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5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5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

1、爲了從一開始就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一開始就播放了一段和課文有關的動畫短片,同學們看了動畫中驚慌的小兔子,都笑了,我忙問:“你都看到了什麼?“看了動畫你想知道些什麼呢?孩子們都活躍起來了,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看來,他們真的非常想學習這篇課文呢,興趣被調動起來。

2、文本的意義,只有在學生主動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產生,在教學時我希望着力讓學生參與有感情朗讀、看圖想像、即興表演、動作模仿等活動,讓他們能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領學生深入課文,使學生與文本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係,使他們由讀文、看圖,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

這堂課也體現出許多問題和不足,希望能對以後的教學起到借鑑作用。注重課堂朗讀,但形式不夠豐富,在課堂上分角色、分層次的朗讀比較多,但是相對缺乏集體朗讀,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在進行深入的課文分析之時,因爲新課之前的導入讓學生們感覺很新鮮有趣,而進入課文分析之後,要讓學生從剛纔的熱烈中投入另外一個冷靜思考的'氛圍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課堂不能永遠熱鬧喧天,安靜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現有價值的思考結果,而作爲教師不僅僅要給學生積極引導,還要有等待的耐性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反思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反思。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真正實現有趣、高效的課堂。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隻兔子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獅子問“咕咚是什麼,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原來“咕咚是木瓜掉到湖裏發出的聲音。這個故事教育學生: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在教學本課時,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低年級學生還是以玩爲主,抓住學生這一年齡特徵,在導入新課時,我先播放事先錄製的各種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猜是什麼聲音。接着再故做神祕地發出“咕咚的聲音,再讓學生猜猜這是什麼聲音,從而引入課文學習。這課的導入方式是爲了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營造一種將閱讀期待。

(2)課文的意義,只有在學生主動與課文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產生,在教學時我着力讓學生參與有感情朗讀、看圖想像、即興表演、動作模仿等活動,讓他們能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領學生深入課文,使學生與課文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係,使他們由讀文、看圖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

《咕咚》是第二冊一篇圖文並茂的童話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內容淺易易懂,很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那麼,如何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學訓練課,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指導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設疑引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心理特點,形象有趣,富有懸念性的東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於是,我採用了實物作了一個實驗,用木瓜在高空仍進水桶裏,發出咕咚的聲音,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什麼聲音,你想知道嗎?接着板書:咕咚,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

二、圖文結合,感知課文內容

根據低年級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我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聽錄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3 幅圖,把3 幅圖連起來問: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圖文對照,學生自學討論:哪些自然段寫了1 、2 、3 幅圖。這樣圖文對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討論自學,很快地理解了課文的意思以及它們的聯繫,並能看着圖,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意思說出來。

三、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本文的重點是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加深對課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讓學生在看懂圖意,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當聽到咕咚聲音時,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樣做?誰做的對?爲什麼?接着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抓住重點,因勢利導,指導朗讀,如:小猴兒,大夥兒說的活要讀出驚慌緊張的語氣;野牛說的話應不慌不忙,表現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別人跑,弄清事實真相。這樣,通過多次反覆朗讀品味課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學的能力。

四、角色演評,滲透德育

童話故事的教學運用“角色演評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對童話隱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內化和昇華。教學《咕咚》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展開想象,進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強調對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演後,可讓學生進行角色獨白,並對角色進行評點,使學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評點中,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學生要學習野牛做事弄清事實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導方法的結合運用,我的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也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情操也得到陶冶。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2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着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人教社新編的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塗、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啓迪心智。

一、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裏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有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所見》、《春曉》、《村居》這

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在背誦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讀準確、讀流利,正確地背誦。

二、認認塗塗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時,我引導孩子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激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採用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說說自己平常認識哪些字,展示識字成果,並交流自己的識字心得體會,最後結合園地的練習,讓學生認一認,把認識的姓塗上顏色。這樣做,能夠激勵學生自主識字,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讀讀畫畫中自主識字

我在教學中,通過認偏旁,析字形進行識字,效果較好。如語文園地三的讀讀畫畫,把你認識的偏旁和相對應的字畫上相同的顏色。實踐證明,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盎然中完成學習語文、鞏固基礎知識的任務。

