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5篇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5K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雷雨》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5篇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強調了語文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化學習方式。我在執教《雷雨》一課時,改變傳統的單純理解性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我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經過這一節課的鍛鍊,我覺得自我有了很大提高。爲了上好這節課,我對學生做了充分的訓練,在訓練學生的過程中,不僅僅他們掌握了必須的識字方法,擁有了識字本事,並且他們的反饋對我的教學方法也有了必須的促進作用。學生們喜歡的,就是我們正要教學的。經過這節課,我有幾點感觸,接下來我從這幾方面來談一談:

一方面我感覺到學生們此刻能自主地到前面來抓重點講解生字,但有些學生的表達本事還有待於我今後再進行訓練。有幾個學生的想法很好,可一到前面來說的`時候,卻表達不清。我想在今後我能夠鼓勵他們多讀一些自我喜歡的課外書,讀的方式最好是大聲地朗讀,經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鍛鍊了他們的用詞造句本事、語言表達本事和邏輯思維本事,使學生靈活巧妙地掌握了所學知識,可謂一舉多得。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2

在市優質課比賽中,我抽定了《雷雨》作爲自己講課的篇目。《雷雨》是經典話劇,也講過三遍,感覺比較熟悉。但是就是這種熟悉,這種經典,給自己講課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一是大家都講過,如果老生常談,毫無新意,這個課就讓人感覺很一般,創新難度很大;二是這部話劇潛臺詞太豐富,沒有一定的閱歷,有些地方讀得不透徹,難以解讀到位;三是篇幅長,可講的點太多,很難梳理出一條非常清晰的帶點創新意味的思路。所以,這次備課讓我感覺難度很大。

教案寫了三次,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第一次定在賞析語言,分析形象上,感覺太傳統,毫無新意,被推翻;第二次從情節設計、場景選擇等角度來解讀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又感覺爲了創新而丟掉了話劇的本色,被推翻;第三次從場景選擇的匠心處來分析,有新意,品讀語言感受形象,又體現了話劇的特點,二者結合在一起,才形成了最終的教案。而這時已經是週三了,時間很緊,任務很重,熟悉稿子的時間很短,好在沒有因爲這個亂了陣腳,認真準備,認真參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發揮自己的水平。

這次備課、講課的過程雖然讓人飽受煎熬,但讓我收穫很大。

一是從選課的角度來說,越是經典,越難講,越是講課的點多,越難講,從選課上我有了一點經驗。以前講《湘夫人》時,也沒選課的經驗,就感覺這首詩歌講的故事很感人,就選了。沒想到正是這個大家都避開的篇目,讓我開墾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解讀出了大家平時沒有注意到的內容,這是我的成功之處。所以,選課還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的,能將常炒的白菜炒出新的花樣新的口味,那技藝就高一籌了。

二是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可能是當班主任當的吧,現在總害怕學生沒有聽清要求,於是會反覆言說,這樣不僅使得自己的語言聽起來不簡練,還會嚴重干擾學生的思維。以後上課,要求在前,說過了之後就不再講話,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充分思考,再來回答。語文課堂的語言應力求優美、有文采,讓學生能沉浸其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這一點也是今後我努力的方向。

三是讀的書少,見到的優秀課例不多。這次講課前我翻閱了語文的很多雜誌,特別是《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訊》等雜誌,感覺上面的文章非常打動人心,在這一片土地上有很多真正熱愛語文的人在這片田地裏默默耕耘,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執着給我很大的心靈震撼。雖然平時的工作很累,也有諸多抱怨,我相信語文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會讓我們受益終生。這上面的優秀課例也很多,如果我們平時多加參考,多思多想,我們的觀念不僅會得到提升,我們的課堂會有很大的改進。

第四是外出講課的經驗不多,接觸到的不同類型的學生少。在調動學生髮言的積極性上,還需要我做出更多的努力。

課上完了,按照自己的預期講出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雖然還有種種的不足,但不管怎樣,每一個比賽的環節我都認真準備了,雖歷經磨難,但收穫頗豐。這就是這一次參賽的感受和得到的經驗教訓。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3

