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華】高考作文彙編6篇

【精華】高考作文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高考作文彙編6篇

高考作文 篇1

“不學楊柳隨風擺,要學輕鬆立山崗”這短短的一句話啓示我們:要從生活中學習。

“叮叮”,下課了,我得趕緊向他請教問題去。

我興沖沖地拿着一個經過苦思冥想、絞盡腦汁卻仍無眉目的題目,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向我們班級的智多星張曉明跟前,向他請教。

張曉明正在埋頭寫作業,筆尖飛快。

“智多星,能不能耽誤你點時間”。

“快說”,張曉明頭也不擡,不耐煩地問,筆尖仍在飛快地動。

他這當頭一喝,消去了我一半的興致,心裏頭蠻不舒服的,但是想到是自己在求人家,又怎好怪罪別人。

“是這樣的,我這兒有個題目,上週老師講過的,但是我沒有弄懂,你能幫我解一下嗎?”我諂媚地問。

“是哪一個,快拿來。”張曉明說話一直很快的。

見他肯幫忙,我大叫起來,連忙指給他看。

“快把筆和紙拿來!”他緊鎖眉頭,大聲叫道。

“哦”我趕緊拿來紙和筆。

只見張曉明飛快地寫下幾個算式,“那,這幾個算式在這兒,你自己拿回去看。”他又低下頭,忙着自己的事情。

我一看,嘿,這幾個算式我本子上都有,就是不明白前因後果,沒辦法,只有再請他講一遍了。

“你豬腦子啊,這都不懂。”罵完,他迅速地講了一遍,可確實,我腦子太笨,一遍沒有聽懂。

“去,去,去,你問別人去,我沒辦法跟你講。”他又回到自己的空靈的狀態中去了。

此時,我的心裏真不是滋味,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爲什麼就不能耐心點呢,只顧自己的感受,不考慮別人,我一定不能做像他這樣的人。

“我絕對不做像他這樣的人。”我含着眼淚告訴自己。

自從那以後,當有同學問我題目,我都耐心地講解着,哪怕自己的作業再多,有時候,講一遍兩遍別人聽不懂,我也會心底來火,但是一想到被人嘲諷很不好受,我就又靜下心來。學期末,我居然被評爲“助人之星”。

如果不是那次,我或許不會理解耐心助人對別人的重要性,於是我明白,人應當從生活中學習,來完善自己的人格。

良好的品格來源於生活,我們要善於向生活學習。

高考作文 篇2

一、記敘文

提醒:根據材料寫記敘文,開頭、結尾可以不必生硬地點材料,材料要不要點?答案是肯定的,不過要自然,要貼切,要通過故事情節或者人物的對話體現出來。

(一)開頭技巧

1.交待要素(或開門見山,即開頭簡單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直接入題。

如:放學的鈴聲早已在悽風冷雨中飄遠,校園裏空蕩蕩的,我孤獨地在學校大路上徘徊。突然,院牆邊一株瘦弱卻開着花的小桃樹鎖住了我的目光。

2.描寫景物,即文章的開頭先描寫人、物、景,渲染氣氛,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爲烘托人物、觸景生情作鋪墊。

如:教室外,呼嘯着的北風挾着密集的雨點撲打在牆上,“嚓、嚓”地響。教室裏,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運用時要注意:(1)不能爲寫景而寫景,描寫的目的是爲了襯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感染讀者,引起共鳴。(2)描寫要抓住特徵,遣詞用句要準確,要適合故事情節的展開和人物情感的抒發。

3.倒敘,即文章開頭先寫出事情的結果,再寫出事情的原因和經過,以造成懸念,增強文章吸引力。

如:站在這充滿榮譽的領獎臺上,望着臺下一張張羨慕的笑臉,聽着他們真誠的掌聲,我忽然想起了兩年前,他們——我的同學將我從孤寂的暗夜引向光明的經歷。

4.抒發感情,即文章一開頭就將作者的親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發出來。

如:有一個身影時常在我腦海浮現,有一種聲音總是在我耳邊迴響,有一份思念和祝福長久地駐在我的心裏。你還好嗎,我的鳥兒?

