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偶教學設計

偶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偶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偶教學設計

偶教學設計1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詩中的5個生字,會寫“客、何、音”三個字,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緊扣識字教學,巧妙抓住“客”作爲切入點,結合“何來”一詞擴展開來,讓學生思如泉涌,想象萬千,再通過品讀了解詞句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讀詩、悟詩中懂得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調動體驗,激趣引入。

剛纔有個小朋友一臉興奮地告訴我,本週六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請幾個小朋友到他家和他一起過生日。看來,這個小朋友是想幹什麼呀?(生:請客。)他想邀請小朋友到他家去――(生:做客。)小朋友就是他的客人。“請客”、“做客”、“客人”都有一個――“客”字。對,現在我們就一起把這個“客”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來。(師範寫,提醒“橫撇”的“撇”和“捺”要寫得舒展才好看,生書空。)說說怎麼記住這個“客”字,然後生根據同學的發言再寫寫、記記 “客”。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談話,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自讀全詩,巡視指導:孩子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詩中恰恰也有一個“客”字,來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詩中的生字,不認得的字藉助下面的小精靈的幫助來讀準。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裏。開始!

2.生劃出生字,師小黑板出示(偶、鬢、衰、客、何、音)。“同學們看看這些字讀準了沒有?”

3.指名讀字;師:“說說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4.同桌互相讀全詩:聽一聽字音讀準了沒有?

5.指名讀,生評議。及時表揚。

設計意圖:(學生自讀的目的,讓學生讀有所獲並且懂得讀的方法。)

三、找準切入,讀詩悟詩。

1.緊扣““客”字”,啓發思考:

師:老師剛纔說這首詩中也有一個“客”字,發現它了嗎?生:“笑問客從何處來”。師:再讀讀這句詩,思考一下: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麼發現或疑問?生提問:客是誰?從什麼地方來的客?爲什麼要來?師:我們一起寫“何來”,在“客”後板書:何來?)師:孩子們都很會動腦,提出了幾個很好的問題。現在請孩子們仔細讀詩或觀察插圖,去尋找答案。(生自讀詩歌,勾畫。)

2.品讀詩句,分享感受:

預設一:從詩中“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句來看,他是客,那些不認識他的孩子把他當作“客”了。師:你在詩歌中找到了答案,真會動腦筋!那你來讀一讀後兩句詩吧!

預設二:在插圖中也看得出來這個人是“客”,因爲他騎着馬,馬馱了一大包行李,這也是那些小孩認爲他是“客”的原因。

預設三:不對不對!他不是客。我查過資料,這首詩是賀知章寫自己的回鄉經歷,他三十六歲外出做官,到八十五歲才告老還鄉,你們看第一句詩“少小離家老大回”就是這個意思。師:真棒!把你的理解送進去讀一讀這句詩。生讀。

預設四:我還從第二句詩“鄉音無改鬢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這個地方的人,還說着這裏的話,幾十年了都沒改變鄉音。

師:鄉音的“鄉”就是――(生:故鄉、家鄉的`“鄉”)你的家鄉是――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如果將來你離開了家鄉,你會想念家鄉嗎?(會!)

師:那麼詩人爲什麼要“回”,你們明白了嗎?

生:

預設一:因爲他思念家鄉;

預設二:想回來看一看家鄉的人;

預設三:他想吃一吃家鄉口味的飯菜;

師:真應了那句“親不親,故鄉人;甜不甜,家鄉水”呀!(隨機板書:想家鄉!)帶着這種心情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讀,語速稍快。)

師:爲什麼詩人想念家鄉,卻要等五十年纔回來?

生:……

師:是呀!科學技術給我們現代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可詩人的年代就不同了。詩人三十六歲離開家鄉,到八十五歲纔回來,整整五十年哪!多少個日日夜夜啊!詩人時時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家鄉,可因爲公務繁忙、交通不便就沒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而今,終於盼到了這一天!想了多少年,夢了多少年,家鄉的一切還如我想像中的一樣嗎?大家一起來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讀詩句,讀得較好,“老大”一詞拖得較長。)

師小結:原來這個看似“客”的人其實――(生:並不是客!)不是遠道而來的客人“來”了!而是離鄉多年的遊子――(生:“回”到這裏了!)不是 “來”而是――(生:“回”呀!)師:不是“來”――(生:而是“回”呀!)再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生有滋有味地讀起來,“回”字咬得特別重。)

迴歸全詩:五十年了,許多的事情都已經改變了,難怪家鄉的小孩子會把我當做客人,笑着問我從哪裏來?詩中哪兩句說的是這個意思。生: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師:好,我們一起讀全詩。 四、以情引讀,讀中悟情。

師:有人說一首好詩就是一首動聽的歌曲,那麼這首詩究竟是歡快的歌曲,還是憂傷的歌曲呢?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放進詩中,美美地讀一讀這首詩。

預設一:我認爲盼了幾十年終於回家了,應該高興纔是。所以我要這樣讀,生以歡快的語調讀詩。師引導同學們以歡快的語調一起讀一遍詩。

預設二:詩人終於回家鄉了,家鄉的兒童是那樣熱情好客,詩人一定感到非常親切。我想這樣讀,生以愉悅舒暢的語調讀。

預設三:我想用憂傷的語調來讀。詩人回家時已經八十五歲了,家鄉的許多事都改變了,當年的朋友大都已經去世了,還被家鄉的小孩子當做客人,所以我想詩人的心裏一定會有些傷感。生讀詩。師:認爲他說得有理的跟他一起讀全詩。

師:大家讀得真好!能讀出自己的感悟就是讀懂了詩,讀出了詩的韻味。看着大家讀得這樣投入,我也想讀一讀,願意給我這個機會嗎?(生笑:願意!)

