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6篇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6篇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真讀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瞭解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不同景象及特點,從而認識到錢塘江大潮是洶涌澎湃的天下奇觀。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潮汐”的成因及相關知識。

2、情感目標:使學生在錢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從而激發學生對錢塘江大潮、乃至祖國的大好河山、錦繡風光的無比熱愛。

3、技能目標:引導學生能深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小節。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2、理解並主動積累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言,並讀出感情。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2、仿寫一個片段《雷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愛旅遊嗎?哪些地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時積累的語句來描繪這些令自己難忘的`景象,真不錯,老師也積累了一段與大家一起分享。師深情背誦課文3、4。

3、出示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悟:

1、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誦讀,對錢塘江大潮留下了什麼印象?

2、請同學們也來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劃出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反覆讀讀,推薦給同桌。

3、師按學生回答歸納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

4、交流學生喜歡的語句,及時糾正讀音。並讓學生說喜歡的理由。

三、精讀課文:

1、錢塘江大潮爲什麼會被稱爲“天下奇觀”。(並板書)我們一起去看看。

2、指名讀課文第2節,你讀懂了些什麼?師歸納板書:江面平靜,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3、“望”字在課文裏除了看,還有一層意思——等着、盼着。該怎樣讀讀人們的這種心情?出示圖片“江面平靜”,配上音樂,學生自己讀讀。

4、交流讀,引導學生抓住“橫臥、籠罩、屹立”等詞把當時的氣氛讀出來,注意及時請學生評價朗讀的情況。

5、師生對讀,請學生體會朗讀成功的原因,總結學法。理解重點詞句。讀出人們的心情。選摺合適的音樂。

6、自由讀讀3、4小節,在學習小組中按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7、交流理解的詞語,並讀讀該句句子。

8、師歸納板書:悶雷滾動,出現一條白線,人聲鼎沸、沸騰。

9、重點交流“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的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

10、體會人們的心情。板書。配樂誦讀,學生自由選折音樂,組成小組讀讀。

11、集體學習課文最後一節師生對讀。

四、拓展、探究

1、關於錢塘江大潮,你還想了解些什麼,引導學生網上學習。並試着向外國遊客介紹一下“你眼中的錢塘江大潮。”並把自己的觀點介紹具體。說話練習:“錢塘江有着()的大潮。()。

2、仿寫《雷雨》出示媒體“雷電交加”的景象。出示要求:運用恰當的語句寫出雷雨的氣勢。

五、回家作業:

1、想象雷雨前、雷雨後的景象,把短文寫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觀的資料、圖片。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2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11課《觀潮》,這是一篇繪景文,作者以事物原本的發展變化作爲觀察順序,用人潮相對,動靜對比的方法,寫出了錢塘江大潮這一壯麗的“天下奇觀”,從而激發同學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課要兩課時完成,依照大綱要求,第一課時,在指導同學朗讀課文,瞭解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同學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同時依據小標題給課文分段。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能用“逐漸”、“恢復”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技能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同學從中學習怎樣積累資料;通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讓同學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因爲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怎樣注意積累資料”,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注意積累資料”,即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周圍事物和積累資料的。“潮來之時”是文章的重點局部,所以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本課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講讀課文,而講讀課文在語文基本功訓練和重點讀寫項目的訓練方面負擔着最主要的訓練任務,因此,編者將這課佈置在這裏,是在前兩篇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以它爲例,讓同學學習作者是怎樣留心周圍事物的,在知識體系上,它與上單元的.訓練重點項目“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街接緊湊。同時也爲下單元“內容中體會思想”奠定了基礎。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爲本課是篇文質兼美的寫景記敘文,篇幅不長,但“天下奇觀”的景象極爲少見,因此,我將藉助電教手段(錄相、錄像等)採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即讓同學入境界,進角色,動真心,吐真情來體會潮來時宏偉的氣勢,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同學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同學“邊聽邊看,邊讀邊思”的方法來學習,即引導同學在觀看錄像時要用心看,仔細聽,在閱讀文章時要一邊讀、一邊想,並能做到聯繫上下文,讀後想前,邊讀邊想。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活讀運心智,不爲書奴僕”,只有學會怎樣讀書,才幹將一本死的教材讀活,“自能讀書”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對同學進行學法指導尤爲重要。