(二)結尾技巧

1.卒章顯志,即在文章收束處點明主旨,揭示中心,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

如: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沒查找到。但我想:即使世間沒有,老師心裏也會有。因爲她教會我用一隻眼睛仔細觀察,另一隻眼睛不停尋找。

2.引發聯想,即促發讀者根據結尾展開聯想,既感人又意味深長,令人陶醉、回味。

如:我們沒有交談過什麼,只是在一個個美麗的清晨,一個人輕輕地拉,一個人靜靜地聽。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節奏,慈祥的眼睛平靜的望着我,如同深深的潭水……

3.直抒胸臆,即在全文敘事的基礎上抒發強烈的感情,不但感染讀者,增加文章的韻味,而且也提高了文章的品位。

如:不少人都說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爲是。在父親最需要的時候,我既沒有在衣食住行上盡人子之責,也沒有在精神上贍養父親,讓他帶着缺憾走了!我永遠不能原諒自己!

4.首尾呼應,即文章首尾照應,這樣的結尾能夠使結構完整。

如:誰也沒有再說話。屋裏也很靜,屋外也很靜。那白色的小精靈依然悠悠然然地飛落下來……。這裏的文字就和開頭“雪花像無數白色的小精靈,悠悠然從夜空中飛落到地球的脊背上……”這一段文字相互照應。

二、議論文

提醒:要有材料意識,開頭要結合材料提出觀點,當然材料的出現可以是文章的中間,也可以是文章的結尾,位置由你定,但不能沒有材料的影子。材料要提,但不能太多,更不能通篇都以提供的材料作爲論據。

(一)開頭技巧

1.開門見山式,即直截了當地擺出觀點,這種開頭的好處是既簡潔平實,便於掌握,又開宗明義,一語破的。

如:現代社會充滿了各種誘惑,這就需要我們在選擇中善於捨棄。

2.名言警句式,即引名言、古語、詩文、歌曲開頭,這種形式的開頭既增加了文章觀點的可信度,也顯現了文章語言的感染力。

如:古語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時候對這句話大爲不解,總覺得是朋友就應該親密無間,爲什麼要:“淡如水”呢?後來才明白,這句話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學。細細玩味,就會愈發讚歎古人的智慧與超然。

如:南非總統曼德拉說過:“張弛有度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我欣賞這樣有彈性的人生態度。

3.自問自答式,即通過自問自答,引出觀點或引入議論,這種開頭方法的好處是引人注意,發人深思。

如:爲什麼服裝設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爲什麼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着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新?爲什麼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不沿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築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爲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新的動力。跳出圓圈的枷鎖,創造新穎的風格,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選擇 。

4.對比判斷式,即通過對比來闡明事理。這種開頭方法的好處是通過對比,幫助人們判斷是非曲直,從而有力地支持論點。

如:怎樣看待得與失呢?關鍵要看爲什麼得,爲什麼失,如果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犧牲一些個人利益,這樣的“失”是值得的。相反,爲了追求個人利益,不惜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種“得”的代價,是遭人鄙視和唾罵的!

(二)結尾技巧

1.總結昇華式,即再次強調中心論點。

如:綜上所述,忙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充實,但是我們的忙應有張有弛,這樣,才能保證生活的質量,人人都能忙出效率,忙出成果,從而帶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2.名言歸納式,即引用名言警句結束全文。

如:古人云:“引而不發,躍如也。”讓忙碌的人們在忙中反思,忙中積累,忙中錘鍊,從而持久高效地忙,忙出一片璀璨奪目的天地!

3.首尾呼應式,即開頭和結尾遙相呼應,記敘文可以這樣結尾,議論文也可以這樣結尾,是有共性的。舉例略。

4.宣揚號召式。發出號召,鼓勵人們按照你的觀點去做。舉例略。

當然,高考材料作文,記敘文或者議論文的方法是很多的,不一而足,但“文無定法”,一切以自然爲上,熟能生巧處,心中自有法。

高考作文 篇3

一次高考作文,既是對考生十年寒窗的迴應,也是對考生將來方向的引領;但無論如何,它承擔不了目前現實教育問題的全部分量。它需要且走且停,等待滯後的現實。

每年高考作文出爐,都像最終被揭開面紗的新娘,免不了被評頭論足。名師評點,作家下水作文,段子手吐槽等等,構成了每年一度的網絡狂歡,其關注度,似不亞於每年的春晚。

關注緣於重視。很少有科目像高考作文這樣,擁有全民認可度,甚至說情結也不爲過。曾經一度有人提議,整個語文考試,乾脆考一兩篇作文就可以了,因爲這是對語文能力最好的檢閱。事實上,一些地區的作文分值,的確從六十分提升到了七十分。

