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千人糕》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份糕點的製作過程,一塊普普通通的,有形可見的糕點,把學生帶進一個複雜、艱辛的`社會勞作過程中。

我在講授這篇課文的時候,重點引導學生從人物對話中感受、理解多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多次引導學生思考,逐漸把學生帶入千人糕的製作過程中,從讀課文中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其實這個故事主要是藉助學生們經常吃糕點,啓發學生一個道理: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另外,我堅持要求學生自主識字,合作交流識字等識字技巧,進行識字比賽等形式,提高學生們的識字興趣,激發求知慾。同時注意強調學生們規範書寫,講解生字的結構,引導學生正確書寫,使學生能夠養成正確、良好的書寫習慣。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本次口語交際和寫話是本組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本組教學的延伸,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將本組課文所學到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遷移,培養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口語交際和寫話的內容比較廣泛,既可以談自己生活中的感受,也可以談自己想象的故事。因此,教學中我着力拓寬學生的思路,廣開言路,允許學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內容來談,也可以把幾方面內容綜合起來談。把說話落實到筆頭上,做到會說、能寫,紮實地落實說和寫的教學目標。同時,用故事會的形式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性。採用多種多樣的課堂形式,使學生感受課堂的趣味性,使語文學習更加生動有趣。

本節課需要注意的是,在練習寫話之後,可以引導學生交換看,讓學生學習別人寫話的'優點。教師要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就學生寫話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本單元的主題是以傳統文化爲依託集中識字。主要安排了《俗語》、《有趣的成語》、《對聯》和《詩詞曲名家》四篇課文。讓學生在識字、識詞的同時積累豐富的語言和實踐資料,初步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生動、有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高尚情感。教學時我注重朗讀,對課文內容如詞語、典故等的理解不求全求深,先背誦下來,留待日後再去慢慢回味、消化。本單元仍以識字教學爲主,我在教學中注意啓發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運用所學過的識字方法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熱情。

本單元綜合性學習“字典老師”是要教會學生部首查字法,這是二年級訓練的一個重點,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正確的查字典的方法,並調動學生主動運用字典識字的熱情。培養動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在教學中,我們把查字典的步驟給學生講清楚,讓每個孩子都掌握。但是查字典有個熟練的過程,這就需要練習。在這一點上,二(1)班盧老師的`做法非常好,我們組裏的老師都採用了這個方法。在每一課的預習時,我們都要求學生對生字的預習動手查字典,需要寫清楚生字的部首、除部首外幾畫、在字典中的頁碼、字的讀音、組兩個詞。一開始,學生十個生字查下來用時一個小時,孩子覺得作業時間長了,家長也不理解。我們及時給家長講明這樣做的目的,得到了家長的配合,每次作業給孩子看着時間,並簽上時間。經過兩週的訓練,孩子查字典的步驟熟練了,用時由原來的一小時減少到30分鐘,而且準確率大幅提高。現在孩子們寫作業,寫週記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字,都習慣拿起字典了,我感覺這是我們這單元做的最有成效的事情。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課上我先與學生共同觀看了烏鴉的圖片,向學生簡單介紹了烏鴉,講了烏鴉反哺的故事,知道了烏鴉“孝敬”老人這一特點,學生自讀了課文,瞭解了這個小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又看到了烏鴉聰明能幹的一面,我們課前準備了教具,以小組爲單位,做了實驗,體會烏鴉喝到水的辦法,之後又對“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麼辦呢?”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學生們的回答豐富多彩,有的說烏鴉可以把瓶子打破,有的.說烏鴉可以將瓶子拋到空中飛起來喝,有的說可以往瓶子裏放些小樹枝、小樹葉,有的說可以將瓶子傾斜一下······

最後,我們又採取“演背式”,邊背誦邊做動作,讓每個同學扮一隻烏鴉,先對照課文自己創作,嘗試把課文表演出來,再請幾個同學彙報,大家幫助修改,最後大家邊做動作邊背課文,教學比較成功,學生在動中完成本課教學。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一、出示教學掛圖

1、看圖,說說每幅圖畫的什麼內容。

2、議圖,弄明白四幅圖連起來說的什麼事。

二、續編故事

1、假如你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怎麼做呢?

(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2、選擇合理的想法,小組合作續編故事。

⑴小朋友認識這位叔叔確實是爸爸的朋友,該怎麼辦?

