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我看高考作文七篇

我看高考作文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看高考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看高考作文七篇

我看高考作文 篇1

雖然我還是個初中生,但是如火如荼的高考卻早早引起了我的關注。今年高考期間,我就看了許多相關新聞了解它。

真是想不到本該只是學生和學校方面的事,卻牽動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神經”。特別是高考當天,交警部門專門制定了學生赴考路線,嚴禁出租車拒載考生。政府也爲考生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工地施工不得超過十點;私家車上班必須錯開時間;對忘帶考試相關證件的學生可派專人去取等。

而作爲當事人,考生們一些住旅館,喝補品,受到周圍所有人的特殊照顧,但許多人還是十分緊張,一些學生還因此失眠、焦慮等,有的學生甚至還爲此去拜神佛、算命。家長在一旁全心全力的照顧,學校則使盡渾身解數要讓學生考好。考完之後學生和家長依然輕鬆不了,還要面對估分一關,估低了上不了本該能上的學校,估高了還要集資。 這高考就像打仗一樣,所有人都如臨大敵,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呀。

我認爲這一切有可能會使考生過度緊張,導致連正常水平也發揮不出來,而且現在升學率已經比較高了,還是別如此大動干戈,放輕鬆一點好些。

我看高考作文 篇2

長安城,皇宮,唐太宗的召回,令無數文人欣喜若狂。科舉制的開始,使唐朝走向強盛,屹立於世界之巔。金榜題名:是每個讀書人的榮譽,皇帝親賜的官職,衣錦還鄉的意氣風發,令衆人神往。科舉制使每個人都有機會,公平公正的用自己的文采決鬥。科舉制不僅選拔了人才,更促進樂國家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開設了高考,沒過多久,卻迎來了10年浩劫,多年發展的成果毀於一旦,高考停辦,不僅降低樂人們的個人素質,更拉大了中國與其他國家間的差距。直到1977年恢復高考,標誌着一個時代的拐角。高考爲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和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高考,更促進了國家的進步和發展。

教育,是立國之本,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有人說,中國與美國間的差距,要一百年才能趕上。中國之所以落後,甚至落後於經歷過原子彈浩劫的日本,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爲中國教育落後,文盲率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二戰之後,一位美國記者在日本廣島核廢墟採訪,他看一間破爛不堪的帳篷,一位老師指着黑板爲下面十幾名學生講課,學生認真專注的神情感動了他,他肯定地對同伴說:“這個國家將要崛起。”

民族騰飛,靠的是教育,不論是科舉制還是高考,都是教育形式地公平體現。高考激揚夢想凝聚着幾代青年地集體記憶和個人情感,無數人爲之付出了不知多少淚珠與汗水。高考是大國崛起的保障,促進了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一代代有志青年從高考中脫穎而出,報效祖國,投身於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爲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民族騰飛,大國崛起,高考決定國運,決定國家的未來。

我看高考作文 篇3

高考就像一場不流血的戰役,勝了,自是心生歡喜;敗了,明年也還能重來。

題記

高考這個詞語,熟悉卻也陌生。熟悉,是因爲自小耳熟能詳。誰落榜了?誰通過了?高考結果像安了擴音器似的,我總能從長輩口中聽說。至於陌生,自是因爲自己從沒經歷過吧!

從字面上理解,高考其實就是一次考試,與我們平時的考試似乎無異。但它又有一種不尋常的特性在其中,它是考生們12年努力的結晶,稍不留神,就會變成13年,14年,甚至更多。

或許正因爲如此,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以來,人們千罵萬罵,認爲應該考查這個人的真正實力而不是僅憑一張卷子就決定他的去留。可是,如果那些知識你真的掌握了,又何必畏懼一張卷子呢?連紙上談兵都做不到,又何談真正上戰場呢?這種看似正確的僞正義,不過是那些知識匱乏、內心空虛的人們爲自己找的藉口!

這時候就有人要推出馬雲,韓寒這一類人物了。馬雲高考兩次落榜,第三次才勉強過關,現在人家創立阿里巴巴成爲首富;至於韓寒,人家高中都沒畢業,現在多成功!看來,高考也不決定命運嘛!

對,高考不決定命運,但只針對極少數人。你沒有馬雲的經歷,你讀的書也超不過韓寒,又如何能保證成功?他們的成功,是與自小經歷有關的,是與知識水平有關的,是與個人理想有關的,我們又如何能照葫蘆畫瓢恰到好處地成功呢?在將來社會,在一個滿是研究生博士後抑或是富家子弟的年代,你,又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存活呢?