作文,寫文章,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謂文章天下事,很少有其他民族像中華民族賦予文字以如此重要的地位。而高考作文,也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進士制或行卷之風,宋以後更演化爲嚴格的科舉考試製度其實就是考寫文章。如果借鑑榮格的術語,對高考作文的重視,甚或已成了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

也正因爲如此,在中國,高考作文的命題纔會聚焦那麼多的目光,承受那麼多的挑剔與批評。事實上,作文命題並不只是命題者的獨角戲,而是一個少部分考官(命題者)與數百萬考生的對手戲。當批評者和段子手們從美學、哲學、社會性等挑剔着考題的方方面面時,考官們所着眼的,不能是個人才華的表演,而是一個融匯了知識體系考量、不同水平考生的平衡,甚至包含了應試心理學的綜合考量。

具體來說,高考作文命題,首先需要保證考題的科學性。不僅是考題的嚴謹,還包括了要將不同成長背景、不同民族宗教以及可考量性本身等都納入考慮。其次,需要考慮到命題適當的開放性。這意味着既要能給考生以想象、思辨和發揮的空間,還要對這種自由度加以適當限制,通俗地說,不能漫無邊際地發揮,要能放能收。再次,還得考慮作文特定的審美屬性,引導學生能在不太長的時間裏,用形象說話,提供學生多種思維的可能,以及激發學生的文化意識。

從這個角度,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如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神奇的書籤虛擬與現實評價他人的生活等,都體現了對上述三種特徵的把握,包含了命題者的匠心。

但是,高考作文對上述標準的追求,在客觀上,又受限於應試教育的現實痼疾。後者限制了學生知識面的寬度、思辨思維的形成,以及對現實社會的關注。一次高考作文,既是對考生十年寒窗的迴應,也是對考生將來方向的引領;但無論如何,它承擔不了目前現實教育問題的全部分量。它需要且走且停,等待滯後的現實。

因此,段子手們自可以望文生義,插科打諢,或者瀟灑地指摘這也是自由社會應有之義;但同時,守護並發展傳統文化之路,正蘊藏在考題背後,師生們的互動之中。它呼籲着我們的耐心和尊重。

高考作文 篇4

一、平庸病態,格調不高

見解獨到、主旨積極的文章無疑是任何人都夢寐以求的,可惜的是,有的考生爲了追求所謂的標新立異,甚至寫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一考生在《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中這樣寫:“我要把愛因斯坦的大腦移植過來,爲自己發財致富……”由於思想格調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二、只管書寫,沒有意旨

有些考生只求把心中想到的東西都寫出來,卻不知道寫文章的目的是什麼,要告訴別人一點什麼。盲目寫作,信馬由繮,全篇也沒有一個主題來統帥。如一位考生寫話題作文“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寫了自己家的一件事:叔叔與父親分產業,爭得不可開交,兄弟反目,妯娌對罵,兄弟打架。寫得非常詳細,但要表達一個什麼主題,卻使人墜入“五里霧中”。

三、牽強附會,胡亂上綱

有些考生也知道寫文章應該有一個“意旨”,但卻不知道該怎樣提煉主題。不管寫什麼文章,到最後都是幾句口號性語言,如“古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呢!我們要認真學習,刻苦鍛鍊,做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

四、顛三倒四,忽東忽西

一篇文章應該圍繞一箇中心去寫作,而有的考生在一篇文章中卻有多箇中心,這一段說的是這個理,下一段卻又跑到另一個理上了。如一位考生的作文,題目是“放手”,第一段寫面對現實要坦然對待,第二段寫不要僞裝,第三段寫居里夫人有成果與人分享,第四段寫外國一個孩子憑毅力學會了用筷子,第五段寫虛心使人進步,最後一段總結——要放鬆自已。

五、文意脫節,毫不粘連

如有位考生寫話題作文“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前文整個寫的是“寬容”,到結尾處卻寫到“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在‘意料之外’,但仔細想想,卻又在人們的‘情理之中’”。

高考作文 篇5

《舌尖上的中國》火了!那些美食,以及背後承載的故事,瞬間擊中了無數人的味蕾,引發了人們的興趣,一時間掀起觀影熱潮。

在商家的努力下,朝夕間那些曾深藏在大山深谷中的味道就呈現在人們面前。

有些人爲那些家鄉美食的畫面感動不已甚至淚流滿面

有人說:“買來的那些東西吃到嘴裏完全不是原來的味道!”

