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在解決學生起點差異問題上的反思

在解決學生起點差異問題上的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由於我校的生源情況複雜,來自城區的學生佔百分之三十左右,而其他則來自於城鄉結合部或遠郊鄉鎮,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所受到的信息技術教育參差不齊。經過調查:我們發展其中20%左右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就進行了計算機教育,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操作軟件的使用,我們稱之爲a類學生。50%左右的學生只是初步地掌握了計算機的基本使用方法,對於初中要求掌握的各種操作軟件的使用方法不是太熟練,我們稱之爲b類學生。剩下30%的學生乾脆連計算機的樣子都沒有見過,我們稱之爲c類學生。考慮到這樣的情況,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主要嘗試利用一下的策略在一定的程度上試圖解決學生基礎不同和個性差異的問題

在解決學生起點差異問題上的反思

一、搞好學前調查,做到胸有成竹:在每一屆新生入學後的第一堂課,我們總要針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進行必要的調查,針對初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始、課堂的實施、學生技能的培育和針對未來高中生活的學習期望進行必要的摸底。另外配合對全體學生做一定程度上的學前評測,通過兩個活動,我們盡最大可能地準確掌握學生的真實水平,同時也讓學生自己清楚個人所處的位置,做到有的放矢。

二、科學調配分組,優化學生資源:在掌握了學生的大體情況後,我們針對學生基礎情況進行學生機器位置調配。根據機器的排列情況,保證每一列學生中間都有1-2名a類生,4-6名b類生,3-5名c類生。保證在課堂教學中,每一列(每一組)間能實現學生資源的優化組合。

三、區分課堂任務,學生自由選擇:在課堂的任務的設置上,我們一般都會給出3-5個不同量級難度的問題,但不會制定某些同學完成某些任務(防止傷害學生自尊心),讓學生實行自由選擇,教師僅僅給出就建議

四、關注兩極學生,促進協調發展:課堂教學的難點往往在兩端的學生的處理上,利用a類生輔助教師針對c類生進行課堂輔導,使其跟上一般的課堂節奏,進而完成基本課堂任務。同時,適當引導和督促a類生開拓視野,關注他們的興趣趨向,努力促使其個性化發展!

其實,這幾點都是很基本的處理方法,在視頻學習中,我們發現典型學校的走班制教學顯然在更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個體差異的彌合和學生的個性發展。但在我們學校來講,這樣的做法在目前情況下簡直就是不可能的實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