設計意圖:(圍繞“客”字做文章:是“客”嗎?“客”從何而“來”?不是“客”!“客”爲何“回”來?既觸發了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又落實了詩歌語言的訓練點,從而讓學生在反覆涵詠品味詩歌語言中悟詩情、品詩意,並將這些感受內化成豐富的情感。)

四、背誦詩歌,深情永駐。

賀知章那份濃濃的熱愛家鄉的深情也深深地打動着我們,讓我們把這首詩、這份情永遠記在心中。生配樂吟誦。

設計意圖:(在深入領會古詩的意境之後,背誦則變得輕而易舉。)

五、拓展閱讀,加深感悟。

就在剛纔,我們一起感受了唐代賀知章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也分享了大家對這首詩的感悟。其實,熱愛家鄉這一千古不變的情懷,還體現在許多的古詩佳作中。我們熟悉的有――李白的《靜夜思》,張繼的《楓橋夜泊》……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相信讀了這首詩,大家對《回鄉偶書》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設計意圖:(以“熱愛家鄉”爲整合切入點進行拓展,使學生多維度地獲取信息,並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和感悟。)

偶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道德目標:遵守紀律,團結合作,積極進取

情知目標;樂於分享,能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人,能仔細聆聽他人的發言

認知目標:

1、自讀古詩,感受詩歌的節奏美和音樂美。

2、在自讀、理解的基礎上,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3、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激發學生閱讀古詩、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4、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閱讀古詩、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手段】

自學+講解+討論互學

【教學過程】

過程

修改意見

互閱作業

互閱《補充習題》二(1)三(1)

感情調節

1、全班齊背《江南春》

2、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板書課題,齊讀,解釋

4、簡介程顥

自學

要求:(1)讀準生字,讀通詩句

(2)邊讀詩句邊想詩句的'意思

互幫

1、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詩句,互相啓發

2、解釋“餘”

3、小結:一二兩句寫景,三四兩句抒情

釋疑

反覆品讀,精讀古詩

自學提示:

1、學生自由讀古詩,思考:從字裏行間感受到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2、指名交流:《春日偶成》:表現了詩人在春天無比高興、愉悅的心情。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練習背誦:自由練習背誦,同桌互背,小組比賽背,指名背誦,齊背。

反思

這兩首詩有什麼不同之處?

小組討論,指名交流。

適度作業量

《補充習題》第二題

板書設計

春日偶成

雲淡風輕餘心樂

傍花隨柳

【知者加速】

回憶自己所看到的春景,開展“春遊歸來”賽詩會

偶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懂得熱愛家鄉。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熱愛家鄉的真情實感。

三、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實物投影

四、教學時間:1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誰願意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

2、揭示課題:《回鄉偶書》

二、初讀感知

1、範讀《回鄉偶書》

2、學生藉助拼音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有困難找同學或老師幫忙。

3、認讀生字:客何

說說你是怎麼記住它們的?並用它們組詞。

4、說說你在預習中知道了什麼?

5、質疑並適時解疑。

6、看圖說說《回鄉偶書》這首詩的大意。

7、我會說:

賀知章小時侯離開自己的家鄉,直到老了纔回來。在鄉間小路上碰上了一羣孩子,孩子們地問:“_____________。”

三、朗讀感悟

1、創設情境:如果你就是賀知章,離開家鄉幾十年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身邊,你的心情會怎樣?

2、指導感情朗讀(師範讀、指名讀、生自讀、小組讀、展示讀)

(第一句:語速稍慢,讀出詩人離鄉之久。第二句:“無改”讀得昂揚一些,“衰”讀得起伏一些,讀出詩人對家鄉的思念、熱愛之情。第三、四句:語速稍快,讀出兒童的天真活潑、驚奇。)

3、背誦這首古詩,看誰先背下來。

四、實踐活動

1、藉助課文插圖和詩句進行想象,小組合作表演《回鄉偶書》。

2、師生評價表演情況

五、指導寫字:音客何

先觀察字的特點,再描紅、臨寫,最後評一評。

六、拓展活動

課外閱讀古詩,開一次古詩朗誦會。

七、設計板書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

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偶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與目標

1. 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欣賞不同表演形態的偶戲,瞭解有關偶戲的文化以及發展,瞭解偶人的造型特點及表演特色。

應會:能根據自己喜歡的故事,選擇不同材料製作布袋偶併合作演出。

2. 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相互交流學習資料和對傳統偶戲的欣賞,學生能夠初步瞭解偶戲的發展歷史和表演特色,以及偶人的設計特點和造型方法,從而體驗民族藝術魅力。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以及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了解偶戲的有關文化,加深對民族傳統藝術的瞭解,嘗試用不同材料製作偶人。

難點:材料的巧用,讓製作的偶人動起來。

教學過程設計

1. 課前準備:有關偶系的圖片,各種材料製作的簡單偶人。

2. 導入新課:

教師運用準備好的道具“手套”與學生交流:“同學們,大家好,我叫小兔哥,今天就有我和大家來聽一節是老師來上的美術課,來了解我的一家吧。”

(板書課題——偶戲)

3. 講授新課,師生共同討論並欣賞課本上的圖片。

師:大家在電視節目裏都看過有關於偶戲的表演麼?你們喜歡看麼?那麼我們打開課本看明代《木偶演出圖》這幅古畫。(欣賞《木偶戲演出圖》,瞭解偶戲的發展歷史)

師:在畫面中,古代的人在幹什麼?

生:在看偶戲。

師:那你知道表演偶戲的道具人物叫什麼麼?

生:偶人——

師:是叫偶人。那你能來說一些他們是怎樣表演的`?

生:人來在下面撐着進行表演的。

師:那這種就叫仗頭偶。

教師簡單介紹,什麼是仗頭偶?

仗頭木偶在古代稱“杖頭傀儡”,是以木杖來操縱動作完成,它內部虛空,眼嘴可以活動,頸部下面接一根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兩根操縱桿進行表演,因而又稱“舉偶”。

師:下面我們接着看下一幅圖片——皮影,皮影的歷史很悠久,誰能給同學們來解釋一下皮影戲是如何表演的?

生:前面是如同電影不得幕布,後面打燈進行表演。

師:那麼大家來說一下,用木頭爲主要材料進行表演的偶人叫什麼?

生:木偶。

師:來了解一下“小兔哥的朋友們吧”——布袋偶,爲什麼叫他布袋偶?

生:像一個口袋,主要材料使用布。

師:怎樣使布袋偶動起來?