我想,高考這個制度可能並不完美,但它卻是一個相對公平的制度,成千上萬的學生通過努力,就可以踏進理想的殿堂!

那麼,拿起武器,隨時準備開始戰鬥吧!

我看高考作文 篇4

看了[藍天是我故鄉]的《也談不拘一格選人才》,想起了電影《天下無賊》中,胡黎(葛優飾)的一句名言,“二十一世紀最珍貴的是什麼,人才!”可見,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對人才的強烈需求,連“賊”都知道。

既然人才如此重要,那麼,就得談到相關的兩個問題了,一個是選拔人才,一個是培養人才。

在我的《不拘一格選人才》一文中,實際上談到的只是一個側面,就是說,如何選拔那些人才苗子,高考,實際上就是選拔“預備人才”。

選拔人才,培養人才,需要的是一個好的制度。什麼是好的制度呢?其具備的基本條件,應該包括: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將人爲因素和偶然因素降到最小。

在“預備人才”的選拔上,我們國家幾乎只有一個途徑:“高考”。

高考的公平性毋庸諱言,但是,其弊端也是極其明顯。

首先,是“一考定終身”,給考生帶來了很大的偶然性。甚至說,一個偶然失誤,影響人生道路。

其次,高考的命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創造力的展示。高考,把許多東西格式化,固定化,在一定意義上,成了現代的八股文。前些時候,還有人在推行語文的標準化考試,也仿照英語標準化考試的樣子,把語文試題標準化,讓學生做什麼選擇之類的。這種標準化,帶來的是什麼?帶來的是對語文的肢解。語文,包含着許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並不是簡單的選擇題所能替代。所以,這種標準化考試,如果說有什麼好處的話,就是方便了老師閱卷,方便了老師教學。可是,這是不是嚴重偏離了我們教育和考試的本意了呢?採用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學生,還有什麼創造力可言!

其三,高考,以總分作爲衡量標準,限制了在某些方面有特長的學生。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象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達芬奇那樣的人能同時精通繪畫,機械等的人才越來越少,而且在現代社會,已經變成了不可能。所以,社會,需要一定程度的通才,但是,更需要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的人才。打個比方,只要你對語文有獨到見解,數理化學得不好又有多大影響呢?

等等等等。

可見,現行的高考制度,不能排除偶然因素,不能排除人爲因素,不利於有創造性的學生的脫穎而出,難道不需要改革嗎?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中國的歷史造就的,不可能說改就改。誠然,一個制度的建立,不可能脫離社會背景,但是,一個好的制度,一方面是規範社會行爲,另一方面也是在引導社會行爲。

從實踐來說,鄧小平,搞的恢復高考,1977年上半年開始討論,下半年就組織了招生考試。一舉廢除了推薦入學制度,這不就是一種扭轉乾坤嗎?正因爲恢復高考,纔將青年人的努力目標引導到學習上。

我們在呼籲科教興國,在呼籲選拔人才,可是,所有的這一切的實現,必須有可靠的制度保證,有可靠的途徑實施。現在,真的是要我們認真思考的時候了。

我看高考作文 篇5

走低,我國國民的圖書閱讀率!增長,我國國民的網絡閱讀率!

這是一種現實,而且非常現實的問題!強烈的閱讀反差,反映了什麼問題?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方式的閱讀,是傳統閱讀,還是網絡閱讀?國民會異口同聲地說,傳統閱讀或網絡閱讀嗎?不會,絕對不會。我認爲,不管是哪種閱讀,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對於新生事物——網絡閱讀,我感覺——網絡閱讀,想說愛你不容易。

傳統閱讀的優勢仍在。這是一種事實。針對我國國民讀書率持續走低的現象,記得一位教授曾經說,在他看來,傳統閱讀更利於人們的抽象思維,而且雖然現在有的圖書比較娛樂化,但那絕不是圖書的本質,圖書的本質還是要體現出內容的深刻和文化積累。而這一點,對於提高國民素質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我認爲,傳統閱讀包含一種極具創造的想象力,是網絡閱讀所不及的。如果傳統閱讀消亡,人類的很多想象能力也會消失。現在,我們上課,大多老師都喜歡用課件,課件畫面的精彩,畫面的直觀,的確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但這種享受如曇花一現,當我們走進文本,重新閱讀教材文章時,腦子裏竟是那一張張讓人眼花繚亂的畫面,文字失去了魅力,文學失去了根基。對比中,傳統閱讀,魅力猶在!

