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通用5篇)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孫權勸學》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通用5篇)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積累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⑵ 瞭解作者、作品及相關背景。

⑶ 理解文章內容,背誦課文,領會文章給人的啓示。

2、能力目標

⑴ 反覆朗讀課文,揣摩文中言簡意豐、生動傳神的對話描寫,品味文章用對話來刻畫人物、剪裁內容的表達效果。

⑵ 對比閱讀,理解《孫權勸學》與《傷仲永》的異同,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3、德育目標

理解刻苦治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於國於己都意義重大,勉勵同學重視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翻譯課文,背誦課文。

2、揣摩文中的對話,感受三位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心理,體味利用對話組材的妙處。

  【教學難點】

1、美讀課文,力求聲情並茂,讀出人物的個性,讀出文章特有的韻味。

2、理解魯肅與呂蒙的對話,體味這段話的情味。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可採用多種形式,如教師範讀、學生練讀,齊讀、散讀,分角色朗讀等。在反覆朗讀中,理解文意,體味對話描寫,最終實現美讀課文。

2、競賽法。爲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可採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包括辨字音、析詞義、翻譯等,分步落實文言知識,爲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3、文言文五步閱讀法。初讀課文,正音正字;譯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思讀課文,理清文章背誦思路;品讀課文,賞析本文言簡意豐的對話美;悟讀課文,體驗反思。

4、比較閱讀法。延伸拓展,通過比較《孫權勸學》與《傷仲永》,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已打印好的文字資料。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譯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思讀課文,理清背誦思路,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品讀課文,賞析文章意簡意豐的對話美,指導學生美讀課文;體驗反思,本文給我們什麼樣的啓示;對比閱讀,比較本文與《傷仲永》的異同,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同學們,你想知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個典故嗎?今天,我們學習的《孫權勸學》會滿足你的求知慾的。

設計(二):

前面我們學習了《傷仲永》一文,文章寫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衆人”。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古人學習,才略有了驚人長進的文章,它就是《孫權勸學》。

設計(三):

同學們,也許你因爲貪玩耽誤了學習,你感到困惑;也許因爲基礎差,你掉隊了,你感到失望……沒關係,三國時期的呂蒙會告訴你該怎麼辦。

設計(四):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可以改變人,知識能夠塑造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呂蒙就是一例。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紹

多媒體顯示: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現屬山西省)涑水鄉人,也稱涑水先生。諡號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政治上他反對王安石的新政,力主祖宗之法不可變。作爲史學家,他主持編纂了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

《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撰,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內容以政治、軍事爲主,略於經濟、文化。神宗以其“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爲《資治通鑑》。

呂蒙(178~219),三國汝南富陂(現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初不習文,後聽從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學識英博”。

  三、整體把握文意,背誦課文

1、初讀課文,準確認讀。

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或選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配樂朗讀,學生聽讀,掌握字音。

教師提示一些字詞的讀音。

多媒體顯示:

卿(qīnɡ) 豈(qǐ) 邪(yé)

孰(shú) 遂(suì) 更(ɡēnɡ)

請一名學生認讀,如有錯誤,由其他同學訂正,再指定一名學生領讀兩遍。

2、譯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⑴ 學生自讀課文,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翻譯課文。

⑵ 小組競賽,共分3輪競答,第1輪翻譯課文,第2輪認讀課文,第3輪文言知識大會戰。

第1輪:翻譯課文

把學生分爲兩大組,每組任選一名代表,口頭翻譯課文,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底分100分,每發現一處錯誤扣5分。從開頭到“蒙乃始就學”,由第一小組選代表翻譯,第二組成員補充糾正,質疑評價;從“及魯肅過尋陽”到“結友而別”,由第二組選代表翻譯,第一組成員質疑評價。

第2輪:認讀課文

多媒體顯示: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底分仍爲100分,比賽方法同上,兩組選代表各認讀一遍,每錯一處扣10分。

