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一試題 > 《〈詩經〉兩首》課文簡析練習題

《〈詩經〉兩首》課文簡析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詩經〉兩首》課文簡析練習題
1、《氓》:

    《衛風.氓》用240個字敘述了女主人公從戀愛、結婚到被遺棄的生活經歷,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表達了女主人公深深的自責與怨恨之情。

    表達方式上以敘夾議,融入抒情。

    《氓》不僅僅停留在敘述上,還穿插適當的議論,以揭示中心情感,表明態度看法。《氓》的表達結構是這樣的:敘──敘──議──敘──敘──議。其中處處都融入強烈的思想感情。

    第一節,回憶戀愛,纏纏綿綿。記憶的第一頁是乍看上去很憨厚的“氓”借上門換絲來與“我”約會。應該說,他給主人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於是立即爽快地答應了他的求婚。送戀人送過一條河,一直送到頓丘,一邊送一邊情話綿綿,安慰他不要急躁生氣,要他耐心等到秋天來迎娶。送別與安慰這兩個細節飽含深情,塑造了一位溫柔體貼的少女形象。

    第二節,回憶迎娶,載笑載言。這一節的敘述可以分作兩小部分,一是等待,一是出嫁。等待以細節刻畫心理:分別後日思夜想心上人,泣涕漣漣度時光,終於盼到心上人,才破涕為笑,滔滔不絕地講著別後的思念。出嫁非抒情重點,簡筆概述帶過。

    敘述到這裡,主人公停了下來,表達對當初自己的錯誤選擇深深後悔之意,同時也對世上無數天真女孩提出了忠告:“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第四、五節敘述的情調低沉了下來,發出沉重的嘆息:“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正因為這個人不專一,所以“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女主人公不禁“躬自悼矣”。

    文章在歡快(第一、二節)、反思(第三、四、五節)的基礎上,發出了決絕的誓言:不再與你過這種日子了,否則“老使我怨”,既然你違背了當初對我的承諾,不念舊情,那就徹底拉倒吧!我們可以想像,遠在春秋時代,一個女子勇敢地作出了這樣的選擇是多麼堅強。

    敘述方式上採取真實親切的自訴。

    自訴是最能打動人的敘述方式。一部《詩經》大多篇什都採用這種真實親切的自訴方式,而《氓》尤其感人。詩中的女主人公在被遺棄之後,悲憤填滿了心胸,自然地回憶起往事。而每當一件件往事浮上她的記憶時,總給她很深的刺激。特別是“自我徂爾,三歲食貧”“三歲為婦,靡室勞矣”等坦言直接在讀者面前樹立了一個能苦耐勞、忠於愛情的婦女形象。這種手法在下面的《孔雀東南飛》中也有影子:“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第一人稱的自訴方式又便於抒寫內心活動。詩中用“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抒寫了不為人理解的苦悶,用“靜言思之,躬自悼矣”進行深深的自責,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達了決絕的誓言。

    修辭手法上,比興暗襯,對比分明。

    比興是《詩經》的主要藝術手法,在《氓》中運用也很明顯,我們閱讀時要注意體會這種修辭在人物塑造與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在表達後悔、勸說女子們不要沉溺於男人們的甜言蜜語中時,女主人公感慨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這就是用比興手法,以“桑”與“鳩”起興,引起所詠之辭,同時,也是把未暴露真面目的狠心男人比作“其葉沃若”的“桑”,把不諳世故的少女比作貪吃甜桑葚的“鳩”,形象生動。接著,主人公總結個人教訓指出,“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負心的“士”的“目的”達到後,他的真相便暴露了──“黃而隕”。這裡構成了強烈的對比,揭露了負心人的醜陋嘴臉,有力地表達了憤恨的情感。“淇則有岸,隰則有泮”也是比興,表達了女主人公的決絕信念:再寬的河也有岸邊,再苦的日子也有盡頭,既然你已薄情寡義,那麼我立即與你分手!
  
  2、《采薇》:

    《采薇》是一首徵人思鄉的詩。詩以士兵的口吻,寫其在戰後歸鄉的途中,追述戍邊作戰的艱苦生活及思鄉之情。全詩共六章。前三章採用復沓的形式,描寫征夫轉戰邊陲,飢渴勞苦,久戍不歸的情景。雖為復沓,但復中有變,或易一字,或易一句,既顯示出時間的推移,也寫出久戍不歸後的痛苦逐漸加深,表現出層次的遞進和感情變化的波瀾。四、五章追述往昔緊張的戰鬥生活。先用烘雲托月之法,表現了將士們高昂的精神面貌;然後用簡練的筆墨描述了軍馬倥傯、浴血苦戰的實況。末章刻畫了歸途中亦悲亦喜的矛盾心理。頭兩句回憶往昔從軍時的美好情景,次四句描寫歸途中的艱苦環境,兩相對照,對比強烈。最後兩句,以少勝多,既寫出了對艱苦的從徵生活的感慨,也隱含著對家鄉親人的憂念。自已有幸能生還,馬上就可以與親人團聚了,欣喜之情自不待言。但經過這麼多年,家中親人生死存亡又如何呢?一股憂傷的感情便湧上心頭。詩人把這種亦喜亦憂的矛盾心情表現得細膩真切。

    在題材上,這首詩可稱為邊塞詩的鼻祖。它在藝術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創造了“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王夫之《姜齋詩話》)的藝術表現手法。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無盡的憂思之情,以樂景反襯哀情,哀情更突出,更鮮明,反之亦然,有著加倍的藝術效果。正因為如此,“楊柳依依”就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這一包含深厚意蘊的意象,一經創造出便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對後代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需要說明的是,這首詩雖然表現的是徵人思鄉的憂傷之情,但士卒們表現出的識大體、顧大局的愛國主義熱情也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