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

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

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 篇1

這篇課文爲學生展現了豐富的情感世界,可以說是以“言”表“情”的。課文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暱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教學這部分時,我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找答案,然後全班交流,老師小結,最後讓學生有聲有色地齊讀,幫助學生展開想象,使他們真切的感受到老人與海鷗的那份和諧快樂,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無私的愛。只有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歷程,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才能使他們真正受到薰陶感染,形成內在的精神力量。課文的後半部分,老人去世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感人畫面,我充分引導學生感悟、體驗和交流,讓學生抓住描寫海鷗動作的詞句去感悟、體驗、產生同感,讓學生儘可能的進入海鷗的情感世界,去領略、品味海鷗對老人的那份情感,和文本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尤其第四句“當人們最後不等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向炸了鍋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張着嘴鳴叫,翅膀撲的那樣近,以至於收照片的人下意識的縮緊了身體,好不容易纔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這裏,我注意了品字,緊緊抓住兩次“撲”。“撲”改成“飛”讓學生議,可以看出海鷗對老人依依不捨,悲痛欲絕,對老人的離去難捨難分。

分析完課文後,當學生們深深地進入文本的情感世界時,我是這樣激發學生的“人鷗情深何忍別!但老人終究要離世,只留下那一羣的海鷗在空中悲鳴、哭泣。此時此刻,假如你是一隻悲傷的海鷗,你想對去了天堂的老人說些什麼?請寫一兩句話。”這樣的處理做到了植根文本,超越文本。縱觀全文,這節課教學準備充分,教學環節清晰,學生掌握了教學重點,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通過關鍵詞、關鍵字教學,突破了教學難點,“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不足之處是課堂上沒有注意讓學生個別讀,齊讀的形式多了,學生讀的次數還是少了點,以後要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讀的時間,讓學生通過讀更深的感悟文章的感情。

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 篇2

《老人與海鷗》一文是魯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篇課文。這組文章講述了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老人與海鷗》就是這樣的一篇課文。本課教學重點是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依據本課教學重點,我從揣摩其寫法並遷移練習設計本課教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設計實施的。

一、聚焦題目知內容

通過“海鷗老人”和“老人與海鷗”兩個題目的對比,既讓學生繼續領會題目是文眼的作用,又掌握通過擴題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還提高寫作文要好好揣摩文題的意識。

二、紮實訓練,培養習慣。

1、對課文整體把握的訓練:

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就是在於學生了解課文“說什麼”的過程,這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第一步。在本課的教學中,有兩次整體把握內容的語言訓練。一次在檢查預習時,讓學生嘗試從詞語的初識和課文的回想來概括出課文中的兩件事。第二次是在進入文本研讀的時候,讓學生用小標題的形式來概括老人給海鷗餵食這件事中的三個畫面。在小學高段,我覺得這樣的訓練有助於提高學生對文本整體感悟的能力。

2、對抓細節感悟的訓練:

比如“三個褪色”的教學,先從句子初步讓學生有所想、有所思,然後通過材料的補充,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人不是真正的窮苦,而是一心爲海鷗,讓他們感受到三個褪色的連用不簡單。

又比如對“老人喂海鷗”這句話的教學,我分成了三個層次來進行處理:第一,讓學生從印象深刻的老人的動作中感受老人對海鷗的細緻入微地照顧;第二,通過對讀,體會老人和海鷗之間的默契、親密;最後,讓學生想象進行表達,“有聲有色“中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從中達成對老人餵食畫面的和諧、美好的情感提升。

3、對語文習慣養成的訓練:

“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的,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語文無處不在,語文習慣的培養也是無處不在的.,因此,作爲語文老師,每一課文的學習,每一次語文活動的開展,其實就是一次次學生語文習慣養成的反覆歷練。如閱讀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批註的習慣:這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時候把讀書感想、疑難問題,隨手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圈圈點點,三言兩語,心有所思。如課前充分預習的習慣

三、揣摩感情學方法

首先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中心句,既快捷又精準;接着努力做到長文教學選“點”的重要,選擇體現文意的“親人一樣”這個“點”切入,帶動全篇,起到了牽一句而動全身之功效果。最後緊扣“親人一樣”,讀、思、說、議論,品味語言,體會老人對鷗海的關愛情,同時領會抓外貌、動作、語言。