⑵小朋友不認識這位叔叔,又該怎麼辦?

三、全班展示

1、小組評選好的同學到臺前講故事。

2、評選故事大王。

四、討論交流

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

第四課時

一、展示臺

1、完成“填字遊戲”。

⑴投影出示填字遊戲。

⑵同桌合作,把詞語補充完整。

⑶指名讀成語,看是否正確。

⑷豎着讀填好的字,說此文轉自淘.教。案網().說發現了什麼。(新世紀我能行)

2、猜謎語

⑴學生出示自己準備的謎語。

⑵小組互猜謎語。

⑶全班猜謎語比賽,評出猜謎大王。

二、畫畫、寫話

1、教師出示一幅畫,指名說說畫的內容。

2、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幅畫,並說出畫上的內容。

3、寫話,注意語句通順,寫清楚畫上的內容。

4、小組相互展示交流。

教後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園地意在讓學生自主,有趣且相對集中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時間能力。所以我藉助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達建了一個有趣開放的語文實踐活動平臺,讓學生在有趣中練,在練習中達成活動目標。

一、“我的發現”,引導學生展開交流,鞏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讀讀認認”是讓學生認讀八個表廚具名稱的新詞,從中認識其中的生字。主要培養學生藉助拼音拼讀生詞,再讓學生髮現排列的規律,並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這些字跟偏旁有什麼關係,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口語交際在創設情景中,引導學生展開互動的有趣的口語交流,並聯系實際生活,挖掘學生的`認識,在師生、生生的交流中,生成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四、展示臺在教學時,不能就教材教教材,所以我在課前做充分的準備,蒐集有關的資料,以便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時間機會,使得語文訓練紮實而有效。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月亮灣》是一篇語言生動、優美的課文,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抓好以下兩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品讀課文。

課一開始我就在優美的音樂中聲情並茂對學生說: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個地方----美麗的月亮灣。快跟老師一起去看一看吧!接着我通過配樂範讀將學生帶到了美麗的月亮灣。美妙的音樂,美麗的村子構成了美的境界。學生通過聽、想感受美,欣賞美。

二、注重朗讀,以讀促悟。

朗讀有兩大功能:一是感悟功能,二是再現功能。我在這一課教學中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讀書入情入境,以讀促悟,從而潛移默化地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通過學生的自讀、再讀、教師配樂範讀、齊讀,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陶冶。

三、緊抓字、詞、句訓練

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讓學生認爲自己就是月亮灣的小村民,帶領着遊客介紹自己美麗的家鄉。環節一訓練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月亮灣的美景出示“小河——,河上——,河裏——,河岸——。月亮灣真美呀!”環節二教學“小河”一句時,我拋磚引玉,讓學生知道“因爲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所以我們的村子叫做月亮灣”。出示“因爲…所以…”的句式讓學生說一句話。環節三教學“倒映”這一句時,結合課後習題,讓學生邊看圖,邊讀句子,說說哪一句好,好在哪裏?有意識的滲透月亮灣青山碧水的美景和依山傍水的`優越位置。

不足:這是一篇意境優美的文章,在教學中我進行了範讀配樂朗誦,而在學生的朗讀中沒有配樂,這也是一個遺憾的地方,如果在學生的朗讀中也能加入音樂的話,學生是不是會朗讀的更有感情,也更有興趣。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在教學《小英雄於連》時,我爲學生的一些出色回答和表現而感動。比如在問到於連爲什麼看到導火線的火花不但沒害怕而是想辦法時,有學生回答因爲這裏是他的祖國,他愛他的祖國。我沒想到學生已經把於連的`英雄行爲延伸到了愛國的表現,我爲學生的回答而感到驕傲。再如問到學生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滅掉導火線的火花時,當有學生回答可用石頭砸導火線時,馬上就有學生反駁到這種辦法不行,他說用石頭砸導火線會摩擦起火,不但不會把火花滅掉,反而會加快導火線的燃燒。我爲學生的回答而喝彩!當學生說看到於連光着身子,沒穿衣服,怕於連冷而要送他衣服時,我爲學生的愛心而感動!