生:手指。

師:今天請同學們也來做一個手套布袋偶吧。

4. 動手實踐,做出來一個小兔子布袋偶。

學生們準備手套等工具材料。

師:首先現剪出兔子的兩隻耳朵、鬍子、蘿蔔,然後畫出兩隻大眼睛,也把他們剪下來。後面粘上膠帶並粘在手套上。

學生開始動手實踐。

5.展示作品並進行表演。

教後反思: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儘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學生帶着興趣去學。學生喜歡自己設計偶人,但是如何讓它動起來,卻是學生感到比較爲難的事。教學中,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設置,讓學生自己探究偶人各部分關節是怎樣銜接的,又是怎樣動起來的等等。作業完成後,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偶人背景的製作,然後進行表演展示,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對本課學習內容的理解。

偶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有趣,有效。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會寫“音、何、客”3個生字,理解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背誦古詩,做到有節奏,爭取有感情。

3、通過猜測賀知章做詩時的年齡,品讀詩句圖文,理解詩意。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

難點:在語境中理解詩句,感情背誦。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交流】

方案一:背古詩,儘量做到字正腔圓。

方案二:猜方言。假如教師的方言與學生的不同,猜方言的形式,能迅速拉近師生的距離,並在不經意間滲透“鄉音”,好玩又匠心獨具。

【教學流程】

一、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今天我們學習第25課《古詩兩首》中的《回鄉偶書》。請小朋友打開書,自己先讀一讀,爭取把每一個字讀正確。

2.這首詩可能有些小朋友讀過,甚至會背,但是,真想把這首詩的每一個字都讀正確,讀得字正腔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讀題目。特別注意讀準“偶”字,並問:這個“偶”字,我們在哪裏見過?(偶然、木偶、偶爾、偶像)

(2)讀作者。

(3)朗讀整首詩,重點夯實詩句“鄉音無改鬢毛衰”。

(指導讀好前鼻音“鬢”,瞭解“鬢毛”指的是耳朵旁邊的頭髮;開火車讀準“衰”,如果學生提到“衰”字有“shuāi”和“cuī”兩種讀音,告訴學生現在統讀“shuāi”。)

4.能正確讀好每一個字,讓我們再來練讀整首詩,一定能讀得字正腔圓,更加悅耳。(讀詩)

二、紮實識字,端正書寫

1.有的時候,一篇課文會讀了,一首詩會背了,並不等於所有的字都認識了。有的字可能換一個地方遇到,說不定就不熟悉了。能不能考一考,敢不敢迎接挑戰?

2.出示生字詞語,認讀:

【偶然 木偶 鬢毛 兩鬢 衰老 衰落】

3.出示生字:【音 何 客】

(1)“小老師”帶讀這三個字。

(2)組詞,給“何”字擴詞。

[“何”在口語中使用少,不常見,組詞可以起到強化作用。]

(3)仔細觀察這三個字,寫的.時候需要提醒注意什麼?(“音”字注意上寬下窄中橫長,間距勻稱日形長;“客”字要注意撇捺舒展,口部稍小。)

(4)寫字。認認真真描一個寫兩個。

(5)評價並改進。

三、猜測年齡,理解詩意

1.生字會認、會寫,而且能把字寫漂亮了,讓我們把它送回詩句,再來正確、流利地讀一讀?(讀全詩)

2.常言道:“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小朋友能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抑揚頓挫,真不簡單。老師能不能提高要求?你們敢不敢迎接挑戰?好,請你猜一猜,詩人賀知章寫這首詩的時候,大概是多少歲?(學生猜測年齡,教師板書。)

3.猜,其實也要有根據,你不會說老師只有10歲,也肯定不會說我90歲吧?那麼,賀知章到底幾歲,黑板上哪個年齡可能最正確呢?請你用心地看一看課文115頁,不要放過一個字、一個標點、一幅畫面。找到一個理由,就做上一個記號。試試看,看你能找出幾處依據來。

4.全班討論(根據學生的發言句句落實,並以感情朗讀來展現。)

“少小離家老大回”——“少小”說明年紀小,“老大”說明年紀很大,說明至少50、60歲,而不會10、20歲。

小的時候離開家鄉,到老了纔回來,該會有多少感慨在心中啊!請你再讀一讀這行詩?

這時候的讀,我發現你變了,讀得高低起伏,讀得慢了,深沉了。誰再來試試?

我彷彿看到,詩人在搖着腦袋,說——(齊讀)

鄉音無改——“鄉音”指的是家鄉話;“鄉音無改”說明他的家鄉口音沒有改變,即使離開了家鄉,仍然很想念家鄉,忘不掉。

是啊,對家鄉的思念不但沒有改變,而且越來越深,越來越濃。讀好“鄉音無改”。

鬢毛衰——“鬢毛”指的是什麼地方?耳朵兩邊的頭髮;“衰”是指已經稀稀疏疏,有的都變白了。(可以聯繫插圖)

家鄉的口音雖然沒有改,但是人已經明顯老了。試着讀出這種感覺。

插圖——課文的插圖,畫着一個牽着馬的老人。看圖就知道他的年紀很大,背都有點駝了。

看着這幅圖,看着這位白髮蒼蒼的長者,你最想朗讀哪句詩?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相識”就是“認識”。兒童都不認識,還把賀知章當作“客人”,問客人是從哪裏來的,也說明他離開家鄉已經很久了,孩子都沒有見過。

這裏的“兒童”是不是就是指賀知章?(不是。指的是家鄉的小孩,或許也可以是賀知章兒時的夥伴。)

“。”——“笑問客從何處來”之後的“。”,說明詩人不僅僅是引用原句,不是“笑問:‘客從何處來?’”,而是敘述,從中也能看出作者的身份,體會朗讀的語氣。

5.口語交際:“笑問客從何處來”

孩子,遇到這麼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你會怎麼問啊?(生問)你真有禮貌!爲什麼要笑眯眯地問,你從哪裏讀知道的?

[這裏的口語交際,一是明確“笑問”,二是活化詩句,讓詩句讀來更可親、更可感、更有味。]

6.小結:通過大家的發言、討論,我們知道,賀知章的年紀應該很大了,是不是?到底多少歲呢?請小朋友看大屏幕:

【賀知章是我國唐朝著名詩人。他30多歲離開家鄉去做官,直到85歲才告老還鄉。這時,他已經白髮蒼蒼。】

(1)讀介紹,問:詩人賀知章寫這首詩可能多少歲?