四、隨文識字

在教學中,我很少用隨文識字方法,雖然這種識字方法有很多優點,但我覺得沒有以上幾種效果好,我覺得在教學中,應根據文本的內容用不同的識字方法,纔是最好的識字教學。總之,在以後的識字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學習和探究,讓孩子們想學,樂學。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3

口語交際是一種行爲,也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習慣,在我執教的一年級口語交際課《猜謎語》中,作了一些嘗試與探索。

1.創設情境──讓孩子人人想說。

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具體情境中培養出來的,沒有具體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有雙向互動的實踐過程。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能喚起學生的交際需要,激發學生的交際動機,調動學生參與交際的積極性,達到“人人想說”。

在《猜謎語》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進入到“猜謎語”的角色中來。

比如,一上課,由孩子們最喜愛的動畫人物“小公主”帶領大家進入“謎語王國”,介紹古代的謎語,猜燈謎的風俗,又去看謎語王國裏的小朋友猜謎的情景,孩子們一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我又創設了“我說你猜”的競賽情境,“小公主”帶來滿樹的紅蘋果,爲猜謎獲勝的小組獎勵紅蘋果。靈活的思維,互動的交流,合作的精神開始形成,時時會迸發出思維的火花,令人驚歎。最後一個環節是遊覽“謎語王國”的全班互動情境,每個小組就是一個小“謎語王國”,孩子們可以走下座位,到別的“謎語王國”去參觀,去猜謎,去交流。每個孩子包括平時不大說話的孩子在內都積極地參與了這項活動,把口語交際實踐落到了實處。

正是通過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活動情境,吸引每個孩子積極參與到口語交際中來,才能做到“人人想說”。

2.典型引路──讓孩子人人會說。

“人人想說”只是口語交際的前提和基礎,小學生閱歷淺,語言表達還處於生長髮育期,模仿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內在動機。要想把口語交際訓練落到實處,讓孩子“人人會說”,還要發揮典型個例的指導示範作用,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禮儀。

在指導學生小組合作猜謎時,讓學生觀看了一段小朋友合作猜謎的錄像,要求學生認真看,想想在小組裏猜謎要注意什麼,引導學生說一說小組合作猜謎的要求。有了典型示範的引路,又有了學生的觀察思考作基礎,在這之後的小組合作猜謎甚至整節課裏,孩子們都在注意着如何去表達,如何去傾聽,如何去和別人交流,這對口語交際習慣的養成有很大促進,讓學生在原有口語交際水平上有所提高,真正把口語交際訓練落到實處。

3.平等對話──讓孩子人人樂說。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其前提是課堂上的平等對話,有了平等對話,課堂氣氛變得和諧、民主、寬鬆,思維變得活躍,交際時時互動,學生身在其中,躍躍欲試,“人人樂說”。

在《猜謎語》“我說你猜”環節中,有位學生出了這樣一則謎語:“嘴像一把鏟,腳像一把扇,走路愛搖晃,水上能划船。”另一位同學答出了是鴨子,並且非常充分地講了理由,我和同學們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正要往下進行時,另一位學生高高地舉起手來,“老師,還可以是鵝,因爲鵝……”顯然,這是一位喜歡思考的孩子。我並沒有直接去肯定他,而是問其他同學,可以通過他這種不同的答案嗎?爲什麼呢?我們應該怎樣鼓勵這位全班最勇敢、最愛思考的同學呢?最後,同學們一致選擇,用最熱烈的掌聲來鼓勵他。顯然,這種平等的對話,不僅對於這一個孩子,對於全班同學都是莫大的信任和激勵,孩子們的思維更加活躍了,參與更主動了。

有些孩子自信心不足,害怕說不好而不敢說。我更注意關注這些孩子,給他們一個寬鬆的環境,讓他們無拘無束地參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彆着急,慢慢說。”“你說得很好,聲音再響亮些,讓大家都聽到。”“說錯了沒關係,同學們會幫助你。”“你的進步真快!”學生聽了這些話,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參與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創設情境,讓孩子人人想說;典型引路,讓孩子人人會說;平等對話,讓孩子人人樂說,讓學生在精心創設的交際情境中切實有效地進行語言實踐,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4