四、拓展遷移練寫法

用課文教語言,把課文當成數學中的例題,通過課文字詞句段篇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掌握把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寫具體的方法,順勢遷移,展開想象並運用剛剛學到的方法,描述老人照顧生病或受傷的海鷗。

整節課思路較清晰,但問題不少,課堂上我的評價語言還不夠精準,有時候重複了學生的發言,有時候僅僅對學法上作了指導,沒有圍繞目標做有效的評價。並且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即性的、瞬時的評價,這樣纔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

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 篇3

《老人與海鷗》一文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篇文章講述了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課文語言樸實,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讀者爲之動容。課文結構清楚,可分爲兩大部分,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後一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我引導學生以讀促悟理解課文,我學生自己讀課文,看課文哪些語句讓你感動,請同學們做上標記,並寫出自己的感受,在集體交流時,同學們大部分能夠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的語句加以體會,比如:有的同學從文中第三自然段的“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羣呼喚。”中的動詞“放、退、撮、呼喚”等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到老人對海鷗的愛,以及他餵食海鷗動作的嫺熟,更表現出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麼默契。我適時引導學生,“是呀,作者對老人餵食海鷗的細節描寫正襯托出老人對海鷗的愛。”接下來,我引導學生運用剛纔抓住的動作細節描寫的方法再來學習下面的課文,比如,有關老人的語言描寫部分、神態描寫部分等等,我還適時給學生補充有關文中老人的資料,對於學生加深體會老人對海鷗的那份無私的愛和海鷗對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深情,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足之處,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在指導學生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這一方面用的時間比較多,但是,在引導學生聲情並茂地讀的方面沒有重視,尤其是本課作者在細節描寫方面是寫作方法的學習範本,應該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加以練習,今後,在學生朗讀以及小練筆方面還要加以訓練,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 篇4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吳慶恆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羣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羣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爲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乾,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後又肅立不動,像是爲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

課文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後半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教學這篇課文時,爲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圍繞文中兩個問題展開教學:1、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老人愛海鷗?2、老人死後,發生了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從中體會到什麼?基本教學流程是:導入課文,出示學習目標,然後出示自學指導,讓學生自由默讀課文,基本流程如下:默讀課文——自主學習畫出句子(能體現老人愛海鷗的句子)——寫體會(批註)——小組討論——彙報(合作交流)——師生點評。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展開想象,豐富文本內容,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如在品味描寫老人的外貌描寫的句子中抓住三個“褪了色”體會老人的無私,適時讓學生補充課前查找的關於海鷗老人吳慶恆的故事;抓住“背已經駝了”體會老人年紀很大,但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十多年來,一到冬天每天堅持步行二十餘里給海鷗餵食,因爲工資不多,全是節省下來給海鷗買餅乾——說明他的無私,對海鷗就像對自己的兒女。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真正體會文本表達的情感。

這節課帶給我最深的一點感受是隻要大膽放手,有方法的指導,學生就能學得輕鬆,並且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爲他們自己也能找到答案,這是一件快樂的事!

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 篇5

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感人的文章,所以在上課之前,我就打算用我的朗誦來渲染孩子們,讓他們也走進文章,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羣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羣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爲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乾,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後肅立不動。像是爲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

我的認爲這樣的文章,以讀爲本,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在閱讀體驗中感悟文本,使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感受。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的親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在第一節課中,通過自由讀、默讀、個別讀、集體讀、引讀、選擇讀、齊讀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悟,讀中品,讀中評,教師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不要太多的解釋。讀的過程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喚醒學生主體意識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爲讀書的主人。

小學語文老人與海鷗的教學反思 篇6

最後第三課時進行課後拓展:當老人最後一次餵食海鷗時,那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呢?先想一想,再寫下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昇華了學生的情感。

這篇課文的容量很大,但是上完後,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感覺自己教學時間的安排上還有些欠缺。當孩子的回答不到位時,教師沒有很好地進行點撥,而是一昧地期待孩子的精彩,浪費了很多時間,致使教學任務沒有在規定時間裏完成。今後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