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黑板報內容

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黑板報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導語:下面分享關於推廣普通話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黑板報內容

  【推廣普通話黑板報資料】

1913年2月15日,民國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開讀音統一會。會上提議各省代表無論多寡均爲一票,議長吳稚暉支持一省一票。

經過一個多月的討論,會議依照李光地《音韻闡微》中的常用字審定了6500多個字的標準讀音,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老國音”。

“老國音”是一個“折中南北,牽合古今”的“標準音”。雖然最大程度上照顧了各地的方言,但也因此成爲一種“人造語言”。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以這種“國音”爲母語的人羣,也就沒有人實際上能夠操此種“國音”進行交流溝通。

  “京國之爭”

1920年,國語推行不到兩年,就爆發一場當時名之爲 “京國之爭”(指京音和國音)的大辯論。問題的起因就在於國語標準音。支持國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兩派。

國音雖然概括爲“以京音爲主,兼顧南北”,但是也有人後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京音是“純以北京話爲標準”。兩派爭吵非常厲害。於是張士一發表文章,主張“注音字母連帶國音都要根本改造”,應“先由教育部公佈合於學理的標準語定義,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話爲國語的標準”。這個主張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特別在南方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紛紛開會響應,甚至通過決議:“不承認國音,主張以京音爲標準音”,“請教育部廣徵各方面的意見,定北京語音爲標準音”。

1913年“讀音統一會”擬定的國音就被修改爲京音了。1932年根據新國音編纂的《國音常用字彙》由民國政府教育部公佈,在《字彙》的序言中又對國音以北京音爲標準的含義做了進一步的說明。 在推行國語的熱潮中,經常發生京音教員和國音教員互相爭吵的事。他們的國語聽起來很不一樣,很多字的讀音也不統一,教的人覺得難教,學的人覺得難學。就連灌製國語唱片的語言學家趙元任也不無感嘆地說:“在十三年的時間裏,這種給四億、五億或者六億人定出的國語,竟只有我一個人在說。”

辛亥革命之後,爲了發展中國的經濟、文化,在中國也開始推廣國語。

“國語”這個詞在民國時期得到當時政府的承認,成爲民族共同語的一個正式稱呼。

由於“老國音”基本上是以北京話爲標準音,因此,語言學家們主張用京音代替“老國音”。

“老國音”的推廣恰逢五四運動,此時全國輿論都傾向於全面西化,一大批留學歐美的青年學生也參與到了漢語改革的討論中來。

隨着文學革命的爆發,留學生中“廢除漢字”的言論也隨之興起。1918年錢玄同發表《中國今後的文字問題》,號召“廢孔學不可不廢漢文”,提出以國語羅馬字代替漢字的主張。隨後,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陳獨秀、胡適也著文支持錢玄同。緊隨其後,一大批留過洋的知識分子,諸如蔡元培、黎錦熙、趙元任、林語堂、周辨明、許錫五等人,紛紛發表漢字拉丁化的文章,提出羅馬字拼音的方案,掀起了“國語羅馬字運動”的浪潮。 所謂國語羅馬字,就是用26個拉丁字母表示漢語的聲、韻、調。但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國音”的比較複雜的語音成分就成了它的最大障礙。因此,主張國語羅馬字的學者,要求簡化語音,以比較簡單的北京音爲標準,修改國音,去掉“老國音”的尖音和入聲等語音成分。

在國語羅馬字運動的推動下,“京國之爭”很快呈現一邊倒的趨勢。1924年國語統一籌備會討論《國音字典》的增修問題時,吳稚暉放棄了維護“老國音”的主張,代表國語統一籌備會“決定以漂亮的北京語音爲標準音”,“凡字音概以北京普通讀法爲標準”。1932年,教育部公佈《國音常用字彙》正式確定“新國音”爲標準讀音。

“新國音”確立後,南京國民黨政府藉助學校教育和電影、廣播等手段,大力推行國語統一運動,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然而,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淪陷區的國語統一工作陷入停頓。抗戰結束後,緊接着又是三年國內戰爭。因而,直到國民黨敗退臺灣,政府在全國統一國語的目標仍遠未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