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小學生語文差怎麼辦?

小學生語文差怎麼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一、首先得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語文差怎麼辦?

“學習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偉大的遊戲。所有的孩子生來就這樣認爲,並且將繼續這樣認爲,直到我們使他們相信學習是非常艱難和討厭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則從來沒有真正的遇到這個麻煩,並且終其一生,他們都相信學習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遊戲。我們給這樣的人一個名字,我們叫他們天才。”的確,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會認爲學習是有趣的。他們經常會擺弄着一些東西,他們很好動。孩子們認爲這是很有趣的事情,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地認識這個世界,他們在學習着。但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這種對學習的興趣最長將持續到上學前。上學後,許多孩子都會逐漸地對學習、在學校的學習產生厭惡感,他們認爲在學校學的知識很枯燥,沒有意思。現在,我們應該轉變自己的觀念,重新尋找並發現學習中的樂趣,要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興趣。

爲什麼要把趣味歸還給學習呢?因爲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感興趣,他就會努力把這件事做好。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對學習感興趣,就會學得更快、更好。也許你會發現,學齡前的孩子們學習的速度是驚人的。他們在幾年的時間裏就學會了走路、說話,認識了身邊的許多事物,儘管他們的智商並沒有大人的高。現在你學一門外語的速度也許還沒有兒童學說話的速度快。這就是因爲孩子們非常希望瞭解身邊的事物,對身邊的事物感興趣。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如牛頓、愛因斯坦等,小時候都沒有上過學校,但他們都取得了很高的科研成果。這並不是因爲他們天生就聰明,而是因爲他們沒有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始終保持着對學習的興趣。在學校學習那麼沒意思,哪有什麼樂趣呀?那可不一定。如果你去尋找,就會發現樂趣是無處不在的。關鍵是要去想這個東西是多麼的有趣,而不是去想它多麼枯燥。比如在學習數學時,你可能會想到一個又一個的定理很繁瑣,證明起來也很困難。你也可能想到數學中有很多規律,規律之間互相聯繫,組成許多新的事物。你還可能爲學到了新的知識而高興。第一種想法會使你感到學習枯燥,後兩種想法會使你感到學習有趣。我們在學習時,應該儘量去想有趣的方面,而不是去想枯燥的方面。遇事都去想它的好處,這樣就會發現學習以及很多其他事情都是有趣的。學會發現學習中的樂趣,這樣就會學得更好。請記住:大千世界,樂趣無處不在。

二、被動不如主動――不要強迫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空間

也許是因爲教師和家長對學生有很高的期望,也許是因爲當前社會上的競爭更加激烈,總之,現在的學生的確不輕鬆,許多無形的壓力被加在了學生的身上。假如這些壓力真的來源於日趨發展的世界,我們無可厚非。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許多壓力是教師和家長所造成的,這時我們需要說的是:不要總是強迫學生,給學生更多自己的空間吧。

我們可能都會知道,主觀上情願做的事情往往會做得更好。假如一個人對一件事感到很有趣,很情願做這件事,他便會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完成他。如果他感覺這件事很枯燥但又不得不做,他便不會在上面下很大的功夫。學習也是如此。被動的、不自覺的學習是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而且這種被動和不自覺也會讓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認爲學習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這也是在看管下的學生“貪玩”的原因。然而,學習本來應該是很有趣的,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呢?首先,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不要過多地“管”學生,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些老師總是對自己的學生提出這樣的希望:你們要主動地學習。但他還是經常給學生留很多作業,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監視”學生的課餘生活等等。其實,這樣不但不會使學生的.學習變得主動,反而會使他們更加反感,因爲對學生過分的要求和看管本身就會使學習變得被動,而被動和主動這兩個互相矛盾的狀態是不會共存的,當被動存在時主動很難存在。那位老師所做的事,也就好比在奴隸社會裏,奴隸主舉着鞭子對奴隸們說:“你們要主動去幹活!”確實有些可笑了。因此,要想讓學生主動學習,首先必須讓學生得到“自由”。

在學生們“自由”的基礎上,老師和家長應該注意啓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比如老師在上課時多使用一些幽默的語言,有條件時多安排一些實驗,啓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把理論變得貼近生活……這樣可以讓學生自己認識到學習的趣味性和必要性,也就會自覺地學習了。

