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急求羅曼羅蘭的賞析!

急求羅曼羅蘭的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他是孤獨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愛人,但無人愛他。人們對他既欽佩,又懼怕。最終他在人們心中引起了一種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駕於他的時代。於是,他稍稍平靜了一些。他從高處看人,而人們則從低處看他。他始終是單身。他從不休息,連最卑賤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溫柔他也嘗不到,他一生中連一分鐘都不曾在另一個人的溫柔懷抱裏入眠。他從未得到過女人的愛。在這荒漠般的天地裏,只有維多利亞科洛納的友情,曾閃過一道純潔而冷峻的星光。周圍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熾熱的思想流星——他的慾望和瘋狂的夢境——飛馳而過。貝多芬從未經歷過這樣的黑夜。因爲這黑夜就在米開朗基羅的內心。貝多芬的悲憤是社會的過錯,他本人卻天性快活,且渴望快樂。米開朗基羅則憂鬱成性,令人害怕,使人本能地躲開他。他在自己周圍造成了一片空虛。”——《米開朗基羅傳》

急求羅曼羅蘭的賞析!

大衛用他的彈弓, 用 的弓箭。

——米開朗基羅

貝多芬的痛苦來自病痛的折磨,米開朗基羅的痛苦來自他充滿矛盾的靈魂:他既無殘疾,也不貧窮。他出身高貴,是佛羅倫薩的名門望族,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功底,。但他的祖國多災多難,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毀於戰亂。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會獲得一大筆酬勞,但他卻過着像窮光蛋一樣的生活,只吃麪包,喝點葡萄酒,每天只睡幾個小時;他驚人的長壽,一生渴望愛情,寫出大量火熱純潔的十四行詩,但他卻終身未婚,孤單到老;他的家族從未給他任何溫暖,總是一次又一次從他身上榨取金錢,利用他的名譽到處炫耀,而他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和光宗耀祖思想卻使他出手大方;他驕傲固執,目空一切,他在藝術上堅持自己的獨立見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鬧翻,但他又軟弱可笑,總是在關鍵時刻選擇妥協投降,做出種種與他名譽不符的可笑舉動;他的藝術天分驚人,雄心勃勃,創作出《大衛像》、《奴隸》、《摩西》等驚世傑作,但他又不得不爲教皇奔波賣命,這個任務還沒完成,又有新的任務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計劃中最偉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廢。他一生都在超負荷的工作,同時還要爲那些沒完成作品忍受內心的譴責;到了老年,他已經成爲文藝復興時期最後一位藝術大師,人們對他像對上帝一樣敬重,無人敢於挑戰他的權威,但他卻越來越虔誠,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

儘管米開朗基羅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儘管他一直沒能實現自己最偉大的計劃,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藝術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人文精神,從大衛身上 們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嚴,人的意志;從摩西和奴隸身上看到了人與命運的抗爭……米開朗基羅塑造的是神靈,但他表現的卻是現實中人的苦惱和感情!

英雄的樂章:米開朗琪羅藝術賞析

米開朗琪羅是西方藝術史上最具靈感和創造性的藝術家之一。他是非凡的雕塑大師,他是傑出的畫家,同時又在建築和詩歌方面顯現出超人的才華。而且,他的長壽使他有更多充裕的時間進行藝術創造,並留下大量令後世心儀的傑作。不管是同時代的藝術家還是後輩的藝術家都受到了他的巨大影響。

1475年,米開朗琪羅出生在阿雷佐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裏,這個村子的周圍都是石頭,住着許多采石工和雕刻家。這時,米開朗琪羅的生母去世了,他的父親就把他交給了一個石匠的妻子撫養。米開朗琪羅成名之後曾打趣地說:“如果我腦子裏有什麼好主意的話,那就是在我的奶孃的奶裏有鑿子和錘子,用來造我的人像。”