在教學完這一篇課文後,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學生有着巨大的潛力,我們要善於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調動起來,在教學中應用。“相信學生的潛力,把課堂還給孩子”纔是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在課堂上,我們要積極地爲學生創設參與的平臺,提供展示的機會。學生有潛力,需要環境、條件去開發,就像種子發芽,需要陽光、雨露去滋潤一樣。我們教師就是要在課堂這片沃土中播撒種子,創造適合種子生根發芽的溫度、溼度,讓它茁壯成長。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安排個人學習、小組學習、口語交際、情境體會這些形式其實就是在爲學生創造條件,尋找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我相信課堂——這一師生共有的舞臺一定會更絢麗!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本課也屬於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教材分別用圖表的形式展示了“日”、“目”、“冫”、“氵”的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根據字形的結構規律和每組詞語之間的相互關係,將12個詞語分爲四組。與識字3略有不同的是情境圖生活氣息較濃,有充分的想象空間,爲識字、誦讀、練習說話提供了憑藉。

教學中,我引導孩子明白四種偏旁部首的演變同時,聯繫自身生活體驗,感受“晴空 溫暖 晾曬”、“寒冷 凍結 冰雪”兩組詞語所傳達的意境,做到讀詞語、想意境、悟感受,真正做到切己體察。藉助圖畫感受“東海 黃河 長江”等詞語所傳達的意象,通過誦讀再現意象,感受東海、黃河、長江的壯美。

當然課堂上也不能一味的講解,孩子的興趣必須調動起來,因此,在課中,我在黑板上畫上太陽、流水、眼睛、冰塊的簡筆畫,再引導孩子說說這些古文字像什麼?這樣激起了孩子探究的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孩子從太陽、流水等的形狀試着說具體,這樣適當地進行語言訓練,發展了孩子的`思維能力,併爲識字教學增添了情趣。

所以我想,我們的識字教學,應跳出爲識字而識字的圈子,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漢字的神奇、感受漢字的魅力,達到孩子自主識字的最高境界。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作爲一個有二十幾年教齡的教師,面對新一輪的教學改革,面對新教材,我們都面臨着新的考驗。課堂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多更好地溶入,也成爲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到:給學生一點掌聲,他們會給你一個驚喜,一個意想不到的回報!

下面是發生在我本學期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真實情節:我教《再來一次》這篇課文,當分析到“垂頭喪氣”這個詞時,一切都按我教學預設在順利進行,在討論完後,我說;“接下來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表演一下”。

我首先請同學主動參與,然後我請平時上課不愛舉手的蔣同學上來表演,她極力反對“不行,我不會表演,我做不來。”在我邀請她之後,她顯得有些害羞且有些猶豫,並沒有走上講臺。我看時機成熟了,“同學們,我們掌聲鼓勵一下”,她終於慢慢地邁上了講臺,並且表演非常出色。“同學們,表演得非常好,大家掌聲鼓勵。”在一片掌聲中,她滿臉喜悅地跨下講臺,回到自己座位。

蔣同學在班級裏是一個成績偏差的學生,平時學習習慣也不好,特喜歡玩,對學習也就無所謂了。從此以後,她上課更加投入,發言更加積極,問問題更多,和我走得更近,更加喜歡語文了。

課後反思一下,學生上臺表演,有很大很多障礙。首先是知識層次的原因,有的同學對課堂知識不理解,無法正確表達,蔣同學可能就屬於這種。其次是心理障礙,害怕表達不好而受教師的批評、同學的笑話。還有不善於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教師不給予表達的機會等等。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發揮的機會,把握時機,適時給予學生掌聲和鼓勵,學生將會樂於表達、樂於表現,課堂教學將更加豐富多彩。當然,教師的掌聲和鼓勵不能毫無目的,氾濫成災,否則起不到對學生的激勵作用。

一位好教師,不一定要過多地表揚學生;一堂好課,可以沒有一句表揚的話。但我相信,在老師讚許的眼光下、在老師適當的表揚下、在同學的掌聲中成長的學生將回更加健康、更加優秀,因爲他們有愛!

