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兒童成語故事大全

兒童成語故事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導語:閱讀成語故事,可以瞭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而且裏面生動的故事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刻的去理解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兒童成語故事大全供大家借鑑參考!希望文章大家能夠喜歡!

兒童成語故事大全

白首爲郎

這個典故出自《漢武紀事》。漢武帝曾經乘輦到郎署,看見一老翁,須鬢皓白,衣服不整。武帝問他說:"你何時當郎官,這麼老!"回答說:"我姓顏名字叫駟,是江都人,在漢文帝時作郎官。"武帝問:"爲什麼這麼老沒有得到重用呢?"回答說:"文帝好文,而我好武;景帝好老,而我還年輕;陛下好少,而我已老。所以三代遭遇不好,所以老在郎署。"武帝被他感動,提拔他爲會稽都尉。

後用"白首爲郎"比喻遭遇不好,人才長久被埋沒

白駒過隙

這個典故出自《宋史.石守信傳》。宋太祖趙匡胤重文輕武。他即位後想方設法解除重要將帥的兵權。一天,趙匡胤請一些武將喝酒,喝到一半時,他對衆人說:"假若不是依靠你們的擁護和支持,我不會到今天這個地步。但是皇帝也太難了,還不如當一個節度使省心。"大將石守信趕忙問:"現天下已平定,誰也沒有私心雜念了,你還有何憂慮呢?"宋太祖說:"你們雖無私心雜念,可是你們的部下貪圖享樂。如果也爲你們黃袍回身,你們不也會自成一統嗎?"石守信等將領一聽此言,立該明白皇上的弦外之音,自己不能在朝廷再呆下去了。便紛紛跪地請求皇帝指出一條生路,趙匡胤說:"人生在世,就好比少壯的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你們不如多攢些錢財,去過舒適的生活,這樣君臣相安無掛,不是很好的事嗎?"石守信等將領見宋太祖驅武用文的決心已定,爲了活命保存生路,只好交出了兵權。

現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白面書生

這個典故出自《宋書.沈慶之傳》。公元年,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想要舉兵北伐,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便勸諫文帝,認爲不可輕舉妄動。可是宋文帝不但沒有采納,反而叫丹陽尹徐湛之和吏部尚書江湛等文官向沈慶之亂出難題狡辯。沈慶之當場氣憤地說:"皇上準備出兵北伐,而與白面書生之輩謀劃此舉,事情怎麼能辦好呢?"宋文帝由於沒有聽勸沈慶之的正確意見,終於導致北伐失敗。

現一般用此典故諷刺那些只有書本知識,而社會閱歷不多的人。

白往黑歸

這個典故出自《韓非子.說林下》。楊布養了一隻狗,只認識楊布衣服的顏色,而不認識楊布本人。有一次楊布穿白衣服外出。天下雨,脫下白色衣服,穿黑色衣服返回。他的狗不認識而大叫。楊布很生氣,要打狗,楊布的哥哥楊朱說:"你不要打,你也是這樣,假若你是狗,主人穿白衣處出,穿黑衣返回,你能不奇怪嗎?"

後以"白往黑歸"比喻只看表面現象,不注意本質,或喻爲前後不一致。

白衣送酒

典故見《續晉陽秋》《宋書.陶潛傳》。東晉詩人陶淵明極好飲酒,因家貧常不能盡興。一次重陽節,雖籬下菊盛,卻無酒助興。正悵惘間,忽聞江洲刺史王弘遺白業人載酒來,即在花前暢飲至大醉。後人以"白衣送酒"喻所求之物不期而至。李郢《重陽日》詩有"愁裏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句。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詩有"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句。

白雲親舍

這個典故載於《新唐書.狄仁傑傳》。唐朝高宗和武則天時代的一位名臣,名叫狄仁傑,曾官居大理臣河南巡撫宰相。狄仁傑年輕時在幷州(山西省太原市西)都督府任法曹參軍(司法部門的官員)那時,他的父母在河南(河南省孟縣)居住。一天,狄仁傑登太行山,向河南方向看雲,那邊有一片白雲在天空中飄浮着。他指着白雲對左右同行的人說:"吾親舍其下。"就是說,我的雙親住在那片白雲下面。

