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小學語文《理想的風箏》片段分析

小學語文《理想的風箏》片段分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他的風箏長各式各樣:有最簡單的瓦片兒,也有長達丈餘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風箏。他的腿自然不便於奔跑,但他卻決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的快樂。他總是自己手持線拐,讓他的孩子或學生遠遠地擎着風箏。他喊聲起,便不斷拉動手中的線繩,那紙糊的燕子便抖動翅膀,翩翩起舞,扶搖直上。他仰望白雲,注視着那黑色的小燕在風中翱翔盤旋。我常常站在他旁邊,看着他的臉。他臉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覺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個同我一樣的少年。

小學語文《理想的風箏》片段分析

1、劉老師腿有殘疾,爲什麼每年春天都要忘情地放風箏

因爲他把自己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了信心的情感寄託在風箏上.同時也在我們的心中撒灑下了希望的、理想的種子。

2、課題理想的風箏的含義是什麼?

放飛的'風箏是劉老師熱愛生活的標誌,儘管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藉助自由翱翔的風箏寄託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爲的理想,以理想的風箏爲題,更能表現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及不懈追求,他爲學生樹立了榜樣,播下了一顆顆理想的種子。

3、風箏的式樣很多,說明劉老師是精心地進行了準備。

4、笑着體現了他不畏困難和樂觀的精神。叫着是指心中的快樂。蹦跳着是一種忘我(忘記自己是一個殘疾人)。不要管我,我自己來表現了劉老師的自信。

5、從劃線句子中的絕不肯我們可以感受到:劉老師熱愛生活,喜歡挑戰自我。

6、劉老師笑得甜蜜是因爲:他親手把風箏送上了藍天,並從中感受到勝利後快樂。

7、我覺得劉老師像一個少年是因爲:他身殘志堅有着強烈的愛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