知識點:複習拼音字母ie & ei; iu & ui; ei & er

教學目的:區分容易混淆的ie & ei; iu & ui; ei & er,爲學生正確拼讀音節識讀漢字打好基礎。

授課情況:我讓學生把書翻到第32頁,讓他們用手指指着字母跟我讀。讀完一遍以後看配套的語文學習光盤:先聽範讀,再跟讀。部分學生準確讀出了,部分學生還是區分不開。我就讓學生多聽幾遍,多跟讀幾遍。在這個過程中,有相當部分的學生走神、開小差,沒留心聽,讀起來聲音小,音也沒讀準。課堂有點冷場了。這時我想了想,想到了在華陽小學聽示範課時學到的課堂教學用語。於是跟學生說:“拼音寶寶當中有幾對雙胞胎,他們都長得很像,比如ie & ei; iu & ui; ei & er。你們能認出他們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嗎?能準確叫出他們的名字嗎?能說出他們哪裏不一樣嗎?”這次學生都來勁了。一個個緊張地盯着大屏幕看,爭着第一個說出這三對拼音字母的不同之處:ie和ei,iu和ui都是i的位置換一下……發言踊躍,課堂氣氛也熱烈起來了。

反思:1、 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知識的過程即是以自身整體素質和能力和學生進行雙向互動交流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完全真實的,教學的進程必須以此爲基準進行適時適當的調整,而不是單憑自己主觀想象或猜測,脫離學生實際的學習、接受能力將教學過程過度理想化,而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備課不僅要備教學內容,還要備學生:包括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動機等等。

2、 對於低年級的教學,內容雖然簡單,但是得特別注重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只有生動活潑有趣的形式才能吸引住低年段學生,使他們對教學內容產生學習的興趣。其中教學語言也是知識呈現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生的學習、接受能力還有限,抽象深奧的概念還不會,對形象化的.語言反應就比較積極靈敏。課堂上應多運用他們能聽懂、感興趣的語言授課。將學習目標擬人化,個性化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這一點從“拼音寶寶”、“雙胞胎”對我班學生學習相似拼音字母的積極作用可以看出。

3、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是爲了不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他們自行發現知識點、解決問題比單純的口耳相傳更重要,也更有趣,更有挑戰性。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爲了找出問題的答案,學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起自身的積極性,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學生就不是單純的知識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學習者。我們也將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展示知識點之前不妨先提個問題,打個問號,讓學生帶着疑問和好奇開動腦筋,自己觀察、想點子、總結歸納,鑽研學習內容,這樣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學習效果會更好,從而有利於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發展。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5

新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語文識字課要多認少寫,認寫分開,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因此,我在這節課中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極大調動了學生的識字樂趣,爲學生營造寬鬆和諧自主的學習氛圍。不搞孤立枯燥的識字環節,採取識字與讀文整合的方法,堅持“生字從文中來、再回到文中去”的識字順序。創設情境,巧妙引導學生主動識字,從內心感受識字的快樂並在語言環境中掌握數量詞的用法。採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看圖識物,學詞讀文,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體驗幸福的生活。

注重以讀爲本,自主識字。數量詞的運用並非死記硬背,歸根到底是生活經驗所積累,是在運用中熟悉的。以多形式的朗讀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印象,從而熟悉數量詞的運用,還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及合作意識。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要更多的'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進行課堂的隨機評價,本節課中師生之間的評價語運用得當,不但注重用激勵性語言恰到好處地敲擊在學生的心坎上,促使他們努力地思考,大膽地表現,更注重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平等關係。

本課採用“詞串”的形式識字。課文講述的是夏天的鄉村夜晚,和識字5有一定的關係,因此,趁熱打鐵,通過觀察圖,使學生初步獲得鄉村夜晚充滿溫馨的感受,再引導學生具體觀察圖上的事物,體會夏天夜晚的特點。在朗讀上,學生通過模仿,一邊讀一邊打着節拍讀,基本能讀出抑揚頓挫的感覺,把這篇識字文當作韻文來誦讀。在這篇課文中還蘊藏了一個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愛聽故事是孩子們的天性,在學習“牽牛”和“織女”這兩個詞語的時候,我通過講故事來引導孩子記憶詞語,孩子們興趣盎然,連平時課堂不注意聽講的孩子都牢牢掌握了這兩個詞語。看來,今後的教學用恰當的故事來吸引孩子是很有效果的。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6

