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精選9篇)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自相矛盾》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學生學習興趣濃。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精選9篇)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 篇1

《自相矛盾》一文是一則內容淺顯、寓意深遠的小故事。對於這樣的課文該如何教學呢?反覆誦讀是沒有必要的;仔細分析那更是無病呻吟了。

我想:成語故事浩如煙海,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成語故事,走進成語的世界,瞭解祖國燦爛的文化,體會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纔是最主要的。於是,在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了解《自相矛盾》的原文——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學生由於認識水平較低,都不能正確理解文章的意思。於是,我讓學生把原文和現代文相對照再來理解,一些優秀同學能很快理解了課文。接着,我引導學生再次閱讀課文,觀察插圖,展開想象,進一步探究文章內容,品味出寓意。當最後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拓展的時候,問題又來了。主要表現在學生能找到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例子,但都不能流暢表達。

爲此,我先出示了一些範例,引導學生表達,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具體表達。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 篇2

《自相矛盾》是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裏面的一則寓言故事。本則寓言故事的作者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韓愈,這則寓言選自他的《韓非子·難一》。本則寓言只有一段,有兩層意思:

一、講有一個賣矛和盾的楚國人,在炫耀自己的矛和盾;

二、講人們聽了他的話後的反應,使這個楚國人無言以對。

作者把這則寓言匯成了一個成語——“自相矛盾”,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說話、做事前後牴觸,不能自圓其說。

本單元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文言文”對於初學者,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學生來說,學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師要在學習方法上多給以恰到指導。我在教本課時,主要採用情景再現法,我把寓言故事內容告訴學生,讓學生根據故事內容分組編排,然後以競賽的形式演練,最後抽出演練最好的一組上臺表演,讓學生把古代的故事情景展現到現在。通過這樣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我在教學本課時也有不足之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主要是因爲我平時要求不夠嚴格,練習次數又少,今後我會在這一方面不斷加強的。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 篇3

這是一篇古文言文的寓言,文字特別簡練,卻又不失形象生動。寓言所蘊涵的道理簡單明瞭,又頗能讓人體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畢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達上與現代白話文有着很大的差異,學生學起來多少會感到有些困難枯燥。因此在設計這堂課時,我不僅力求堅持以自讀爲主,重在感悟的策略,更在思索一種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學習方式。在上課伊始我就明確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寓言故事。學生明白:沒有充分的理解,是不可能把故事表演地惟妙惟肖的。上課一開始教室裏的學習氣氛就比較濃厚,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起來,整堂課充實緊湊。同時也不失輕鬆愉悅,教學任務比較流暢自然,教學重難點也在學生們的積極參與下不攻自破。讓我看到了班級中平時學習較差學生的潛力。這讓我更深地體會到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的巨大影響,一名老師的教學藝術是何等的重要:讓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關鍵在於教師是如何引導啓發。備課時多一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上課時老師就會多幾分輕鬆順利。投其所好設計教學過程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讓每堂語文課充滿快樂!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帶領學生多讀,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初讀,要求讀正確流利,注意節奏。

學習新課時,先聽磁帶示範朗讀,一下子把學生帶入到文言文的情境之中,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然後我帶領學生齊讀一遍課文,明確讀音,在文中把需要停頓的地方做好標記,隨後讓學生把課文讀熟練,同時對課文的內容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

2、結合註釋,小組合作學習,理解重點句。

學生讀熟課文後,對照課後註釋讀懂句意,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一些簡單方法。如:一邊讀一邊看插圖;對照註釋,揣摩句意;小組合作,質疑問難,共同討論。經過這一步的學習,文章內容已在學生頭腦中有了較深的瞭解。學生在讀通的基礎上再去讀懂。讀“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兩句時,指導學生自然地將對古文的理解和讀緊密地結合起來,讀出楚人炫耀的語氣,從而體會到楚人說話做事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3、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精讀體會。

教學“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一句時,創設了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充分想象,不同人物會做出什麼樣的表情說出什麼樣的話呢?注重語氣。抓住朗讀。