網絡閱讀的缺陷已經顯現。傳統閱讀的內容是有文字的書籍,網絡閱讀的內容是有文字的網頁。它們的閱讀內容雖然都是有文字的載體,但是在閱讀取捨上有着一定的差別。雖然我們不能保證傳統閱讀內容都是精華,但網絡的精華內容要比傳統閱讀少得多。現在,網絡出版業相當發達,衝擊人們的閱讀方向,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自己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黑色污染”、“黃色污染”、“灰色污染”。一些人沉迷於虛幻的網絡世界裏不能自拔,而深受其害。現今,大量事實已經證明,要正視網絡的存在,尤其是網絡閱讀的存在,應該客觀全面地看待網絡閱讀的興起,要在網絡閱讀和傳統閱讀之間正確取捨,使之達到一種共生共榮的局面。

可見,網絡閱讀還需要走一段路程,網絡閱讀,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我看高考作文 篇6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更比一代強。——題記

自隋唐開始,科舉制度便開始盛行,以考試論人才,以分數論高低的觀念深入人心。科舉考試曾成爲多少英雄青春歲月的見證者,又曾成就了多少名人志士。就直至1905年,科舉因八股文束縛人的思想而走向滅絕,那種那種憑試題論英雄仍成爲佳話。

1977年,鄧小平爺爺開始恢復高考制度,這又燃起了多少孩子們學習,報國的熱親。

那麼,高考,又真正是一種怎麼的制度呢每個人心中褒貶不一。

在我看來——

高考是一門緊隨時代的靈活的考題。

大事年年有,社會時時變。高考試題,不論是理科,亦或是文科,專家命題時都會注意緊跟時事,邁着新時代的步伐,培養學生們關注社會,瞭解社會,關心國家與世界的一種情感。高考試題不會抓住一種題型或一類問題深究,他會時時變遷,讓你卒不及防,以考察學生靈活應變的思維和技巧。高考很靈活,它不會一成不變,他會跑會跳,抓住他,就只依靠你奔跑的速度與技巧。

高考時一種全能性的人才的選拔。

三大科,語數英,三小科,政史地/理化生。他容不得你有一科短板或任瘸一腿。要想高考平步青雲。就必須大步邁進。如果說,馬虎,疏忽是你平常的懦次,那一刻,唯有認真,嚴謹,纔有可能成爲墊腳石。高考時“多一分可成人上人,缺一分可成人下人”的一次測評,他要求的'是平時全身心的訓練和當時繃緊的神經。他要求的是全能型的人才。而對那些膽小,怯場,畏懼的人則時一種篩除。

高考是一次少年與少年的針鋒對峙,是17,8歲同齡人之間的一種面對面的大pk,高考是公平的,他給予了每個人對等的機會,與可以衝破雲霄的時機;高考是人生最後一次不看臉的競爭,高考可能不是一個人成功的唯一道路,卻是最佳捷徑;高考是對一個人能力與心理素質的測試!

我欲成就先鋒,必先嚐盡苦汁。須得苦盡,方得甘來。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們又怎可認輸?

加油吧,少年!

我看高考作文 篇7

我看到一幅美景。那是在我早晨跑步的時候。田間小道的兩旁,觸目是蒼翠,滿眼是蔥蘢,小麥、大蒜、洋蔥都拼足了勁競爭着生長。在生長中競爭,在競爭中生長,一幅和諧的競爭生長圖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一行楊樹,蔥鬱繁茂,宛若一道綠色的長城。它們一個向南側身,那麼另一個就向北側身,都在努力地尋找着自己的發展空間。就連大樹下的小樹,也努力地側着身子生長。它們也在進行着生存的競爭,它們都找到了自己的發展空間。一幅多麼和諧的生長競爭圖景,大自然因此充滿活力,大自然因此而美麗。

我看到一幅美景。成羣的鴿子飛落在收割後的田野上,它們悠閒地漫步、覓食。有時它們會發出咕咕的叫聲,那是在呼喚它的同伴,找到了有更多可食之物的地方。無疑,它們每個都想吃到更多的食物,但是它們之間沒有你爭我鬥。爭的是在地上尋找,而不是別個口中之物。它們也在競爭,它們在友好地競爭。美麗的鴿羣在藍天碧野間飛翔,一幅多麼美麗的圖景。

我看到一幅美景。那是兩千多年前的趙國,廉頗負荊請罪,由藺相如的門人領着來到了藺相如的府上。廉頗見到藺相如,叩首便拜,藺相如趕忙扶起廉頗,請廉頗上座,將相交談甚歡。他們之間有競爭,但爲了國家的利益,他們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和地位的高低,然後纔有趙國的興盛。廉藺交歡,千古傳爲美談。競爭必須有美好的人情蘊含其中,才能使競爭者各施才智,共同創造偉大的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