米開朗琪羅14歲時被送到吉爾蘭達約那裏學習繪畫,並在早期就顯現出他的繪畫天賦。後來,他被選入當時佛洛倫薩的統治者美第奇開辦的學校——美第奇美術學校學習,並得到美第奇的賞識。在這裏,他閱讀希臘的古籍,觀賞希臘的作品,彷彿生活在古希臘的環境之中,他甚至感到自己是希臘雕刻家。也就是從這時起,表現力和美的雕像深深刻在了米開朗琪羅的心上。

米開朗琪羅名垂千古的藝術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男性的巨人,他們都是英雄,這是米開朗琪羅最顯著的特點。他所創造的衆多英雄中,最爲著名的有以下兩尊:

第一尊,《大衛》。從1501年8月到1504年,歷時三年,米開朗琪羅完成了他的傳世之作《大衛》。《大衛》標誌着米開朗琪羅的藝術創作進入了黃金時代。

15世紀初,佛洛倫薩運來了一塊巨石,當時,有一位藝術家西莫內想用巨石雕成《大衛像》,不幸的是,他做的很糟,在兩腿中間鑿了一個洞,石塊完全受到了破壞,無法收拾。因爲無法駕馭,許多藝術家已經知難而退。可是米開朗琪羅正是用這塊被擱置了近百年的廢石塊創造出一件引人入勝的傑作,創造出一個名垂千古的英雄。

大衛是一個聖經中的人物,公元前1010年至970年是以色列王。他在位時推翻了異族非利士人的統治,使以色列得到統一。這位英雄在年輕時有一個精彩動人的故事。當時,以色列王掃羅在位。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非利士人中有一位武士,名叫哥利亞,身高八尺,頭戴鋼盔,身穿鎧甲,力大無窮,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以色列人死傷無數。哥利亞出戰40余天,以色列人不敢出戰。大衛的三個哥哥都到前線打仗了,他由於年幼不能參戰,就去前線給哥哥們送飯。當大衛到達了前線時,他看到敵方的巨人哥利亞衝了上來,以色列人抵擋不住。這時,大衛滿腔怒火要求出戰,以雪民族之恥。掃羅王見大衛信心很大,就把自己的鎧甲給他。大衛拒絕了盔甲,仍是一身牧童打扮,他率衆走上戰場,大聲地痛罵哥利亞,等到哥利亞被罵的頭昏腦脹時,大衛用甩石機甩出石頭打昏了哥利亞。大衛衝上前去,拔出利刃割下了哥利亞的頭,挽救了以色列。從此,少年大衛成了全國聞名的英雄。

傳統意義上的大衛是個牧童英雄,但是米開朗琪羅使之成爲一個巨人,一個無畏的,像神一樣的角力者。這件作品表現了大衛即將投入戰鬥的片刻,藝術家將大爲雕刻成了最完美的“對手”的樣子。你看,他的頭猛然左轉,炯炯有神的雙眼,怒視前方,左手緊握甩石器,手臂上的筋肉,條條爆出,直立的右腳,強勁有力,姿勢既穩定又有動感。雕像《大衛》雖然只有一個人,沒有哥利亞的形象,但是,大衛緊張的神情、雄健的體魄,彷彿使我們看到了兇悍無比的哥利亞。作品還表現了大衛的獻身精神,敵方哥利亞衝上來了,大衛是一個少年,能否擊敗哥利亞是未知的,但是,大衛做好了爲祖國獻身的準備,這正是藝術家要表現的更高的思想境界。

有意思的是,安放大衛時,包括達芬奇和波提切利在內的人士都要求將這件作品放到戶外,即市政廳前面的.廣場上。這也許是自古代以來將一座大型的裸體雕塑至於公共廣場的一種創舉。米開朗琪羅29歲時的一件雕塑傑作於是就成了佛洛倫薩的象徵。佛洛倫薩的人民把大衛稱之爲“保衛祖國的市民英雄”。