突如其來的提問:這節語文課,我正引導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當讀到第4小節時,第一小組伸出一隻小手。“方妍,你有什麼事嗎?”我耐心地問。方妍站起來,奇怪地說:“老師,爲什麼陽光鑽進棉花裏,棉被就會暖和呢?”我當即對她積極提問進行了鼓勵,並請她上臺來主持這個問題的討論。此時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高漲,大家都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一生說:“因爲棉花是白色的,陽光鑽進棉花,棉被就會暖和起來。”另一生馬上反駁:“不對!我們站在太陽底下,不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衣服都會暖和起來。”最後討論得出,棉被會暖和是因爲太陽是會發熱的'球體,陽光鑽進棉被,把熱量傳給了棉被。

我真佩服這些孩子,他們會讀書、會思考、會發現、會表達,如果我在教學中對第一隻突然舉起的小手視若無睹的話,我想我會錯過一次又一次和學生真正交流學習的機會。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經歷了這一次後,使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7

《柳樹醒了》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在教學這一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觀察柳樹,把觀察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並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柳樹的生長過程已經掌握一二,在上課時學生紛紛發表意見,課題氣氛相當活躍。在這篇課文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理解、想象和說話練習。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畫一棵柳樹杆,讓孩子們來添加柳枝的遊戲,通過對“硬梆梆的柳枝”和“柔軟的柳枝”進行對比,感悟課文,孩子們學起來輕鬆有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爲放得太多,還沒有及時地收回,所以課堂上稍顯得亂了一些,這是我應該注意的地方。但是,通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他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儘可能讓學生有時間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8

作爲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持續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透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光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透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個性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好處識字的關鍵期,不僅僅要求對課文資料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覆多次和漢字見面,並透過一段時光後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後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到達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他的語文水平。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個性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讀書的訓練上我採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能夠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臺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課前我要求每一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

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麼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潛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過之後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後教,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於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後要求不定時複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啓下幫忙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並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忙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我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願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願意讀了,不僅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願意展示自我。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麼,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一次在作業中我發現有孩子已經在寫日記了,由開始的一兩句變成了一版、兩版,於是我適時的對這個孩子進行表揚,並要她自我讀出來,之後誰寫了日記都進行點名表揚,鼓勵。慢慢地寫日記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寫的越來越好。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1、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活動時光過多,有時候一節課的資料沒有完成。2、對困難生的關注不夠,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裏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9

[教材分析]

提起科學,我們可能會覺得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只要用心去想一想,留心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月亮陰晴圓缺,太陽東昇西落;動物繁衍生存,植物開花結果;火車飛速奔馳,大橋橫跨江河這裏都包含着科學。《識字8》這篇課文所在的一組教材就是以這些科學知識爲專題編寫的。運用了淺顯的兒童化語言,採用生動形象的描寫,介紹了工業、農業、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學常識。《識字8》是這組教材中的第一篇,課文由五句諺語組成,不僅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卻並未注意的科學常識,引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還讓學生初步認識了諺語這一中華民族古老而質樸的藝術形式,從而引導學生注意發現和積累諺語,豐富自己的知識。

本課雖爲諺語,但韻文味道很濃,各句雖然意思獨立,但從韻腳來看全文一氣貫通,體現了漢語言文字的韻律美。

[學情分析]

識字教學的對象是學齡初期的兒童,他們只有67歲,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徵是:好玩、愛動,不能長時間專注某一事物,喜歡接觸形象具體的有趣的東西。教學中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寫字。引導學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見字認字,及時交流。

[設計理念]

識字教學要 將以人爲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環節。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讓學生充分享受自主發現的樂趣,體驗識字寫字的樂趣,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寫字環節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學習目標]

(一)認識初、眉、辨、鬥、湖、即、雁、歸、轉、寒等10個生字。

(二)能正確書寫江、湖等5個字。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諺語的美。

(四)有主動積累諺語的願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初、眉、辨、鬥、湖、即、雁、歸、轉、寒等1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江、湖等2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諺語的美。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主識字,進一步培養獨立識字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文中的5句諺語,理解諺語,寫江、湖2字。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提起科學,我們可能會覺得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只要用心去想一想,留心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動物繁衍生存,植物開花結果;火車飛速奔馳,大橋橫跨江河這裏都包含着科學。第8組組課文就是以這些科學知識爲專題編寫的。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走進第8組課文,走近科學,去探索我們身邊的科學。細心觀察的孩子才能發現它們,你們想做這樣的孩子嗎?現在就讓我們出發去大自然找找吧!