現在用這一典故作爲懷念父母親人的詞語。

百發百中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周本紀》。春秋時楚國有個叫養由基的人,善於射箭。距離柳葉百步之外而射,百發百中。左右圍觀的幾千人,都說他善於射箭。有一個男子站在他旁邊說:"好!我可以教導你怎樣來射!"養由基很生氣,放開弓握着劍,說"你怎麼能教我射箭?"男子回答:"不是我教你射箭法式。距離柳葉百步而射,百發百中,不趁着恰好時休止,一會兒氣衰力倦,持弓不穩有擺動,箭易射偏了。如果有一發射不着,以前百發百中的聲譽就全拋棄,前功盡棄。"

後以"百發百中"比喻善於謀事。

安如泰山

這個典故見於《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分封了一些同姓諸侯王。其目的是想以血緣關係作爲政治支柱,加強西漢王朝的統治。但結果適得其反,諸侯擁有地盤,又有徵收賦稅鑄造錢幣和任免相太傅等以下官吏的權力,加之有的恃親驕橫貪得無厭,野心膨脹,對中央政權形成了嚴重威脅。在分封的諸侯王中,劉邦的侄子劉濞被封爲吳王。他"招天下亡命",冶銅鑄錢,占城五十多處。並宣佈吳國不收農民的賦稅,引誘西漢政府直轄區的農民到吳國謀生,在勢力與野心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劉濞準備謀反。這時吳王手下的一個郎中(官名)枚乘上書勸阻。書中說:"你(想謀反)的想法是很危險的,難於實現。但如果改變想法則易於反掌,安如泰山。但吳王劉濞不聽枚乘的勸千。枚乘便投奔了樑孝王。

現一般用此典故比喻事物的穩固牢靠,不可動搖。

按兵不動

這個典故見於《呂氏春秋.召類》。春秋時候,晉國的趙簡子準備進攻衛國,令部下史默去衛國探聽情況,規定一個月之內必須回來。但是一直過了六個月他才返回來。趙簡子問史默:"你去衛國,怎麼用了這麼長的時間?"史默回答:"想得到利益,卻會召來禍害,你還沒有觀察出來嗎?現在衛國有蘧伯玉做相國,史鰍輔佐,孔子也在那裏做客,子貢又在國君的面前謀劃大事,國君很能聽取他們的意見,可見衛國國君的助手多是很有才能的人。"趙簡之一聽這話,就打消了進攻衛國的念頭,命令部隊原地待命。

現一般用此典故說明在軍事上由於某種原因,而不採取進攻或抵抗的行動。也用來比喻對眼前事物抱着觀望的態度,而拿不出辦法來。

暗渡陳倉

《史記.高祖本紀》。秦朝剛被推翻的時候,項羽負約,自立爲西楚霸王,而封劉邦爲漢王,統轄這個典故載於巴蜀和漢中。劉邦也有獨霸天下之心,很不服氣。他發現手下有一位才華出衆的軍事家,就是韓信。劉邦拜韓信爲大將,策劃奪取天下。劉邦去漢中途中燒燬棧道,表示無意東還謀取天下,使項羽放心。然後採用韓信的計策,派出幾百名士兵去修復棧道。項羽手下大將章邯鎮守關中西部,聽到消息笑道:"這麼大工程只派幾百名士兵,哪年才能修完?"章邯對劉邦韓信這一行動,根本沒引起重視。韓信表面上裝作要從棧道東進,實際上卻和劉邦率主力部隊從小路暗襲陳倉(今陝西省寶雞縣東)。當章邯接到急報時,劉邦大軍已攻入關中。章邯被逼自殺。關中地區一下子被劉邦佔領了。