也許你也已經發現那些學習上比較好的學生往往都是很少有人看管的。不過,你可能會認爲是因爲他們學得好纔不用別人管。但我想,正因爲很少有人管他們,他們纔會學得好。而那些學習上有些差的人如果總是被別人看管着,也許就永遠也不能學好了。當然,我們要給學生更多自己的空間並不是說就再也不跟學生溝通了。當學生在學習上確實有困難或者有一些錯誤的想法時,應該多與他們溝通,這種溝通不應該是訓斥,而應該是像朋友一樣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長期被動的學習對一個人的發展是不會有好處的。如果做事時總是處於被動狀態,便不會有很高的創造力和獨立能力,而這些在現代社會裏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的教育應該考慮到一個人的一生,注重考察實踐能力,這種能力也是要靠主動的學習取得的。

三、提問――讓學生唱主角

把課堂提問的權力下放給學生,就是多讓學生提問學生回答。教學時把學生每兩個人變成一組,讓他們互相提問回答,每節課可抽查3~4組,並規定他們提出的問題不能重複,每次抽查可以按學習稍差的學生、中等學生、優秀學生的順序進行。就像考試做試卷一樣,先易後難,很有藝術性地使每一位學生順利通過抽查複習。這種做法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提問,學生自己掌握了主動權,爲其創設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環境,學生能夠大膽地去做。

二是創造了成功感,增強了學生的信心。課堂提問,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容易緊張心慌,怕批評,怕同學嘲笑,情緒不穩定,缺乏勇氣、膽量和信心,而把主動權放給學生,學生相互提問回答,能夠順利地回答出來,從而充滿了成就感,打消了膽怯心理。

三是使學生不斷進步、奮進、成才。分層次抽查,使學生在自然和諧中學習知識,受到教育,重新認識自我:後進生開始起步,步入知識的殿堂;中等生更加奮進,努力提高自我;優秀生則更加優秀。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逐步走上成才之路。

實踐也證明:分層次抽查、學生互問互答,使課堂提問充滿藝術性、靈活性,能真正地處理好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等多邊關係,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和參與性。學生的主體作用一經發揮,便會使教與學活動達到和諧發展,培養出適應現代化建設的人才來。

四、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筆者在授課過程中,對所授課的不同專業班級學生的調查表明,課後能向老師質疑的佔40%,課堂敢於向老師質疑的佔15%,而課上敢於當面指出老師講的錯誤的不足3%。難道我們的學生真的把教學內容全都理解、沒有任何疑難問題可問了嗎?回答是否定的。青少年思維活躍,他們頭腦中弄不懂的問題很多。那麼,他們爲什麼不向老師質疑呢?據瞭解,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些學生出於愛面子的虛榮心理,即使有問題也不敢質疑,總害怕問錯了會引起同學的譏笑,對質疑有後顧之憂;二是有些學生不善於質疑,他們只是虔誠而認真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現成知識,不善於思索和懷疑,因而也就感到無問題和無疑問;三是不會質疑。有的學生受應試教育和學習上的功利主義的驅使,他們平時很少與老師探討一些知識性、學術性的問題,而是經常詢問諸如考什麼、怎麼考等與考試有關的非知識、非學術問題;四是有的老師不鼓勵不支持學生質疑。出於狹隘的師道尊嚴,有的老師怕被學生問住,面子上不好看,因而不喜歡那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生,而喜歡不質疑的學生。有的老師甚至錯誤地認爲,學生與老師爭辯問題,是對老師權威的冒犯和不尊重,會降低自己的威信,久而久之,限制了學生質疑和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俗話說得好,學問學問一學二問。在我國古代,人們很早就注意到質疑對學習和學術研究的重要意義。古人云:前輩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孔子鼓勵學生“每事問”。學者黃宗羲指出,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馬克思則提出要懷疑一切。巴爾扎克認爲:“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無異議的是問號,我們大部分偉大發現應歸功於爲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爲什麼?”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回答他爲什麼可以做出創造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的追究問題罷了。”他甚至認爲,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就是學習問問題,學怎樣問問題。

毋庸置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不僅是個教學方法、教學技巧問題,而且是個教學原則、教育觀念問題。因此,作爲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與師道尊嚴的傳統教育觀念徹底決裂,確立學生主體觀念、師生平等觀念、學術和教學民主觀念,倡導創造寬鬆和諧的教學和學術探討氣氛,支持和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問題大膽質疑、爭論,使學生不但會質疑,敢於質疑,而且善於質疑,習慣於質疑,把質疑當作治學的一項基本功;對於那些善於思考,敢於大膽質疑的學生要給予鼓勵表揚,即使問錯了也不要緊。總之,要把質疑作爲改進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一種舉措,使學生養成愛思考善於質疑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要樹立教學相長的觀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虛心向學生學習,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也要抱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的坦誠虛心態度,自己一時不懂的,與學生共同研究切磋,直到把問題解決。作爲教師要有寬大的胸懷,對學生熱愛老師,更熱愛真理的舉動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