總之,文言文的教學應切實做好朗讀的指導,使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積累一點學習方法,爲以後的文言文學習打下基礎。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 篇4

課堂上,許多教學環節都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現將此課教學進行反思如下:

(一)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在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上有所嘗試。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正確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係,是每個老師都在研究探討的問題。在本節課教學設計中的以下幾個環節體現得很充分:

在這套教材中,“寓言”是第一次出現在課題中。什麼是“寓言”,我沒有生硬的灌輸給學生,而是藉助電腦的幫助,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寓”裏藏着道理,“言”是用言語講述的故事。

在朗讀指導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感悟,鼓勵孩子進行個性化朗讀。不管他突出強調哪一個詞語來體現誇口,老師都給予肯定。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評價,在評價中加深對句子內容的理解,在評價中增加孩子的自信。

爲了幫助學生深化對寓意的理解,我設計了表演這一環節。表演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選角色。而老師呢,與學生是平等的,也參與到學生的表演當中順勢而導,導在點子上,導在關鍵處,使表演不是對課文內容的機械重複,而是有延伸、有昇華。

(二)充分開發、利用教材,注重語文三維目標的訓練。

語文課就要上出語文課的味道來。訓練的味道要濃,育人的意識要強,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也要體現。

例如:在導入環節,老師不光是告訴學生什麼是寓言,還交代了學習寓言的方法,並把這一方法滲透在整節課的教學之中。

在生字學習中,儘可能的擴大學生學習的信息量。“盾”字的演變過程,展示了漢字造字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趣味性。“把詞語連起來說一說,連詞成句,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這些設計既體現了語文基本能力訓練,又滲透了學習方法的指導。

爲了突破難點,老師將這個人誇口叫賣的兩句話以結構圖的方式出現,引導孩子抓住這兩句話中的質問點進行文本對話。師生合作的學習方式降低了學生表達的難度,有效的幫助學生將零散的思維進行梳理,爲寓意的理解搭設了橋樑。

寓言百寶箱,更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的同時,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品質,讓學生感受祖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爲教與學服務。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都得到了體現。猜謎導入、課文動畫、“盾”字的演變過程,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文本對話和寓言百寶箱兩個環節,媒體的交互功能又爲學生的學習搭設了平臺。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 篇5

在學習第八課成語故事中的三個故事,我的課時設想是分三課時教學。今天上《自相矛盾》,按照寓言故事的學習步驟——學故事,明道理,學得生動有趣。

我先讓學生讀故事,在讀的過程中,抓住楚國人“誇口”的兩句話,指導學生讀出“誇”的語氣。

一、抓住“誇口”讀一讀。

“誇口”,是楚國人自吹自擂的表現,也是他“自相矛盾”的起因。因此,教學時我緊扣“誇口”展開教學:

“誇口”是什麼意思?俗稱什麼?

這是從字面上來理解詞語。

你“誇口”過嗎?是怎樣“吹牛”的呢?當時的情景與心理還記得嗎?(吹的什麼?在怎樣的環境之中吹的?面對哪些人?當時心裏在想什麼?心情如何?……)

或:你看到過吹牛的人嗎?那種神情語調是怎樣的呢?能否模仿一下?

這是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對“誇口”的理解,使“誇口”不再是一個詞語,而是一幅幅有趣的圖景;

想一想,文中的楚國人是怎樣“誇口”的呢?書中的插圖並沒有畫出來,你能給大家來展示一下嗎?

試着說一說;

(讀楚國人的話語,讀出他炫耀的語氣語調。有意識地引導他抓住話語中“堅固得很”“戳不穿”“銳利得很”“戳得穿”來加強語氣。)

再配合表情與動作來演一演。

(有表情地朗讀,適當加上一些動作,以體會這位楚國人“自吹自擂”的模樣。)

同樣是讀,但學生讀得有情有趣。一是相似的生活經驗喚起了他對文本的深入感悟,二是這樣表演性的朗讀激起他表現的慾望,使他既會讀,又樂讀。所以課堂上的“楚國人”是“栩栩如生”的,學生不再是文本的閱讀者與旁觀者,而是彷彿真正成了文中的那個“楚國人”。

二、抓住圍觀人的話來說一說。

“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麼樣呢?”

