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

四年級《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億萬年前,一種帶羽毛的恐龍離開脫離同類,飛向藍天,演化出今天的鳥類大家族。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四年級《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四年級《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

  四年級《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1

蘇老師在《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的教學中有這樣的一個環節:

教師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觀察比較:

1、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越來越像鳥類。

2、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變小,長得像鳥類。

生1:我發現第一句話比第二句具體,多了一個“逐漸”和“越來越”。

生2:我覺得這些詞具體寫出了獵食性恐龍是怎麼變成鳥的。

生3:用了“逐漸”和“越來越”這樣的詞,我知道獵食性恐龍不是一下子變成鳥的。

由這一個教學片段,我又想到了閱讀教學教什麼和怎麼教的問題。

教什麼?《飛向藍天的恐龍》爲典型的科普說明文,教師能挑戰這類文章上公開課,精神可嘉。很顯然,象這樣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載的科學知識,瞭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教學重點之一,也是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如果教師沒有很好的把握,很容易偏離語文教學的宗旨,遊離於語文教育目標之外,上成科學課或者其他課。

難能可貴的是,蘇教師在教學內容的確定上(即教什麼)有十分清楚的意識,教師關注到了知識背後語言文字、表達方式、並設計了比較句子的環節、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比較中觀察發現科普類文章的語言特點,感悟表達的準確與科學。

怎麼教?語文教學是一個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感悟的過程。應該說上面的片段教學體現了這個特點,但是,還很不夠,具體地說,感悟科普性文章語言表達的準確與科學,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較分析的層面,一定要內化到心靈!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應該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內化。在這一點上,教師處理的不夠靈活,或者說是不夠全面。

  四年級《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2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科普文章,課文以“飛向藍天的恐龍”爲題,破除了人們頭腦中對恐龍的固有印象,頗具吸引力。文章開篇即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將笨重、遲鈍的恐龍與輕巧、靈活的鳥類──這兩種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動物展現在讀者面前。教學本課,要引導學生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變過程,體會科學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的執着與艱辛,引導學生揣摩課文準確生動的語言。我上了這篇課文後對科學性說明文的教學有了新的理解。

一、說明文的情感“朗讀”

科學性說明文雖然不像其他文本那樣可以深入地體會文本蘊藏的情感,但是同樣有不少感情因素在裏面。如《飛向藍天的恐龍》這一課的第一自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將笨重、遲鈍的恐龍與輕巧靈活的鳥類──這兩種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動物展現在讀者面前,我在教學中抓住重點詞:笨重、遲鈍、敏捷引導學生進行對比,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並在朗讀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這一情感體驗,把科學性的說明文也引出了學生的情感。

二、說明文中的語文訓練

語文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科普說明文教學中,對於說明方法講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而如何活用這些方法則很少涉及。這就好比一個游泳教練只講游泳的知識而不讓學泳者下水一樣,學生是很難從中學到真正的說明本領的。我在教學中,先出現兩組詞:“說到……往往”、“談起……自然”,在讓學生朗讀句子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說話訓練,打開學生運用詞語的思路,學到運用的方法,使語文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讓科學性說明文的閱讀教學走出了只說不練、脫離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誤區。

  四年級《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3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提出了一種假說: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爲人們想象恐龍飛向藍天,變爲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這篇課文既揭示了科學家們在古生物方面的重大發現,也向學生開啓了一扇神祕的古生物科學之門。

在上本課前,我就瞭解到班裏有很多孩子對於恐龍都比較感興趣,比較熟悉。因此,在課一開始,我就先讓學生自由地來介紹一下你所瞭解的一種恐龍,結果孩子們一下子就說出了十幾種恐龍的名稱,並一一做了簡單地介紹。隨後,我抓住時機,出示課題,鼓勵學生質疑:這麼大的恐龍能夠飛向藍天嗎?它是怎樣飛向藍天的呢?……讓學生帶着疑問,自讀課文,尋找答案。

在教學課文時,我主要抓住兩個重點,一個是理清恐龍到鳥的演化過程。這一部分我直奔主題,直接抓重點段,先讓學生默讀文本,在自悟中做批註,然後藉助教學課件,讓學生填一填表格,在學生讀完課文,再填表格的彙報中,理清了教學難點。

另一個則是抓科普文章語言準確的特點,啓發學生體會感悟科普文的特色。如本課的第二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20世紀末期,我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頓時使全世界的研究者們欣喜若狂。”在教學時,我就注意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句中的“首次”是什麼意思?這個“首次發現”證明了什麼?學生聯繫上下文後說:“證明了科學家們提出的假說──鳥類不僅和恐龍有親緣關係,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不是假想,而是事實。”我說:“是啊,這個重大的發現對科學家們研究鳥類是由恐龍演變而來的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加速了此項研究的進程,難怪全世界的科學家們聽到這一消息欣喜若狂。”並指導學生再次朗讀語句……

課上完之後,我感覺學生對於這類科普性的文章學習興趣不是很高,看來,進入中高年級後,除了從課文內容本身去打動學生外,我還應採取更多的方式去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