四、課堂教學程序佈置

(一)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是:“會文——入境——動心——吐情”即通過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再通過電教手段的輔助作用和對課文言語的細讀入境界,進角色,通過邊看邊想,動之以情,最後又能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對“天下奇觀”的讚歎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通過以上四步的教學,要讓同學逐漸達到培養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的目的。我的教學思路的依據是:1、符合兒童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事物規律;2、符合本課的教材特點;3、符合作者的思路。葉老常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

(二)課前準備:投影儀、膠片、放相機、電視機、錄音機。目的是要用電化教學手段,協助同學入情入境,理解課文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縮短教學時間。

(三)教學過程

1、導課

首先用解題切入的方法導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1課,課題是什麼?板題(11、觀潮)“觀”是什麼意思?“觀潮”是幹什麼?回憶2節學習內容,本課是寫作者在哪兒觀什麼潮?錢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樣的一種景觀?(依據同學的回答板書:天下奇觀)“天下奇觀”四個字說明了什麼?這個稱號何時有的?從哪裏知道?(理解“自古以來”一詞)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向我們介紹這天下奇觀的?(結合同學的回答板書,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過之後)

我這樣導課的依據是大綱對四年級閱讀能力要求的第一條、即培養同學理解題目的能力,懂得題和文的關係,養成讀文先讀題的習慣,學會以題目爲線索去閱讀文章,並能找出表達中心的詞語和句子。同時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教學原則,讓同學閱讀課文,回顧寫作順序,完成教學思路中的“會文”。接下來由整體插入局部逐段分析。

2、逐段分析課文

(1)過渡學習第二段

過渡語: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稱爲“天下奇觀”,那一定壯麗、雄奇、令人神往,遺憾的是這麼壯觀的景象,老師卻沒有見過,你們見過嗎?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們就做好準備?(帶什麼去?)老師建議大家帶好兩樣東西:“眼睛”和“耳朵”。誰知道老師爲什麼這樣說?(引導同學明白,要用心聽、仔細看),現在做好準備了嗎?好,我們現在馬上動身,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是爲了下一步能帶同學入境界奠定基礎,其次以幽默的語言,告訴大家要用心聽、仔細看,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接着教師利用文中的語言繼續渲染氣氛: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縣的鹽官鎮,據說這裏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着觀潮的人羣,登上了海塘大堤。這時浪潮來了沒有?關於潮來之前是怎樣一番情景呢?書上哪兒告訴我們?引導學習第二段,自由朗讀第2小節,說說你知道了什麼?(江面平靜,人山人海、古塔、中山亭、觀潮臺、……)依照同學的回答教師板書,江面很平靜。這一局部是文章的非重點地方,且語言通俗易懂,教師略講主要是讓同學通過讀之後,談談“潮來之前”的景觀特點,使同學理解這些特點反襯了“潮來時”天下奇觀的“奇”,接着引入下段的學習。

(2)過渡學習第三段

教師過渡: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着、盼着,期待着那激動人心的一幕,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放江潮來時的錄音)請大家發揮耳朵的作用,用心聽,一會兒告訴老師你聽到了什麼?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在文章哪兒詳細告訴了我們?引導學習第三段(3、4小節),完成教學思路中的“入境”。

a、抽2名同學來朗讀3、4自然段,其它同學邊聽邊思,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描寫的?(板書、聲音、形狀)潮來時是先聽到的?還是先看到的?爲什麼?聲音是怎樣變化的?自由朗讀,用“____”劃出有關詞句。檢查學習情況,相機板書,“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理解“悶雷滾動、山崩地裂”。投影句子:“哪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抖起來”,齊讀“哪聲音”指什麼?“山崩地裂”還可以用什麼詞來代替(震耳欲聾、地動山搖、山呼海嘯……)?相比之下哪個詞更能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感覺?“顫抖”可否換成“抖動”、“震動”?(不行,顫抖是指短促而頻繁的振動,幅度最小,用於此處較恰當),引導讀這句,要讀出排山倒海之勢。請同學們依照由遠到近的順序把描寫江潮聲音的句子朗讀一下(自由讀、分組讀)。

b、江潮由遠和近滾滾而來,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大家想不想親眼看看?好,不過老師呢要提兩點要求,第一要用心聽,仔細看;第二把你看後的體會告訴大家(師放錄象)。聽錄音、看錄像、說感受,可以讓同學對“潮來時”先有感性認識,隨後再學習文章,易使同學真正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這種驚心動魄的局面,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的?是怎樣描寫的?輕聲朗讀文,用“……”劃出有關詞句。檢查學習情況,相機板書: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作者的觀察順序是什麼?從遠處看怎樣?抽讀相關的這句話:“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理解“這條白線”是什麼。爲什麼是“一條白線”呢?“逐漸”是什麼意思?能否用它練習說句話?再近些呢?抽讀“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這句聯繫實際(如教室的高度等)理解“兩丈多高”有多高,它怎麼會是“白色城牆”?這與“線狀”相比方何?再近些呢?抽讀“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通過“我”耳聞目睹,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學習課文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繼續練習給課文分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構想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依“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後”的順序理解課文內容,然後引導學生抓住大潮的特點———聲音大、氣勢大,抓住聲音和形態是怎樣變化的來理解詞句。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具體詞句的理解、朗讀體會文章感情。

