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課堂談導入技巧》教學反思大綱

語文《課堂談導入技巧》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舉足輕重,對於語文來說,更是如此。一個合適的導入對課堂教學的作用相當重要。下面我結合自己實習和教學的情況,淺談一下導入技巧。我認爲導入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語文《課堂談導入技巧》教學反思

一、巧用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語文課堂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沉悶的,我認爲引用故事可以化悶爲趣,尤其是在一上課的時候就引用故事,也就是說用故事導入,最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我在實習時講授劉易斯托馬斯的《作爲生物的社會》這一篇文章時,我用狼孩這個故事導入,我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狼孩的故事,講完以後用“狼孩本來是人類的孩子,但他們由於脫離人類社會,智力得不到發展,便失去了很多屬於人的本能。那麼是不是說,在生物的世界裏,人類在方方面面,永遠是高高在上的呢?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劉易斯托馬斯的《作爲生物的社會》這篇文章,看一下劉易斯托馬斯他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學生對狼孩的故事有一些瞭解但不是很清楚,所以他們特別感興趣。我講故事時,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我一講完,學生們就興趣勃勃地看課文了。從學生的反應來看,那節課的效果相當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學生的眼睛中,我讀到了好奇,讀到了滿意,讀到了快樂。就連平時班上最調皮的那個學生也很認真。課後那個學生跟我說,“老師,你這節課上得很好,從讀書到現在我第一次那麼認真地聽語文課”。聽了他的話,我的心真的像喝了蜜一樣,一直甜到心底。那時,我感到了爲人師者的快樂,感到了收穫的喜悅。我心想盡管備課很累很累,但累得有價值。我疲憊的身心一下子又充滿了活力。

在上《談中國詩》一文時,我用錢鍾書名字的來歷來導入,引用《紅樓夢》中寶玉抓週的典故講了一下什麼是“抓週”,也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在那節課上,學生們也一直是興趣勃勃,熱情高漲的。那節課,學生在笑聲中瞭解了中國詩的特點。

用故事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根據我的實踐,一般來說,用故事導入的課堂都是充滿笑聲的,教學效果都不錯。但並不是所有的課文都可用故事導入。用做導入的故事一定要和課文的內容有所聯繫,而且聯繫越密切越好。否則就適得其反,收到反作用,那就不好了。

二、用錄像導入,增強形象性

當今時代,信息高速發展,學生對形形色色的'東西特別敏感,對新鮮的事物特別好奇,接受新東西的能力特別強。因此,我們的教學方式也應該有所改進,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用多媒體教學可令學生眼前一亮,而且還可令到教學的內容形象化,化繁爲簡,化難爲易。

我在上曹雪芹的《寶玉捱打》一文時,在導入時我就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寶玉捱打》這個片段,讓學生在學課文之前就對“寶玉爲什麼要捱打”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一般來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都喜歡看電視。我給學生播放錄像片段跟叫學生們看電視差不多。這樣就極其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便於學生理解寶玉捱打的原因。事實勝於雄辯,學生在看完錄像後,對寶玉捱打的原因瞭解得比較透徹。在上魯迅的《阿Q正傳》時,我也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阿Q正傳》這個片段,這樣一來就將阿Q的性格特點盡情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看了《阿Q正傳》這個片段後,學生已經基本上理解阿Q的那種精神,那種精神勝利是因爲他的妄自尊大,他的自輕自賤,他的畏強凌弱。

我認爲運用相關的錄像片段導入是增強人物形象性的最好方法。

三、朗誦導入,創設意境

現在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喜歡詩歌,詩歌教學已成爲語文教師的一塊心病。爲了上好詩歌這種文體,我嘗試用了多種方法。經過實踐,我認爲用朗誦導入教學詩歌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用朗誦導入,可創設意境,讓學生在無意中就走進詩歌的國度裏,受到詩人的感染。在上柳永的《雨霖鈴》,李清照的《聲聲慢》以及李煜的《虞美人》時,我都用朗誦導入,在反覆的朗誦中形成了一種相關的意境,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詩人創設的意境裏。這樣就便於教師的教學,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呢?

四、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導入

有些課文很難用故事、朗誦以及錄像導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導入,從而化腐朽爲神奇。我在講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節選)》和余光中的《沙田山居》時,就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導入的,從學生的反應來看,教學效果也不錯。

我認爲,導入在教學中,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合適的,巧妙的導入,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我認爲,教師有必要注意導入的設計,可謂磨刀不誤砍柴功。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討導入技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力爭上好每一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