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有關端午節的高二作文

有關端午節的高二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端午節高二作文一

有關端午節的高二作文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悠久的歷史來源和獨特的傳統風俗。我要說的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端午節的名稱有很多,比如: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屈原日……

在我們宜昌秭歸,古代有一個名人,他叫屈原。據說,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爲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羣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爲傳統,漸漸演化爲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一個是吃糉子,另一個就是賽龍舟。糉子一般用糯米做成。先採回一些蘆葦葉,洗淨,準備包糉子用。把糯米,還有這些葉子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糥米放進葉子裏,也可以放些紅棗等,包成三角形,再用棉線從糉子底部起,呈十字形捆包起來,捆好不散開就行。最後將糉子放入鍋裏煮一個小時左右即可。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家都會吃糉子,糉子非常好吃,不等解開繩子,剝開葉子就會聞到香甜可口的棕子香味,嘴饞的人連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看着那噴香的紅棗糉子,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棕子。

端午節不僅會吃香噴噴的糉子,還會划龍舟呢。

雖然我沒親眼看見划龍舟是怎麼進行的,但是我聽奶奶和其他人說過。划龍舟是因爲屈原投江死去,楚國人捨不得他,所以就有許多人爭先恐後地划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來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魚。

划龍舟是一條龍船上整齊地坐着兩隊人,有一人坐在最前面,他有節奏地打着鼓,許多身體強健的壯漢,拿着木槳一齊有規律地划着船。只有每個人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得到第一,相反如果不夠協調,那龍船就走不動!

中國的地方民俗就如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上面畫有屈原、唐東傑布,還有那嫦娥仙子,正是有了他們,我們的歷史畫卷纔會如此豐富,生活也纔會如此多姿多彩。

  端午節高二作文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屈原十分愛國。但因爲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間,他認爲自己不能報效國家,不能爲國家出力,不能改變楚國現在的狀況。而跳入汨羅河,爲國捐軀。屈原死後,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划着小船,去打撈他的屍身,可大家卻失望而歸。於是,百姓們爲了不讓河中的魚類和蝦蟹蠶食屈原的屍身,就用糉葉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傳說,河中有隻兇殘的惡龍,可他卻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興風作浪,爲禍百姓。於是,人們便下定決心要活捉這條惡龍。經過千幸萬苦的努力下,人們終於抓住了這條惡龍,將他的筋抽出來。因爲這條筋太長太長了,所以人們把筋剪成一條一條的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此,爲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划龍舟,包糉子,綁彩繩的傳說了。

吃糉子是我國端午節一項極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以前,糉子只有一個味,是用糯米和紅棗做成的。現在根據不同人的喜好已達幾十種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歡吃鹹的,就可以做成鹹肉棕;有的人喜歡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糉子;還有些人喜歡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糉子……總之,糉子的品種是特別多的。糉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綠衣裳,散發着誘人的香味。糉子一般是四隻腳的,不過,也有三隻腳的只是市場上不常見罷了。糉子通常是煮熟後涼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極了。

戴彩繩,戴香包也是端午節獨特的習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們會用不同的彩繩,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腳腕上;心靈手巧的老人還會在上面繫上鈴鐺,手一動就會發出極爲清脆的鐺鐺聲,好聽極了!再來看看香包,種類不同。有小動物的,有花朵的,還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畫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香包可香了,還可以驅逐蚊蟲呢!

除了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還有賽龍舟呢!到了那一天,河兩畔的人們將河圍得水泄不通,紛紛觀看賽龍舟,那場面壯觀極了!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聽後一定覺得很有趣吧!

  端午節高二作文三

又是糉葉飄香時,世間處處盈滿了喜悅的氣氛。

“節分端午誰自言,萬古傳聞爲屈原”,端午節是凝聚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傳統節日,深邃而又悠久。每當這時孩子們會在手臂繫上五彩線,帶上漂亮的香包,與父母一同去踏青。

對於北方的人們來說,端午節是個踏青的好時機,這時果園中,草地上,路邊,田野中處處生機勃勃,滿眼的綠,漫山遍野的綠,爲這個節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來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習俗,而人們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樂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園,綠色出現在眼簾,依稀可以看到一兩抹紅色,走進才發現是嬌紅欲滴的櫻桃,小巧玲瓏的掛在枝杈間煞是可愛。將它們摘下洗淨後,一股腦的放在嘴裏,甜意用上心頭,不禁讓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着,我們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噴噴的糉子,糉子中的果味濃香穿梭在脣齒間,黏黏軟軟的口感令人陶醉。這時,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個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詩人。屈原投汨羅江後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避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而古來就有“糉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的詩句,這也印證了端午節的悠久歷史。原來,端午很淳濃。

據資料說,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內裝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朮、白芷等植物的根莖碾碎混合均勻製成的。而每到此時,孩子們都會帶着自己喜愛的香包和小夥伴們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氣在風中盪漾,令人沉醉其中,原來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蘊含着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着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父母和老人對子孫的無限愛。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贈與友”牽着親人的手圍坐一桌感受端午的滋味,凝神品味節日的氣息。

  端午節高二作文四

農曆五月初五,是處處飄揚着美食香氣,瀰漫着火熱氣氛的日子。每家每戶都不約而同地在門上掛上了碧綠的艾草、菖蒲,灑黃酒,驅蚊蟲,以求端午平安。

天色明朗,大地升騰着燥熱之氣。興奮的人們聚到江邊,手持用艾草葉包成的香氣撲鼻的糉子。有的是芝麻餡,而叉燒餡也是有的,都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淺嘗輒止,而後慢慢品味的,也有大口狼吞虎嚥的……總之,每個人臉上都全不無滿足之意。

鼓吹擂響,江上早已千帆競發。人們個個聚精會神,生怕是有錯過了什麼精彩的一幕。用楠木板精製而成的龍舟上,早已有十幾個壯漢在上亟待着。只聽得發令槍一聲巨響,龍舟應聲而出。也顧不得欣賞兩岸屏風,人們全都將目光聚集在了那形如巨龍的龍舟上。水花四濺,巨龍騰飛,場面甚是壯觀,令人嘖嘖稱奇。衝線之時,全場高呼,場面之壯闊,氣勢之磅礴,是你說不出也想像不到的,已禁不住歎服了。

端午時節,還爲的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楚國被攻破後,他可是帶着滿腔的熱血和濃濃的亡國之恨,毅然投入了滔滔不絕的汨羅江中。“既莫足與爲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這句千古絕唱,屈原所作《離騷》之意,又怎能不讓我們悲之泣之呢?

端午,現早已不是一個節日,一種習俗,祭拜屈原之際,或是藉由這來讓文人墨客們揮毫的日子。其實啊,端午節的這種精神早已深入我們心中。就像那熱熱騰騰剛出來的糉子一樣,那種撲鼻的香氣,早早便沁入心田,縈繞在口耳之間,代代相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