你覺得會產生怎樣的結果?能結合剛纔楚國人“誇口”的話來說一說嗎?

a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按照“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麼矛都戳不穿它。”結果是戳不穿。——盾堅固,矛不銳利。

b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按照“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麼盾,它都能戳穿。”結果是戳穿。——矛銳利,但盾不堅固。

以圍觀人的一問展開話題,讓學生順着楚國人的話來推理,通過分析比較,學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按照楚國人的“誇口”,無論產生哪種結果楚國人都不能自圓其說,相反是自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個環節,不僅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白了楚國人是如何“自相矛盾”的,什麼叫“自相矛盾”,而且從中習得了一些比較分析的方法,將文中言卻未言明的東西清晰地表達出來了。

三、抓住“張口結舌”來演一演。

“張口結舌”是什麼意思?(“張口結舌”一詞,我先請一個學生講了意思,接着請學生想想可以換成什麼詞,學生說到“啞口無言”’“一言不發”等,我覺得他們已經理解了。)細緻觀察插圖中楚國人“張口結舌”的模樣,想象他的心理活動及圍觀人的表現,試着分別來演一演。

楚國人“誇口”的樣子是通過朗讀來想象體會的,而楚國人被問得無話可說的樣子就在插圖中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了。因此,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插圖,讓學生先細緻觀察,然後結合插圖來想象楚國人“張口結舌”的樣子,想象他此時的、羞愧、無地自容……並試着想象周圍人的指責、譏笑……然後試着表演,將文中沒有具體描述的情形用表演來展示出來,深刻體會當一個人“自相矛盾”無比尷尬的境地,明白:任何自以爲是的誇大與謊話都經不起事實的檢驗。

整堂課的教學,就在師生的讀讀,說說,演演中輕鬆有趣地進行着,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語言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將文中沒有具體闡述的內容也生動豐富地表現出來了。特別通過對楚國人“誇口”時與“張口結舌”時的鮮明對比,讓學生深深地明白了一個人說話處事應實事求是的道理。教學結束前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體會,大多談得比較到位。可見,學生不僅讀懂了“自相矛盾”這個故事,而且真正明白了這個成語中蘊含的道理,而這些收穫都是學生在自讀交流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悟得的,一定會真正地深入其內心世界。同時,就五年級學生而言,畢竟剛從中年級上來,對這樣讀讀說說再演演的學習形式還是蠻有興趣的,因而教學的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 篇6

課文《自相矛盾》簡短易懂,對於這樣的課文如何教學?我的想法是成語故事只不過是個引子,目的是通過該文的學習,爲學生打開一扇窗戶,引導學生走進浩瀚的成語故事世界之中,瞭解祖國的文化,體會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感受寓言這種文學體裁的無窮魅力。爲此,我是這樣進行計教學設的

1、首先激情導入,通過寓言故事激發起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然後讓學生以很高的熱情投入到這節課的學習中去。

2、接着進行第二項的學習:初讀課文,理解大意。讓學生帶着開頭的激情進入第二階段的學習,在這一環節中,老師教給學生學習寓言的方法,並指導學生怎樣去讀好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不要讓學生把詞和句子讀破,還要教會學生根據課文後面的註解去理解寓言的大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懂,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寓言的大意。

3、然後再帶領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精讀課文,深入理解寓意。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老師以提問的方式把學生引入到學習的內容當中去,後讓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後再設計一個一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並回答,這樣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把學生帶入更深層次的`學習中去。讓學生在老師設計的教學情境中,通過讀、說、問、演等環節的訓練進一步加深對寓言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更深刻的明白寓言裏面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4、最後進行“修改病句”和“仿寫”的拓展練習,通過這兩個練習,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這節課的教學,從總體上說,達到了課前的預期目的,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基本掌握。字、詞、句理解得比較透徹,寓意每一位同學都基本明白,從中也懂得了寓言所蘊含的深刻道理,課堂上佈置的作業也能完成得不錯。由於課堂中設計了表演這一環節,所以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學得也很輕鬆,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因爲時間安排不夠妥當,開課引入時所用的時間多了些,後面練習時間就比較倉促,不能很好的反饋教學效果,這是不足的地方。我會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多加註意,爭取把自己的語文課上得更好!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 篇7

