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最新精準扶貧民情日記範文

最新精準扶貧民情日記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32K 次

導語:下面是最新精準扶貧民情日記範文,歡迎大家的閱讀和參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最新精準扶貧民情日記範文

 【篇一:精準扶貧民情日記】

3月30日至31日,濛濛細雨中,古丈縣住建系統一行38人在彭輝局長的帶領下,再次深入斷龍山鎮坐苦壩村和猛虎洲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作爲局裏的新人,一路上悉心聽着前輩討論着前幾次進村入戶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情況。從他們的交流中瞭解到,我局自駐村以來,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強化責任,形成合力,上下聯動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此次我們住建系統一行分爲7個小組,分別對坐苦壩村309戶(其中精準扶貧戶155戶)和猛虎洲村254戶(其中精準扶貧戶153戶)上門入戶進行精準再識別,覈定脫貧人員,及時納入返貧人員,確保貧困人口不掉隊。

小組分好後,各自小組長迅速帶領自己的組員,入戶調查農戶現狀。我們小組分配到的任務是完成坐苦壩村幹條組17戶和猛虎洲村桐一、二組18戶人員家庭現狀的調查。從我們調查情況來看,扶貧成效顯著,例如兩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生產發展能力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坐苦壩村的油茶產業發展迅速,油茶加工廠即將投入生產;猛虎洲村的茶葉產業已經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我們調查過程中,大部分村民早已深入茶葉地去採茶。其中一位茶農笑着對我們說:“現在這個時間採茶好,可以賣好價錢,大部分村民在採茶,一般每人每天採茶收入大約200元,有的甚至更多……”看着茶葉地裏忙碌的茶農,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們心裏也舒坦。不過從走訪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所在,由於一些年輕人,沒有技能和資金,難以在村裏發展產業,無奈選擇外出務工,家裏只留下喪失勞動力的老人;另外,由於猛虎洲村沒有茶葉加工廠和懂茶葉加工技術的能人,使得該村只能便宜出售生茶,達不到茶葉種植的最佳效果。

爲了切實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確保全面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彭輝局長邊走邊強調,一要強化責任,加大宣傳,一把手牽頭抓總、全局幹部職工協助、扶貧工作隊具體落實,確保扶貧政策“落地生根”;二要精準脫貧到戶到人,“一戶一檔”、“一戶一策”,精準幫扶脫貧;三要加大幫扶力度,通過帶動產業發展、探索生態脫貧新路子等方式促進村民增收。

走訪了35戶扶貧戶,聽了彭輝局長的講話,作爲同樣出生在農村的我感觸頗深。作爲農民的兒子,和農民打交道我倍感親切,作爲扶貧隊伍中的一員,我也急切的想讓每一位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衆人拾柴火焰高”,精準扶貧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想要真正改變貧困現狀,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參與,即:

藉助社會幫扶。扶貧開發離不開政府,同時,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爲了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強政府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幫助村裏積極招商引資,藉助社會的力量,來緩解村裏資金和技術缺乏所帶來的壓力。

參與式扶貧。政府、村支兩委加大宣傳力度,讓老百姓明白,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需要國家的扶持和社會各界的幫助,更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鼓勵幹部羣衆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改革創新、真抓實幹、艱苦奮鬥,在現階段扶持下依靠自身力量改變貧窮落後面貌。讓村民參與到扶貧建設隊伍中來,切身體驗建設發展所帶來的收益。

扶貧以人爲本。以人爲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爲目標,在扶貧建設過程中“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做到一切爲了羣衆,爲了羣衆一切,從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來謀發展、促發展,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的合法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百姓。

強化基層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把扶貧開發工作與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選舉有能力、有資歷的村民擔任村支兩委成員,做到一心一意搞建設,全心全意謀發展。

  【篇二:精準扶貧民情日記】

“她家最困難了,三個孩子,丈夫三年前也患病去世了。”

未到幫扶對象付銀霞家,便聽金山村書記向宏權感嘆道。冒着細雨,走馬鎮金山村扶貧工作隊一行趕往幫扶對象家。雨天是找幫扶對象最合適的時候,正值秋收農忙,農家一般只在雨天有人在家。