本課是我在學校組織的級部大比武中講授的一課,課文用優美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三部分特徵鮮明,寫景細緻逼真,引人入勝。激起了學生對大自然的深刻體驗,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自然的熱情。

在課堂上我努力地爲學生創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這一理念。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師生配合比較默契。

我認爲本課比較成功的是生字教學和朗讀教學。識字是二年級教學的重點,()識字量又很大。在教學生字時,我不僅讓學生會讀,而且學會方法,每個孩子交流識字方法時都很積極活躍,而且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其實,幾乎每個生字孩子們都能想出不同的辦法,甚至能根據每個字的特點編出字謎或者順口溜。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只要堅持下去,久而久之,再難的生字,孩子們都會想方設法記住它,使生字教學不再成爲難題。學習”垂“的寫法時,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記住每一筆的的特點及在田字格里的佔位,然後再在黑板上範寫,所以,這個最難的字,學生也掌握得較好。

本課的朗讀指導也比較到位,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課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也促發形象思維活動的展開,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

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通過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學生感受了雷雨前的自然現象的變化後,問:現在有滿天的烏雲向你壓下來,你有什麼感覺?讓學生就帶着這種感覺讀,所以讀得很有味。在引導學生理解”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這個句子時,”垂“比較抽象,難理解,我用多媒體制作蜘蛛垂下來的動作變化畫面,將抽象變爲直觀。引導學生理解”譁,譁,譁“的聲音,表明而下得急,下得大,要讀得聲音重一點,第一個”譁“拖得稍微長一點,後兩個停頓短一點。”漸漸地、漸漸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有一段時間,要讀得稍慢一些。描寫而過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語言片段非常美,讓學生暢談想畫什麼,然後仔細看雨後初晴的畫面,激發學生審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慾望。

本課每一個自然段的朗讀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孩子們非常投入,讀出了變化,這是我很滿意的一點。

都說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上完本節課時,總覺得有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由於沒有試講,對時間的把握不是特別好,前面的識字教學還是有點鬆,所以後面的環節就顯得急促了些,本來學完課文還安排了三名同學讀整篇課文,由於時間來不及了,只是做了個簡單的總結。拓展處的蘇軾的古詩,也應該領着讀一遍,讓學生從詩詞中再來感受雷雨的來勢洶洶,也領略詩詞的美。花鐘教學反思落花生教學反思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4

從學生方面來講,學生表現得特別好,發言積極,認真思考。學生的認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開校級公開課。除了這個原因,我就很難找出其他原因了。但是從教師個人方面來說,存在着比較多的問題:

第一,課件播放時,發現每一張ppt右側都少一排字,而且每段話前面空兩格,都變成了空四格。所以上課時,老是調整ppt,造成學生和聽課教師眼花。回到家,我在自己家裏播放了這份課件,奇怪的是又是全好的,不會出現缺字和段落空四格這個問題。這份課件是早在兩個星期前做好的',播放一直沒有問題,只是超級鏈接在教室裏的機子上,做了重新鏈接。這個缺字的問題,我根本沒有考慮過。在家裏的電腦和辦公室的電腦裏,全都是正常顯示的,完全不會出現右側缺字。我想可能教室裏的機子屏幕尺寸或者分辨率不同吧,所以以後不管到哪裏上課,一定要課前檢查課件哦!以往我只是檢查播放情況,真的沒有想到會出現這個問題。不過說真的,前幾節課打開學校裏提供的課件也有碰到過幾次,但是我掉以輕心。沒想到這次校級開課也出現這種情況。這樣的情況出現,肯定影響課堂質量。

第二,教師語言不夠流暢,停頓較多。這是因爲我在兩個星期前就準備好的一節課,所以只是在上課前看了一下教案,並沒有認真去思考那些連接語。說得好聽點,原生態的課,常態課。因爲平時我都是這樣進課堂的。說得難聽點,就是準備不夠充分,連連接語都沒有準備好,更不用說對學生的預設了。語言流暢除了說明準備不充分外,還有教師的及時應對能力有待提高。預設不夠到位,所以在課堂上有時顯得束手無策,應對不出來。

