,是爲了給閱卷老師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巧用排比,是爲了顯出文采和氣勢,旁徵博引,則是展現豐富的積累和開闊的視野。

基於這三個要點,趙宇的老師爲班上同學總結了一份近一百頁的作文寫作須知,內容可謂極其詳細具體,不僅有大量排比句式和寫作素材,就連文章應分幾段,每段寫多少字,用多少個句子,每句話起什麼作用都有明確的規定。

筆者在採訪中發現,趙宇所提到的旁徵博引,幾乎是所有受訪者的共識。積累背誦大量名言警句和名人軼事,是許多考生在考前一年的必修課。趙宇說,康德、尼采、維特根斯坦等哲學家的著作,他至今沒有讀過,今後也不大可能去讀,但在準備高考時,這些人卻像是他的多年老友一般被他在作文中熟練地提起。

一位高考滿分作文的作者更是向筆者坦言,他對自己在作文中所引用的著作和言論毫無瞭解,都是來自於高考前的突擊準備。而這篇作文獲得的評語,則是知識面極廣,材料信手拈來,令人耳目一新。

專家學者

閱卷方式加劇模式化

儘管依靠自己總結的模板在高考中吃到了甜頭,但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蘇嶽卻顯現出幾分失落。從小喜歡閱讀和寫作的他,在高考過後,卻發現自己下筆時不再像從前那樣輕鬆自如,總是不由自主地寫成高考體,而對文字的敏感度,也感覺大不如前。上大學後一年多,他才慢慢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

在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話題作文的盛行在某種意義上已經違背了它的初衷。不限體裁,本意是鼓勵考生們嘗試各種文體,但在實際當中,考生卻常常會抱定一種文體進行反覆訓練而不及其餘,這很有可能造成了文體偏廢的狀況,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發展。

熊丙奇認爲,高考作文閱卷過快是造成作文模式化的一大原因。他向筆者談到,一位高考作文閱卷老師曾在《南方週末》撰文表示,全國絕大多數省份作文評分均速每篇只有20多秒鐘時間。正因如此,老師在指點學生寫高考作文時不得不迎合這種快速評判的需要,多引用好詞好句,搭好花架子,甚至不惜讓學生說謊。

對熊丙奇的觀點,北京某大學的學生程欣感觸頗深。他毫不諱言自己在作文中常常說謊,不是不願意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只是高考畢竟太重要,實在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險。

與諸多考生相同,程欣也十分推崇在作文裏引經據典,但與不少考生下工夫突擊掌握大量素材相比,他的招數則顯得更有效率。程欣所引用的材料,常常是自己的原創。引用的人一定要真實,要著名,但他說的話和做的事則可以靈活處理。

所謂靈活處理,就是寫作者自己編制出符合話題需要的觀點和事例,安排在一個真實存在的著名人物身上。程欣對自己的方法很有自信,閱卷老師在那樣的快節奏下不可能花時間進行覈實,他反而還會覺得考生的知識面很寬。

後話題時代

應試作文的先天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話題作文問世之初一片叫好,隨後質疑聲頻頻的情況下,高考作文的命題方式又在悄然發生新的變化。

隨着話題作文在高考中的連續出現,考生漸漸摸清了它的套路,模式化的寫作越來越多,而這種情況也引起了命題者、評卷者的注意。隨着時間的推移,曾經的創新一步步地成爲了俗套,也不再受到閱卷者的青睞。

在一定程度上,高考作文已經進入了後話題時代。北京精華學校高中語文教師、北京大學中文系在讀博士生馬昕告訴筆者,20xx年高考是話題作文的鼎盛時期,全國15套試卷中,共有14套試卷採用了話題作文。而在此之後,話題作文所佔的比重便逐年降低,到了20xx年,全國18套試卷中,僅有2套試卷依然採用話題作文的命題方式,到今年,更是隻剩下了一套試卷。

