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5 感恩教育的手抄報資料

2015 感恩教育的手抄報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感恩教育的辦報資料:中國感恩傳統之忠君愛國

2015 感恩教育的手抄報資料

在古代社會,“忠君”與愛國的內涵基本相同,人們往往把對國家的熱愛感激和對君主的忠誠感恩兩種感情交織在一起。孔子是忠君的典範。《史記•孔子世家》:齊“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有相同記載。孔子對春秋時代違背禮樂制度、僭越周天子禮制的行爲深惡痛絕。《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之舞依禮應爲天子所專有,而魯國當權大夫季氏卻僭制使用,孔子對此非常生氣。關於君臣關係相處之道,《論語•八佾》載:魯“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孔子以自己的謹慎守禮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君主的無限敬意和感恩之情。《論語•鄉黨》如實記載了孔子忠君敬上的具體表現: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躡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感恩教育手抄報

“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伺食於君,君祭,先飯。”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孟子的語境中,則將君主與邦國明確地區分開來,他根據春秋戰國社會變遷的形勢,將人民置於國家、君主之上。《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離婁下》:“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爲天子,得乎天子爲諸侯,得乎諸侯爲大夫。’”“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屈原的《離騷》則表現了忠君愛國的強烈情感。秦統一以後,特別是兩漢時期,出現了張騫鑿空西域、霍去病功比祁連、蘇武持節牧羊等動人故事,忠君與愛國的精神融爲一體,得到統治階級的大力弘揚,逐漸演變成爲中華民族的共同精神財富和價值追求,也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民族和國家主體的認同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