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匆匆的所有修辭手法

匆匆的所有修辭手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修辭手法就是選用各種語言手段以提高表達效果的方法,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匆匆的所有修辭手法,供大家閱讀參考。

匆匆的所有修辭手法

  一、語音方面

運用語音因素和語音規律可以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語音也可以幫助修辭方式提高修辭效果,豐富修辭方式的內容,這篇散文充分融合了二者,讓讀者感受到音樂美。

(一)疊音詞的運用

《匆匆》這篇散文善於運用疊音詞,且疊音自然,聲調和諧。如“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使得文章勻稱協調,富有整齊美。再如“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輕輕悄悄”“伶伶俐俐”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文章的韻律感,還形象地描繪出了時間流逝的悄無聲息,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無奈之情。

(二)句子停頓帶來的節奏感

文章第一段“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三個排比句,每句都由一個四字句和一個六字句組成,三個排比句中間自然停頓。在句子相同的位置上更換了幾個詞,形成有節奏的變化和重複,語調舒緩,使文章從一開頭就籠罩在淡淡的惆悵和期待中。類似的還有“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中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再如“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前兩句運用比喻手法,句子自然停頓;後兩句“被微風吹散了”和“被初陽蒸融了”使用對偶,富於音律美和節奏感,同時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惋惜。類似的還有“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着”,作者借用“去來”這一矛盾形成鮮明的對照,使得文章協調感增強。還有“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這一句的反覆使用也增強了文章的節奏感。

(三)語調的變化

文章開頭的排比句後緊接着“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前面的排比句本是舒緩的語調,一個“但是”使得語氣突變,語速加快,“聰明的,你告訴我”採用呼告的手法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使人感到親近,後面一連四個問句,中間還穿插作者個人想法的回答,在語調的變化中體現了作者想抓住時間但又不如願的心情,一開始的事物還讓作者有所期待,可時間一去不復返,這讓作者感到無奈。

  二、詞語和句式方面

這篇散文也有幾處詞語的修辭藝術值得分析,如“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煙本就已經很輕了,作者卻在煙前面再加上一個“輕”字,賦予煙更輕的含義;微風的風力基本上是微不足道的,但這裏微風把輕煙吹散了。同樣,薄霧已經是離散不遠了,初陽的“力氣”和微風差不多,但這裏初陽把薄霧蒸融了。這一句用“被”字句,有“被處置”的意味,讓人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

  三、修辭格方面

這篇散文中修辭格運用得特別多,每個修辭格的運用各具特色,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表達了相同的文章主旨。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質不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修辭格,也叫“譬喻”。文中有多處用到比喻手法,如“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作者在這裏把時間的流逝比作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把抽象的時間具體化。針尖本來是細小的,水滴在針尖上,那麼水滴比針尖更細小,這麼細小的水滴滴在大海里絲毫不會讓人有所察覺,而大海那麼大,你也找不到那滴水滴在何處,形象地寫出了時間流逝的悄無聲息和不知流逝的時間都去了哪裏的無限慨嘆,使讀者感同身受。再如“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這裏作者把過去的日子比作輕煙和薄霧,輕煙被微風吹散了,薄霧被初陽蒸融了。如前文中所說,“輕”“薄”等修飾語的使用,更增加了作者對消逝的時間的無奈之感。

(二)擬人

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情感。文中整個第三自然段基本都把時間作擬人化描寫。如“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太陽是沒有腳的,這裏作者賦予太陽以“腳”,生動地寫出了太陽一天中從東昇到西落的變化。再如“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察覺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這一段運用擬人的手法,化虛爲實,把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的“時間”這一抽象事物描繪得生動形象,栩栩如生。一天中,不論你在做什麼,你都能“看”到時間從你身邊默默溜走,可是你卻毫無有辦法,你想挽留他的時候,那個被挽留的時間也在流逝,我們一方面感受到時間溜走之輕快,另一方面又油然而生出淡淡的憂傷之情,就像作者說的“我掩着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儘管我們感慨時間流逝之快,卻又不得不面對不停更新的日子,而當我們感慨時,時間也不會停住,這着實讓人無奈又惋惜!

(三)排比

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相關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來,使內容和語勢增強的一種修辭方法。排比有突出的表達力。《匆匆》用到排比也是很多的。如“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三個句子並列,增強了句子的語勢。這一處的排比用來說理,燕子飛走,還會飛回來;楊柳枯了,還會再發芽;桃花謝了,還會再開;用了三個例子來說明事物的循環往復,令人信服,進而引出下文――“時間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用鮮明的對比把這情感表達得自然貼切,耐人尋味,使讀者陷入思考。

(四)設問

設問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常用於表示強調。爲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這篇散文一共出現了11處疑問句,其中有很多都是設問,如文中倒數第二段連續的幾個問句“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裏我能做些什麼呢?”“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爲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以及最後一句呼應開頭的話“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些問題有的作者回答了,有的沒有,每一個問題的情感都在上一個問句的基礎上更深一層,從對“我”在逝去的日子裏都沒有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的質疑,到感覺自己的人生像是白過了一樣的悔恨,再到對既然這樣,那“我”爲何要白白走一遭這樣的人生的不平。連續的設問也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深思。

  美句分析

比如文章開頭:“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兒用了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排比句描寫出一幅有靜有動,有聲有色,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反問句與前一句形成鮮明的對比,讀後引人產生聯想和想象,覺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來,唯獨時間不可以。心裏油然而生一種淡淡的憂愁。

再如這句也寫得很美:“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這裏運用了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極小極小的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多麼渺小,消逝得那麼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讀到這裏會有一種無奈的感覺。

還有這句:“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這句話用排比和擬人的手法從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以細膩而獨特的筆觸,賦予時間以人的靈性、動作的快速。讀後時間之快,不可挽留的感覺非常深刻。

最後,文章以“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來結束全文,這個反問句既照應開頭,又強調時間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篇幅短小,構思精巧,作者匠心獨運地以發問句式爲紐帶聯結全文,一步緊似一步地展露內心的思緒。通篇只有六百來字,居然用了十一次問句,其中包括疑問、設問、反問句。在一連串看似不求回答的設問中,表現了一個微妙的內心世界。

以上這些句子在整個結構中,實際上是起了個牽引情感的線頭作用,通過它一層緊扣一層地點明瞭主題,一次一次地深化了主題。這樣不落俗套的藝術構思,確是有作者獨特的風格。

《匆匆》這篇文章正是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如此優美,喚起我們的聯想和想象,使我們受到感染,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重新對生命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追索着生命的價值,一種對時間的來去匆匆感到惋惜的情感油然而生。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認真分析《匆匆》的修辭手法,對以後的閱讀和作文都會產生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