學生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啓發談話

1、教師板書課題,問:“今天我們學習第23課,同學們讀課題。“潮”指的是什麼?(錢塘江大潮)“觀”是什麼意思?(看)。

2、教師簡介錢塘潮。錢塘潮是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寧潮”。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所見到的大潮最爲壯觀。因錢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潮波傳播時受到約束而形成。景象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令人讚歎不已。因此自古以來,錢塘江大潮被稱爲天下奇觀。板書:奇觀。

3、請同學們打開書,看書上的什麼地方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4、指導學生讀第1自然段,重點讀出“天下奇觀”這四個字。

5、導入:爲什麼稱它爲“天下奇觀”呢?

二、初讀課文,將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讀,讀準字音。

3、學生按分好的四段再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重點講第三段,體會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是因爲潮來之時,景象雄偉壯觀,使人爲之驚歎、讚歎不已,那麼,作者又是怎樣將這一大潮的壯觀景象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呢?請同學讀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大潮是從哪個方向來的?

2、學生自由讀這段,用“ ”劃出描寫潮來之時的'情景的句子。

(1)“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這句寫的是什麼?(聽到的聲音)聲音好像悶雷滾動,說明了什麼?(未見其影,先聞其聲,並且聲音特別大。)教師指導讀這句。重點讀出“隆隆的”、“悶雷滾動”兩個詞。

(2)此時江面有何變化?(江面還是風平浪靜)未見潮水,先聞其聲,因爲什麼?(因爲聲音的速度比水的速度傳播得快。)

(3)這時聲音越來越大,(板書:越來越大)江面上怎麼了?學生讀,回答:(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水天相接”是什麼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線。)爲什麼作者能看到?(觀察)

(4)這是作者在什麼地方聽到的,看到的呢?(教師板書:遠處)

(5)在潮來之時,作者聽到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呢?

(6)這時人們的情緒是怎樣的呢?(當人們聽到“隆隆聲”時,人聲鼎沸,當人們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一條白線時,人們又沸騰起來。)“人聲鼎沸”是什麼意思?在這裏如何理解?“沸騰”什麼意思?(形容人們情緒十分高漲。)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平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並運用這些詞語。

2、瞭解課文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來寫文章,並能按此順序分段。

3、能運用“邊讀邊想畫面”的閱讀方法學習本課,使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5、通過學習,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課文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來寫文章,並能按此順序分段。

教學難點: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大致瞭解課文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來寫文章,並能按此順序分段。

2.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平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並運用這些詞語。

3.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通過自學讀懂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同學們,我們浙江省的旅遊景點非常多,自古以來就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像美麗如畫的杭州西湖,文化底蘊深厚的紹興,優美自然風光的千島湖,佛教勝地普陀山……真是舉不勝舉。我國宋代有大詩人蘇軾遊覽了浙江的一處勝景後,讓他久久不能忘懷,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你們知道他講的“潮”是哪兒的潮?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海寧的鹽官鎮去領略一下這名揚中外的錢塘江潮。

(板書:觀潮)(學生讀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讀課文時自學課文。要求:

(1)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自學新詞,想想意思;讀通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2)邊讀邊想:錢江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自學結果:

(1) 檢查字詞――――出示投影,指名讀

重點掌握:字音:堤、顫、漲、薄

字形:若、昂、崩、震

(2) 暢談感受,理解“觀”:

A、讀完課文,談談錢江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先由學生自由說)

B、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景象嗎?(天下奇觀)

C、“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那麼“奇觀”的意思呢?“天下奇觀”的意思?

3、再讀課文,理清順序,給課文分段

(1)大家再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在寫這一天下奇觀時,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2)完成填空,並按這幾個表示時間的詞把課文分成三段。

( ),我們來到了海寧市鹽官鎮觀潮。

( ),潮來了。

( ),潮頭奔騰西去。

(3)師小結:給這類課文分段,除了要注意這樣的事情是怎麼發展的,分幾個階段,還可以在課文中找一找有哪些表示時間或地點的詞句。通過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可以較快地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1節,你讀懂了些什麼?