太陽從哪邊升起來,從哪邊落下去?

什麼時候月亮彎彎的,什麼時候月亮圓圓的?

2、你們真聰明!細心觀察、聰明的'人們不但也看到了這些現象,發現了其中的小祕密,還用幾句簡單的話寫了下來,給它們取名叫諺語。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識字8》就是5條諺語。咱們快快打開書,相信你會有更多的發現。

二、識字

1、檢查預習。

昨天同學們已經進行了預習,你讀會這5句諺語了嗎?誰願意展示給大家聽聽?。

指名分句大聲朗讀諺語,其他的小朋友一邊聽他讀,一邊看着書。如果都讀準了,咱們就跟着他一起讀;要是讀錯了,就請你們幫幫他。(指出朝、鬥、轉都是多音字,注意讀準在本課的字音)

2、認字。

l 出示:十個要認識的字。看大家讀得這麼好,諺語裏的生字寶寶急着要和大家見面呢!你們看,它們全部都跑出來了。快和你的同桌讀一讀,聽聽是不是讀準了每個字寶寶的名字。圖上的小女孩說我會讀,你們會讀嗎?開火車讀字卡。

l 生字寶寶們誇你們讀得很準,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不過它們想知道你們是用什麼好辦法記住他們的,請你跟大家交流交流,讓他們也記住。字寶寶就能和我們一十班的所有孩成爲朋友。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生字寶寶一定最喜歡我們一十班這些愛互相幫助的孩子啦!

l 出示:十個詞語。生字寶寶們還和咱們認識的字交上了朋友組成了詞語,看,它們來了。快和它們打打招呼,自己試着讀一讀吧!

l 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三、學文

1、生字寶寶誇你們學得真棒!讓我帶你們再去大自然逛逛,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

2、老師最喜歡第三句諺語,師讀。你最喜歡哪一句諺語,請你拿着課本和你同桌的小夥伴讀一讀吧!

4、指名讀,師評價。

5、現在進行朗讀接力賽,每個組讀一句,比一比哪個組讀得又響亮又流利。

6、理解5句諺語。

l 第一句(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

⑴、讀句子。

⑵、理解句子。①憑藉自己的生活經歷,畫一畫娥眉月月團圓。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相解釋農曆、娥眉、團圓。②搞清一年有十二個月,你認爲初三初四的月亮像什麼?十五十六的月亮又像什麼?說出你的發現。③讀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從中使學生懂得:普通的一句話就告訴我們一個規律,這個規律是人們長期觀察的結果。④指導朗讀讀出對新月、圓月的喜愛。

l 第二句朝看太陽知西東,夜望北斗知北南。

⑴讀句子。

⑵理解句子。做一做。教師簡筆畫北斗星圖,簡單介紹北斗星的指向,讓學生了解北斗星。通過做一做,藉助太陽、北斗圖,分辨方向。⑶指導讀句子。

l 第三句蜻蜓低飛江湖畔,即將有雨在眼前

⑴ 讀一讀。

⑵ 議一議。①教師故意出錯。老師也喜歡這句話,也想讀讀可以嗎?教師讀的過程中,故意丟掉低字,以此引出爭論:有沒有低是不是一樣?讓學生通過再讀句子及與同伴地探索,理解低字的重要。②讓學生在圖上貼蜻蜓,檢查學生對低的理解,使學生明確江湖畔的意思,理解句意。

⑶ 指導讀句子。

l 第四句大雁北飛天將暖,燕子南歸氣轉寒。

⑴ 讀。

⑵ 演一演。

①這句諺語寫的是誰?(大雁和燕子。)讓學生自己解釋北飛天將暖。②通過老師的疑問春天大雁往北方飛,燕子往哪兒飛?秋天,燕子往南方飛,大雁往哪兒飛?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使學生懂得:大雁和燕子都是候鳥,春天一同飛向北方,深秋一同飛加南方。教師隨機在句子下板書:

大雁 北飛 天將暖

燕子 南歸 冬天

③演一演。春天到了,大雁和燕子開始起飛。請問,你們去哪裏深秋,你們又去哪兒呀?