第3輪:文言知識大會戰

多媒體顯示:

(顯示一題完成一題,左列由第一組完成,右列由第2組完成)

① 解釋加粗的詞語。

卿今當塗掌事 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

卿今當塗掌事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蒙辭以軍務 及魯肅過尋陽

蒙乃始就學 見往事耳

② 辨析古今異義。

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③ 辨析一詞多義。

當:卿今當塗掌事 就:蒙乃始就學

但當涉獵 指物作詩立就

意:收族爲意 名:並自爲其名

意少舒 不能名其一處也

④ 翻譯下列句子

A、蒙辭以軍中多務。

B、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D、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E、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F、卿言多務,孰若孤?

底分仍爲100分,錯一處扣10分。

明確:

① 卿:古代君稱臣或朋友之間愛稱,相當於“你”,這裏指呂蒙。孤:古代王侯自稱。當塗:當道、當權。見事:認清事物。涉獵:廣泛瀏覽和學習。更:重新。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辭:推託。過:到。就:從事。見:瞭解。

② 博士:(今)一種學位名;(古)當時專指負責經學傳授的學官。往事:(今)過去的事;(古)指歷史。

③ 當:正在。就:從事。應當 完事

意:主旨,中心意思。名:名字

神情 說出

④ A: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注意語序)

B:我難道想要你鑽研經書當博士嗎?(注意“邪”,表反問,譯作“嗎”)

C:只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以往的事情罷了。(注意“耳”,表限止語氣,譯作“罷了”)

D:以你現在的才幹、謀略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

E:士別三日,就要另眼看待了,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注意“乎”,表感嘆)

F: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

3、思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背誦課文。

⑴ 請同學們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

學生明確: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其才略很快有驚人的長進以至於令魯肅歎服不已,並且與他結爲朋友的故事。

⑵ 理清背誦思路。

學生自由發言。

生1:本文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後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生2:我想用“學”一字作一線穿珠式的概括,即“孫權勸學”“呂蒙治學”“魯肅嘆學”。

生3:文章是用對話組材,借對話推動情節的發展的,抓住“勸”“議”即可。

教師評議:同學們的說法都有道理,請大家任選一種作爲思路提示,嘗試背誦全文。

⑶ 學生齊背課文。

  四、研討與賞析

1、賞析本文言簡意豐的對話美。

學生品味文章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味的對話描寫,感受這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心理,然後自由發言。

生1: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塗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繼而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乃始就學”。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又不失人主身份。

生2:魯肅嘆學,“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讚歎,可見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在他眼中呂蒙變化之大簡直判若兩人,表現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長進。魯肅不僅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此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非同一般。

生3:呂蒙味學,“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是呂蒙對魯肅讚歎的巧妙接應。“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爲自得的神態。

選一位同學範讀課文。

2、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說話者的語氣,體會人物的心理。

甲同學扮演孫權,乙同學扮演魯肅,丙同學扮演呂蒙。

讀畢,其餘同學評議:孫權諄諄告誡,應讀得語重心長;魯肅驚異、讚歎,應讀出情不自禁的神態;呂蒙顯得自得、自豪,更有一種書中多閱歷,胸中有丘壑的自信。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力求聲情並茂,讀出人物不同的個性、情趣。

  五、體驗反思,總結全文

教師提問:呂蒙由不學到學乃至學有所成,這個變化過程給你什麼樣的啓發?