師歸納:潮來前江面平靜,看潮人已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2、你是從哪裏體會到“江面平靜”的?(橫臥、籠罩、屹立)

3、交流讀,引導學生抓住“橫臥、籠罩、屹立”等詞把當時的氣氛讀出來,注意及時請學生評價朗讀的情況。

“望”字在課文裏除了看,還有一層意思——等着、盼着。該怎樣讀讀人們的這種心情

4、朗讀。

四、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第二、三自然段,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夠背誦該部分課文。

3.通過拓展資料的交流,學習,將學生引向更廣闊的學習天地。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學習,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爲“天下奇觀”,每年的觀潮節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去目睹它的風采,你們有沒有見到過?別遺憾,我馬上就帶着大家去看看這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不過,老師不是讓大家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看。現在請你們輕輕地閉上眼睛,屏幕就在你的腦海裏,需要你用心去看,用心去體驗這一“天下奇觀”。(師範讀第二段)

二、品讀詞句,欣賞佳景

1、生閉目聽老師範讀第2、3小節,聽文字,想畫面。想想你都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錢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什麼也別說,趕快投入到文本之中,看看剛纔哪些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你驚歎錢江潮真是“天下奇觀”,劃出有關的句子,點出最讓你驚歎的詞語,好好體會。可以採用談體會的方法,也可以採用朗讀的方法。

3、交流彙報,重點研讀:

(1)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悶雷的響聲是怎麼樣的?(低沉的,“轟隆隆”)爲什麼會這樣?

B、指導朗讀這句話。(低沉)

(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A、“水天相接”是什麼地方?“白線”是什麼?(遠)

B、那條白線就是大潮的潮頭。觀潮的人們從一大早一直等到了午後一點左右,這時終於看到了一條白線,如果你們是觀潮的人,你們會怎麼樣呢?(情不自禁地喊起來。)怎麼喊?

C、那麼多的人,大家都這樣情不自禁地喊呀,叫呀,這樣的`場面就是――“沸騰”。D、有一點老師不明白了,怎麼說人羣“又”沸騰了呢?(結合理解上文“人聲鼎沸”)

E、指導朗讀。

(3)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 重點理解“橫貫”一詞。(速度快、面積大)“橫貫”與“橫臥”能否調換?

B、“橫貫江面”多麼壯觀!讓我們閉上眼睛去想像那個情境,再讀一讀。

C、那條白線“很快”地移來,卻“逐漸”地拉長變粗是否矛盾?

(3)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牆。

指導讀好這兩句話。讀出潮水變長,變粗,形成白色城牆的氣勢。(速度快,氣勢大)

(5)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了。

A、 理解“齊頭並進”、“浩浩蕩蕩”的意思。

B、想像一下“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是怎樣一種壯觀的場面?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大潮是怎樣的一種氣勢!

C、 潮來洶涌,當你們面對着萬馬奔騰似的潮水,你想對它些什麼呢?

D、這麼雄壯的氣勢,不得不讓人驚歎它確實是“天下奇觀”,那就讀出這份激動吧!

個人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賽讀,全班齊讀。

4、理清順序,試背

(1)剛纔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生動筆在練習紙上填寫)

( ),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 ),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 ),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 ),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師生齊讀這段話

(3)現在,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剛纔那段話嗎?(學生自由準備背誦)

三、結合名句,再次解讀

1、關於錢江潮,許多文人墨客曾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你們有知道的嗎?說給大家聽聽。

2、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幾句,看看他們筆下的錢江潮跟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有哪些相似之處。每個同學選擇2――3句來談談理解。

3、讓我們再一次滿懷激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

4、師讀第三段,結束課文的教學

四、實踐運用,活用文本

請你噹噹主持人,給畫面配解說詞。主題是――《錢塘潮來》?