老師們,給學生一點掌聲吧,哪怕他(她)不是那麼優秀!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在教學《泉水》這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體驗上,特別是語言的遷移運用上,設計了一個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讀和說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讀中感悟,以讀激情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洋溢着對泉水的讚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薰陶的好教材。因此,我力爭做到以讀爲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扮演角色讀、齊讀等),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提高了審美的情趣。

二、自主學習,昇華提高

另外我還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先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然後鼓勵學生大膽採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在交流中,學生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體會到了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將自己的情感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能適時地給予點撥、引導、調控,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愈加高漲。

三、重視積累,靈活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

爲此我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說話、仿寫練習,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課文裏的語言。我還讓學生從課外收集有關泉水的詩歌,如〈小池〉。從而,學生體會到運用語言的方法和積累語言的樂趣。

總之,這節語文課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以讀代教,讀中有恰,讀中有想的教學理念,既上得紮紮實實,又有新意,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本節課通過賞美食、說美食、吃美食的故事,引導學生欣賞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感受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培養民族自豪感。使學生感受到中華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食文化的興趣。

優點之處:

1.切合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並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氣氛一直很熱烈;

2.學生是在一定情境下,藉助於老師的幫助,及與同學的協作、交流,同時利用學生已知信息爲基礎,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取認識,符合教學規律。

不足之處:

1.識字課,識記字形沒有貫穿與課堂當中。

2.寫字時間不夠10分鐘。

整改措施: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也深刻認識到: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實際需要、實際能力出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快樂學習、高效率學習!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我爲你驕傲》這篇課文記敘的是一件很生活化的小事,故事雖小,卻真實感人,貼近學生的生活。文中的孩子 “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儘管當時沒敢承認,但愧疚的心理始終伴隨着“我”。 內心的懊悔,擔心“做賊心虛”似的心理及自我解脫的`辦法描寫得細緻而動人,而老奶奶回贈的那句包含着疼愛寬容和鼓勵的話更是出乎意料。課文中有兩條線索:“我”的情感變化爲明線,老奶奶的情感變化爲暗線,考慮到學段特點,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我”的情感變化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發現。以下談談對這堂課的教學認識。

一、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低段學生的教學重在字詞句的理解。教師的傳授教學並非單方面的授予,而是讓學生能夠習得、理解並運用。根據低段學生的特點在理解字詞時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意思。比如“驕傲”一詞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大部分還停留在“自以爲是”的貶義理解,而因此在課堂當中的我爲你驕傲則是褒義。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讓先說說自己對驕傲的理解,再出示運動員圖讓學生理解驕傲還有另一種褒義。最後讓學生再舉例說說班級中還有誰值得我們驕傲的,並自豪地對他說一說。再是“不自在”的理解,先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在生活中什麼時候有過不自在,再放入課文中朗讀理解感悟。

二、緊抓情感主線,理解課文

課文的理解認識主要以男孩的心裏變化爲主線貫穿始終。因此課堂中我以“開心、害怕、不自在、輕鬆”一組詞語出示讓學生對課文的中心主線進行大概的梳理整體感知。接着根據情感主線讓學生感悟“開心、害怕、不自在”三個心情變化的理解。通過比喻句“……像……又像……”、“像……一樣”的抓讀,感悟。做做動作,體會男孩的開心,害怕。聯繫生活實際、換位思考理解男孩心裏的不自在。

當然課堂當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如課堂朗讀指導不深入,課堂關注生本不清晰,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加強。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本文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這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第一、二句寫人們做的準備,第三、四句寫潑水的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徵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其中第二自然斷是重點段落。

在教學中覺得以下幾點處理得較爲滿意。

一、交給方法,自主學習。

《新課標》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創造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新型關係。爲學生搭建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平臺,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爲此,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緊扣“歡樂”,讓學生邊讀邊想,從哪句話感受到人民潑水很快樂的。把它找出多讀幾遍。隨後交流句子,說說從句中的哪些詞語體會到歡樂。交給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例如學生從第三句: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瓢往我衣領裏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體會到歡樂。我就跟着學生的發言,相機出示該句內容,讓大家一起讀讀。然後請學生想一想,哪些詞讓你體會到人們的歡樂?然後和學生一起品詞,感情朗讀。整個過程老師始終是跟着學生在學。

二、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針對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佔主導,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課上注意給學生創設情境,發揮想象,朗讀感悟。如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學生讀讀做做,學生興趣十足,感悟到文章用詞的精當,感受潑水的快樂。當學生對潑水的場面有了一定的畫面基礎後,我饒有興趣地問:假如我們就在潑水地現場,你會把水潑向哪些人?祝福他們什麼?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髮言踊躍,祝福的語言讓人感動。

三、訓練語言,豐富積累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根。離開了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語文教學也就徹底地偏離了軌道。因此,語文教學要緊緊憑藉教材這個“例子”,爲學生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引導他們在實踐中內化語言,運用語言,從而昇華他們的人文內涵。

