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門限爲穿典故

門限爲穿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智永書法《真草千字文》宋拓關中本

門限爲穿典故

門限,門檻。爲,被。穿,破。意思是來往的人非常多,連門檻都被踢破了。

此典出自《書法正傳》:“求書者如市,所居門限,爲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之鐵門限。”

這裏講的是,陳、隋年間著名的書法家叫智永,名法極,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孫。相傳他寫的.《真草千字文》八百餘篇,分送浙東各個寺廟,前往求書的人絡繹不絕,竟把智永的門檻都踏破了,只好裹上鐵皮,稱爲“鐵門限”。

智永作爲王羲之七代子孫,祖宗家法對其束縛是根深蒂固的,他並非是一個才華橫溢,推陳出新的創造型人物,但他的那種潛心修學,孜孜不倦的精神卻不得不令人歎服。“登樓不下四十餘年,積年臨書千字文,得八百本,江東諸寺各施一本,所退筆頭,置之大竹簏,簏受一石餘,而王簏皆滿,取而瘞之,號退筆冢”。智永此舉可能會有譁衆取寵之嫌,但其感召力也是不可忽略的。

《真書千字文》技法純熟,線條飽滿豐腴,結字秀麗平穩,整體雍容典雅,嚴謹中透露着散逸的成份。唐李嗣真《書品後》稱“精熟過人,惜無異態”。宋蘇拭《東坡題跋》“永禪師欲存王氏典型,以爲百家法祖,故舉用舊法,非不能出新意求變態也。然其意已逸於繩墨之外矣!》”明項穆《書法雅言》:“智永專範右軍,精熟無奇,此學其正而不變者也。”大凡古人對他的評價常常是褒貶參半,對其精熟的二王法度,歎爲觀止,對其以身相許不思變法,甘爲奠基石的行爲深感惋惜,然而不可抹殺的是當北碑在隋代盛行而南派並不爲顯的時候,他能獨守空房,嚴尊祖訓爲後人特別是爲唐代書家開啓“魏晉風度”之門建立“尚法”書風開闢了方便的途徑

在探索二王神韻方面智永在隋代可謂是權威了。《東洲草堂金石跋》載“右軍書派自大令已失真傳,南朝宗法右軍者,簡牘狎書耳,至於楷法精詳,筆筆正鋒,亭亭孤秀于山陰棐幾直造單微,惟有智師而已”。王紱《論書》雲:“隋代混一海內,淄流遺老,獨推智永,所傳永欣《千文》千載奉爲楷式……”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