第三,教學環節在上課時突然增加了很多,結果時間不夠只能把正常的環節刪掉。覺得把教案寫得太具體又不行,教學語言過分具體,讓教案牽着走。不具體,你看又不行,課堂上亂說,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說了一大堆,繞啊繞啊,繞得好辛苦。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5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強調了語文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化學習方式。所以,《雷雨》這節課的教學,我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課前佈置他們去收集關於雨的資料,因而在拓展時學生十分進取。初讀課文,自學生字的設計,我體現了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學習思想。在識字、寫字的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經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讓學生充分經歷學習過程:學生按“雷雨前”的學習方法學習“雷雨中”和“雷雨後”兩部分資料,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使學生理解了課文資料,體驗到了自主、合作學習帶來的歡樂,使學生理解了課文資料,體驗到了自主、合作學習帶來的歡樂。

新課標強調“讀”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雷雨》一課的教學中體現了:1.自讀感知資料。上課前一天,正好下了一場雷雨,我佈置學生認真觀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象。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象,然後讓學生講述觀察到的情景,這樣在學生頭腦中初步勾畫出雷雨的情景。2.表演讀深化感知。我在學生對課文資料、情感基本瞭解後,相信學生,指導他們從語氣、表情、動作方面,把自我的感受讀出來。3.緊扣重點,讀中感悟。我從圖入手,經過畫面、音樂、觀察比較,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到雷雨前特有的“靜”,雷雨中的“猛”和雷雨後“美”。我抓住文中重點句、關鍵詞讓學生反覆讀,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讀。如學習雷雨中的“猛”,我問爲什麼“往窗外看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學生經過感悟讀後,紛紛發言,有的說是雨打在窗子上了,有的說是雨太大天都黑了,有的說是雨象簾子一樣擋住了人的目光,讓我感到十分驚訝。

經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我也更加充分地認識到自我的不足,如有些學生的表達本事還有待於我今後再進行訓練。我想在今後我能夠鼓勵他們多讀一些自我喜歡的課外書,讀的方式最好是大聲地朗讀,經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能鍛鍊他們的用詞造句本事,語言表達本事和邏輯思維本事。其次,我還要加強自我範讀的本事,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6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時間了,選擇上什麼課文呢?翻開第四冊的語文書,最終將目光聚焦到了《雷雨》。炎熱的夏日,驕陽如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淘氣的孩子光着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我的腦海猶如放電影一般,一幅幅畫面一一呈現。我一遍一遍地讀課文,接着“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雨過天晴”這些詞語彷彿跳到了課文中。哦,看似簡單無華麗辭藻的《雷雨》原來潛在着很多可圈可點的內容耶!那就選它沒錯啦!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還是讀,想法設法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讀出畫面,讀出感受。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特點與變化。

三、滿意之處

1、積累詞語,讓課堂充滿語文味。課開始,就讓學生說說“雨家族”的成員,然後歸納:小雨有細雨如絲、牛毛細雨、濛濛細雨、和風細雨、綿綿春雨;大雨有傾盆大雨、瓢潑大雨、大雨如注、狂風暴雨。課中,逐段賞讀後,叫學生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這個畫面,很自然地積累了“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雨過天晴”。

2、品讀詞語,形象生動。文中有句“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我抓住“壓”字,先讓學生做個“壓”的動作,然後問:現在有滿天的烏雲慢慢地、慢慢地向你壓下來,好象就要壓到我們頭頂了,壓地你——,朗讀時,學生自然讀出了那種壓抑、悶熱。再如:“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爲了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我故意出錯打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擺動。蜘蛛從網上跳下來,逃走了。”讓學生髮現錯誤後,又讓學生學小樹亂擺,接着採訪“小樹”:你爲什麼亂擺?學生對話也很好:“因爲風太大,我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了。”而“垂”字採用了動畫演示,讓學生知道這是一隻害怕的、慌忙而逃的小蜘蛛。

四、迷茫之處

1、幾個生字的教學

生字教學也是低段語文的教學重點,但是我卻常常把握不好教學的火候:費時又低效,方法也比較單一,強調一下讀音,分析一下字形,再組幾個詞。如何抓住生字的特點選擇有效的方法,讓學生記得快又記得牢,這是今後要努力探索的。

2、“雷雨後”要學到何種度?