學生思考,踊躍發言。

生1:讀書、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讀書可以改變人生,非學無以長才。

生2: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

生3: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開卷有益”是良言。

生4: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爲常的平凡過程,實際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生5: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願意,你就會成活,成長。

……

教師評議學生髮言,讚賞中略含期盼,給他們成長的信心。

  六、延伸拓展

1、學生齊背《孫權勸學》。

2、學生比較《孫權勸學》和《傷仲永》,談談兩文內容、寫法上的異同。

學生背誦《傷仲永》。

明確:《孫權勸學》和《傷仲永》兩篇文章,從內容上看,都與學習有關,卻恰好一正一反,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呂蒙接受孫權勸告,在繁忙的軍務之餘,讀書學習,其才略很快有了驚人的長進,使魯肅不得不“刮目相待”。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學”,後變得平庸無奇。

《孫權勸學》一文,以對話爲主,語言描寫生動。另外側面描寫也很突出,以魯肅十分驚奇的神態,表現了呂蒙學有長進。

《傷仲永》借事說理,生動具體地闡述了作者的才能觀。文章敘議結合,道理蘊含在敘事之中。

  七、佈置作業

1、有兩則成語典故涉及到本文,你知道是哪兩則成語嗎?請解釋成語的意思並造句。

(提示: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2、將下文與《孫權勸學》一文中的“及魯肅過尋陽……結友而別”一段作比較閱讀,說說兩文的異同。

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爲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魯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爲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爲肅畫五策。肅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參考答案〗

1、吳下阿蒙:吳下指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刮目相待:刮目指擦眼睛,意思是改變舊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出國這幾年,他一改往日浮躁不鑽的壞毛病,變得沉穩聰慧起來,讓人刮目相看,鄰居們都說“吳下阿蒙真的變了。”

2、相同點:都寫出了呂蒙的變化及魯肅的讚歎之意。

不同點:①課文主要是記言,而本文則既有語言,又有人物的動作及心理描寫。②課文突出的是呂蒙的變化,而本文還表現出了魯肅對呂蒙的態度由輕視而歎服的變化。③課文略去了兩人談話的內容,此處作了清楚的交代。

  〖板書設計〗略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瞭解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

⑵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⑵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測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徵。

3.情感目標

同學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揣測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徵。

2.聯繫生活,讓同學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趣引讀

1.故事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爲自身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教師講故事,出示課題、作者並板書孫權勸學)

2.作品、作者介紹

師提問學生,師生齊說,《孫權勸學》選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

誰能說一下《資治通鑑》是一部什麼書?司馬光是一個什麼人?(提問學生)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教師介紹《資治通鑑》的命名由來並出示。當年宋神宗之所以給這本書命名爲《資治通鑑》,有“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意思,其目的是爲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鑑。希望同學們通過孫權勸學這個小故事,也能有所收穫。

學習這篇文章的主要目標是:出示課件,生齊讀明確。

1、朗讀課文,能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讀懂文意;

2、通過誦讀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體會人物形象;

3、通過閱讀、體驗、感悟,懂得開卷有益的道理。

  二、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教師出示多層次朗讀要求,講讀明確。

(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1.下面請大家大聲自由朗讀課文,要做到讀準字音、停頓,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如果碰到生字和不懂的地方,在下面後面的合作朗讀中與大家討論解決。(教師口述)

2.全體起立,以小組爲單位合作朗讀。先交流自己畫出的字詞,互相質疑答疑,再小組集體朗讀課文。(師提出要求,生起立朗讀)

3.小組展示朗讀成果。(兩個小組)

4.出示全文,教師強調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讀音和停頓不當之處。

5.全班齊讀課文

(二)讀懂文意,理解內容

1.小組合作,通譯全文。(起立)

2.二人小組合作,讀譯全文。

3.學法點撥

通過我們對文意的疏通,我們知道,我們依然用到了以前翻譯文言文常用的五字法,

就是,讓生說(留替調補刪)並出示。明確文言文翻譯五字法翻譯課文最基本的方法。

(三)讀出語氣,品味語言

1.要點歸納

通過讀譯課文,相信大家對本文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現在你能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說出文章的內容或寫法嗎?(先小組討論,後自主發言)

課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並得到魯肅讚揚的故事,從而告訴我們,告訴我們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正所謂開卷有益。(板書:孫權勸呂蒙學魯肅贊開卷有益)

本文以對話爲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文中孫權爲什麼“勸”,是怎麼“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測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品析)

