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對子女教育中三句話的反思

對子女教育中三句話的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某雜誌調查表明,中國父母對子女講得最多的三句話是:聽話,好好學習,沒出息。這三句話確乎是中國式的,他們完全可以涵蓋中國的父母們的望子成龍的急切心理。父母的這種期待自然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三句話的不斷重複究竟會達到怎樣的教育效果,究竟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怎樣的影響,值得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認真反思。

對子女教育中三句話的反思

  關於“聽話”

在我們小的時候,每天清晨上學前,父母總不忘叮囑一句“不要皮,要聽老師的話呀”,在日常的教育中也總是一再重申要聽大人的話。應該說,在那個全民族獨立思考能力普遍喪失或者說是這種權利被剝奪的時代內們難以覺出這樣的叮嚀有何不完備、不科學的地方,這樣的要求也有可諒之處。但時代不同了,在強調創造、強調個性發展的現代社會,僅對孩子提出聽話的要求,非但是片面的,而且是停留在一個落後於時代精神的低層面的。有兩個現象非常值得我們沉思,一是許多高學歷的父母也仍然把“聽話”做爲對孩子的主要要求,這說明了講究尊卑、長幼、孝悌的傳統文化影響之深之巨,高學歷的家長也仍然有素質上的缺陷。二是父母常常會在這種教育表露出來的矛盾面前啞口無言。

所以我們不僅要教育孩子相信真理,相信科學,教育他們樹立“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思想。我們還要教育孩子學會思考和比較,在辨別和篩選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正在和世界全方位接軌的中國,對孩子的教育也應當現世界接軌。

  關於“好好學習”

我們這一代,甚至上一代都是在“好好學習,天天上向“的諄諄教導中長大的。無論到什麼時候,要孩子好好學習都是沒錯的,問題在於,在一個強調素質教育的時代,僅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就遠遠不夠了。好好做人呢?好好愛家庭呢?好好使自己的作爲與時代同步呢?這些都是生活在新世紀的人必備的素質,父母們爲什麼不反覆要求呢?如果與父母常講的另一句“沒出息”聯繫起來看,那就是他們還認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或者“悠悠萬事,惟此爲大”,只有好好學習纔能有出息,才能成爲人上人。這種偏頗的認識,使得孩子們的書包越來越大,越來越沉,許多孩子被家長爲他們報的名目繁多的`興趣班壓得喘不過氣來,享受不到童年燦爛的陽光、翠綠的草地。以後當孩子們長大成人,發現驪童年的回憶竟然只是書本、教室,是不是會發出“還我童年”的吼聲?

  關於“沒出息”

父母敢愛用這句話訓斥孩子,孩子考試成績沒到90分,沒出息;孩子寫不好作文,沒出息;孩子不小心砸碎了鄰居的玻璃,沒出息;孩子上課講話,沒出息;孩子打不好乒乓、踢不好球、彈不好琴,沒出息……在父母眼裏,孩子們沒出息的事實在是太多了。出息,《現代漢語詞典》釋爲“指發展前途或志氣”。僅憑這些事就能斷定孩子沒有前途、沒有志氣嗎?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必然會有無心的失誤,會遭遇挫折和失敗,做父母的必須學會給他們以明亮的、正面的引導,一味的指責“沒出息”是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只能孩子走向自暴自棄,走向真正的“沒出息”。孩提時愚鈍、調皮甚至頑劣,但最終成爲名垂青史的名家和大師,這樣的例子還少嗎?幼時聰慧,長大時卻泯然衆人的傷仲永之嘆,不是言猶在耳嗎?有一個孩子一直想不通,爲什麼他想考全班第一卻只考了二十一名,他問母親人是否比別人笨。母親沒有回答,她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在他小學畢業時,母親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在看海的過程中回答了孩子的問題。當孩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母校主伐他作報告時,他告訴了大家母親給他出的答案:“你看那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浪打來的時候,小灰雀總能迅速起飛,它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它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它們。”給孩子們一點自信和鼓勵吧,相信你的孩子們經過努力一定能夠成爲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