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科普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科普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科學普及簡稱科普,又稱大衆科學或者普及科學,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讓公衆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普通大衆介紹知識。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科普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科普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科普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第2張

科普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第3張

科普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第4張

科普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第5張

科普知識之——日常小知識

1.白天,鳥兒們在枝頭穿梭嗚叫,在藍天下自由飛翔,到了晚上,它們和我們人一樣也要休息、睡覺,恢復體力,不過它們睡覺的姿勢可是各不相同的。

2.冰糕冒氣是因爲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3.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刺激背廣義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旋光性彎曲。

4.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着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

5.蜂先把採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個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裏進行調製,然後再吐出來,再吞進去,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240次,最後才釀成香甜的蜂蜜

科普知識之——環保小知識

1.每年我國產生多少垃圾?(8000多萬噸)並且每年以多少速度在增長?(10%)

2.垃圾有什麼危害?(1、污染土壤、地下水、大氣等,影響城市環境和居民生活條件;2、佔用寶貴的土地資源。)

3.1952年12月發生了震驚世界的英國倫敦煙霧事件,兩個月內造成1.2萬多人死亡,請問造成倫敦煙霧事件的原因是什麼?(燃煤產生的廢氣污染)

4.在離南極最近南美洲的海倫娜岬角,在那裏,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瞎子:如羊會得白內障變成盲羊,獵人隨手可拎起一隻瞎了眼的野兔回家享口福,天上飛的野鳥因視力不好,辨不清方向而誤闖百姓家裏,就連河裏的魚也是盲魚,許多在這裏居住的人得了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植物生產緩慢,農作物減產,請問。這是爲什麼?(這一地區的上空臭氧層遭到嚴重破壞,太陽紫外線過強所造成的)

5.臭氧層離地面有多高?(20—30公里)

6.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人類使用的化學材料如氟里昂等揮發到空氣作用的結果)

7.每年的國際臭氧層日是那一天?(9月16日)

8.過多的紫外線傷害會導致什麼疾病發病率最高?(角膜炎、白內障)

9.12億人口是多少?不妨給出一些形象的說法:如果中國人手拉手站在地球的赤道,可以繞地球多少圈?(50圈);全國人民一天吃掉多少萬噸糧食?(78萬噸);多少萬噸肉?(4萬噸)。

10.現代家庭居室中存在什麼污染?(人體污染,建築材料污染、家電污染、廚房污染、殺蟲劑污染)

11.每年的幾月幾日是我國的植樹節?(3月12日)

12.爲什麼在城市上空看到的星星沒有農村天空的多,月亮也沒有這麼明亮?(一是城市上空由於大氣污染遮蓋了來自天空的光亮;二是人工白晝造成的光污染,日落之後,繁華的街道和廣場上廣告牌、霓虹燈把城市夜晚映照如同白晝。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城市上空的明暗對比度)

13.如果世界上沒有森林,陸地上的生物將減少多少?(90%);空氣中的氧氣將減少多少?(2/3)。

14.光污染分成哪三類?(國際上一般將光污染分成3類,建築物表面反射陽光光線的白亮污染,夜間廣告燈、霓虹燈、路燈的人工白晝污染,室內娛樂場所各種彩色光源產生的彩光污染)

15.隨着城市沿街設施的興建,光污染引發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請問可以採取什麼措施,努力預防光污染的危害?(A、樓房建築及裝潢少用境面、玻璃等,多用光反射係數小的材料。B、加強廣告燈和霓虹燈的裝潢管理,不宜使用功率大的強光源。C、若光線太強,辦公樓和居室可用雙層窗簾調控。D、在建築羣周圍栽種花草,調節採光環境。)

16.說出噪聲的幾種主要來源?(工廠各種機器設備產生的工業噪聲;汽車、火車及輪船等交通工具產生的交通噪聲;建築工地的打樁機、攪拌機、推土機等產生的建築工地噪聲;公共場所及家庭的生活噪聲)

17.噪聲有那些危害?(噪聲對人的聽覺器官、神經系統、心血管和消化系統都會產生危害)

18.家庭污水從哪裏來?(廚房、廁所、洗澡等)

19.地球表面有百分多少的地方被水覆蓋?(70%)

20.我國人均淡水佔有量是世界平均水量的幾分之幾?(1/4)

科普知識之——科學普及知識

人類進步史已雄辯地證明:科學技術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歷史動力。而科學普及作爲科學技術通向人類社會的橋樑,則是人類歷史永恆的主題。

從科學社會學的角度看,科學普及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長點”。科學普及的生長點就在自然與人、科學與社會的交叉點上。也就是說,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學普及,科技與社會又作爲科學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長。而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則爲科學普及不斷提供新的生長點,使科普工作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社會性、時代性。形象地說,科學普及是以時代爲背景,以社會爲舞臺,以人爲主角,以科技爲內容,面向廣大公衆的一臺“現代文明戲”,在這個舞臺上是沒有傳統保留節目的。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一貫重視科學普及工作。當前,我國已進入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新的歷史時期,社會轉型,經濟轉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科普工作具有更大生機和活力的關鍵在於適時地將科普工作置於現實的社會、經濟、文化三維座標下,準確地找到自身的位置,建立與社會體制相一致的運行機制與操作方法,同時選擇有時代性的科普選題。

從本質上說,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作爲社會教育它既不同於學校教育,也不同於職業教育,其基本特點是:社會性、羣衆性和持續性。科學普及的特點表明,科普工作必須運用社會化、羣衆化和經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多種流通渠道和信息傳播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才能形成規模宏大、富有生機、社會化的大科普。

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商品既是科技物化的成果,也是科技信息的`載體。而市場作爲商品流通的集散地,覆蓋了許多社會領域、家庭生活和個人生活領域。這正是科普工作求之不得的傳播渠道和理想的運作方式。可以設想:如果把有關的科技知識,隨同商品一起售出,就會像商業企業的售後服務一樣,不僅可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還可以進一步刺激市場,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商品的增殖效應。這種做法,在國內外都曾有過成功的先例。當今,更多的高科技產品諸如電腦、“大哥大”等進入辦公室和家庭,我們完全可以做到,讓人們在享用高科技成果的同時,接受一次科學技術知識的洗禮。這樣的科普方式纔是真正的社會化、羣衆化、經常化的現代社會科普方式,也是比較經濟的科普方式。

顯然,科學普及是一項量大面廣的社會性工作,絕非某個部門、少數專職人員所能完成的。在一定意義上講,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科普對象,而每個人又都可能成爲科普工作者。“能者爲師”是羣衆性社會教育的又一特點。然而,科普工作仍然需要有相對固定的基本隊伍,這就是分散在社會各行爲中的科技工作者。科技人員是科技知識的佔有者,傳播科技知識是他們的神聖職責。有的國家把科普工作作爲科技工作者應盡的一項公益性的社會義務。

現代科學技術是一個極其龐大而複雜的立體結構體系,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種社會職能。在科普工作中,既要注重科技知識的外在功利,又不可忽視其內在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知識信息中含有的四個不同層次(即數據、信息、知識和智能)中,佔據最高層次的智能,纔是構成人們科學文化素質的最具活性的重要素質。而這對身處不同崗位的各級領導幹部和科技工作管理者來說,尤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