⑴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溢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⑵“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後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保護。)

⑶“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從自身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⑷“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爲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讚許之態呼之慾見。)

⑸“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並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示出呂蒙對自身才略出息後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表演,體驗反思

1.聽錄音

2.分角色朗讀。誰能比他讀得更好呢?一位同學朗讀作者話,另三位上臺分別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後進行對話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後同學作點評。

3.談感悟

剛纔我們分角色朗讀了課文,想一想孫權三勸的魅力、呂蒙乃始就學後的變化,魯肅的愛才、敬才,你有什麼收穫或感想呢?下面我們先小組討論,再自由發言。(起立)

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

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

我們不能總用老眼光來看待別人,人都是在不斷地變化着的

不能因爲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

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三、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

方仲永的變化與呂蒙的變化有何不同,對你有什麼啓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努力讀書,開卷有益。)

2.隔空對話

假如仲永和呂蒙穿越時空相遇了,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哪兩位同學能既興表演一下。

3.現場勸學

學與不學,使呂蒙和仲永的結束髮生了很大變化。縱觀我們周圍,也有些同學上課常開小差,課後時常完不成作業,成績總是提不上去,你如何才能勸導他努力學習呢?

  四、總結、作業

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出息而得到魯肅讚揚並與之結友的故事,告訴我們讀書是有用的。最後老師把宋代蘇軾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我們一起共勉。它就是: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作業

1.背誦全文:勸學——就學——論議——結友

2.收集與讀書、學習有關的名句、格言,寫在摘抄本上。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孫權勸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初中語文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富有情趣,雖然短小,但卻令人尋味。人物形象孫權、呂蒙、魯肅性格鮮明,各具風韻。

  學情分析:

應引導學生正確的朗讀課文,翻譯課文,並通過朗讀了解文章的創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徵,體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知識目標: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體會人物語言。

  能力目標:

1、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2、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瞭解文章的創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徵。

  過程和方法:

自讀質疑,學生藉助工具書自讀課文,將其中疑難提出,小組間討論解決,或提出來共同解決。

合作探究,針對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可通過合作,共同探討解答。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

  教學重點:

品味魯肅、呂蒙對話,並說出其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教學難點:

1、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2、聯繫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和運用,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學海無涯。而智出學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地豐富我們的語言寶庫,攀登學習的高峯,暢遊知識的海洋。“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告訴我們學習需“勤奮”的真理。其實“學習”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有關“學習”這個話題的文言文。

(板書)孫權勸學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世之得失。”爲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3.目標認定:

學習文言文,先熟讀課文,然後對着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資料書理解課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討論研究。

(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參與學習目標制定,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過學生大聲朗讀、單讀、齊讀等多種讀法,訓練學生斷句停頓之能力,結合註解粗知大意,品味句意,真正用朗讀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意蘊。

此環節師生互動,學生讀,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停頓及譯文,並明確本文內容。

(教師小結:剛纔這幾位同學任務完成得很出色,在翻譯文言文時,我們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譯,可以採用意譯的方法來完成,即:翻譯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講了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後其才略突飛猛進而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

2.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理解及積累是文言文的教學重點。在疏通文意時,作重點記憶,合乎學生學習的思維規律,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合作探究、課文研析:

1.學生把不懂的提出來互相研究,解決不了的一會兒提出來,共同研究;好的字詞句也畫下來,共同欣賞。(學生討論、交流,互相質疑問難。學生邊讀、邊議、邊圈點,教師組織、參與學生討論,並進行適時指導。如:呂蒙在孫權的再三勸說下,開始讀書學習,並取得良好的讀書效果。文中有兩個成語突出表現了呂蒙進步之大,請大家找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本文以對話爲主,請同學們自導自演三位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

反問句,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爲“嗎”聯繫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儘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麼?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讚歎。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爲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並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

