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高中生感恩教育手抄報資料

高中生感恩教育手抄報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高中生感恩教育辦報資料:中國感恩傳統之尊重師友

高中生感恩教育手抄報資料

在我國封建皇帝制度退出歷史舞臺之前,“天、地、君、親、師”是每個百姓人家必定崇敬的對象。對老師的尊貴和感恩,則始於開創私學時代的孔子。孔子73歲病逝於魯國曲阜。《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惟子贛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餘室,因命曰孔裏。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飲大射於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頃。故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於漢二百餘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後從政。”孔子因其人格的光輝和對教育、文化方面的卓越貢獻,受到後代的敬仰,被尊爲“萬世師表”、“大成至聖先師”,加諡“文宣王”封號。對孔子的尊崇和感恩,無疑是從他的七十子之徒發軔的。《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者甚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則記:“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孔子死後,因有若相貌最似孔子,爲了懷念老師,其他弟子們甚至於曾一度將有若假做孔子來敬拜。

感恩教育手抄報

弟子們對孔子的景仰和敬重是發自肺腑的。《史記•孔子世家》:“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蔑由也已。’”《論語•子張》記載了子貢對孔子的評價:“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爲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這是子貢在背後對老師的中肯辯護和讚美。

孔子之後,儒家後學和士大夫們對孔子的讚譽和感恩與時俱增,孟子可爲代表。《孟子•公孫丑上》孟子列舉孔子的學生關於其老師的評論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遠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太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自己對孔子也讚頌備至。《孟子•萬章下》:“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西漢時期的太史公司馬遷儘管以道家爲尊,同樣也十分敬重孔子,將布衣孔子列入諸侯一級的“世家”,多次在《史記》中引用孔子語錄,特爲孔子學生闢《仲尼弟子列傳》。漢代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設置五經博士,學者名儒輩出,涌現了董仲舒、劉向劉歆父子、馬融、鄭玄等著名儒家和經學大師,這些宗師的傳道授業,對社會上尊師敬友風尚的推進,起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