因爲是第一課時,因此將教學重點放在了“雷雨前”,“雷雨時”、和“雷雨後”只是讓學生感知一下雷雨的變化過程。但是後來教學時間比較充裕,因此教學有點隨意。播放音樂是爲了創設情境,感悟雨過天晴的美麗、清新,然後幫助朗讀。但是學生說到了很多自己想象的雨後美景,我怕節外生枝,沒有很好地點撥引導,草草收了場。其實這裏完全可以放開讓學生說。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7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強調了語文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化學習方式。我在執教《雷雨》一課時,改變傳統的單純理解性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我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學會本課生字及其詞語。在教學設計上,我主要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獨立地獲取領悟知識這樣一種新理念。首先我讓學生在預習時初步感知課文資料,在學生們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後,再讓他們自我找出難寫的字,並說出理由。(這樣的設計有助於學生去思考和發現問題,在說理由的同時,也再次強化了這些字需要注意的地方,便於學生的記憶)。

學生們先自學容易學或自我已經掌握了的字,因爲每個字都有其不一樣的側重點,所以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們從音、形、義三個方面將本課的生字的重點進行歸類後,再到前面來自我講解,在講解過程中,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爲他補充。(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僅是訓練學生們的組織語言和表達本事,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們傾聽的好習慣。同時這種合作學習也是爲了使得他們在今後與人交流時做到認真傾聽、尊重別人。)學生在講解詞義時,他們能夠採用多種方法,如表述、朗讀、結合生活實際等等方式,(他們的表演述本事得到提高,同時也能激起低年級學生的求知興趣)。然後學生們開始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討論課前提出的難學的字應怎樣寫好,討論過後,學生們在黑板上邊寫邊講解幾個字怎樣寫好。其他學生再來點評。(學生們對這幾個字的間架結構、佔格位置進行十分仔細的觀察過後,再在小組內發表合理的見解,這不僅僅是訓練學生們的觀察本事、思維本事、表達本事,同時也是加強合作意識,及重點、難點也在互學、彙報的'過程中得以突破,同時也爲日後自學生字打下了基礎,並且學生們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加強了他們寫字的基本功。

經過這節課,我有幾點感觸,接下來我從這幾方面來談一談:

一方面我感覺到學生們此刻能自主地到前面來抓重點講解生字,但有些學生的表達本事還有待於我今後再進行訓練。有幾個學生的想法很好,可一到前面來說的時候,卻表達不清。我想在今後我能夠鼓勵他們多讀一些自我喜歡的課外書,讀的方式最好是大聲地朗讀,經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鍛鍊了他們的用詞造句本事、語言表達本事和邏輯思維本事,使學生靈活巧妙地掌握了所學知識,可謂一舉多得。

另一方面我看到了自我基本功仍需要練習,就象李校長說的,要想上出一節成功的識字課,首先教師的字要漂亮,針對這個情景,我想每一天抽半小時的時間來練習自我的粉筆字和鋼筆字,每一天鼓勵學生也抽半個小時的時間練習鉛筆字和粉筆字。並且每一天無論是上課的板書,還是平時的小事記在黑板上,我在書寫時首先要做到工整、仔細,讓學生平時就意識到字應當怎樣寫,怎樣寫才能寫好。我想日久天常的訓練過後,學生們和我的字都會有必須程度的提高。

另外我還認爲學生們在小組合作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我覺得他們的傾聽本事比以前加強了,並且他們在小組合作中相互配合得也越來越好了。因爲在小組合作中,他們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所以他們也願意以這種形式來學習,並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8

期中後,第二輪聽評課活動開始了,我在二年級二班執教了部編本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16課《雷雨》一課。低年級聽評課小組的五位老師對我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聽評課指導。

《雷雨》一課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炎炎夏日,閃電雷鳴,聲聲蛙鳴,美麗彩虹……這就是夏天雷雨後的情景。雷雨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他們都有着一定的生活體驗。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看圖與讀文相結合的方法,啓發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感受雷雨的特點。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以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爲重點,讓學生自主探究、同桌合作、多形式的朗讀感悟,從而獲得收穫,體驗學習的快樂。