(2)誰猜得最準?恭喜你,掌聲鼓勵!(請他吟誦《回鄉偶書》)[這樣的猜測和揭底,讓課堂充滿了趣味,充滿了挑戰,語文課堂彷彿成了一部“開心辭典”。]

(3)看了這段話,你還想說什麼?

一別就是50多年,離開家鄉的時候是年青人,回來已經“鬢毛衰”。這50多年裏,也許無數次夢迴家鄉,無數次凝神遠望。可是,詩人爲什麼一直不回家,是不是不想家?(想像說話)

7.也許因爲交通不方便,也許因爲工作不允許,詩人一別就是50多年。終於年紀大了,終於能夠回到家鄉,你猜,作者會是什麼心情?你能帶着這種心情背一背嗎?

激動:五十多年了,多少回舉頭望明月,多少回低頭思故鄉。現在,終於告老還鄉了,該有多激動啊!(背)

高興:是啊,回到了做夢都想念的家鄉,一定非常高興的!

難過:離開時還是孩子,現在都成老頭了,連孩子都不認識了,也許心裏是有點難過。(背)

又高興又難過:一直做夢都希望回到家鄉,可是真的回來了,“我”怎麼反倒變成客人呢?真是百感交集啊!(背)

8.帶着你的理解,你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背誦這首詩。(齊誦)

四、瞭解詩人,拓展補充

1.那麼有感情地背誦,知道詩人是怎麼寫出這首詩的?(“偶”——偶然想到,“書”就是“寫”;“偶書”——偶然寫出的,隨意寫下來的。)

2.回到久別的家鄉,賀知章寫了兩首《回鄉偶書》,請看另外一首:

【 回鄉偶書(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

3.補充:賀知章是浙江紹興人,鏡湖就在紹興。賀知章告老還鄉之後,皇帝把鏡湖的一角送給他補貼家用,讓他安度晚年。

4.在中國的歷史上,賀知章是一位很特別的老人,因爲他很長壽,因爲他年紀那麼大了還能平安地回到自己的老家,實在很難得。讓我們在《回鄉偶書》的背誦中記住這位老人,緬懷這位詩人。

偶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懂得熱愛家鄉。

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熱愛家鄉的真情實感。

教具學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詩句,激趣導入,提示課題

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老師今天還來了幾幅圖,大家看看你想起了哪些詩句(出示圖),大家說得真好,是呀幾句簡單的詩句就可以描繪出我們看到的景象,這就是詩歌的神奇之處。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看看它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它是:《回鄉偶書》板書課題:回鄉偶書

1、作者簡介。(他三十六歲外出做官,到八十五歲才告老還鄉)

2、重點書寫:偶師板書偶,邊釋字形,學生跟着書空右半邊;讀“偶”。

3、理解題意:偶,偶然的意思,偶書呢,書是什麼意思?學生:(書本),練習生活實際,誰有寫書法的落款時寫的:**書。(對是寫的意思)偶然間寫下的詩。

偶然間寫下的詩常常是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纔有了一時的感受,詩人賀知章回家時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有什麼感受呢,我們就要來細細地讀一讀他寫的這首詩。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說詩句,讓古詩走向生活,啓發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古詩,明白學習古詩的作用、意義,感受古詩的魅力。增加學生語言積累}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1、播放媒體資源中的範讀動畫,學生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全詩,巡視指導。

3、檢查自讀,加強識字:抽生讀詩,其餘聽讀,評價,正音。

{設計意圖: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識字、讀通課文排除學習困難,讓學生讀有所獲。}

三、知詩意

師:老師剛纔說這首詩中也有一個“客”字,發現它了嗎?

生:“笑問客從何處來”。

2、師:再讀讀這句詩,思考一下: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麼發現或疑問?

生提問:客是誰?從什麼地方來的客?爲什麼要來?

師:同學們都很會動腦,提出了幾個很好的問題。老師再來問你們一個問題:這個“客”是“客”嗎?

現在請孩子們仔細讀詩或觀察插圖,去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充分放手,給學生探究、交流的時間和機會。}

4、指名回答剛纔的問題。

例:(1)從詩中“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句來看,他是客,那些不認識他的孩子把他當作“客”了。

(2)在插圖中也看得出來這個人是“客”,因爲他騎着馬,馬馱了一大包行李,這也是那些小孩認爲他是“客”的原因。

(3)他不是客。這首詩是賀知章寫自己的回鄉經歷,他三十六歲外出做官,到八十五歲才告老還鄉,你們看第一句詩“少小離家老大回”就是這個意思。

你能從詩句中找出反義詞嗎?

(設計意圖: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工具性與人文性並重)

(4)從第二句詩“鄉音無改鬢毛衰”也知道了他不是“客”,他就是這個地方的人,還說着這裏的話,幾十年了都沒改變鄉音。④爲什麼沒有變?(說明詩人熱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5)出一個難一點的.問題:你能不能用“雖然……但是……”說一句話,還可以解釋這句詩的意思?

5、師:是呀!詩人三十六歲離開家鄉,到八十五歲纔回來,整整五十年哪!多少個日日夜夜啊!詩人時時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家鄉,可因爲公務繁忙、交通不便就沒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而今,終於盼到了這一天!想了多少年,夢了多少年,家鄉的一切還如我想像中的一樣嗎?大家一起來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師:面對“鬢毛衰”的作者,“兒童”是怎樣的呢?

6、我會說:

賀知章小時侯離開自己的家鄉,直到老了纔回來。在鄉間小路上碰上了一羣孩子,孩子們地問:“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突破本課理解上的難點。通過詩句意思的理解來讓學生體會,通過談話的方式讓學生理解久別家鄉思念故鄉的感受}

四、悟詩情

1、師:如果你就是賀知章。離開家鄉幾十年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遇到詢問自己從哪裏來的兒童,請你想象一下,你當時的心情會怎樣?

生說感受。

2、師:是啊,歲月在少年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皺紋,日子給烏黑的頭髮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遊子已不再是從前的模樣,家鄉的人與事每天也在變幻,但唯一不改的是遊子的那顆回家的心,唯一不變的是對家鄉深深的愛。請同學們帶着這種深深的愛、濃濃的情再次朗誦全詩。

生自由練讀。

有人說一首好詩就是一首動聽的歌曲,那麼這首詩究竟是歡快的歌曲,還是憂傷的歌曲呢?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放進詩中,美美地讀一讀這首詩。

3、指名讀,師適時指導語氣和節奏。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⑵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麼?(板書:思鄉)

{設計意圖:簡單瞭解詩意後,鼓勵學生讀出節奏,爲下一步讀出感情做準備。}

⑶小結:是啊,“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裏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麼我們就帶着對家鄉的思念,懷着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⑷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讀出不同的韻味,進一步感悟作者複雜的感情。}

五、指導書寫。

1.請學生自己先描一描“客、何”,注意觀察有什麼不一樣?