5. 學第5句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⑴讀一讀。

⑵學生自己說意思、理解、讀。

⑶自編諺語。諺語是人們經過長期觀察發現的規律,也是科學知識。這些規律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不信,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填空) 一場春雨( ), 十場春雨( )

(一場春雨一場暖,十場春雨要穿單.)

小朋友們,你們不僅學會了諺語,而且還會編諺語呢!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江、湖。這兩個生字寶寶也想和大家成爲好朋友,你發現了什麼?找出相同點。(偏旁相同、結構相同)

2、這兩個字都要按照先左後右的筆順規則來寫。範寫江、湖。

3、學生書空。

4、生描一個,寫一個。師巡視指導、評價。

五、小結

孩子們,字寶寶和諺語不僅會在課堂上和我們成爲朋友,更多的還會出現在生活中。聰明細心的小朋友們可以把自己的發現編成諺語,也可以收集一些諺語,通過它們還可以認識更多的字寶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識字8》教後反思

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獲取的過程。《識字8》裏的5句諺語內容較深,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學習這篇課文中,我以學生合作者的身份,和學生一起去感悟、去探索、去發現。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及認知水平,運用畫一畫、做一做、演一演、議一議、貼一貼、讀一讀等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樂於參與的活動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學習合作。在議中感悟句意;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境;在說中訓練語言;在評價中激活思維。創設一種言、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設創各種途徑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知識的獲得有自己體驗的過程。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和富有童趣的活動,讓學生在畫中理解詞語。學生不僅領悟諺語的意思,學會讀懂句子的方法,而且會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探索發現的慾望。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0

一、尊重學生的差異,相信學生的能力。

上課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服務於學生的差異,讓不同程度的孩子在課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多種形式復現生字,多種感官參與活動。

一年級的'學生,有意注意雖然在發展,但佔優勢的還是無意注意,注意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復現。本節課中採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的無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調動起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1

本學期以來,我對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結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工作打算,我有如下感受:

一、考後思考:小學語文的教學和學習對於學生的發展以及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小學語文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因此,關注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改進:

1、靈活調整學生的座位

低年級學生不同於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更加註重課堂的新鮮感,靈活多變、生動有趣、富於趣味的東西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在進行課外活動或者公開課講演時,教師可以改變原有的座位安排,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2、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

要努力爲學生營造一種融洽的學習氛圍,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耐心細緻地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和幫助學習成績不好、基礎較差的同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意見,主動徵求學生的看法。

3、廣泛收集課外知識

教材所涵蓋的知識面是相對有限的,教師在講解課文之前應該廣泛蒐集相關的課外知識,將課外知識與教材內容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使學生對課文的領會更加透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整理相關課外知識。

4、學習方法多樣化

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三、專業不足

1、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注重課本知識的教授,學生對知識缺乏深度的理解。

2、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不能全面瞭解每一位學生。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缺乏溝通與交流,特別是對於成績較差的同學,教師缺乏足夠的瞭解。

3、小學語文教學忽視學生的認知特點,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只是採取教師講解,學生聽取的模式。這種模式完全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的地位。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2

較好的做法:

這節課我採用了開火車的方式請同學起來讀詞語,讀課文。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基本上每一個同學都積極舉手了。這是一個好辦法,以後在課堂上要經常採用這個方式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而且爲給同學們找了很多反義詞,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有所欠缺的地方:

但是在這節課上,我對教學內容設計過多,在熟悉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浪費了太多時間,以至於兩個課時沒有完成,在第三課時才進行了收尾。在識字教學上有些生拉硬記的跡象。

改進措施: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重視識字方法的總結。教人學會不如教人會學,在一年級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的自學能力,並給孩子們創設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在時間劃分上一定要多加註意,應該兩節課要完成的任務,就要兩節課完成。

今天上課忽視了強調常規問題,紀律表現還算不錯,但是還是要不停的.強調不停的改正,爲了給孩子們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的習慣。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3

《生命生命》是四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的第三篇,本單元的主題是關注生命。本文針對“生命是什麼”而發出質疑,從飛蛾生命的脆弱、從小瓜苗生命的頑強,從自己的心律跳動,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在課上,我並沒有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從客觀上去解什麼是生命;也沒有以一個演講者的身份慷慨激昂地給學生講說着人生的哲理,而是引領學生在和文本的對話中,通過讀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學生懂得了關愛生命、珍惜生命。在本課教學中我在如下方面收穫較大。