第二尊,《摩西》。摩西是《尤里烏斯二世之墓》中40件真人尺寸大小的作品中的一件,《尤里烏斯二世之墓》被稱爲西方美術史上的雕塑極品。

米開朗琪羅所塑造的摩西形象,並不是弱不禁風的老人,他雖然鬍鬚很長,但身體健壯,智慧非凡,臂力無窮,雙目遠視,神情緊張,坐姿充滿動態,當他聽到有人背叛摩西十戒時,臉向左轉,怒目而視,左腳後伸,就要站起來斥責那個犯法的人。

摩西與大衛,都是英雄,如果說有區別的話,只能說,在大衛身上,我們看到了藝術家爲捍衛祖國獨立自由的堅強信念;而在摩西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對出賣祖國的叛徒的無比憤怒。米開朗琪羅爲什麼要塑造這些形象呢?因爲16世紀的意大利,內憂外患,意大利需要英雄,人民需要英雄,藝術家需要英雄,但是,現實生活中又沒有英雄,於是藝術家就從聖經中去尋找英雄,歌頌英雄,來呼喚現實中的英雄。

米開朗琪羅雕塑的顯著特點就是表現男性巨人的英雄形象。藝術家善於創造英雄,藝術家本身就是英雄。他的作品,舉世無雙。他的爲人,使人敬仰。他敢於藐視一切,甚至可以跟教皇發脾氣。他的一生都在無盡的痛苦的創造中,他沒有舒適的生活;他沒有良好的環境;他沒有幸福的愛情和家庭。但是,他說:“愈使我痛苦,我就愈歡快”,“我的歡快就是痛苦”,“千萬的歡樂不值一個痛苦”。正是米開朗琪羅的這種痛苦觀造就了文藝復興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

(尹麗)

讀《彌蓋朗琪羅傳》有感

有時候,我在想,應該如何看待被人類稱爲“偉人”的這類人呢?這種疑問在看了傅雷譯的《彌蓋朗琪羅傳》後更加強烈,但似乎無法找到答案。不過那“偉人”的形象卻沒那麼遙遠了。

彌蓋朗琪羅,即現在一般通譯的“米開朗琪羅”,是歷史上有名的雕塑家,建築家,畫家,也是詩人,堪稱“天才”。他的才能在文藝復興時期大放異彩,留下了許多爲後人稱頌的藝術品。由於自身卓越的創造才能,彌蓋朗琪羅也爲同時代的許多人,包括教皇和王公貴族所敬仰,這也是許多人在教科書都能瞭解到的。

不過教科書似乎總要塑造完美的“天才”的形象,不願揭開陰暗的一面,而羅曼'羅蘭將這層掩蓋人性弱點的帷幕撕下了。讀完這本書,我認識到即使是“名人或偉人都與普通人一樣受到歷史的侷限,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他——彌蓋朗琪羅,是那樣的一個矛盾體呀。

他熱愛他的國家和同胞,當身在異鄉時“便要爲懷鄉病所苦”,但是他對自己的同胞的態度很嚴酷,甚至當自己引以爲傲的家鄉——翡冷翠陷落時,他逃跑了!

他在藝術上的成就舉世矚目,卻與同時代的很多知名藝術家結怨,交惡。

他是富有的,卻讓自己“如一個窮人一樣生活,被勞作束縛着好似一匹馬被磨輪底軸子繫住一般”,因而健康被損毀,疾病纏身!

他屈服於權威,這歸因於他的優柔寡斷,賦性懦怯,卻又因之而感到羞恥和無地自容。

他勞作了九十年卻“沒有一天快樂”,“竟不能實現他夢想的計劃於萬一”!

這就是世代爲人們稱頌的偉大的彌蓋朗琪羅!他是如此活生生地從書本躍入我的腦海裏,似乎要顛覆長時間以來的形象。他更加豐滿了,也更加平實了。只有褪掉神聖的裝飾,我們才能真正認識那些年代久遠的歷史人物。歷史的神祕感是不必要的,人們只需要觸手可及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