與多數省份紛紛採用話題作文,又逐步迴歸到命題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北京卷卻一直對話題作文說不。北京市高考開始自主命題,除當年高考爲話題作文外,從《轉折》、《包容》直到《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近8年來,北京高考一直採用命題作文。

相比於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由於命題和材料選取的不可預測性,能夠較爲有效地遏制套作的現象。然而,人們對其產生的質疑也一直從未停止。由於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寫作必須建立在透徹理解題目和材料主旨的基礎上,如果考生與閱卷者對題目的理解稍有不同,整篇作文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在很大程度上,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話題作文有話題作文的問題,命題作文有命題作文的弊端。馬昕說。

熊丙奇認爲,這種兩難處境在目前情況下難以得到有效的化解,一刀切的高考制度註定了高考作文的困境。學生在平時用一套思維體系、表達體系,到了考場上,卻必須用另一套思維體系、表達體系,按照出題人、閱卷人的思路寫作文,難以做到我筆寫我心。在熊丙奇看來,目前情況下,考生不應將作文訓練作爲提高寫作能力的主要途徑,而應該加強日常的寫作與積累。

高考話題作文 篇6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會用各種彩色,描繪着我多姿的假期。

假如我是個探險家,我就會抵達五湖四海,翻越萬嶺千山。

假如我是個雕刻家,我就會模擬出北京的各種特色。

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就會用音符來傳達出我愉悅的心情。

然而我什麼都不是,我只是個小屁孩兒,只會我的那麼一點點技倆。

盛夏夜裏家停電,等了好一會兒還沒來。習慣性的吧,那一排的租客都到一條衚衕裏話家常。因爲在那裏不認識啥人,所以我,爸媽和秦政一家決定出去散散步,兜一圈兒。我們在衚衕裏躥着——我和秦政走在前面,大人們在後面緊緊跟隨着。一路上邊吃雪糕邊欣賞着衚衕裏那一排排整齊低平的房子,還有在下棋呢!叔叔看了好一會兒,“誰會下棋?”秦政突然問道。我雖不懂,但略知一二,便裝腔作勢:“象飛田馬飛日唄!”我還以爲會得到讚揚,可是……

“你還知道嗎?”叔叔又問道。“當然了,我還知道恩……恩,不知道。”大家都笑了起來。走着走着,我們就到廣場了。我跑了進去,有的在滑冰,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按摩……“要是我把溜冰鞋帶來就好了!”我小聲嘀咕着,然而被老爸聽見了,他便風趣地說:“看來我的孩子還挺念舊的嘛!想滑冰啦?”“那是當然,我的溜冰鞋買了就沒用過幾次,還有滑板了,是挺想玩的!額——爸,那我可以玩嗎?”“想玩啊!好,過去吧!”老爸爽快的答應了,聽着他乾脆利落的語氣,我心裏不禁一陣竊喜,過去選了一雙鞋,便滑了起來。

我開始滑了,秦政也過來了,同樣也穿了一雙,,但他由叔叔阿姨攙扶着,他不會。我穩當勻速的在一個地方徘徊着——雙腳微微外八字,直到,一隻腳一蹬出去,後一隻腳迅速跟上來,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循環着。如果要停下來,雙腳慢慢由外八字變成內八字,直到兩腳併攏,人就停下來了,不久我看見媽媽也穿了一雙,爸爸把她扶着。我時不時聽見阿姨對秦政說:“保持好平衡,你看宣延姐姐……”那時,我心中就會不自覺出現一種自豪感。我們六個人在那一點位置中幫扶着,指導着,我心中總有一股莫名的愉悅。

和諧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共處,平時家人朋友之間的互敬互愛也是一種和諧,關鍵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坦誠相處,熱心幫助!

