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王猛賣畚的典故

王猛賣畚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典出《晉書·王猛傳》。

王猛賣畚的典故

晉代的王猛,宇景略,北海人,家住在魏郡。

王猛年輕的時候,家境十分貧寒,不得不在洛陽以賣畚來維持生活。

畚,就是用竹、木、鐵片等做成的類似簸箕的器具,專門用於盛垃圾之類的東西。

王猛每天到街上賣畚,很被人瞧不起。

一天,有一人來買畚,主動出了很高的'價錢。王猛見狀,心中十分高興。

“可是,我沒有帶錢。”買畚的人說,“我家住得離這兒不遠,你要是真想賣,就跟我到家去取錢。”

王猛本不情願,但又考慮到那人出的價很高,自己會有大利可圖,便答應了。

“請跟我走吧。”買畚的人說。

王猛跟着那人,並未覺得走了多遠,但卻進入了深山之中。突然,王猛見一位老翁,頭髮和鬍鬚全白,端坐在椅子上,有十多人侍立在他兩側。

王猛正在發愣,有人來引王猛前去拜見。王猛連忙上前叩拜。

老翁見了,勸阻道:“王公何必要拜呢?”

老翁說畢,給了王猛十倍的畚錢。王猛見老翁給了這麼多的錢,正準備推辭,但老翁卻派人送王猛回去。

王猛告辭了老翁,出了門。待他回頭一看,發現自己原來是身在巍峨高山之中。

後來,“王猛賣畚”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人未得志時,生涯寒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