(以學生自讀、發現、討論的活動爲主,還時間給學生、還主動給學生、還思想給學生,教師引導。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教師可就重點詞句之理解發問,避免疏漏,強化理解。)

3、試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學生髮表各自的看法。發揮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藉此深入瞭解課文意蘊,開闊學生學習課文之天地。讓學生作爲學習的主人對課文進行品味。對學生的回答不要簡單地肯定或否定,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完成板書)

五、編課本劇,體驗感悟:

同學們賞析得非常好。請同學拋開課本,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再加工,給我們來個小課本劇表演。(一組同學上臺表演)

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充分朗讀課文,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課堂氣氛,很好的培養學生自讀古文的能力。培養學生表達、表演能力。

六、聯繫課文,延伸拓展:

昔日吳下阿蒙,經過發奮努力,讓同僚刮目相待,說到這我們不禁想到前幾天學的一篇文章《傷仲永》,讀完這兩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聯繫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生:仲永受於天而不受於人,最終泯然衆人;呂蒙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刮目相看。通過對比體現出開卷有益。

生:活到老學到老。呂蒙那麼大年齡纔開始學習都讓人刮目相待,我們更應該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學生聯繫課文內容,各抒己見。)

七、評議總結、積累鞏固:

大家這一節課一定有許多收穫,無論是課堂表現、問題回答,還是課文學習,大家談得非常好。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最終由“吳下阿蒙”變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其實老師的總結也是受同學們發言的啓發。學了本文,讓我們明白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希望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讓好書伴大家健康快樂的成長。

八、作業設置:

我們學過《方仲永》,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天才少年,方仲永與呂蒙相比,恰恰相反,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請同學們大膽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方仲永巧遇呂蒙,他們會演繹出怎樣的一段故事呢?請以《方仲永巧遇呂蒙》爲題,展開想象,寫篇作文,文體、字數不限,只要你覺得表達出你的意思就行。

(學生針對課文,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作文,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加深和鞏固。)

  附: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鑑》

勸學————不學(懇切)吳下阿蒙

又勸————就學(關心)刮目相待

論議————結友(驚讚)

課後記:本文重點在於引導學生通過分析重點語句,分析感悟人物形象,體會本文語言生動傳神的風格。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通讀懂課文。

2、體會人物感情,領會課文內容。

3、懂得讀書可以改變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學習一個很勵志、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相信大家讀了以後一定受益匪淺。板書課題。看題目,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字或詞?導入。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指名學生讀,學生糾正讀音。

教師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三、再讀課文,讀懂大意:

1、結合註釋,獨立完成課文的翻譯,記下不能解決詞句。

2、小組合作,交流翻譯情況,有理解不一致如果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作好記錄,交給大家解決。

3、提交小組內不能解決的詞句,書寫在黑板上。大家解決,教師作必要的點撥。

4、古文翻譯五字法:留、補、替、調、刪

四、理解內容,讀出語氣。

1、孫權是怎麼勸的?勸的結果如何?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關心肯定,必要性)

“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責備)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驕傲、自得)

總結勸說方法:“首先說……,在呂蒙推辭後接着說……”這樣的方式。

2、勸的結果如何?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驚訝、誇讚)

側面描寫及作用。

着意寫對象的周圍事物,或以物襯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藉助他人來刻畫此人,使描繪的對象更爲鮮明,更爲突出。

分角色朗讀。

五、品讀課文,讀出深意。

《資治通鑑》(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和他的助手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鉅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在這部書裏,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爲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爲鑑誡來加強統治。

你從不同的人物角度,你得到什麼啓示?

孫權的角度——

呂蒙的角度——

魯肅的角度——

六、總結背誦

1、本文有哪些人稱代詞:

2、有兩個成語出自本文:這兩個成語現在是什麼意思?