一、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用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是低年級學生所需要的。如,課文第一段“黑沉沉”這個詞學生不容易理解,要讓學生通過看圖,知道雷雨前的雲很黑、很厚,所以看起來“黑沉沉”的。在指導朗讀時,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朗讀,感悟雷雨前、雷雨中景物的變化。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也不動,知了一聲也不叫”這句時,引導學生抓住幾個自然景物的特點,“烏雲——黑沉沉”、“樹葉——一動也不動”、“知了——一聲也不叫”來理解朗讀,並結合情境畫面領悟雷雨前景物的特點。再如讀“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這句時抓住“越來越亮”、“越來越響”結合課件,體會閃電一次比一次亮、雷聲一次比一次大、刺耳。並聯系生活實例,嘗試用“越來……越……”說句子。

二、注重積累加強運用

這篇文章在運用詞句方面非常準確、傳神,值得細細體會。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在引導學生理解“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這個句子時,“垂”比較抽象,難理解,用多媒體制作蜘蛛垂下來的動作變化畫面,將抽象變爲直觀,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說蜘蛛順着一根蛛絲從網上下來。”然後就“垂、掉、落”這三個字進行了詞語的訓練:

金黃的`稻穀( )下頭

蘋果從樹上( )下來

葉子從樹上( )下來

兔子的耳朵從頭上( )下來

又如“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一句時,抓住“越……越……”進行訓練,課件以“我會說”的形式填空訓練:( )越來越亮;( )越來越響;烏雲( );風( );( )越( )越( )。這個環節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而且積累了詞語。

三、多樣形式,指導背誦

背誦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是學生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雷雨》一文語句生動、簡短,朗朗上口,是背誦積累的佳作。課堂上,通過展示圖片、填空、兒歌的形式指導背誦,學生有了扶手就能順利地背誦出內容。

四、反思不足,提升自我

講完課,結合老師們的評課,細細琢磨,這節課我還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很多事情趕到一起,備課不夠充分,課件操作不流暢。二是朗讀時,還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三是放手不夠,授課過程面面俱到。結合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在今後的聽評課中,我會向各位老師多學習,精心打造生本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9

如何激發學生的識字寫字慾望,如何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興趣是我這節課一個重要的方面。避免學生機械式的記憶,一遍又一遍地寫,枯燥無味地去學習漢字。所以,我在教學生字時,不但變換了教學手段,利用學生親身的動作體驗,聯繫自我的生活經驗,結合語言環境,形象直觀的圖片,編兒歌等有機結合,來激發孩子學習漢字的興趣。所以在識字寫字環節我教學基本落實到位了,但我也從中看到了自我的不足,我覺得要想在寫字教學這一塊取得該有的成效,首先教師的字要漂亮,針對這個情景,我想每一天抽半小時的時間來練習自我的粉筆字和鋼筆字,並且每一天無論是上課的板書,還是平時的小事記在黑板上,我在書寫時首先要做到工整、仔細,讓學生平時就意識到字應當怎樣寫,怎樣寫才能寫好。我想日久天常的訓練過後,學生們和我的字都會有必須程度的提高。除了識字寫字,朗讀的指導也是本課的.一大重點,但朗讀一向是我教學的短板,在這堂課中我雖然給了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朗讀,可是在指導上還缺少方法,指導方式比較單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當更加地努力,使自我的課堂更富有生機和活力!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0

《雷雨》是二年級下冊第五組“走進大自然”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分三部分來描寫這場雷雨,分別是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幫助學生圖文並茂地感受雷雨前悶熱,令人害怕的景象;雷雨中雨勢兇猛;雷雨後空氣清新,萬物有生機的美景。

一、“讀中感悟”而非“感悟後讀”。

在備課前,我花了大量時間研讀教材,確定目標後,從文中的一字一句中找出教學點。 雷雨前,“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壓“,體會悶,喘不過氣。在教學時,我重點抓住”壓“,讓學生通過做動作,理解“壓”,從而體會“烏雲壓下來“這不束縛的感受。教學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快理解“壓”,可是在轉移到文中,用朗讀表達時,“味”還是沒到。我覺得自己的設計思路是正確的,在課上我還是過於着急,應該讓學生在慢慢體會中多讀。這本身就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重在讀中感悟,我將其倒置爲感悟後讀,而且讀得太少。

二、學生本身知道什麼?