2.指名說。

3.重點指導“客”的書寫,問:寫“客”時應注意些什麼?(上下結構應寫得緊湊,下面“各”的撇捺要寫得舒展,“口”是扁口)。

4.師範寫“客”

5.左右結構的“何”書寫時應寫得怎樣?(左窄右寬)

6.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放古箏樂)。

7.同座位互相評價,寫得好的字加上星。

8.展示。

六、作業:

選擇其中的一項完成:

1、古詩配畫。

2、對古詩進行故事續編。

3、課外閱讀賀知章其他的詩。

(設計意圖:這種作業形式能體現層次性。)

教學反思:

上完了整節課,感覺學生學的輕鬆愉快,教師教得輕鬆愉快,古詩的教學我認爲應做到以下幾點:

1、爲學生的學習提供開放的富於情境的學習環境。古詩所描述的是古時候的人和事,是濃縮的幾個字,十幾個字,必須藉助圖畫等有效的輔助手段,創設詩中描述的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通過看、讀、說、演等一系列的活動來體會感悟。

2、突出以讀爲本,落實“讀準——讀出韻律——讀出感情”三部曲。在讀中鞏固生字,在讀中瞭解內容,在讀中體會情感,個別讀、範讀、齊讀、賽讀、引讀多形式、多方法,一切盡在讀中。

3、抓住“詩眼”,突出學生自主。詩意的理解是古詩教學的難點。因此,教學中切忌老師包替講解,而應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讓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理解感悟,再抓住“詩眼”,引導點拔,學生方能把握。

偶教學設計7

飛翔的大雁用杖頭偶,對話的人物用布袋偶,背景用投影偶。

設計意圖:瞭解外國偶戲的種類及流派,爲後面的偶戲海報設計、門票設計、舞臺設計、表演等奠定基礎。

師:一出好的偶戲,有偶戲道具設計製作和演出兩部分組成。

在偶戲道具的設計製作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造型、色彩、材料的質感等要符合演出的需要,充分展示創造者的風格。

在演出方面,偶戲是空間與時間交叉的'藝術,偶戲的姿態、移動的方式、節奏等都是詮釋角色個性的關鍵。

另外,音響、音樂、舞臺及燈光也是一臺好的偶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師:同學們想想看,演出前除了以上說的這些,還要有哪些準備工作要做?

生:貼海報、做廣告、賣票、印製劇情說明書??

設計意圖:瞭解偶戲的整體流程,爲模擬組建偶戲劇團演出做好鋪墊。

師:這節課我們就組建一個“***班級偶戲劇團”來策劃一場演出好不好?

班長和各小組組長到臺上來。

班長,你就是總經理。各小組組長就是各部門的部長了!我要看一看“***班級偶戲劇團”是不是一個團結協作,有條不紊的團隊!

(根據上節課製作的偶戲道具,商討一個劇情,確定劇名《*****》。)

(第一次作業)

現在我這個藝術總監爲各部門分配任務:

第一組,劇務和演出組,準備好演出的戲偶和舞臺,排練節目。(戲偶用前節課做好的偶戲道具)

第二組,負責設計廣告招貼和門票,並負責張貼和買票。

第三組,負責設計劇情說明書,並負責說明書的發放。

第四組,你們佈置劇院觀衆席位,然後扮演發燒友、戲迷、文明的觀衆!注意認真看招貼,排隊購票,仔細閱讀劇情說明書,做好文明觀衆。

總經理,你要協調好各部門的關係,把握好時間,用十五分鐘時間完成各項任務。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分工?

好!現在各部門開展工作!

偶教學設計8

一、教材理解

“信封紙偶”是浙美版第二冊第10課教學內容,屬於設計、應用領域。個人認爲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既要強調形成創意,又要注重活動的功能目的。信封作爲信件的外包裝,外形固定(或正方形或長方形)較爲呆板,然而經過學生一番巧妙的設計、製作之後。把它變成信封紙偶,就變得生動可愛,富有情趣,再配以表演活動,就使它具有生命力。而這一切都歸功於小朋友非凡的創造力、巧妙的構思、稚拙的動手能力。在活動過程中他們體驗了動手操作、遊戲活動帶來的快樂。根據以上理解我確定了以下重難點,並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在信封的合理位置剪出伸手指的小孔。

難點:能製作出表現自己獨特喜好的裝飾紙偶。

三、教學目標

1、瞭解信封紙偶的特點及不同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學習會簡單製作一個信封紙偶玩具。

3、在學習製作紙偶的過程中,體驗動手操作、遊戲活動帶來的樂趣。

四、課前準備

學生:信封、各種彩紙、膠水(或固體膠)、剪刀、彩色筆(或油畫棒)。

教師:信封紙偶數個,信封,彩紙、雙面膠、剪刀、彩色筆。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紙偶

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位新朋友。

師:瞧!它是誰?你們知道他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嗎?

生:……

師:信封有什麼用處?

生:保護信件、保密。

2、教師小結

師:像這樣用信封做的紙偶,就叫信封紙偶。板書課題:信封紙偶

[設計意圖:出示信封紙偶,導入課題。同時讓學生簡單瞭解什麼是信封及它原有的作用。]

(二)新授

1、嘗試剪洞[設計意圖:學生思考探索,解決剪孔位置問題,突出重點、]

師:懶羊羊有個問題想考考大家,注意它的小手位置有兩個小孔,你們能用哪種更簡便的方法剪出來?(學生思考)

請一位學生上臺演示(如果其他同學有更好的方法,再讓他上來示範)

師演示小結:剪小孔的位置在信封上下對摺後左右兩邊的地方,或者是信封左右對摺兩條邊的地方比較合適。可以在剪之前根據自己手指的大小用鉛筆畫一畫,這樣可能會更好。

2、裝扮紙偶[設計意圖:示範製作,幫助學生製作出有個性裝飾的紙偶作品,解決本課教學難點]

師:接下來,老師給大家變一個魔術,想不想看?

