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怎麼寫語文教學反思

怎麼寫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語文教學反思

作爲剛剛擔任六年級語文教師的我,面臨的問題就是: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我覺得一節好的語文課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怎麼寫語文教學反思

一、重視情境創設,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以任務引導學習,激發學生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體驗和感悟學習內容。語文教學離不開情境,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讓學生自由“展示自己”

課堂上,要大膽地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每學習一篇新課文,我都鼓勵學生儘可能地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上課時,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2、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我經常上網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另外,我還結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使學生儘量領悟不同類型的文章的寫作技巧;同時,鼓勵學生閱讀中外兒童名著,領略書中的精妙所在。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回顧我聽過的語文課堂教學以及自己兩年語文教學經歷,特別是在整體批閱了學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後,我真正地意識到:小學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只有學生把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對周圍生活的觀察、描寫中,才能真正地

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因此,我不斷鼓勵我學生堅持觀察周圍的一切,要養成從生活中汲取養分的好習慣,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

二、在情境中學習語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例如《懷念母親》一課,作者通過介紹自己對兩位母親——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懷着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和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在教學中,爲了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我設計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導語:“你喜歡自己的母親嗎?誰能列舉一件小事談一談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深厚感情?”簡短的一句話,開啓了學生感情的閘門,學生紛紛發言。正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在簡單的交流中,學生對自己母親的熱愛,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正是基於對自己母親的熱愛,學生才漸漸走進了作者的心靈,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對理解課文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課前的思考,有助於有效教學,智慧教學;課後的思考,有助於發展與提高。只有教師學會思考,才能教會學生思考,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更富有意義。

  語文教學反思

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即將結束。回顧一個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的感覺還比較滿意,幾個曾經學習上無所謂的孩子對語文感興趣了,對於語文學科來講,興趣顯得尤爲重要。大部分同學進步很快,讓我感到自己平時的工作已經得到了回報。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我覺得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不錯。

一、以賞識的教育喚醒孩子的自信心。

有了興趣,沒有信心也不能在學習上有大的突破。一些孩子之所以成績差,因爲其在學習上沒有成功的信心。因爲很多老師課堂的目光多停留在優生身上,提問時不注意,好不容易給個機會學困生生,可能是道難題,只會讓其丟臉,沒有成功怎會開心?我提問會根據難度來,簡單的讓學困生回答,正確率自然高,讚美的語言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常常喝一肚子蜜,精神爽,信心自然上去,他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腦子不如人。即使答錯了,也要找個理由誇一誇。我就是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眼裏,大家都一樣,只是態度不同造成成績的差異。態度改變,成績一定進步。

二、夯實基礎知識,抓實基本技能。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只有夯實基礎,學生的語文成績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雖然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依舊不能忽視。這個學期,我要求學生從把字寫認真、清楚開始做起,明確了學生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平時加強了生字和新詞的聽寫,從源頭上堵住了出錯的概率。其次,分階段、分內容注重了對語文基礎的回顧和複習,如:結構相同找詞語,修辭手法、改病句、縮句的操練,名言警句的積累、重點句的理解、把握課內外閱讀、加強了寫日記和即席作文等。此外,對於語文的作業,要求上課專心,不懂多問,力求掌握於課內。在充分了解、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精講精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抓好各單元的過關,從字詞、段落到篇章,要求學生逐個過關。

三、重視學法指導,注重積累,提高學習效率。

語文學科尤其重視知識的積累,我曾多次告訴學生,語文課上,老師講了再多的方法,如果自己不去記憶,課外不去大量閱讀,積累好詞佳句,是無法寫出的好的文章來的。優生爲什麼經常有玩的時間,可成績卻不錯,這是爲什麼呢?我想:學習最重要的莫過於是學習方法了。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老師重視了學法指導,學習效率將會大面積提高。首先,我要求優生小結一下自己的學習方法,在班隊課中介紹給大家,其次,學生要做好課前預習,專心聽課,及時作業,認真複習,平時要學會思考找規律學習。最後臨睡前好好回顧當天所學,到雙休日再重新溫固知識。要求背誦的課文,詩詞,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的成語,都必須熟練背誦,當然,如果不願意背誦,還可以選擇反覆地抄寫。背誦或抄寫,可以自己選擇,目的只有一個,牢記於心。數學老師常說舉一反三,語文一科中有些題同樣如此,同一知識的測試,有很多種方式,老師平時加以訓練,學困生纔不會再考試中束手無策。如把轉述的話變成引用的話,那麼又怎麼把引用的話變成轉述的話呢?人稱代詞怎麼變化,意思纔不會變化,練習多了,學生自然就有感悟了。