學生本身知道什麼,也就是關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第二段中。“亂擺”,我讓學生進入角色當一當小樹,感受風大時的“亂擺”,這一設計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缺乏繁雜的語言表達能力,但他們能用行動展示內心的想法,當言語表達還跟不上內心的感受時,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能的方式表達,效果就好很多,學生通過自演自悟,朗讀比較到位。

可是第二句,文中的重點句“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抓住重點詞“垂”,體會蜘蛛此時的心情,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我爲了讓學生理解“垂”字寫出了當時的風大,蜘蛛心裏害怕的生動景象,設計了一個換詞比較,將“垂”換成“爬”,學生在還沒有理解何爲“垂”時,我就已將換成“爬”的句子出示,結果學生在一片模糊,也就是在教師牽引下知道“垂”是很快,至於“垂”是東西一頭往下,蜘蛛是倒着下來,都不清楚,重點詞的理解目標偏離,沒達成。

目標確立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清楚課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順序寫的。旨在讓學生瀝青課文脈絡,這樣寫是很有條理性的.,對學生平時的寫作也是一個正確的引導,要按順序寫。在設計時,我脫離了二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把讓他們稍做倆界的內容作爲教學的重點,而且這一環節的設計,我經過幾次試教改了幾次,最後的設計,我更是離譜地把它作

爲一個初讀的問題讓孩子思考。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毫無思考價值。他們的思維根本沒有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回答不來是肯定了,而在我引導出示答案後,孩子們還是一片茫然,可見這個問題的“問題”了。

零碎的幾點思考,總之這節課後,讓我明白,備課前真的重在備學生,尤其是對於低段的孩子,教師拼命地深挖教材,剖析出一些根本不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思考的問題,課堂效率顯然沒有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1

陳琳琳教師在教學《雷雨》這個環節中,學生和教師都是在簡便、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的,陳教師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學生成爲主體,教師成爲主導,平等地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啓發和引導學生運用所收集的資料自由地發表自我的所得、所想,陳琳琳老能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佈置他們課前去收集關於雨的資料,這些資料是學生平時看過、聽過、學過的東西,積累起來容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他們樂於積累所學的知識,進取運用所積累的知識,這些都爲他們以後高年級的感悟,運用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不僅僅如此,陳教師在教學中能夠與學生進行對話教育,讓學生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力爲自我的畫面起名字,經過全體同學與教師之間的對話,爲畫面起恰當的題目,但在導入新課時如果能把學生起的題目巧妙地與課文題目相結合那就更好。

總之,陳琳琳教師的`這節課是成功的課,我只是提出自我的看法,在今後的教學中將多向她學習,在積累方面多下功夫,爲我的學生創造更多的想象空間。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2

《雷雨》主要描述的是雷雨前、中、後三個過程的自然景象。旨在讓孩子們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由於這是我第二次上講臺,感覺比第一次有進步,能完整流暢的完成課堂教學,課堂中各個環節能基本達到教學效果。課堂中一些小插曲也能及時解決,這是我做得比較好的地方。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第一、由於這周情況特殊,老師外出學習,缺乏對學生管理的經驗技術,導致課堂秩序有些渙散,教學效果打了折扣。第二、有些細節還是沒有把握好,沒有落實到位,以後要注意備課工作要更認真、細緻、充分一些。第三、課堂氛圍調動得不是很好,要學會用一些啓發性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增強課堂的感染力。第四、親和力不夠,不能及時給予學生鼓勵表揚的反饋,要注意多誇誇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第五、時間安排不合理,有些環節佔用太多時間,以致別的環節的.教學效果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要佔用下節課的時間來強調補充。第六、有個別生字儘管叫學生起來強調了,但可能有些同學沒注意聽,所以有很多同學出錯,儘管後來我在全班再次強調了都改正了,但我應該在第一次時就應在全班再強調一遍。這些都是我需要不斷提高改正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多注意這些問題,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學大綱的要求,採取正確合適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更好的教學。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3

