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1

《漁夫的故事》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裏。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纔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在教學本課時,我用了一課時抓住以下環節展開教學。佈置學生課前預習→出示字詞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抓重點詞句體會漁夫和魔鬼的性格特點→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由於學生喜歡神話故事,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特別是學生抓住重點句子談漁夫和魔鬼的性格特點時,學生的發言可謂是精彩紛呈,同學們都能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感受到魔鬼的兇惡、狡猾、愚蠢的特點。也能從句子中體會到漁夫的善良、冷靜和聰明的特點。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2

《病房裏的故事》這篇課文是長春版第七冊第五板塊《人間情》中的第二片課文。改編自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小說《窗》,文章講述了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善良,讀起來耐人尋味。文中那栩栩如生、五彩斑斕的窗外美景都是臨窗病人支撐着羸弱的身體,面對着一堵光禿禿的牆幻想出來的。文章採用白描的手法,寫了病重的吉姆對同樣病重的大衛給予的鼓勵和希望,他用善意的謊言去點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激發病友生活的信念。這是一種生命的熱情和求生的力量,更是一種高尚偉大的人格。

一、在閱讀教學中,我安排了寫字教學。沒有機械的講解記憶字的音形意,而是通過講解“窗”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認識這個象形字,瞭解這個象形字,同時也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讓學生由學一個字,到愛上中國的漢字。

二、我在教學時,努力實現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力求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近文本中的人物,與人物進行對話,觸摸人物的內心世界。文章雖然沒有直接對人物內心世界進行描寫,可透過文字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吉姆美好的心靈。大衛,則是讓學生帶着個人理解去完善豐滿這個人物形象。我抓住文章中兩個重點段落指導學生朗讀,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教學吉姆描述的窗外的景色時,一要讀出窗外景物的美,二要讀出吉姆對大衛的鼓勵和關愛,三要讀出吉姆病重的樣子。而教學那個秋風怒號的夜晚時,教師配上適合的音樂來烘托沉重淒涼的氣氛,幫助學生達到更好的朗讀效果。朗讀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手段,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人物情感,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三、在教學中,我多處安排學生展開想象爲文章補白,讓學生置身於故事中,如果你就是大衛,你會怎麼想?如果你就是大衛,你會怎麼說?這不僅是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是學生個人情感的一次宣泄,最後一次我讓學生動筆寫出自己想說的話,體現了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而在冷靜的思考動筆過程中,學生的理解體會也更加深刻了。

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特點。由於這篇課文是由泰格特的小說《窗》改編的,改編後的課文中大衛這個人物形象性格不夠鮮明,學生依據自己善良的理解把這個人物美化了。我在教學到最後,大膽地將這個人物真實自私的一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震驚於大衛的渺小的同時,吉姆的人格在孩子們的心中又一次高大起來。不過了解一個人物不是目的,於是我讓學生續編故事。當學生心知大衛的自私,卻又一次的讓大衛扮演起吉姆的角色,用自己的.愛去鼓勵其他人,點燃其他人生命的火焰。到了此時,孩子們的內心已經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他們相信愛終能將一切醜陋改變。我想我這節課除了是一節語文課外,更是學生的心靈雞湯。

五、努力構建開放式的語文課堂,實現時間上的開放,空間上的開放,內容上的開放,思想上的開放。讓學生帶着自己已有的經驗體會走進課堂,由一本書走向另一本書,由40分鐘的課堂走向更廣闊的閱讀空間,最重要的是,解放學生的思想,老師不用自己的模式思維去框住孩子,他們自由的讀文,自由地談自己的體會,有愛,有恨,有嫉妒,有感動,這纔是最真實的體驗。

當然,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我的課堂亦如此。吉姆描述的窗外景色部分的朗讀需要學生讀出很多層情感來,學生能理解但是讀得始終缺少點味道。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3

自古以來,童話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它那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總能把孩子們帶入美好的情境,使其受到真、善、美的薰陶。本文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貧窮的漁夫,到還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裏。

本文運用對比的方式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教學時,我避免了繁瑣的分析,而是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以情導讀,以讀定悟。文中多處運用對比,學生通過前後對比,朗讀、表演、模仿漁夫的言行舉止的變化,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孩子們一陣陣開懷大笑,正是在這種輕鬆和諧的氛圍中,狡猾的魔鬼與聰明的漁夫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便展現在面前,誰是誰非?孩子們回答,我已經找到了答案,故事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4

《維生素C的故事》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上的一篇課文,文章記敘了維生素C的發現經過。文中寫哥倫布帶領船隊在大西洋探險中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部分被留在荒島上的病重船員靠吃野果子存活了下來,由野果子人們發現了人體不可缺少的維生素C。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許多科學的新發現都是在生活實踐中經過細心觀察、反覆研究才獲得的。

讀罷全文,我覺得課文的語言平實、淺顯、流暢,全文敘述有條有理,層次清晰。在教學過程中我着重抓住了兩條線,較好的把握了文章的重點,同時也巧妙地化解了文章的難點:

一、抓“海上凶神”關鍵詞,體會航海之苦,探究船員病因。

通過讀文,學生很快能從文章的最後一個自然段讀懂,所謂的“海上凶神”實際上就是“壞血病”,它是由於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可是,在當時,哥倫布及他的船員知道這是一種什麼病嗎?(不知道)得了這病有怎樣的症狀?(病人先是感到渾身無力,走不動路,接着就會全身出血,然後慢慢地死去。)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海上凶神“的可怕。

“那時,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艱苦,而且充滿危險。”這是課文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這句話不僅點明瞭航海的艱險,更暗含了船員們得病的原因:因爲在漫長的航海生活中,船員們所能吃到的只有黑麪包和鹹魚。