(將剛纔演示剪洞的空白信封換成一個男孩紙偶)

師:這個信封紙偶是用哪方法制作的?

生:彩紙拼貼加添畫法……

師:那這個紙偶是怎麼做的嗎?誰能說說它的步驟?

生1:先做臉,再做上衣服

生2:在信封上畫上眼睛、嘴巴

生3:還可以加上腳

師:同學們講的真好,那大家來看一下老師是怎樣做的。

師:拿出剛纔剪好小洞的信封,然後再把信封口朝下。

(1)紙偶形狀大小的確定

師:我想先用彩紙做一個臉

師演示畫了兩個圓,老師這裏有兩張臉,有什麼不同?你覺得用哪張臉更好呢?

生:……

師:爲什麼?

生:……

師:小的臉和身體不協調,大的臉還可以把信封角遮住,非常可愛。

師:接下來要做它衣服,除了彩紙貼,還能怎麼做?

生:……

(2)用彩色筆添畫眼睛等細節問題。

(3)顏色的選擇

貼嘴巴

師選了兩種顏色,一種是和臉的顏色一樣的,一種是和臉的顏色不一樣的

師:你覺得哪種顏色好?爲什麼?

生:……

師:一個男孩的紙偶娃娃做好了,簡單吧?

同學們再看,我這裏也是一個男孩子,你們看看他跟這個有什麼區別?

生:這個是用蠟筆直接畫的。

師: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可以彩紙拼貼加添畫法,也可以是畫筆畫或者是用彩紙拼貼。

(三)欣賞作品(將紙偶掛在繩子上出示)

師:今天懶羊羊來這裏他是有任務的,他想在我們班舉行一個信封紙偶選美比賽。我們來看一看它都邀請哪些紙偶娃娃來做嘉賓?

把信封紙偶一個一個掛在繩子上(有動物的,蔬菜的,水果的,人物的,其他的)

(四)學生創作(配上音樂)

師:小朋友信封可以做成這麼多的紙偶,現在你想把你手中的信封,變成什麼樣的呢?

生:……

師:接下來,老師要說一下選美比賽的要求:這次比賽只允許10個參加。只要做得好、動作快的就有機會。有些動作比較慢的同學可以兩個人合作。

小朋友趕緊把你的信封打扮一下,我們去參加比賽吧!

師巡視指導

(五)作品展示

師:在繩子上做好1——10的編號。

1、師:做好的請你們把自己的名字寫信封后面。(老師把做好的作品掛到繩子上。)

2、師:小朋友我們要評出三個獎分別是:創新獎、可愛獎、明星獎。你們覺得創新獎應該幾號,爲什麼?……

生:……

2、小結:

師:小朋友今天學會用信封製作可愛的玩偶娃娃,回去以後再把你們的紙偶打扮得更加漂亮,下次再來比賽!

(六)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節讓學生利用信封製作紙偶的手工課。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動手能力相對比較弱,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最擔心的是學生製作會比較慢,到時候會來不及作品展評。本課我的設計是這樣的: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

我採用了學生現在非常喜歡的卡通形象“懶羊羊”製作的信封紙偶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主題。

第二環節:新授

首先要解決的是本課的重點,如何讓學生在合適的位置剪出伸手指的小洞。我先讓學生觀察小洞的位置,再讓一學生上臺嘗試剪,其他學生認真觀察,是否正確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在鼓勵學生上臺。最後我把學生的方法總結一下,再演示可能發生的錯誤。本環節我的評價過於簡單。

接着是分析製作紙偶。我通過一個小魔術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然後引出一個紙偶,讓學生觀察紙偶分析製作方法及步驟。最後是我的示範。教師示範我當時很猶豫,要不要示範,示範擔心會限制學生的想象,不示範又擔心有些學生不會做。最後還是照顧那些基礎差的學生。在示範中我也向學生滲透製作方法的多樣性,及製作中顏色的.選擇對比。但是在這裏我出現了一個差錯,原先準備的粉紅的嘴脣,卻變成了黃色的,因此我只好問學生如果選用跟臉一樣的顏色好嗎?

第三環節:作品欣賞

在這個環節我設置了一個情境。聯繫“懶羊羊”說他今天要到我們班舉行一個信封紙偶的選美比賽。看看他都邀請了哪些嘉賓。出示各種各樣的信封紙偶掛在繩子上。學生通過欣賞作品,感受信封可以製作成各種種類的紙偶,啓發學生的創作思維。

第四環節:學生創作

這個環節我考慮到學生的動作會比較慢,沒時間意識。我就設置了這樣一個參賽條件:本次比賽只限制10名選手,只要製作動作快又好的,就可參加。動作慢的可以合作。這樣的話,就充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又照顧到動作慢的學生。大大節省了本環節的時間。我在本環節中看到有些學生做的很好只因爲慢了一些,我就臨時增加了幾個參賽名額。這樣也保持學生的積極性。

第五環節:作品展評

本環節是我自己認爲最大的敗點。我讓學生評選出幾個獎項,在最後的明星大獎上,有幾個學生就爭執了很久,我只好讓學生們投票選擇。在這裏我拖了太多的時間。其實在設計這個環節時我也考慮過別的老師說的貼星星的

方法,但當時考慮到學生一上臺紀律就會亂,後來就放棄了。課後許多的老師都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只要說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表現的很好,所以今天每個都是大明星。就可以一刀截下來,我受益匪淺。

總結原因還是我自己的課堂調控的能力還有待加強。當時整堂課我都非常的緊張不自信,人都很堅硬,跟學生的互動也不是很好,對學生的評價也不是非常到位。但是本次活動也大大增強我的自信心,現在我不會很緊張了。這次活動是很寶貴的經驗,讓我踏出勇敢的一步。以後有這樣的活動我會積極的參與,不斷的磨練自己。

偶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1、學習紙偶的裝飾方法。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5課 偶戲

2、培養學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的綜合素質。

3、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教學重點

收集一些布袋偶戲的資料。

教學難點

偶戲道具的裝飾方法。

教學準備

各種廢舊材料、線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偶戲是我國戲劇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偶戲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民間藝術瑰寶。偶戲的種類較爲豐富,有提線偶、仗頭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戲的表演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5課 偶戲

2、討論交流

課前我讓同學們本地區的`偶戲和偶戲的歷史。下面請各小組把你收集的偶戲的資料

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課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5課 偶戲

1、欣賞課文圖片

請同學們看書,和同學討論課本上的偶戲這幾幅圖片都是什麼偶戲?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髮言。

2、瞭解一些製作木偶的方法。

師:看!有那麼多的裝飾方法,偶戲我們也來試一試吧,每個小組裝飾一個小紙偶,組長作好分工,看哪個組能在五分鐘之內裝飾好並且拿到講臺上來。

生:(按組裝飾小紙偶。)

師:噢,上來了那麼多的小朋友。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爲什麼?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裝飾它嗎?

