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5 我愛讀書手抄報的資料

2015 我愛讀書手抄報的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我愛讀書的辦報資料:讀書與知識積累

2015 我愛讀書手抄報的資料

蘇東坡在《李氏山房藏書記》中說:“孔子聖人,其學必始於觀書。”

由於少小從軍,我沒有進過校門,沒受過正規教育,我所得到的知識與學問,除了實踐以外,全來自書本,全憑自學。因爲種種原因,我工作資歷雖不算淺,但前四十年的工資常是入不敷出。不論怎麼困難,捉襟見肘,買書還是豁得出去的。上個世紀60年代,因爲戴着“帽子”,每月只有四十元的生活費,雖如此,只要在書店見到一冊久已渴望的書,總是在書櫃前走過來走過去,邁不動步,最後一咬牙,告誡自己:戒菸一週,買下來了吧!

人到老年,別的東西沒攢下,只攢下了一房子書。我老家的住處比較寬敞,專拿出一間屋做書房。書多,就索性請木匠師付圍着三面牆,自下而上,打造了一圈同牆壁一般高的“書架”。那時幾乎每天都要到書房瀏覽一圈,檢閱一遍,坐擁書城的感覺,真好!那一本本印着鉛字的書冊,彷彿都是有血有肉、有聲音有心靈的生命。只要掀開一本書的封面,就能跨躍時空,傾聽到先輩的教誨,可以與智者高人促膝談心。

讀書是一種享受。這種享受的過程,就是知識積累的過程。參天大樹是從柔弱幼苗一天天成長的,接天大廈是一磚一瓦壘築起來的。閱讀就是積累。苟子在《勸學篇》中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都是從不同側面說明了“積”的涵義。

我愛讀書的手抄報

讀書即是武裝頭腦,讓你的腦袋成爲知識的寶庫,積累古今中外的學問。我不打麻將,不打撲克牌,幾乎沒進過舞場、歌廳,也不喜歡有事沒事泡在網上聊天。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得好:“名到沒世稱纔好,書到今生讀已遲。”離休以後,我覺得沒有任何事情比在讀書中消磨時光更有意義,更美好了。

魯迅、胡適、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巴金、老舍、曹禺、沈從文等大師級作家,他們知識淵博,思想開闊,著作豐厚,無不在於閱讀與積累。《進思錄》一書在講到“格物窮理”時說:“怎得便會貫通 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假如不是天長閱讀,日久積累,即使是“聞一知十”的顏淵,也很難“通衆理”。“積習既多”者,纔可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一個人的智慧才能學問,無一不是知識積累的結果。

馬克思爲寫《資本論》一書,整整用去十四年的時間積累資料,動筆前,共閱讀和硏究了一千三百多部有關著作,在撰寫關於英國勞工法部分時,曾把圖書館裏記載英國與英格蘭調查委員會和工廠視察委員報告的藍皮書,一一作了認真研究。馬克思這樣告訴世人:“研究必須閱讀豐富的資料,分析它的不同的發展形態,並探尋出各種形態的內部聯繫。不先完成這種工程,便不能對於現實的運動,作出符合科學的說明。”

讀書最好隨手把有用的知識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隨時隨地把零零碎碎的閱讀心得,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不求一次記多少,但求長期堅持,數年如一日。當今,書籍浩如煙海,我以爲,閱讀不要只憑一時興趣,要廣泛涉獵,廣泛之中又不乏側重之點,專精一門,做到“體察當格之物”,閱讀與積累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人,要像學會生活那樣學會讀書。善於思考的生活習慣與濃厚的閱讀興趣,要天長日久地用心培養。生活、讀書都是生命的必須,一個是物質的,一個是精神的。“只生活,不讀書,所得知識必定浮泛淺薄,不能深入;只讀書,不生活,則有成爲書呆子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