一、注重朗讀,在共鳴中積累。

“書讀萬遍,其義自見。”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注重的是結合孩子們的生活實際,不斷地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反覆品讀重點的語句,讓他們實實在在地體會如何珍惜生命,例如:在“飛蛾求生”這個段落中,當學生提出:爲什麼飛蛾求生的慾望使作者震驚?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掙扎”、“極力鼓動雙翅”等重點詞,在讀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對弱小的生命這種頑強生命力的敬意。在學生品讀如何向珍惜生命而做出成績的人學習,學習他們堅強不屈的品質,從而昇華文本的主題思想。

二、教學中結合學生自己對大自然中的生命及身邊的人事的感悟進行深入學習。

在教學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過程,學生各自交流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的理解,逐步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爲課堂的引導者。

三、適當運用資料,加以拓展。

由於學生在課前搜索並整理了資料,讓他們通過名人故事(如文中的杏林子,外國的保爾、海倫凱勒,還有國內的張海迪,亞殘會中的人物等)感受珍惜生命就會活出光彩;讓他們通過自己整理並背誦的名人名言(如關於時間、理想的、讀書的等名言)進一步感受生命的真諦。

語文學科是個語言積累的學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表達語言的表達、引用,培養了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學生的寫作也就會收到好的效果,從他們對課後小練筆情況看,也較以前有了較大的提高。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4

給孩子更多的合作機會,在探究中自主發現。

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思考,很多教師都把合作、探究學習定爲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突破口,致力於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品質和探究發現的習慣。

教師們按照分層互補的原則,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或是讓學生自由組合,使小組內的合作討論與小組間的競爭有效地結合起來;並建構學習小組評價機制,通過小組自評和他評、師評,引導小組合作學習的正確習慣,如語文科幾乎每堂課上都要求各學習小組就所學內容提出幾個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進行朗讀練習、課文角色扮演時,鼓勵各小組勇於創新,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彙報:孩子們各施各法,有齊讀的、有輪讀的,或是幾人表演,幾人誦讀,一些孩子乾脆把原文拋開,將內容編成小故事表演。

開放活躍的課堂,培養了個性習飛揚又善於合作的學生。在教學《比尾巴》一課時,教師問學生在這兩節詩裏有什麼發現,比如這首詩和以前學過的詩歌有什麼不同,在詩裏他們發現了什麼有趣的或特別的地方,並將自己的發現在四人小組裏說說。這下學生們感到新奇極了,他們的思維不受一點約束,在小組合作中集思廣益,交流互補,爭先恐後地告訴老師自己的發現。“我發現這首詩裏第一節都是問題,第二節都是回答問題的!”我發現第二節詩動物的名字都放在前面,它們尾巴的特點都放在後面!”“我發現這首詩第一節裏前面的字都是一樣的!”“我發現這首詩題目是《比尾巴》,詩裏也有很多尾巴這個詞!”事實證明,孩子通過合作交流,完全能自主發現,而敢於發現,也就敢於創新。美術課上,教師帶孩子們走出戶外,讓他們自行組合,用身體和球、圈擺出不同造型……合作探究式地學習,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營造出較好的團結協作的環境,更放飛了孩子創新的潛能。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15

本節課我特意創設了一個虛擬的情境——故意用增、刪、改等方法“篡改”課文12處,再製成朗讀錄音,讓學生挑刺,“幫助”老師找出錯誤所在,利用商討策略,先合上課本傾聽,再翻開課本邊聽邊看,邊思邊辯邊演,爲服務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對文中人物、事件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提供了放矢之“的”。

六七歲的孩子上課易於疲勞,有意注意不能持久,教師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給“權威”挑毛病,在“助人爲樂”中成了真正的“發現者”,通過近似競賽的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內驅力和學習興趣,創造了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自由輕鬆的學習氣氛,有效地提高了注意力。教學中,師生之間、教學內容與學習者之間的距離感消除了,具有爭強好勝特點的學生們的探索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了最大的滿足,形成了“緊張而活躍”的高潮氣氛,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