語文教學因爲其學科的特殊性,涉及的知識面很廣,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因爲工作量大,我感覺自己的閱讀還不夠,特別是理論書,下學期還要在這方面下功夫。只有在理論的指導下教學,才能成爲一個學者型的教師,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語文教學反思

這段時間我發現教學中存在着一個問題:課堂氛圍較差。

學生中普遍語文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濃,語言言和口頭表達能力缺乏。上課時,不管我的課前準備有多充分,他們的反應大多數情況下比較冷淡。學生被動的接受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學生知識面狹窄,尤其缺乏古文的閱讀能力,對文言文的講解時,我因急於拉進度,而沒能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造成了課堂上的滿堂灌,缺乏師生互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沒能調動起來,這樣一來,學生一上古文課就頭疼,一讓他們背課文就更頭疼。沒了學習古文的興趣,課堂氣氛可想而知。

學生中的問題有很多:

一、基礎知識方面的不足

在詞彙教學部分,同學們的基礎就很差,很多同學不要說連詞成段,妙語連珠,連最起碼的語句通順也做不到,更有象施家榮這些同學的語文水平最多隻能算是小學水平,錯字、別字一大筐。

二、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分成兩方面來說明。現代文閱讀中,學生們的反映還算可以,經過課堂上的引導,基本上能理解文章的意義。古文閱讀中大部分學生比較的怕吃苦,不肯背相關的語法知識,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對部分知識點死記硬背,沒有真正理解,從而導致了學生在閱讀古文時,常因爲在背景知識方面的嚴重缺乏而導致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義,缺乏自己規類,自己總結的能力。

厭學的情緒,缺乏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如何才能調動這些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學好語文課呢?

措施與改進方法:

一、藉助媒體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生主要是通過視覺和聽覺來獲取各種信息的。課堂上,藉助媒體——音樂、錄像、課件等電教手段,讓學生形象地感知語言文字所反映的那活生生的事物,引導學生欣賞祖國山河的絢麗多彩,體驗感人場面的扣人心絃,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學生便由感而發,情緒大振,激情奔放。

二、設計好導語

導語是一篇課文的起始,精彩的導語應該像詩一樣精練、感人。導的方法多種多樣,好的導語必須"動情",使學生用最短的時間進入最佳準備狀態。如我在講《世間最美的墳墓》中這樣設計導語:人生中有些事情是無從逃避的,譬如說死亡。人生自古誰無死?墳墓將成爲人們生命的最後驛站。歷史上不少名人死後都安葬於名園,有高聳的陵墓,頌揚的碑文,精美的雕像,甚至森嚴的殿堂。至於爲修築自己的陵寢,而大興土木,不遺餘力的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更是屢見不鮮。同學們從一些書中或影視中可以瞭解到或看到很多豪華的、宏偉的陵墓。下面請大家欣賞幾張圖片,看看誰能說出它們的名稱。(投影)

學生觀看圖片回答問題,教師適當補充。教師總結:同學們,我們剛纔欣賞了三座陵墓的圖片,它們美不美?(美)

它們各有各的特色:金字塔,至今還是人類的未解之迷——神祕美,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陵墓——雄偉美,泰姬陵,用雪白的大理石砌成,晶瑩剔透——秀麗美。那麼同學們知道世界上最美的墳墓是哪一座嗎?下面就讓我們跟隨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先生到俄國去拜謁“世間最美的墳墓”吧。

這樣托爾斯泰的人格魅力就在學生心中禿現出來,敬仰之情由然而生,更有助於學生了解其高潔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