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如何發揮課後練習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如何發揮課後練習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一、利用課後練習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培養自學能力。

如何發揮課後練習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葉聖陶曾說:“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在於達到不復需教,而學生能自爲研索,自求解決。”他明確地告訴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傳授知識更爲重要。語文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課後練習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圍繞練習內容專注地預習,自主學習課文,學習掌握課文中的基礎知識,並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 利用課後練習題掌握課文中的基礎知識,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性學習是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由於新課標在練習設計上富有彈性及開放性,這就爲我們處理練習提供了靈活的空間。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和不同的教學對象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課後練習題中,一類是積累性練習。最基本的題型是“讀一讀,寫一寫”,這是每篇現代文閱讀課後必備的一種練習。在語文教學中,我關注這些基礎知識方面的練習題,指導學生以這些練習題爲知識要點,利用手中的工具書自己完成對字詞音形義的學習。充實基礎知識,讓學生實實在在得益於課後練習。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寓言兩則》的課後積累性作業“讀一讀,寫一寫”時,由於這一課的詞彙量多,因此我鼓勵學生“吃自助餐”,各取所需,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機動地完成。學生可以把練習中的字詞抄上幾遍;可以發揮想像,選擇一些字詞連綴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書中含有以上字詞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實際,選擇練習的形式。讓每個學生自主的成爲學習的主人,讓他們不再把練習當成負擔,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利用課後練習題,可以指導學生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課後的第二類練習題是理解性練習。理解性練習包括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領會把握。如八年級上冊《親愛的爸爸媽媽》第一題:“在正文前的引文中,薩特說它的‘回憶’既是‘沉重’的,又是‘美麗’的,試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薩特這樣說的原因。”又如八年級上冊《橋之美》課後第二題:“注意體味下列句子的情味。”這兩題,第一題屬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第二題屬於對重點句子的揣摩。理解是思維的核心,新教材幾乎每篇課文都設置了這樣的習題,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欣賞課文。因此對這類練習題的處理時我往往指導學生以該題爲切人點,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例如魯迅的《社戲》課後練習題一:“‘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看到那夜的好戲了’對這個結尾你怎樣理解呢?”就這道題我引領學生抓住一個“好”字爲切入點,迅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在完成了練習題的同時也理解了課文的內容,並很快把握文旨。就這樣,我利用課後練習題,啓迪了學生的思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利用課後練習,優化語文課堂教學。

利用課後練習題設計導語,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了一半。”一節課的開頭即導語設計得好不好、巧不巧、美不美,有時可導致一節課的成功與否。爲此,在教學中,有的老師往往煞費苦心,精心設計導語,我時常巧借課後練習設計導語,並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學習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時,課後有一道練習題是這樣設計的:“有人認爲陶淵明不僅是一個田園詩人,而且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以本文和學過的《桃花源記》和《五柳先生》爲依據,說說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對這個思考題稍加變通,就可以設計出比較好、巧、美的導語。“陶淵明的詩充滿濃郁地田園氣息,我們讀之猶如進入一個個景色迷人、風光宜人、民風淳厚的村落,他當之無愧名列爲田園詩人之首;讀《桃花源記》,更使我們感受到他那烏托邦式地理想生活畫面、人人平等、老幼怡然自樂、遠離了喧囂紛雜、親近了幽雅寧謐、感受了其樂融融、讓人心嚮往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他寫的《歸園田居》,進一步瞭解作者歸隱田園、嚮往田園的真正原因,讀時思考課後練習的問題。”這樣的導語使學生既回顧了舊知識、又有了學習的動因,何樂而不爲呢?

 三、結合課後練習題培養學生的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運用語言文字,鼓勵學生感情真摯的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和真切體驗。”爲此,教材編者針對課標要求靈活地結合語文課後練習題,運用整合策略將課後練習與“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有機地聯來,讓學生參與生活,體驗人生,訓練學生的寫作和綜合實踐能力。 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五篇文章都屬戰爭題材,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世界何時鑄劍爲犁”。在處理課文《親愛的爸爸媽媽》第三題時,就與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這道題目是:“你對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論有什麼看法?寫一則感想或評論。” 我先讓學生自由寫作,在開展綜合性活動時,把自己所寫的感想或評論拿出來在班上交流既讓學生學得輕鬆、有趣,又能節省教學時間。再如八年級上冊《阿長與〈山海經〉》中有這樣的練習:“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沒有像阿長這樣的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樣看待他們?請用一二百字寫下來。”這種拓展性練習,我採用分層次教學方式,程度好的同學要求他們寫一篇較完整的文章,程度差的同學可以只寫一個小片段,做到文從字順就行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口語交際和綜合實踐能力。

 四、借用課後練習,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課外閱讀,是思想之船的船帆和鼓滿船帆的勁風,有了它才能破浪前進。沒有閱讀,也就沒有船帆和勁風。”閱讀是語文學科的生命,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石,而課外閱讀對於拓展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具有其他任何活動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在教學中巧借課外練習題,拓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課後練習題的第三種題型是拓展性練習。拓展性練習也是新教材練習設計的亮點之一,它的類型多種多樣:有不同文章的比較閱讀,如八年級上冊《湖心亭看雪》第三題,要求把柳宗元的《江雪》和本課進行比較閱讀,體會它們在描寫手法上和表達感情上的異同;有開展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活動,如七年級上冊《詩兩首》第四題:“課外閱讀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誦其中表現母愛的詩句。”就着這道題的要求,我引領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品賞冰心的美文《繁星》《春水》,瞭解冰心文章“愛”的主題,積累文章中那些優美生動傳神的美句,如“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小小的花,也想擡起頭來感謝春光的愛,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終於沉默,母親呵!你是那春光麼。”諸如此類的美句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欣賞,既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和思考能力,也讓學生在閱讀中陶冶了情操,獲得了美的享受。

重點突出、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初中語文課後練習題,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一座橋樑,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利用課後練習題,可以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結合課後練習題,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利用課後練習,可以訓練學生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借用課後練習題,可以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我們要認真對待課後練習題,充分發揮其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