“快拿兩把傘來。”未及下車,向書記喊着。隨即,一位四十幾歲的婦女笑吟吟的拿了兩把傘從公路上邊的木房子下來了。看得出,他們之間沒有幹羣關係生疏與距離。“不用不用,就這麼點雨。”說話間,工作組幾人已小跑至付銀霞的家中。坐定後,仔細打量眼前這位幫扶對象,樸素、乾淨、爽朗,還帶有一絲堅毅。

因爲之前已有工作組來過付銀霞的家中,這次是在走馬鎮黨委政府領導要求下再次入戶,以確定更加精準的扶貧措施。所以沒有多說,很快變進入正題,仔細覈算完付銀霞家收入明白卡,工作人員爲難了,四口之家的付銀霞年人均純收入僅1735.25元。離脫貧標準3100還有那麼遠,用哪項措施才能使其脫貧呢?工作組爲難了。產業扶貧?付銀霞家中四口人,丈夫三年前去世,十七歲的女兒讀鶴峯職業高中二年級,還有一對年僅三歲未來得及見到父親雙胞胎女兒,家中缺少勞力,這是一方面。

“我其實想養母豬,養雞,但是,我硬是脫不開身”。望着被窩中熟睡的雙胞胎女兒,付銀霞遺憾的嘆了口氣。

是的,一雙女兒孩子還小,離不開人。可否發展茶園、經濟林?但付銀霞的經營權證上僅六畝多地,其中,丈夫的弟弟有一半,另外僅有一畝茶園,而且三年前付銀霞已從金山村搬至古城村,古城村距金山村20幾公里,回去種地豈不是費時費力?產業發展措施就這樣否定了。結合付銀霞的實際情況,工作組進行了討論,並徵求付銀霞本人的意見,最終敲定低保兜底、教育助學兩項措施。

“低保兜底、教育助學可以讓你脫貧,但是考慮長期發展,你以後怎麼辦呢?”工作人員小向擔憂的問道。

“我又不懶,我是想先借助這些優惠政策度過這兩年,等兩個小女兒上學,我就去鎮上找事做,一個月怎麼也掙一兩千,那是活錢。再順帶包幾畝地,搞點生產,養幾頭豬,生活方面也不用愁”

“那你兩個小女兒到上學也要花錢呀?”

“等到她們兩個到花多錢的時候,我大女兒也該畢業了,她掙錢了可以補貼家用,那就好得多。”似乎看懂了工作人員的憂心——這個家庭怕是要一直依靠低保政策生活了,可是這樣僅僅能脫貧,如何奔小康呢?付銀霞立馬信心滿滿的答到。

眼前這個女人的回答讓工作人員震撼和佩服,之前工作人員遇見過一些幫扶對象,其收入已遠遠超過貧困標準,但是還直嚷嚷自己未脫貧,這讓工作隊員哭笑不得,只得一遍遍耐心的解說政策,強調脫貧後,普惠政策如果夠條件也依然能享受。像付銀霞這樣主動想辦法自助脫貧奔小康的,工作組第一次遇見。

“其實,我一直都沒想過要拿低保,只是現在真的困難,沒有辦法,我好手好腳,身體也沒大病。”付銀霞一邊哄着夢中驚醒的女兒,一邊認真的對工作人員說。

突然想起縣委書記王小平的要求:要處理好自助與幫扶的關係,羣衆是主體,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要我脫貧”變爲“我要脫貧”。

未及工作人員調動,付銀霞已然成了“我要脫貧”的典型例子。

一箇中年喪夫的女人,一個肩負哺育三個孩子責任的母親,丈夫去世留給她的僅僅是一棟50年代修築的空蕩蕩的木房子,三個孩子,存款已用於丈夫治病,可謂一貧如洗。即使這樣,她沒有被生活壓力打垮,在重重困難下下,她依然有擺脫貧困的信心和決心。如果每個貧困對象像她那樣變被動爲主動,競進小康社會指日可待。離開時,原本憂心忡忡的工作組瞬間對精準扶貧工作信心滿滿。

1.最新精準扶貧民情日記範文

2.精準扶貧工作民情日記

3.關於扶貧的民情日記兩則(精選)

4.2016扶貧記事民情日記:失落的鄉村

5.駐村幹部民情日記精選6篇

6.鄉村扶貧精準工作日記精選

7.駐村幫扶工作日記精選3篇

8.2016年精選駐村扶貧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