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棉鞋裏的温暖散文

棉鞋裏的温暖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4W 次

冬日打掃衞生時,從牀底下翻出一個口袋,裏面裝着各式嶄新的棉鞋不下三十雙,有成人的,有孩童的;有棉鞋,有棉拖鞋;有粗布的,有花布的;有軟底的,有硬底的。

棉鞋裏的温暖散文

一時竟不知這些從何而來,忙問妻,一旁獨自玩耍的女兒循聲跑來,表情奇怪地説爸爸真笨,這都是奶奶做的啊。

睹物思人,不由感傷。忽感一隻蟲子飛入了眼睛,抬手去擦拭,越擦越是癢,眼淚也被蟲子撩撥下來了。擺弄棉鞋的女兒抬頭問我怎麼眼圈紅了,我説進蟲子了。她慢慢地站起身抱緊我,小聲告訴我,她想奶奶了,並問我是不是也想了?抬頭看母親的遺像,酸楚不已!

從我記事起,每到秋天農閒之餘,母親總會到集市上買一些絨布、粗線回來,清洗、揉搓、晾曬。我便詢問如此做法的原因。母親手不閒地拾掇着做棉鞋的東西,忙為我解釋——是為了乾淨、硬實、不透風、耐穿。做鞋得有鞋樣,鞋樣大都是母親按照家人腳掌的長度、寬度、厚度製作的,一家五口人的尺碼,母親早就爛熟於心。

母親總認為泡沫鞋底太輕、太薄,還容易滑倒,所以母親做鞋的鞋底也大都是自己拿着鞋錐一針一線納的。做一雙棉鞋,最費時間的就數納鞋底了,一雙鞋底往往需要上千針線來回頂,還需要用勁才能把線拉緊。鞋底納成了,鞋子基本上算做好了大半。

納好鞋底,裁剪鞋幫。鞋幫分正反面,鞋面鞋裏,母親會選擇兩種布料。母親挑選布料也有講究。鞋面是在外的,布料要選光滑、手感好的。鞋裏在裏面無需細布,粗布即可。細布是買的,粗布是舊衣剪的。妹妹們是女孩子,為她們做的棉鞋要比男孩子的漂亮些,這時母親會在鞋面上拉幾朵花,縫個蝴蝶結,以示區別。

最後就是,鞋幫縫在鞋底上。按説,最難搞的鞋底納好了,鞋幫做好了,鞋幫縫在鞋底上那就易如反掌了。其實不然。先要找點。母親會用線在鞋幫的上下左右各找一個點,先把這四個點和鞋底縫在一起。然後貼邊。貼邊就是沿着點向下縫製,落線的地點與鞋邊保持四針的距離,太靠近鞋邊,線用不上勁,容易跑;離鞋邊太遠,看起來不對稱,缺乏美感。最後外扣收緊。母親的縫製習慣是先從腳趾頭的那個點往下縫製,最後在鞋跟處外扣收緊。在這個位置收緊也有講究。收緊處要儘量貼邊,以防鞋小腳穿不上,外扣是為了腳的舒服。細粗相間的鞋幫配上硬實耐穿的.鞋底,走起路來穩當,做起活來利索。

我從小是穿着母親做的鞋子長大的。冬天,我的腳沒有凍過,現在也不曾冷過,想來應該得益於母親做的棉鞋的保護。小姨一家常年在外打工,每次打電話與母親敍舊,總不忘叮囑母親多做幾雙棉鞋、拖鞋,以便歸家時穿。其實無需小姨叮囑,母親自會為他們納制。

一到秋收結束,天氣轉冷,她都老早預算要為多少人、做多少鞋,購買多少布料(棉花自產)。母親的心細不僅表現在對待家人上,對鄉鄰、親朋也是如此。妻哥、妻姐等,母親為他們人人準備了兩雙鞋,一雙棉鞋、一雙拖鞋。按説,九零後的孩子對粗布棉鞋是不待見的,可是妻的外甥女出嫁前竟讓妻帶話給母親做一雙棉鞋、一雙拖鞋的壓箱底。因為,她説穿上奶奶(她喊母親奶奶)做的鞋踏實、舒服。

母親做的棉鞋、布鞋、拖鞋深受鄉鄰、親朋歡迎。凡是求要,母親大多慷慨相贈。女兒年幼需要人照顧,母親跟着帶孩子,看護孩子,做飯。空出來的時間很多,對於做慣農活的母親閒下來不適應,便找尋事情做。一日週末回家把針頭線腦、鞋底、鞋幫都帶去了。每當孩子睡覺時,玩耍時,她就拿出準備好的東西製作鞋子。因為鞋底是集市上買的,往往兩天一雙。做好後,母親會放置兩天然後問妻的同事要不要穿上合適不合適。他們大多愛不釋手,紛紛購買。母親連連擺手,説只要喜歡就可以告訴尺碼製作,無需付錢。凡是請母親做鞋的,她一概不拒。至今,妻學校的老師還在穿着母親原先為她做的棉鞋,還在念着她的好。

母親似乎有什麼預感,在她生命最後半年裏,邊照顧年幼的孫女,邊坐在昏黃的燈光下做鞋,一做就是二十幾雙,有成人的,有孩童的,不知那牀底找出的鞋子是不是母親那時做的。

母親把滿滿的愛裝進了棉鞋,給我們送來了温暖,我們穿着這一雙雙鞋,走過了四季風雨,走向了夢的遠方……帶着温暖前行,有您陪伴的日子,幸福。有它陪伴的日子,也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