結束語:冰心說: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禮記》

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誇美紹斯

同學們,讓我們與書同行,打好人生的底色。讓我們與博覽同行,豐富開拓視野。腹有詩書自氣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問渠那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河水來。祝孩子們在讀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品味孫權、魯肅、呂蒙對話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3、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

  教學手段:

吟誦爲本,以讀代析,淺教深出,讀寫結合。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刮目相待》的微視頻,引發學生興趣,瞭解故事大意。思考:爲何呂蒙由當初的“吳下阿蒙”變得讓魯肅“刮目相待”?

並通過課下注釋,讓學生初步理解“吳下阿蒙”和“刮目相待”兩個成語的意思。

二、初讀:掃清障礙,整體感知。

學生初讀,掃清文字障礙;

聽配音朗讀,把握朗讀節奏;

學生齊讀,整體感知課文。

三、精讀:賞析句點,讀懂文意。

1、從句式和標點符號着手,來揣摩人物對話時的語氣語調,理解文意。

①“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從句式特徵,啓發學生想象孫權說話時的語氣,該如何讀?

——雙重否定句,句號。一種堅決、嚴肅、不容置疑且充滿期望的語氣。

②“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從標點符號和句式的特徵,思考孫權對話時的語氣語調,試讀。

——問號,反問句式,帶有不悅、責備的情緒。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從標點符號和句式的特徵,體會孫權說話時的語氣語調和心理活動,請學生試讀。

——第一句問號,反問句式,語氣上揚,表示質疑,感情強烈;後一句句號,語重心長的現身說法,語氣趨向緩和,堅定。

④“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看標點符號,揣摩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體會一下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感嘆號,感情表達直白強烈。應讀出一種難以置信的驚歎,語氣誇張而上揚。

⑤“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看標點符號,揣摩呂蒙得到誇讚後的回答,是一種怎樣的心理活動,該以怎樣的語氣語調讀出他的內心感受。

——感嘆號,爲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敬重魯肅卻又不乏調侃之意,可以拿腔拿調的舒緩着讀。

2、師生互動,教師範讀,學生試讀,分角色讀,力求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

3、在學生聲情並茂、搖頭晃腦、拿腔拿調的齊讀中疏通文意,弄懂文言故事。

四、品讀:文言積累,寫法探究。

1、結合課下注釋,積累文言詞彙,把握課文大意。

(1)掌握“邪”“耳”“乎”等語氣詞的用法,並通過再三朗誦,體會語氣詞的表情達意的效果。

“邪”,反問時責怪、不悅的語調;

“耳”,語重心長的勸誡語氣;

“乎”,得到誇讚時洋洋自得調侃的語氣。

(2)積累“卿”“孤”“阿蒙”“大兄”等稱謂語的含義。

2、探究本文寫作手法。

(1)以對話推動情節,表現人物形象,活靈活現。

(2)討論課後練習二,讓學生理解運用側面襯托,留白藝術和對比手法來突出文章中心的寫作手法。

(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着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呂蒙如何好學,才略如何長進;寫事情結果,也不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從側面反映出呂蒙的進步之大。至此,寥寥數語,孫權的循循善誘,魯肅的識才愛才,呂蒙的學有所成,自然呈現,相映成趣,足顯作者文筆了得。)

五、悟讀:以讀促寫,悟出情味。

1、請學生分別模仿三人的口吻、情態、語氣、身份、地位等進行角色朗讀,揣摩品味人物個性化的語言,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突破本課重難點。

2、自主討論:本文給我們帶來的啓示。(關於學習的重要性;關於說話的藝術;關於看待事物的態度等等)

3、文中多處留白,爲學生的創造性閱讀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能根據文章的情節、內容、人物性格等信息進行合理的想象、推理,進行課本劇編寫。

  技巧指導:

根據人物的出場順序,創造性地設計好人物的對白、動作、表情。(動作、表情可在“對白”的後用提示語註明。)

人物對白不要機械套用課文原話,要在不改變課文原意的前提下,創編更生動、幽默,更具有個性化的人物對白

依據課文內容情節的發生順序,創造性地讓一個個人物出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