有人評價說:“電視節目真是這個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東西。”

也有人感嘆:“地球人已經攔不住商家的手掌了!”

......

就以上內容,你有何感想,請任選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名師.閱卷詳解

本題現實色彩較強,一部《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大江南北,除了給觀衆帶來味覺上的刺激外,還引發諸多連鎖反應。本題由事實材料和相關評論組成,立意上可圍繞《舌尖上的中國》爲何會火展開;也可敘寫那些與美食相關的故事,通過美食這個紐帶拉近人心的距離,勾起那些美好的記憶,展現人情的真善美;可以圍繞媒體的時代下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來立意;還可以從商家的角度切入,既可以認可商家的做法,畢竟合理合法,也是一種營銷的策略,也可以批評商家的行爲,利益的銅臭味已經蓋過了美食的滋味,利益的無孔不入是這個社會的常態,需要引起我們的反思。總的來說,立意的角度比較多元。

素材.論據方向

選材標準:選材可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一是有關美食的故事,通過美食爲切入口挖掘蘊涵期中的真善美;二是有關媒體影響生活的例子;三是商業對生活的滲透與影響。

《腳步》帶來了這些家鄉美味

“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的更快,無論腳步怎麼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看多麼的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方向。”很顯然,《舌尖2》第一集《腳步》的這句話也是該集的主題所在。除了講述各種爲生計奔波在路上的人們的故事,第一集也帶來不少觀衆的熟悉的“家鄉味”,陝西的油潑面、臊子面,貴州的稻花魚、絲娃娃,樂山嫩豆花......影片跨越西藏、四川、陝西、山東、貴州、福建、浙江、廣東等幾個省份的“經典”,體現了“人與食物遷徒流變。”

素材點撥:腳步匆匆,但不管人在何方,那家鄉的味道卻從未淡忘。食物,不僅只是果腹的材料,更是思鄉的寄託。

別來侵蝕我們的精神淨土

自20xx年5月10日起,包括長沙麓山寺、衡陽雁峯寺等在內的湖南29家寺院開始取消門票,免費向遊客開放,以此抵制商業化。目前,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長沙麓山寺住持聖輝法師率湖南29所寺院的住持共同發起,主動取消寺院門票,以免費開放抵制商業化。包括國家級5A景區麓山寺在內,目前已有多所寺院開始免收門票。

素材點撥:在商業化的觸鬚無孔不入,逐漸侵蝕文化精神的當口,這些有識之士給高歌猛進的“寺院商業化”以當頭棒喝,還寺院以公共文化屬性,難能可貴。

羅文舒

中國人向來在美食的領域頗有研究,中國菜系更是博大精深,隨着《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它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記憶,同時也喚醒了商家的逐利本性。然而,商品化的食物終究而無味。愚以爲,喚起人們食慾的不是單純的食物,而是事物背後的人情味(引材料,提觀點。入題快而準)

在這個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一切變得商品化、利益化。朝夕間,人們便可品嚐到電視節目裏的美食。然而,人們卻覺得食而無味。在我看來,人們覺得食而無味是因爲沒有親身的體驗,沒有與食物背後的人情、記憶產生共鳴。畢竟,商家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商家可以出售商品,卻無法出售情感。食下留情,倘若沒有親身的體驗,無論多麼華麗精美的食物都淡然無味。然而,如果有過與節目中的當事人相同的經驗,記憶深處有一種懷念的味道,那麼即使是一顆糖,都能喚醒內心記憶,它會滋潤你的心靈,帶來甜蜜的感情。食下有情,情至深處。(美食承載着個人的記憶與情感)

食物並非單純的味覺享受,更是情感的載體。不同的菜系代表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承載着一代又一代人智慧和記憶。食而無味,並非食物不是人類的情感的載體,承載着一個家庭,一代人甚至一座城的記憶。西班牙竭力保護古建築,不爲其他,是因爲這些古建築有國家的記憶,有歷史的凝聚。以物載情,重在於情。(食物承載着集體的記憶,與上文形成層次上的遞進)