課文以簡煉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順序,清晰地展開陳述,三部分特徵鮮明,寫景細緻逼真,引人入勝。激起了學生對大自然的深刻體驗,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自然的熱情。下面對本節教學進行反思:

1、教學伊始,設計了師生共同閱讀的情境,以連環畫的形式將課文內容串聯起來,這樣圖文結合,通過畫面、聲音,激發學生想象,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並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一些讀書的方法,來提高學生自己獨立閱讀的能力。

2、整個教學環節設計清晰,採用隨文識字,體現了“情境中初識,獨立自主識,聯想應用識”這樣的教學模式,突出了識字的重點,在識字的.過程中體現了識字方法的多樣化。

(1)生活中識字,認識“彩”。通過選詞填空,區別“彩”和“採”這兩個形近字的字義。

(2)藉助圖畫識字,認識“沉、蟬”。通過出示教具(一大片烏雲),幫助學生理解“黑沉沉”的意思,通過擴詞,加深對“沉”的字義的瞭解。通過出示蟬的圖片,播放蟬叫的聲音,在不同詞語中再現“蟬”,使學生對“蟬”的認識更加豐富和立體。

(3)字理識字,認識“虹” “逃” “蜘蛛”等字。如,“逃”,採用換偏旁的方法,用“桃、跳、挑”等字來識記,再引導學生根據部首表義的功能,編成琅琅上口的小兒歌,“有腳輕輕跳,有手把擔挑”等,來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4)反覆再現識字,認識“越”。通過學生照樣子說詞、說句,

越來越()___越來越_____。讓“越”在詞中、句中反覆再現,加強識記。

(5)猜字謎識字,認識“垂”。出示“士兵頭上千棵草”幫助學生記住字形;通過直觀的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垂下來”的意思;通過擴詞,豐富對“垂”的字義的理解。

3、寫字體現了趣味性。

學生藉助教師設計的蜘蛛網,練習在蛛網中寫“垂”字,激發了學生書寫的興趣,並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形,在田字格里寫好“垂”。

4、換語境鞏固生字

生字的理解重在運用,在這節課中通過變換語境的方式進一步的加深學生對於生字的理解,我先將本課中的生字和難讀的字出現在新詞當中,通過領讀、開火車讀等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字音,然後又將這些字出現在一篇句子中,再次讓學生與生字見面,進行朗讀。學生在本節課中將生字掌握的很好,所以在課外拓展復現中,識字效果很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寫字的指導,可以說,學生纔是真正的學會了字。

教學中也存在着許多不足,如“彩”字的處理,課堂上採用了查字典來區別“彩”和“採”的字義,對於低年級學生有些過難。再比如,蜘蛛網的設計,雖然能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卻忽略了它的實用性,設計時需要仔細再斟酌一下。另外,本課要寫的字較多,課堂上只指導了一個字,容量太少,至少應該再增加一個字,來知道書寫。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4

《雷雨》這一課用精練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炎熱的夏日,驕陽如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淘氣的孩子光着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這就是夏天雷雨後的情景。雷雨爲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因此我通過鑽研教材,設計了認識4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並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來表現雷雨前後的不同景象這兩個教學目標。我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符合我班學生的教學方法,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生動、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體會作者描摹景物時用詞、造句的生動、形象。再通過看圖擴展方式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

一、以詞串學,帶動全文。

設計這一課時,有個刪繁就簡的過程,開始覺得什麼都是亮點,什麼都值得講,於是課堂容量超級大,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更多的是老師帶着學生去感受,一堂課下來,以師爲本,而不是以生爲本。後來,改進後,抓住課文中的“垂”與“坐”的體驗,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精準。而在課外詞語這一塊,在課前先讓學生說說關於“雨”的四字詞語,而後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課文內容與場景,適時讓學生理解“電閃雷鳴”“嘩嘩大雨”“雨後彩虹”,並讓學生進行積累。