《自相矛盾》是篇傳統教材,一文內容淺顯、寓意深遠。在人教版的語文書中,它被放在了六年級,可想而知這篇文章對於五年級的孩子來說後還是簡單易懂的。對於這樣的課文該如何教學呢?傳統的教法也許就會止於讀懂寓言故事內容,領悟寓言故事的啓示意義。我想:反覆誦讀這篇文章沒有必要的,仔細分析那更是無病呻吟了。而成語故事浩如煙海,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成語故事,走進成語的世界,瞭解祖國燦爛的傳統文化,體會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纔是最主要的。

在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看了回顧前文的課文《金蟬脫殼》,瞭解這是一成語,然後告知學生何爲成語,成語根據字數和出處可以分爲幾種類型等。再借助漢字的衍變準確記住矛盾二字,感受漢字的魅力。然後就出示了《自相矛盾》的課文,在精講課文時,我抓住誇一字上爲大,下位虧,充分理解賣矛和盾的人怎麼說大話,怎麼吃虧。再出示 ——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學生很喜歡這樣的文字,但由於認識水平較低,不能正確理解文章的意思。於是,我讓學生把原文和現代文相對照再來理解關鍵字“鬻”“ 譽” “陷”“ 弗”,解決了這些詞語,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課文,讓學感受古文的魅力,喜歡傳統文化。接着,我引導學生再次閱讀課文,觀察插圖,展開想象,進一步探究文章內容,品味出寓意。當最後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拓展的時候,學生能找到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例子,但都不能流暢表達。爲此,我先出示了一些範例,引導學生表達,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具體表達。最後再來讀讀古文,學生整堂課興趣盎然。藉助寓言故事,進行朗讀感悟,發展學生的開放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續寫故事,促進學生智慧的發展。這一目標,不僅關注了學生知識技能的形成、情感體驗的過程,更將着眼點放在了學生智慧的生成,是學生智與知、智與情的多向整合。教師爲學生創設情境:那個賣矛和盾的人,什麼也沒有賣出去,回到家後對家裏人說……學生想象豐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施,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而言,都是一次智慧的考驗、增長過程。學生學的不是教材內容,而是學習如何從多角度去思考去辨析去發現,在充分的讀書體驗、行爲思辨、互相啓發、積極思維中增長自己的智慧;而老師也充分經歷着一場用心傾聽、適時啓發誘導的積極思維過程,這樣的課對於情感體驗課型是一次豐富,更是一次挑戰!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 篇8

《自相矛盾》是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出自《韓非子》,是一則內容淺顯、寓意深遠的小故事。講的是楚國有個人既誇自己的矛銳利,又誇自己的盾堅固,說話前後不一致,自相矛盾。學生上網課,跟名校課堂同步,但由於課堂節奏太快,於是我進行了釘釘直播教學,回顧整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1、教學效果

瞭解字義,走進成語。

這篇小古文中,有幾個字比較冷僻,學生不理解。教學時,我採用瞭解字義,走進成語的方法,讓學生既學習古文字義,又積累成語。古文中有:“楚人有鬻盾與矛者”,句子中“鬻”的讀音是“yù”,意思是“賣”,相同的意思並且帶“鬻”字的成語有“賣官鬻爵”,學生很容易理解這個字義和成語的意思。還比如教學“譽”時,可以積累成語“譭譽不一”。這樣通過了解字義,積累成語,讓學生學得輕鬆,記得牢固,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成語故事,體會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