倘若心中有情,再普通的食材都能勝卻人間無數。佛曰:世界本是幻象,人生本來無生。世上萬物或多或少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消亡,沒有什麼永垂不朽,人生能留下的本來就沒有什麼。可是在我看來,人的感情卻不會輕易消逝,它如酒,年代愈久遠,愈是香醇、濃烈,始終歷久彌新。心中有情,即便是最普通的炒飯、麪條都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記憶,令人不禁潸然淚下。食下留情,情存於心。(在次強調心中有情,食物纔會有味道。)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人走茶涼,食物下的情感再也找不回了。正如汪曾祺所言:“步入冷徑仍採花,花非昨日花,人非昨日人。”有多少人,年輕時以爲時間還多,所以揮霍着青春,揮霍着身邊的感情。然而,當時間流逝,有些東西卻在也追不回來了,縱使拼命追尋,只能換來“曾經”二字。與其單純地從外物中尋找記憶,不如迴歸真情,親身去體驗人生的種種悲歡離合,大喜大悲(聯繫當下現實,發出呼籲。)

商品化的時代,商家能爲你呈現大山裏的美味,卻不能售出人情和記憶,食下有情,情就在你我心中。(再引材料,重申觀點)

佳作點評:審題準確,以食物所承載的情感爲立意方向,中心明確,結構清晰而富有邏輯。作者對具體問題的分析說理能力較強,條理清晰,說理充分,令人信服。語言流暢,富有表現力。

高考作文 篇6

有人說,高考是一首歌,唱出了多少悲歡離合;有人說,高考是一座橋,擠走了多少青春年少;也有人說,高考是一幅畫,撒滿了青春的七彩霓虹。回首中,我該說高考是什麼呢?

也許,高考真的是一首歌。常聽爺爺輩的人說起,在他們的青蔥歲月裏,高考是他們的夢。如歌的歲月中,他們留下了青春的創痕,也想着有一天,高考能讓自己不再蹉跎。高曉聲演說着他們的人生,葉辛細說着他們的蹉跎。彼時的他或她,想象着高考該是怎樣動聽的歌。

也許,高考真的是一座橋。和父輩們交流,我卻聽出了這“橋”的苦澀和悲愴。高考的橋,擠走了他們的青春歡樂。也許和我們現在一樣,他們也有過昏天黑地,也有過書山題海,也有過大起大落。只是,當年的他們,擠過橋的,生活有了着落,快快樂樂;掉下橋的,人生悲喜,不由分說。

也許,高考真的是一幅畫。學長學姐們的歡笑和淚水,構成了畫的底色;他們桌前身旁厚厚的書本,構成了畫的骨架;他們的拼搏聲影和失意的愁容,幻化成青春的色彩,給我們留下了七彩霓虹。

高考是歌?

高考是橋?

高考是畫?

我思索着……

高考是一條河。

這條河,曾經淘洗過多少激情燃燒的歲月裏的青蔥男女,成功者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地方,失敗者駐守着曾經有夢的地方,久久凝望。

這條河,曾經引渡過多少時代的弄潮兒,他們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揮灑着辛勤的汗水,建設着海北南疆。

這條河,一直流淌着,流過珠三角,特區在她的滋潤下成長;流過長三角,東方之珠在她的懷抱裏光芒萬丈;流過漠北蠻荒,“天宮”在太空翱翔;流過雪域西藏,“天路”在腳下延長。

今天,這條河流到了我們的身旁。她是歌,留給我們過去的懷想;她是橋,連接起父輩的殷切希望;她是畫,映射出學長學姐們奮鬥的歡樂和憂傷。

高考的河啊,你正流過我的身旁。

你沖刷過祖輩的憂傷,給了他們希望;你串聯過父輩的希望,爲他們提供了揮灑智慧的疆場;你描畫過學長學姐們的夢想,讓他們有歡樂,也有憂傷。

你流過我的身旁,讓我看到了過去的煎熬,看到了父輩的闖蕩,看到了青春的張揚。我也從你清澈的波光中,看到了我過去的任性,頑皮的嬉鬧,父母的期望。

我相信,在你的濯滌下,我會更加清純。我會帶着這份清澈與純真,用新時代的青年的思考,去探尋祖國的未來,去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