三、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環節說明及反思: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裝飾方法和材料馬上應用起來,並且通過學生的評價進一步探究紙偶裝飾的一些要素,如:顏色的搭配、和諧、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進一步地體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同學們已分組編好了童話劇,還根據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紙偶。現在,開始裝飾我們的紙偶。注意要美觀,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組就可以表演童話劇了。看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現在開始。

生:(分工裝飾小紙偶。)

五、現在來看看我們的童話劇表演,好嗎?你們除了看錶演,還要觀察紙偶是怎樣裝飾出來的。

六、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裝飾了我們的小紙偶,並進行了童話劇的表演。只要用心觀察,我們還可以發現更多的裝飾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紙偶表演童話劇,還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話劇,請大家欣賞它們的裝飾。(放錄象)

偶教學設計10

一、師生交流引入情境

1、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一首古詩叫《詠柳》,你還能背下來嗎?(指名背再齊背)

2、介紹背景。

你們還記得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出示詩人圖片)對,他是詩人賀知章,他以寫七絕爲見長。他一生做官順利,直到八十六歲才告老還鄉,在離開京城時,文武百官都來送行,直到城門外,唐玄宗還親自寫詩送行,真夠風光榮耀。當他以一個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闊別了五十年的故鄉時,又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

3、揭示題目: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偶書》。(師板書課題)

二、質疑點引明確目標

理解“偶書”,這裏的“偶”“書”各是什麼意思?

2、看了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理解題意:偶,偶然的意思,偶書呢,偶然間寫下的詩。偶然間寫下的詩常常是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纔有了一時的感受,詩人賀知章回家時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有什麼感受呢,我們就要來細細地讀一讀他寫的這首詩。

三、自主研究經歷感知

師:自由讀詩,邊讀邊觀察,你發現了什麼?或者你讀懂了什麼?

⒈生自學,並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

⒉檢查反饋:

a.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師生糾正、齊讀生字新詞。

b.指名讀詩、範讀、生畫節奏

c.分組讀詩d.齊讀古詩

四、合作交流觀點整合

⒈學習第一句(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讀。

(2)點擊重點詞語:少小、老大、鄉音、無改、鬢毛衰

引導學生邊觀察插圖邊說意思(板書:少小、老大、音無改、鬢毛衰)

(3)這兩行詩的意思是什麼?

(自己試講,再講給同桌聽,最後全班交流)

(4)師歸納,生質疑:

師:學了這兩行詩,你有什麼要問的?生1:爲什麼幾十年後作者還回到家鄉來?生2:這時他的心情如何?

(5)師:看來同學們不僅會讀,還會思考。那麼你們能“從鄉音無改”與“鬢毛衰”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什麼?

(6)指導朗讀: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闊別多年後又返回到養育了自己的家鄉與故鄉的.人們團聚,想到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時一定會興奮不已。現在誰能用讀出作者此時的喜悅心情?(指名讀、齊讀)

( 7 ).總結學法: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纔學習的方法。(生試講,師概括:抓住重點字詞,聯繫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詩意。)現在請同學們運用這種方法來自學第三四行詩句。

⒉學習第二句:(課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讀、齊讀

(2)學生運用自學,再集體交流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兩行詩的?

生:(試說:我是抓住。師補充口頭提問:客在這裏指誰?[結合看圖]何處是什麼意思?誰再來說說?)

師:幻想當時的情景,你認爲兒童會說些什麼呢?

生:(自由說)

師:你能想像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

(無奈、憂傷)

誰能通過朗讀來表達這種感情?

(3)指導朗讀古詩

3、串講詩意,體會情感:

(1)誰能用自己的話把全詩的意思講一講?(指名講,同桌互講,全班交流)

(2)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麼?(板書:思鄉)

(3)小結:是啊,“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離開家鄉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音無改”,這無改的鄉音裏流露出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麼我們就帶着對家鄉的思念,懷着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4)創設情境:

賀知章爺爺三十六歲離開家鄉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歲纔回到家鄉,整整五十年哪!他時時刻刻都在想念家鄉的親人,盼望着可以早日回家鄉看看,每當他看見天上的明月圓了,他會默默的吟誦起李白的靜夜思——(生齊誦)

每當遇見故鄉的故人時,他想問問家裏的近況,可最終,他只是像王維一樣,問了問窗前的寒梅——(生齊誦王維的《雜詩》)

現在終於盼到這一天了,

當他走在回鄉的路上時,他說——少小離家老大回當他從鏡湖看見自己斑白的兩鬢時,他說——鄉音無改鬢毛衰

當他看見村裏的孩童時,他說——兒童相見不相識當孩子們把他當做客人時,他說——笑問客從何處來?(4)指導朗讀。

(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4、挖掘課程,欣賞佳作

同學們,賀知章回到故鄉後,面對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寫了兩首《回鄉偶書》。剛纔我們學習的是第一首,現在請同學習們欣賞第二首,一起與作者體會回到家鄉的那種感受。

師誦讀:離別家鄉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五、體驗感悟延伸發展

師:同學們學得真起勁,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着將《回鄉偶書》編成故事,再與同伴合作演一演。

(提示:如果你是賀知章,離開家鄉幾十年之後,回到自己的家鄉,你當時的心情會怎樣?你當時看到的、聽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1、(1)分角色試練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表演。

(3)師模仿“記者”,採訪“賀知章”。

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麼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後還有什麼收穫?