2、教學收穫

(1)讀句子,想畫面,用成語。

這篇課文中句子“其人弗能應也”是故事“自相矛盾”的結果。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充分讀句子以後,想一想當時那位商人“弗能應也”窘相、尷尬的畫面,然後說說此時可以用什麼成語來描繪,學生進行連麥,聯想到“啞口無言、張口結舌、目瞪口呆、瞠目結舌、無地自容、面紅耳赤、無言以對、洋相百出、呆若木雞”等成語,這些類似成語的積累,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詞彙,瞭解了成語的魅力。

(2)閱讀插圖,拓展延伸。

插圖是課文的一部分。教學中,我注意到課文中有一幅插圖,在學生認真觀察插圖以後,我要學生把插圖與文中對應的句子找出來,學生很快找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此時,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想象:課文中那幅插圖是一位老年人正指着那位商人,除了那位老人,還會有什麼樣的人,他們會用什麼語氣,說什麼話呢?學生根據情境說話練習,然後把練習的內容通過連麥來分享。這樣,通過閱讀插圖,想象說話,使閱讀有指向性,對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很大的提高。

3、不足之處

課上完了,回顧整節課,自己覺得還是有一些遺憾:

在拓展延伸的環節,要求學生和生活相結合,說說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學生感到有點兒困難,不知如何表達,再加上是直播課,無法與學生面對面,看不到學生的神情,有的學生又不願意連麥。其實“自相矛盾”的意思是“言行相牴觸”,主要有三種:就是前面說的和後面說的不一樣;前面做的和後面做的不一樣;說的和做的不一樣,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由於時間問題,當時也沒有去好好琢磨。

4、改進措施

以後教學中要改進線上互動這個環節,重視儀式感,採用“激趣導入”創設情境,出示反映《狐假虎威》《亡羊補牢》《守株待兔》《畫蛇添足》內容的圖片寓言畫面,讓學生看畫面猜寓言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自相矛盾》課文教學反思 篇9

《自相矛盾》大家已經對那個賣矛的人進行了“深入的批判”,並伸出友誼之手,對他“熱情地幫助”(即練習糾正賣矛人的說法,使他的話不自相矛盾,名曰“幫他賣矛賣盾” )。

我想讓他們的認識從書中跳出來。

“今天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自相矛盾的事情呢?”教師要善於順手引導學生思維走向深入,我偏愛此招,哪料想,跨越太大,學生一時沉默了。

好在,這些年,我老練多了,忽然想起近日辦公室發生的一件事,便娓娓道來:“我的辦公室――教導處,有一臺飲水機。其他三位主任,他們經常喝熱水,只有我愛涼水。有一天,朱主任問我,‘你怎麼不喝熱水呀?’我說,‘我從來不喝熱水。’可這幾天,我感冒了,就偷偷地喝了幾杯熱水,你們說,如果這時候朱主任進來,她會怎麼說?”

“你真是自相矛盾!”學生齊聲回答。

“我的話裏哪個詞用得不好?”要讓他們知道錯在哪兒。

“從來!”

“對了,從來不喝——太絕對了。同學們,我不會說話,誰來幫幫我,這話應該怎樣說?”一竿子不到底,我絕不罷休。

“你應該說,我一般不喝熱水,感冒了才喝!”

“你可以說,我平時不喝熱水,但有時候喝!”

……

“這樣講真好!謝謝!說說你們生活中這樣的事件吧!”

學生的討論空前地熱烈、深入。

反思:

“對話”是新課程背景下常用的詞語,我常常引導學生直面語言,直言書中的人和事來進行對話。然而,鑽入文中,易;跳出文外,難。將書中認識再引向生活,學生總有些一下子轉不過彎來。於是,教師例舉頗爲重要。例從何來?我建議舉身邊熟悉的例子。

這個案例中,便是舉學校發生的人和事(當時在我校上課,朱主任亦是學生熟悉的教師,當時正在後面聽課)。於是學生便油然而生一種親近感。由此激發他們去發現身邊的人和事,讓他們感覺到書中的人、書中的事、書中的理其實就在身邊,一切就容易多了。教師要善於觀察生活中事件,然後和教材有意識地相聯繫,課堂上“順手拈來”,會起到打開僵局的效果。

教孩子有發現的眼睛,教師首先要有顆敏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