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意境內涵的文化學闡釋閱讀理解

意境內涵的文化學闡釋閱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所謂道家意境,就是以道家文化精神爲主導的藝術意境

意境內涵的文化學闡釋閱讀理解

道家文化精神可用一個字概括,這便是“道”。“道”是一種“先天地生”、“可以爲天下母”的最高宇宙本體的存在。“道”是最高的存在,而“天”、“地”、“人”都是“道”的派生物。在體現道這一點上,天、地、人是一致的。《山木》說:“人與天,一也。”不過道儒兩家的“天人合一”觀是不同的。在儒家那裏,天與人是父子關係;而在道家這裏,天與人則是兄弟關係。父子關係,就罩着一層倫理的色彩,故強調一個“德”字;兄弟關係,就浸着一片平等的親情,故強調一個“情”字。因此,道家的思想就更具有藝術意味,也更接近於美學。於是,道家思想對於中國文人和中國文學的影響更大。林語堂先生說:“一切優美的中國文學,……都深染着這種道家精神。”

道家文化精神的核心,也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這便是“無”。“道”的核心就是“無”。它是一種“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主體無法感知的最高存在。按照《老子》二十一章對於“道”的推演,是由“無→象→物→無”,也就是從“無”開始,最終又歸於“無”。如一朵花,從無花始,到有花,再到無花;一個人,從無此人始,到有此人,再到無此人。這是一條從“無→有→無”中總結出來的事物發展的規律,是一個生命的過程,也是一個哲學的圓圈。但這只是本體的“無”,即“無”的宇宙哲學。此外,還有一種主體的“無”,即強調主體的“無情”、“無爲”。這是“無”的人生哲學。主體的“無”與本體的“無”不同,它即是“超越”,是一種超越的人生態度和主體人格境界。因此,如果說,儒家在強化主體的話,那麼,道家則是在淡化主體。

因此,在以上道家文化思想影響下的藝術意境,即道家意境,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物我不分的意境。莊子說:“萬物與我爲一。”在道家那裏,真正有一種澄心觀物的超越的態度,因而物與我、人與自然也真正地融爲一體了。由於儒家凸顯主體(我)的地位,所以,在儒家那裏,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單向的;而道家則是淡化主體(我)的地位,所以,在道家這裏,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雙向對話和交流的關係。另一種是無我意境。道家貴無,在他們看來,既無本體,也無主體;既無物,又無我。但在藝術中,卻衍生出無我意境來了。陳來先生說,莊子、陶淵明體現了無我之境。蔡報文先生也說:“‘無我之境’就是‘莊學之意境’。”此類意境屬老生常談,故不舉例。總之,陶淵明、李白等人的詩境是道家意境的傑出代表,山水詩、玄言詩、山水畫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選自《意境內涵的文化學闡釋》,有刪改)

8.下列對道家文化和道家意境的闡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

A.道家文化精神可以用一個“道”字來概括,其核心也就是一個“無”字。這個“無”既是本體的“無”,又是“主體”的“無”。

B.按照《老子》二十一章對於“道”的推演,即由“無→象→物→無”,也就是從“無”開始,最終又歸於“無”。這是“無”的人生哲學。

C.儒家強調“德”,道家強調“情”,故道家的思想更具藝術意味,更接近美學。道家意境是以道家文化精神爲主導的。

D.道家意境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物我不分的意境,一種是無我意境。在道家那裏,打破了物我的界限,能實現人與自然的'雙向對話和交流。

9、下列推斷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在道家的宇宙圖式中,“道”是最高的存在,而“天”、“地”、“人”都是“道”的派生物。就是說,道在天中,在地中,在人中,處處皆有道。

B、道家文化強調主體的“無”,即強調主體的“無情”、“無爲”,這是一種超越的人生態度和主體人格境界。這也符合道家修養所要求的清心寡慾、清靜無爲。

C、陶淵明、李白等人的詩境是道家意境的傑出代表。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李白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夢遊天姥吟留別》)就是這種“物我交融”的意境的典型體現。

D、儒家強化主體,道家淡化主體。儒家是一種有我之境,道家意境是一種無我之境。杜甫的詩歌經常吟詠忘記自我的痛苦得失而憂國憂民的情懷,這就是一種無我的道家意境。

10、金聖嘆說:“我看花,花看我。我看花,人到花裏去;花看我,花到人裏來。”請從人與自然交流的關係角度,簡單說明這屬於儒家意境還是道家意境。(3分)

答案

8、B(這是“無”的宇宙哲學。)

9、D(杜甫的詩歌是有我的儒家意境的典型代表。)

10、是道家意境。在儒家那裏,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單向的,即只有“我看花”,而沒有“花看我”;在道家這裏,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雙向對話和交流的關係,即既有“我看花,人到花裏去”,又有“花看我,花到人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