(生談)

2.齊背古詩,並邊背邊想象情景。

3、示範指導,培養習慣

(1)讓生找出本詩的生字,並看看要怎麼正確書寫。

(2)學生試寫(每個生字各寫2個),師巡視,生寫後互檢。

4、自主學習,培養能力。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這首古詩時採用了,生試講,師概括:抓住重點字詞,聯繫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詩意的,你能不能採用這樣方法來學習第二首古詩《贈汪倫》呢。課下自己試着學習第二首古詩,下節課我們共同交流。

偶教學設計11

課題:指偶劇院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的:

學習手指玩偶的製作方法。通過折、畫手指玩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通過紙工小舞臺玩一玩,體驗美感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分析:

小朋友愛操作玩偶,邊講邊演,其樂融融。操作手指玩偶最能滿足學生自我表現的願望。本課教學溶折、剪、畫、講、玩爲一體。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製作過程的指導,而且還應引導學生玩得有趣,有意義。

教學重點:抓住動物面部的主要特徵,折、畫能套在手指上的動物玩偶。

教學難點:折、畫出耳朵和麪頰長短不一的動物玩偶。

教具準備:手指玩偶範例若干個、教學課件、紙工小舞臺一個。課件、多媒體教學系統。

學具準備:每人2—3張正方形紙、水彩筆或油畫棒一盒、剪刀一把。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施教時間:12月15日——12月16日

活動一:

激情引趣:

學生欣賞,初步感知美的形象

播放兩分半鐘《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賞。

課件顯示《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看。

活動二:

交流探討:

1、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操作表演“老虎”玩偶,導入課題。

2、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審美

(1)出示動物玩偶紙折的步驟圖,小組討論,並講一講具體折法。

(2)小組之間討論一下,從第一步到第七步是怎麼製作的。待會兒請小組的代表說一說。

3、學生折一折。

⑴學生回憶步驟圖,比一比誰最快、最完整的折出。

⑵學生再次觀察步驟圖,解決第一次摺紙中出現的問題。

4、教師引言提問:“動物玩偶摺好了。猜猜看,接下來做什麼呢?”

5、教師出示動物玩偶範例,學生欣賞,並找出錯誤之處。

活動三:

欣賞、評價交流:

1、學生欣賞範畫①和範畫②,小組討論兩幅範畫形象不同之處。

2、教師提問:“動物耳朵尖的、圓的、下垂的分別怎樣製作呢?”

3、教師演示不同動物的頭部畫法,學生欣賞。

活動四:

發展階段:

⒈學生折畫動物頭飾,師生相互交流。

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

學生製作,師生共同探討。

⒉學生通過紙工小舞臺進行表演。

活動五:

學生欣賞,相互評價作品

⒈學生交換製作的動玩一玩,說一說。

⒉教師以“虎大王”的身份宣佈全班同學製作的小動物都被招收到森林劇團。

第二節

施教時間:12月17日——12月19日

活動一:

教師宣佈動物劇團開始演出。

各小組討論自己組準備演哪一齣戲並分配角色,大家一起討論具體的場景和對話。

活動二:

各小組隨着相應的音樂表演童話劇。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相應的語氣、動作進行表演,觀衆可以給予適時評價。

活動三:

交流參與這次活動的感想。

引導學生愛惜作品並在活動結束後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

課後拓展:

1.對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感興趣。

2.把美術課上所獲得的綜合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

札記:

我用學生熟悉的.《天線寶寶》的造型作了幾個範作,找學生和我一同表演。這樣的導入激起了學生極大的創作慾望,在我的引導下,他們很快的分好了組,合理的分配了角色並進行製作。提高了創作的效率。所以說教師在做範作時要多動腦筋研究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一定要作出能夠感動學生的範作。

偶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客、何”2個生字,會寫“音、客、何”3個生字。

2、情感目標:

理解領悟詩意,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力目標:

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作者思鄉之情。

教學重、難點:

瞭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鄉之情,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1、談話、激發了興趣: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你願意背給大家聽嗎?(學生自由背誦)

2、導入新課:同學們背誦的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國詩歌是文學寶庫中一朵璀璨的明珠,徜徉在這藝術的河流中,我們心曠神怡,今天就讓唐代著名的詩人賀知章老爺爺帶領我們再一次走進古代詩歌中。

3、作者生平

賀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詩人,這位老爺爺年輕的時候離開了家鄉去外地求學,他克服困難用功讀書,因此他的書讀得非常好。後來他到京城去當了大官。他和唐代的另外一位著名的詩人的李白是好朋友,兩人常常在一起作詩,相處得十分融洽。八十三歲那年,賀知章邁着蹣跚的步子,回到了家鄉。他回到村口會遇到了一件什麼事呢?我們來學習古詩《回鄉偶書》就知道了。(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師:讀了課題你知道“偶”“書”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嗎?(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書:寫,偶書:隨便寫的詩。)誰能說說題目的意思?(回到家鄉,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寫下來。)

5、師:你真能幹!那麼詩人遇到了一件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去看一看吧。

二、自由讀詩,初步感知。

1、師: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翻到115頁,自由地大聲地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2、師:老師發現你們讀得可認真了,接下來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比比誰的字音讀得準。

3、師:好了是嗎?那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讀準了。(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誰願意來試試?(2個)下面我請一位小老師來帶領大家讀,誰行?(1個)我們一起來準確地讀一讀。

4、師:小朋友們讀得太棒了,這回老師要把生字寶寶的帽子摘掉了,你還能認出他們嗎?(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讀

5、師:把掌聲送給這列小火車。接下來生字寶寶和他們的朋友在一起了,誰來和他們打打招呼?(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

6、師:生字寶寶真想請它們的朋友來家裏做客,而我們今天學的古詩里正有這個“客”字,你找到了嗎?(生:笑問客從何處來)

(二)緊扣“客”字讀詩

1、師:請再讀讀這句詩,對這個“客”字你還有什麼疑問嗎?(“客”是誰?賀知章。“客”從哪裏來?板書“何來”“客”來做什麼?)

2、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提了不少好問題。老師也來問你們一個問題:詩句裏的“客”也就是賀知章是指從外地來這裏做客的客人的嗎?(板書“客?”)(生交流:賀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從詩歌的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3、師:他從小離開了家鄉,到老了纔回來。這五十年的時間裏發生什麼變化?

(生:鄉音無改鬢毛衰)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回鄉偶書》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