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找規律》的教學案及反思

《找規律》的教學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意爲自我反省。那要怎麼寫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找規律》的教學案及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找規律》的教學案及反思

《找規律》的教學案及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讓幼兒學習有規律的排序,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

2、能力目標:初步感受數學中的規律美,並能清楚的說出發現的規律,培養幼兒多樣性思維。

3、情感目標:能積極參加探索活動,與同伴分享探索、發現快樂。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教具:規律卡

3、學具: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1、佔場地一側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神祕小客人,它是誰呢,噹噹噹當(出示手偶小猴),我們一起玩跳房子的遊戲!

2、在歡快的音樂中師與幼兒入場地做遊戲(幼兒依次跳過地上方格)入座

3、課件:引導觀察小房子的排列規律。

師:你們玩的開心嗎?老師也開心!我們找找剛纔的房子有什麼規律嗎(幼兒:1個房子、2個房子、1個房子、2個房子)師幼一起看課件說完房子。

4、師小結:1個房子、2個房子像這樣依次不斷重複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序。

二、探索發現,積極參與

1、聽一聽

(1)先課件導語:小猴玩的可開心了,邀請我們去水簾洞參觀,進水簾洞要有密碼,密碼在小猴身上是什麼呢?小朋友要仔細聽、仔細觀察啊

(2)通過傾聽教師發出的各種聲音——師操作手中小猴拍手1下、小猴叫1聲

(3)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規律——AB模式。

師:剛纔小猴做了那些動作拍幾下手,叫幾聲,你們觀察的很仔細,趕快輸入密碼吧。

師幼一起學小猴拍1下,叫1聲哈,進行連續重複五組

2、想一想

(1)先課件導語:哇終於到小猴家,水簾洞後面發現有一條路,這條小路按什麼規律排列?

(2)通過觀察課件中小路的圖形排列,引導幼兒說出物體的排列規律——AAB模式。2個正方形1個三角形(課件先顯現2組)接下來呢(幼兒說,課件全部跟顯示出來)

(3)師小結:2個正方形1個三角形、(師幼看課件說完)像這樣依次不斷重複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序。

3、塗一塗

(1)先課件導語:哇原來這條小路是通向小猴家的桃園呀,這裏這麼多的桃子,我們一起數數吧

(2)先觀察紅桃子和綠桃子的排列規律,再嘗試給後半部分補充塗色,探索物體排列的——ABB模式。

師:(點一下顯1個紅桃,點一下顯2個綠桃),咦後面桃子顏色不見了,應該什麼顏色?(幼兒說顏色,師操作填色)。

(3)師小結:1個紅桃2個綠桃、(師幼看課件說完)(最後一句師說)像這樣依次不斷重複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序。

4、找一找

(1)先導語課件:哇舞會開始了,看看誰來了?

(2)鼓勵幼兒說一說猴子的排列規律,再找一找誰不見了,幫猴子們找回位置。認識物體排列的AABB模式。

師:(課件:2只大猴2只小猴,)誰藏起來了?(幼兒說出,課件點出)原來是2只大猴。這次誰又藏起來了(接着找出2只小猴)

(3)師小結:2只大猴2只小猴、(師幼看課件說完)(最後一句師說:像這樣依次不斷重複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序。)

5、跳一跳,說一說

(1)先導語課件:舞會開始了,該我們表演節目了,表演什麼呢?請聽音樂。

(2)在熱情的音樂中通過身體律動,感知AABB、AAB和ABB三種規律模式,並說一說三組動作分別可以用課件上的哪組圖形規律表示。

感知AABB:師幼一起拍2下手、跺2次腳。

感知AAB:師幼一起小兔跳2下、做1個造型。

感知ABB:師幼一起拍1下手、拍2下腿。

(3)師小結:像這樣依次不斷重複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序。

三、集體操作,分享快樂——貼規律卡(一種顏色,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師:舞會結束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小猴給小朋友準備了乘車卡,我們去看看吧。用圖形貼出你喜歡的規律。

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把喜歡的規律貼下來。

教師巡迴指導,作品完成後與他人分享交流。師:你的圖形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序的?小結像這樣依次不斷重複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序。

四、結束部分,遊戲延伸

師:孩子們,拿好你們的規律卡我們要上車回家啦!請按照兩個男孩兩個女孩的規律上車。

隨音樂跑步退場。

教學反思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法,充分體現了以人爲本,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特點,怎樣把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爲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改變學習方式是關鍵。本節課預備給學生充分的探索和創新的空間,讓學生廣泛交流自己的發現,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嘗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事物的變化。

“簡單圖形和數字的排列規律”這一節課,活動性和探究性比較強,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體驗,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畫一畫”這一活動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規律,進一步提高找規律的能力,同時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此外,學生通過“擺一擺”,自己創造規律這一環節,使學生對規律的認識得到了昇華,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在小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造意識。

《找規律》的教學案及反思 篇2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歌曲《新年好》,創設過新年,學生布置教室的情境。

2.出示課本第88頁主題圖。

問:圖上畫了什麼?這些彩旗、小花、燈籠是不是亂擺亂掛的?

教師指出:它們的擺放都有自己的規律,今天我們就來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感受、認識規律

1.課件出示課本第88頁的“彩旗”圖部分。

(1)指最後一面未塗色的旗,請學生猜一猜“會是什麼顏色”。

(2)學生舉手回答。

2.課件出示課本第88頁的“燈籠”圖和“小朋友隊列”圖。

(1)小組討論:燈籠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有什麼規律呢?

(2)小組討論:下一個燈籠是什麼顏色?下一個小朋友是男孩還是女孩?

(3)學生舉手回答。

3.課件出示課本第88頁的“花朵”排列圖(花朵顏色改爲紅、黃、綠)。

(1)同桌討論:彩花的排列有規律嗎?請猜猜後兩朵未上色的小花應該是什麼顏色。

(2)學生舉手回答。

4.小結:小花、彩旗、燈籠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有規律的,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的。

三、運用規律

1.出示課本第89頁塗色練習(第1題)的卡片(每個學生一張)。

(1)學生按規律塗卡片上的顏色。

(2)指名學生拿塗色卡片上實物投影展示作品。

2.準備學具(△、○、□),每個學生一份。

(1)學生自己設計規律,按規律擺學具。

(2)把擺好的學具拿到實物投影展示,讓其他同學猜規律。

3.聯繫生活。

(1)問:你們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2)學生舉手回答。

4.佈置教室。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星星、動物玩具、燈籠(每4人小組一份)。

(2)問:你們能按規律擺放星星、動物玩具、燈籠嗎?

(3)四人小組領取物品,交流合作,學生動手掛星星、玩具、燈籠。

(4)小組之間互相參觀按規律掛好的物品,如發現錯誤由學生自己提出解決方法。

四、全課總結(總結略)

教學目標:

1.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通過塗色、擺學具、佈置教室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

2.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並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反思

一個個生動而有趣的數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選取了學生感興趣的場景,主要是想通過讓學生對手帕與夾子、蘑菇和小兔、籬笆和木樁的觀察,明確每行中物體都是間隔排列的特點。

但是實際教學時,由於教師的提問過於寬泛,沒有指向性,干擾了學生,造成了學生觀察時無從下手。其實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大家從小兔樂園裏,看到了三列排列得整整齊齊的物體:手帕與夾子、蘑菇和小兔、籬笆和木樁,每行的排列有什麼特點?你發現了什麼規律?這樣一來,學生觀察時有了目標,就能從具體情境的觀察和分析中探索並發現隱含的數學規律,避免無效的探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