高考話題作文 篇7

高校的自主考試,今年是搞得熱火朝天,外地生是“飛來飛去”,本地生是“奔這奔那”,弄得家長、學生、老師、學校、考官、社會,手忙腳亂、精疲力竭。更有甚者,各校之間爲了“奪生源、搶時差、出難題”,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自小平同志提倡恢復高考至今,已經走過了33個春秋了。到底我們應該如何對其作出“客觀、公正、恰當”的評價,這是每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士,要嚴肅認真訣斷的課題。大家都不要感情用事,更不要草率處置。因爲,絕對的肯定與否定一種事理,都是不辯證、唯物的。再說,高考形式的好壞,它是關係到千家萬戶、千年萬代大計問題。對這個話題,你有什麼看法,請合情合理地說說。

審題過程:任何事物,我們都要用“兩分法”來加以分析。首先,目前的高考,其“利大於弊”,未來尚難預料。那麼,我們又怎樣去創造出體現中國特色的高考體制呢?這正是當前人們必須好好審視、細細研究的重要課題。應取的態度是:既不急於求成、也不草率行事,而是有條有理、合情合理地分析、總結、歸納、變革。在國家教育部門的主導之下,選擇有關高等院校穩妥試驗,並且不斷修改、變化、提高,讓考試的選拔形式、檢測內容、錄取手段、改革步驟,越來越符合學生的需求、社會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高考育才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出具有“創新力、競爭力、協作力、抗挫力、艱苦力”的、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的時代精英!

高考話題作文 篇8

在比爾??蓋茨寫給高中和大學畢業生的書信裏,列有11項學生沒能在學校裏學到的準則,而這些準則又恰恰是在社會上極其有用的。其中第1條是: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第8條是:你的學校也許已經不再分優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卻仍在作出類似的區分。學校會給你無數次機會,這和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沒有一點相似之處。

如何認識生活,適應生活,這是一個很大意義的話題,請參考比爾??蓋茨這兩條準則,以適應生恬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題目自擬。②內容必須涉及這兩條生活準則。③不少於800字。(冠華作文網)

高考話題作文 篇9

指尖的溫暖漸漸地被一絲寒冷代替,就像寧靜的早晨被一聲巨響打破一般,自己終於掙扎地醒來了。帶着一絲不願和一絲無奈,從那個溫暖的夢中悄然醒來。

其實,上天是不公的。自己漸漸地終於發現,不知何時的自己終於這樣執著地認爲。有些事情在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深深地印上了一個印記,這個印記是一生都不會抹煞的。

在我能夠記得這個世界零碎的記憶中,自己的世界便充滿了別人異樣的眼光。他們的不屑、鄙視,甚至到無視,我都懂得的,看得見。沒辦法,上天只給了我一個華麗的外表,卻沒有給我過多的實質,自己深知、輕嘆,但無奈。

其實,自己一直想改變。

小時候,其實有許多的夢想,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不再做徒有其表。於是自己漸漸地改變,雖然有時候會有挫折、網難,但一想心中那一個遠大的理想,便有了的動力。於是,便堅持着改變,但最終還是未能如願,自己自信一笑,沒關係,還有機會。

那些有着美好憧憬的小時候,轉瞬即逝。

我仍懷揣着那一份“偉大”的理想奮鬥着。自己知道想改變,只要讓自己發光,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實力,這樣別人便會改變對自己的看法。但是現實卻是一個牢籠,讓我一次次放飛的夢想逐漸被囚禁,甚至都無奈地想變平庸。自己無奈一笑。

我終於漸漸懂得現實與夢想是有差距的,而且這種差距似乎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任憑再怎樣努力,都無法縮短。

其實,不是自己不想做而是那種與生俱來的東西自己學不來的,自己沒有香味,自出生便懂得,但是那是一種無奈,自己也想有個發光發彩的機會,但現實卻一次次地將自己拉同!

身爲臘做的蘋果,我並不是想欺騙任何人,只是想讓別人知道我不是

徒有其表,這是自己的心聲,不知有沒有人知道。

開始的自己做了一個夢,夢中的我終於靜靜散發着香味!而現在的我

正靜靜地躺在畫室中,在期待着明天那次表現的機會!

天邊泛起了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