在學生熟讀表示人們潑水動作的句子,感受到潑水的熱鬧場面和人們的歡樂後,出示插圖,看看還有哪些不同方式的潑水?,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出示文本句式“你______往我_____;我____向你______。”把話說具體,說形象,積累語言,學會表達。在瞭解清水的象徵意後,引導學生用句式“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潑向,祝福。”引導說話。但是這堂課上還有很多不足,例如指導不夠細緻,對文本的挖掘不夠深入,教學的方法還需進一步錘鍊

。以後要多學習,勤思考。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本文是一篇閱讀課文,講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情節曲折有趣。講述的是卡羅爾在爸爸的幫助下用登廣告的辦法得到許多貓,後來又用廣告的辦法送走了許多貓,最後卡羅爾終於有了自己的小貓,這件事讓我們感受到了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課文在寫作特色上語言質樸、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全文按事情發展順序組織材料。

本文在低年級是初步接觸閱讀課文。在教學思路上,我力求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由於二年級學生閱讀能力還是很膚淺,這得在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關鍵,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上完本課後,學生學習效果還是不差,興趣挺濃厚的,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程序,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一、“貫穿”閱讀過程。

“理解、記憶、速度”等。《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小學階段第一次出現的略讀課文。對於二年級學生,這篇閱讀課文,故事篇幅大,但內容通俗易懂。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了真正放手讓學生自學,可以合作。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由“扶”到“放”選擇感興趣的內容與學習夥伴交流,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與樂趣。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默讀”採用分層將“默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爲後面的幾篇默讀、略讀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設立較淺的閱讀問題。說說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有趣?(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回答問題時,不用一字一句地細細地讀,而是要跳躍性地快速讀,一邊讀一邊用筆做標記。與問題無關的段落可以不讀。有趣的地方作作標記。如、第5自段,卡羅爾與小貓的對話寫得很有趣;第7自段,一位叔叔送小貓的樣子像變魔術一樣,寫得很有趣;第10自然段,小貓的頑皮寫得很有趣;第17自然段,小貓與卡羅爾的親熱過程寫得也很有趣。)

二、對於低年級,識字是重難點。

針對我班學生實際情況,已經有識字的能力。爲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與自主性。引導學生“圈、演、比、看、猜、找”等閱讀中識字方式。(圈生字、演動作、比字形、看插圖、猜字謎、找近、反義詞)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中國漢字的奇妙有趣。通過分析字形,演一演既認識了生字,又理解了字義,一舉兩得。)

三、在緊扣默讀的感悟中,做到真正放手讓孩子們自讀自悟其“趣”初次默讀

整知全文;第二次默讀,畫出覺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第三次默讀感受卡羅爾的心情如何變化。採用分層法,將“默讀”進行拓展到生活的層面中閱讀。環環進、環環練、環環扣、將“默讀”貫穿於每個孩子的心中。

本文雖然修飾語少,抒情也少,但並不乏味,這是因爲本文恰當地安排了人物的對話。這些質樸的對話語言不只是簡單地告訴我們他們說話的內容,而且是通過人物所講的話,可以看出他們的動作、神態,感悟他們的內心世界。文中送貓的小男孩,小女孩的語言簡潔而樸素,從表面看說明了他們是來送貓的,但從他們的兩次對話中,卻讓我們看到了卡羅爾的美好心靈。更能感受到動物與人的和諧相處,可見寫好對話,可以使文章妙語生花。(這個環節,我重點提示了怎樣才能寫好人物對話。一是要想清楚誰和誰說話,因爲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二是要根據寫的事情,用質樸的語言進行合情的描寫,這樣的文章或是寫出的一段話,纔有極強的感染力。)

這裏鼓勵學生讀書不放一難。如、卡羅爾的情感隨小貓的到來與離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能從中體會到什麼。(當她得到了各種各樣可愛的小貓時,卡羅爾笑了;當她的小貓又被帶走時,卡羅爾傷心;當她發現小貓伯洛從廚房裏出來時,高興得大叫……從卡羅爾的情感變化中,可以看出卡羅爾是個活潑開朗、執著善良、有愛心的小女孩。)