二、抓哥倫布情感線索,感受人物心理,探究發現過程。

哥倫布的情感變化是串聯整個故事的一條比較明顯的線索,教學中緊扣這條線索,不僅能突出重點,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主旨。

教學中,引導學生着重體會,哥倫布在航海不到一半路程看到已經有十幾個船員相繼病倒時“心情十分沉重”。那些病重的船員爲了不拖累大家,主動要求留在荒島,哥倫布“噙着眼淚點了點頭……”的矛盾心情。當哥倫布的船隊勝利返航接近荒島時哥倫布心情“越來越沉重”。到最後看到他的那些船員劫後餘生時的“又驚又喜”。進而引導學生以“重逢”爲題,想象說話。把那些在荒島上的船員是如何活下來的,說出來。通過他們前後所吃食物的不同探究治癒“海上凶神”這種怪病的良方,從而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哥倫布得知那些留在荒島上的船員活下來的原因後,並沒有停止探究,而是急切地把他的疑問告訴了醫生,最後才發現了維生素C。這樣文章主旨的揭示就水到渠成了:“許多科學的新發現都是在生活實踐中經過細心觀察、反覆研究才獲得的。”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5

成語故事》這篇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講述了《自相矛盾》《畫龍點睛》《濫竽充數》三個成語故事,看似簡單的故事情節卻蘊含着豐富的成語內涵。怎樣在兩個課時內把三個故事全講完?我決定把三個故事放在一起處理,安排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瞭解故事情節;第二課時研讀故事,理解成語內涵。教學環節力求簡單,問題設計直中關鍵問題,使課堂教學真正的達到“簡單、有效”!

教學《自相矛盾》時,我抓住賣矛人爲什麼張口結舌?引出其自相矛盾之處,進而理解成語內涵。講到《濫竽充數》時,我直接問:文中的兩個皇帝愛好有什麼不同?簡潔明瞭地解決了故事的關鍵,使學生明白了濫竽充數的後果,受到教育。最後教學《畫龍點睛》時,我引導學生對比張僧繇點睛前後龍的變化,展開想象和討論,從中領悟故事的寓意。整節課思路清晰,學生也學得興趣盎然。我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不正是精減問題,避免無謂的問答浪費課堂時間嗎?總之,課堂提問要有實效,有的直切關鍵,有的逐步深入,有的迂迴跳躍,使課堂提問的富有藝術性。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6

在教學本課時,我重點體現“以讀爲本”,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巧妙設計教學活動,通過活動調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如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先請小朋友自由讀讀這個小節,然後問大家讀了這個自然段,你瞭解到了什麼?根據大家回答板書:蒸汽機車、電力機車、磁懸浮火車。

接着問問大家對於這三種類型的火車,你能向其他同學簡單介紹介紹嗎?結合課文插圖和相關的圖片、資料向大家簡單介紹這三種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火車。然後再問問大家你喜歡哪一種?爲什麼?孩子們對於火車這種熟悉的事物是很有感情的,平時在他們的圖畫中也是比較多見的事物,上了這一節課,對於火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獲得了更多有關火車的知識,特別是磁懸浮火車這新穎、飛速的新鮮事物更讓大家感興趣。然後採取畫一畫的方法,孩子們有的給自己的火車設計了美麗的外觀,有的給火車設計了舒適的內部構造,有的設計的火車在崎嶇的山路可以長出翅膀在空中前進,有的設計的火車遇到大江大河可以想神奇的潛水艇那樣前進。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多麼的神奇,是多麼的不可估量。因爲孩子們有興趣,興趣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們學習的動力。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7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從而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這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語言樸實,但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指導學生朗讀的好課例。因此,在備課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蘊含着的道理”做爲主要教學目標。圍繞着這個教學目標,在讀準字詞並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後即以“老師想提一個問題,這節課我就提一個問題。你們有信心答對嗎?要想答對我的問題,你們得好好讀讀課文。該怎麼讀呢?你們先猜猜我會提什麼問題,按你們猜的問題使勁兒鑽研,鑽研得越透徹越好。”在學生再讀課文後接着揭示問題:讀了這篇課文,你心裏是什麼滋味?本想借着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地認真地去讀課文並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蘊含的道理,然後再以“如果這個小村莊還有人活着,你想對他說些什麼?”來進行說的訓練,最後再進行一些拓展練習,爲學生補充一些資料。可惜,正當大家深入地理解課文時,本節課卻不得不戛然而止。

課後一直覺得很遺憾,留了個小尾巴。但細細一想,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講,這樣的一篇言簡意深的課文要想在40分鐘內既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蘊含的道理又能感情地朗讀也決非易事。要想訓練得更紮實,只能慢慢地去引導,反覆地去體驗,深刻地去感悟。

《北風和小魚》寓言故事教學反思8

在《北風和小魚》第一課時教學中,我採用品詞、品句、品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結合自己生活經驗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所側重地理解一些重點詞句。讓學生通過“呼呼地吹”感悟北風的大和寒冷;通過“得意”感悟北風的盛氣凌人;隨着學生對一些重點詞句理解的加深,再通過反覆朗讀體會,課文所描繪的圖象,在他們腦海裏就逐漸清晰起來,這時朗讀便水到渠成,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反過來又促使學生感悟,獲得思想啓迪。

如解釋"得意"一詞的意思時,我沒有把字典上的意思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理解,我先引導學生讀“北風得意地說:哈哈,大家都怕我!”的句子,再讓學生聯繫生活中自己得意的時候會怎麼做,加上動作表示自己的心情。然後再用這樣的動作加上讀讀北風說的話,這時學生自己邊讀邊用動作、表情來表現“得意”,通過這樣的方法引導全班學生理解“得意”,學生的知識習得過程得到了最佳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