五、拓展閱讀,引向課外

閱讀拓展資料《話說錢江潮》,探究錢潮的成因及歷史等,作簡單交流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設計,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學規律及創新教學的理論,藉助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爲師生提供一個創新互動空間,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緊扣教學重點,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教材爲憑藉,訓練感情朗讀。通過錄像和POWERPOINT展示,使學生在情景中強化認知,完成學習目標。

教學內容:

全文

教學目的:

1、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重難點、關鍵:

1、利用電化教學手段,體會潮的壯觀。

2、緊扣重點詞句,指導感情朗讀。

教具準備:

錄像,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圖、複習導入新課。

師:錢塘江大潮,被稱爲“天下奇觀”。

1、請比一比:“觀潮”和“天下奇觀”的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2、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3、潮來前的情景是怎樣的?生回答後,PowerPoint出示板書。

4、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觀潮》,PowerPoint出示學習目標,齊讀。

學習目標:

1、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表達方法。

二、欣賞錄像,感受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PowerPoint出示蘇東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引導齊讀。激發學生情感,欣賞錄像,引入學習課文。

PowerPoint出示學習方法齊讀

學習方法:

1、自由讀課文,說說讀懂了什麼,不懂的地方打個問號。

2、抓重點詞句品讀體會、積累。

三、自由學習課文

1、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彙報學習成果。

2、質疑,討論,解疑。

3、小結,PowerPoint出示板書。

四、精讀“潮來時”部分的重點句子

設想: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幫助理解,又幫助記憶。

教法:PowerPoint出示,圖句結合,指導品讀。

1、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鼓勵學生想象,主動模擬悶雷滾動的聲音,並讀出隆隆的感覺。)

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表演沸騰的場面“跳着、叫着、喊着”,指導讀出驚喜的感覺,理解“人聲鼎沸、沸騰”)

3、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同桌互讀,讀出激動的心情。)

4、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分組比賽讀,讀出壯觀的感覺。)

5、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個別賽讀,讀出雄偉氣勢。教師鼓勵,與學生一起鼓掌。)

6、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來。(教師試讀,學生評價。)

7、加入自己的表演,入情入景,分男女賽讀“潮來時”部分。

8、小結,課件出示練習,反饋學習情況。

五、學習“潮過後”部分

齊讀,談潮過後的景象。PowerPoint出示板書。

六、PowerPoint再出示蘇東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總結全文。

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爲天下奇觀!我們爲之自豪,爲之驕傲。這節課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希望把今天學到的方法用到今後的學習當中。

七、拓展練習

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方法,仿寫飛沙灘的潮,用上課文的好詞佳句。

八、佈置作業

1、繼續仿寫。

2、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偉,激發探索大自然的熱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怎樣積累材料;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訓練說話能力。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潮來之時”部分,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

教學準備:

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引出新課:

1、導入:我們的家鄉在下沙,作爲一名下沙人,如果一個來下沙蔘觀旅遊的遊客要你介紹下沙,你會怎麼來介紹,我們都知道有下沙開發區,那麼還有嗎?(錢塘江大潮)

你們看到過錢塘江大潮麼?(有些有,有些沒有)

2)播放錄象。(創設情境,想象我們已經隨着觀潮的人羣登上了海塘大堤,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們等啊,盼啊,等啊,盼啊……。可是大潮遲遲不肯來,同學麼着急麼?)

3、過渡:看完之後,請你來談談感受?(真壯觀;真雄偉;真有氣勢;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二、學習“潮來之時”部分:

1、我們小作者把這麼雄偉壯觀的景象用他優美的語言記錄了下來,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2,3自然段。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覺得喜歡的,就多讀幾遍,努力把它讀好,待會讀給同學們聽。

2、學生自由朗讀。從遠處傳來……悶雷滾動。(課件演示“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什麼變化。(課件演示,鼎沸→人聲鼎沸)過了一會兒…一條白線…沸騰起來。(藉助圖片理解“一條白線”。)那條白線……橫貫江面。(課件演示理解“橫貫江面”。指導朗讀)再近些……白色城牆。(通過對比理解比喻句,知道知道朗讀。)浪潮越來越近……飛奔而來。(課件演示,比較句子ABC。老師A句,小組讀B句,全班讀C句。自由讀、師範讀、個別賽讀、齊讀)那聲音……顫動起來。(課件演示,比較詞語,潮遠,聲大而悶,潮近,聲巨而烈。指導朗讀)小組賽讀。(小組選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開展比賽)

3、理清寫作順序,是怎樣把這些語句連起來。(邊演示邊練習說話)

4、根據提示,創設情景,練習說話。(課件出示(圖片):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看看作者一條白線白色城牆千萬匹戰馬)

5、小結:閉上眼睛回想一下你認識的錢塘江,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聲音氣勢)

三觀看錄像,激發情感

1、觀看錄象,,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請同學們動手寫幾句想對錢塘江大潮說的話)

2、激發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現在錢塘江大潮還沒有被科學家利用,等你們長大後可以去研究)

3、課外延伸:介紹書籍,網站,鼓勵學生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