總之,在教學本課時,本人滲透了在寫人,敘事之中蘊含着爲人處事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學的思想教育,不能單靠一篇課文能取得成效,“實施”是教學的策略。要日積月累,在閱讀練習中薰陶感染,逐步深入學生心靈,像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第二次講這一課了,還記得第一次講《葡萄溝》後馬老師對我要加強對文章整體的把握,理解文章的寫作目的,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你的教應配合學生的學,而不應使學生的學來配合你的教,使學生從內心感受到葡萄溝的葡萄真好。今天又一次講了《葡萄溝》,我將閱讀的重點放在了這些地方:

(一)營造開放性教學氛圍,激勵學生參與,誘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我班學生不太愛說話,上課時思維並不活躍,屬於填鴨式被動學習狀態。在這節課上,我充分運用學生創新慾望和探求新知識的心理需求,放下老師的架子,作爲學生的“大朋友”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真摯、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互相交流思想,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爲他們創設一種暢所欲言、勇於思考、敢於創新的開放性教學情境。閱讀教學過程中我選用了可以用來激勵學生的語言,如“誰最聰明?”“誰最棒?”“誰的答案更好?”“誰能把老師問倒了……”“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同學們,這麼‘一大串一大串’‘水靈靈’的葡萄,就擺在你的面前,什麼想法?想吃不?誰來用聲音表達一下?還有誰更想?”“你認爲這句話應該怎樣讀?請你給大家讀一讀行嗎?”這樣,讓他們敢於直接表達自己的見解,敢於與老師、同學一同表現,建立自主學習的激勵氛圍。

(二)鼓勵質疑,培養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發散性思維和探究意識

“沒有疑問的學習就像一潭平靜的死水。”在這節課中,我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選用恰當的誘導方式,並相機進行調控。抓住文中的重點句,從文章的重點、難點處發問。“葡萄一串一串地掛在綠葉底下,……五顏六色,美麗極了。”這句話這樣寫如何?與書中比較有什麼不同?哪個寫的更形象,更生動呢?學生帶着問題,自己去尋求答案,興趣濃、效果好。而且不但深刻理解詞語的意思,對文中的句子也做到了較好的掌握與理解。

(三)重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受和把握

在教學過程的開始,即學生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我就讓學生思考“葡萄溝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帶着這個問題初讀課文,學生很快被課文中描繪的葡萄溝的景色所深深吸引。他們有的認爲“葡萄溝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有的認爲“葡萄溝是一個有很多水果的地方”;還有的認爲“葡萄溝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地方”;“葡萄溝是一個好地方”……然後,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提煉出本課的重點問題,即“爲什麼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讓學生再次進行深入的學習與思考,並且在默讀的過程中用直線劃出相關的語句,進而要求同學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和討論,最後請同學把各自的學習情況進行彙報。同學們在彙報的過程中,基本上說清了因爲葡萄溝盛產各種水果、葡萄溝的葡萄又多又好、葡萄溝的老鄉熱情好客、葡萄乾兒顏色鮮味道甜這幾方面內容,所以說葡萄溝是一個好地方。通過同學們的小組學習以及彙報,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用一個大的問題來統領全文,有利於學生深入地思考,準確把握課文內容,也有助於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他們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設計,較之傳統的根據課文內容逐段進行講授的教學模式,更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對課文的整體感受和把握。

(四)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

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過程中,當有的學生說:“因爲葡萄溝的老鄉們非常熱情好客,所以我認爲葡萄溝是一個好地方。”我馬上利用這個契機創設了真實的情境,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我說:“熱情的.主人,你想對我說些什麼嗎?”學生們沉浸在角色扮演中。這樣的環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五)對於多媒體的使用形象直觀,突破教學重難點

由於小學生缺乏生活體驗,不知“梯田”、“陰房”是什麼樣子的;茂密的枝葉怎麼會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五光十色的葡萄又是怎樣的。此時我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將山坡上一層層的梯田,陰房的外觀,牆四壁的小孔,陰房內的木架及掛鉤,綠色的涼棚,五光十色的葡萄,運用動畫形式展示給學生看,很好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然而,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感到課堂上仍存在幾點不足:

1、好文章要三讀: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書,在“放”中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薰陶。遺憾的是我沒有很好地讓學生的讀書,稍顯粗糙、匆忙了點。

2、此外,在把握課堂機制上,課堂每一環節再緊湊方面尚需努力。

3、學生對詞語的積累不夠紮實。這節課上,我並沒有對學生積累詞語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提醒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繼續加大同學們對課文中詞語的積累,豐富他們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