二、訓練語言,指導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把欣賞雨前、雨中、雨後美景的感受表達出來,是語言訓練的教學目標之一。在指導朗讀描寫雷雨前的語言片段時,讓學生自己說說,雷雨前都寫到了哪些景物,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點詞,“滿天、黑沉沉、壓、一動不動、垂”去品讀,讀出雨前的壓抑、先動後靜、電閃雷鳴的景象,帶領學生去看“閃電”的動畫圖,聽越來越響的雷鳴聲,讓學生身臨其境,讀出畫面,讀出真情來。而雷雨中,讓學生自己讀,交流讀懂了什麼,學生說到了雨大,引導他們都從哪些地方瞭解雨很大,學生從“看不清”,從“譁,譁,譁”與“沙,沙,沙”的比較,體會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讀得聲音重一點,停頓短一點。而當一個學生起來說自己“漸漸地”,我順勢而導,能去掉一個“漸漸地”嗎?學生討論後,認爲雨不是一時變小的,是有一個較長的過程,逐漸變小的`,由此越讀越輕,讀得非常到位。而描寫雨過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語言片段非常美,我將其變成詩歌的形式,再讓學生擴展觀看雨後的美景,讓學生試着說一說“雨停了……”。學生的語言也十分生動,激發學生審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慾望。

三、讀畫結合,拓展思維

這篇課文描寫雷雨之後的景象是一幅非常美麗清爽的畫面,怎麼樣才能讓學生領略到這種美,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這種美,如果光說光講肯定是很難達到這個目標。因此我不急着讓學生讀,不急着讓學生說,而是讓他們先默讀雷雨後段落,然後全班合作上黑板畫一幅雨後圖,每人只能畫一個景物,不能重複,可以是書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畫完還要說說爲什麼要畫這個景物,並想象畫中的動物人物可能會說些什麼。讓學生通過手中的彩筆和配音來表達他們對雨後的感受。畫完以後,再讓學生帶着他們的感受來朗讀課文。在完成這項目標時,學生完成的非常出色,畫畫得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而且說的也很不錯,有效地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開發了他們的想象力。這個教學環節我認爲是我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我非常生動有效地完成了有感情朗讀雨後美景段落這一教學目標。

總的來說這一節課的教學我密切聯繫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啓發思維,開發了他們的想象力。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15

1、讓一點

衆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句話強調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即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應當以學生的思維活動爲主體,以學生的認知過程爲主體。對此,我的理解是將課堂讓一點給學生。所以,在課堂起始我便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例如自主完成課文自然段的劃分,學生答案存在分歧的時候由學生自我來分析解答;在學生填寫表格的時候,部分學生遇到了疑惑,此時,我請已完成的學生將自我的答案分享出來,並詢問:你爲什麼會想到這個答案?你是在課文哪個自然段找到的?你是從哪個詞語感受到了?你們同意TA的'回答嗎?還有不一樣的想法嗎?學生雖然一開始語句不太通順,但基本上能夠說出自我的想法。就在這一問一答之中,回答問題的學生在思考自我答案的依據,聽課的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的同學的答案是否正確,不知不覺中,學生不僅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緩一點

課堂僅有40分鐘,應對不一樣的學習個體,如何有效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呢?我的想法是緩一點。當今語文改革趨勢是大閱讀將成爲語文教育的基礎形態並將系統化、結構化、科學化;跨學科整合成爲語文教育的常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閱讀教學想要水到渠成,閱讀本事的提升必須少不了。此次教學中,首先我經過劃分段落的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課文結構,明白寫作線索,並總結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資料;之後經過自主朗讀課文、男生女生讀、分小組朗讀、教師帶讀、指名讀、聽錄音模仿讀等多種朗讀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句子的優美,在讀中體會詞語的意思,在讀中自主完成練習……讀練結合,無形之中逐漸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所以,我認爲此刻緩下來的是課堂教學,將來得到的卻是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3、細一點

雖然此次公開課之前已經做了說課活動,就公開課的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板書向各位同仁做了相應的介紹,然而作爲一名有必須教學經驗的教師,此次公開課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例如,口語化現象,語氣詞頻率較高,重複提問,教學環節的時間把控不夠到位,在引導學生時方法能夠更加恰當等。課後諸位教師進行了細緻點評並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寶貴提議,經過聽課教師的評課議課,我對於自我的課堂有了更多維度的認知,並深刻的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仍要繼續堅持多學習,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才能把細節落到實處,讓課堂在細節處開出絢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