這一典故常被人們用來比喻利用假象以給別人造成錯覺,而暗中採取另一些措施來達到目的計策。

百聞不如一見

這個典故見於《漢書.趙充國傳》。西漢漢宣帝劉詢時期,羌族人入侵漢朝的邊境,燒殺掠奪。漢宣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詢問誰願帶兵前去殺敵。這時在邊疆和羌人打過幾十年交道七十多歲的老將趙充國自告奮勇請求前去。宣帝問:"此去討伐,需要多少兵馬?"趙充國回答:"帶兵打仗這回事,不能憑空猜想,'百聞不如一見'。我想親自到邊境觀察一下,把那裏的作戰地圖先畫出來,再確定攻守計劃。"宣帝同意了,後來,趙充國根據偵察情況,制訂出一整套屯兵守邊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並確定了作戰計劃,上報朝廷。不久,漢宣帝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略,安定了西北邊境。

現一般用此典故說明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即使聽人說了一百次,也不如親自去看一次來理解的深刻。

包藏禍心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官職名)公子圍同伍舉去鄭國訪問,同時還要迎娶鄭國貴族豐氏的女兒做夫人。鄭國人很清楚楚國派他來沒啥好意,便讓他們住在京城外。訪問儀式舉行之後,公子圍想要帶兵進城迎娶新娘。鄭國的令尹子子產不放心,派子羽前去對他說:"鄭國的京城太小,容納不下你們一塊來的人,就在城外選個地方舉行婚禮得了。"公子圍一聽不太高興,說:"你們這樣做,不僅不尊重鄭國和楚國的友好關係,並且也是對我最大的委屈,鄭國還是應當重新考慮這個決定。"子羽聽了這話,只得直率地說:"鄭國把女子嫁到楚國,主要是想依靠楚國安定我們的家園。但眼下你卻要帶兵進入鄭國京場迎娶新娘,莫不是包藏着害人的心思,打鄭國的主意嗎?"伍舉從子羽的話裏分析出鄭國已有了戒備,就請求對方允許我們解除武裝進城,鄭國這才同意了。於是公子圍把豐氏的女兒從城裏迎娶了出來。

現通常用此典故來說明那些雖外表和善可親,但內心卻隱藏着害人心思的人。

抱薪救火

這個典故見於《史記.魏世家》。魏國的安釐王就任後,並沒有扭轉秦國一直侵略魏國的局面。他上任的第一年,秦國就奪去了魏的兩個城鎮。隔了一年,又奪去了三個城鎮,並把軍隊進攻到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的城下,韓國派兵來救,也被秦軍打得落花流水。魏國只得割地求和,秦國纔算了結。但此後幾年,秦國侵城佔地的胃口越來越大,魏國的軍隊即使聯合諸侯國的軍隊也打不過秦國。在這種情況下,魏國的一位將領段乾子建議魏王把南陽割讓給秦國,請求罷兵求和,安釐王害怕秦繼續進攻,以爲割地求和就可太平無危,就照他的意見辦了。蘇代(蘇秦的弟弟)聽說這件事後,就對安釐王說:"像你這樣光割讓土地來滿足秦國的慾望,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天燒不完,火是一天撲不滅的。"

現一般用此典故來比喻人想消災免禍,但由於所用方法不適當,反而促使災禍更大更危險了。

班荊道故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時代,楚國大夫伍舉和蔡國大夫聲子是好朋友,而且是世交。伍舉的岳父申公犯了罪,偷偷地逃跑了。有人說:申公畏罪潛逃,是其女婿伍舉送他走的。伍舉聽說後,很害怕,因此躲避到鄰近的鄭國去,還準備從鄭國逃到晉國去。在鄭國都城外,伍舉恰好遇上途經鄭國的好友聲子。好友相遇,異常高興,由於郊外,兩人便鋪荊樹條在地上當墊子,坐在上面一邊吃一邊談起過去的事情。後來聲子和楚國的令尹談起伍舉蒙受的不白之冤,爲伍舉恢復了名譽和爵位。

現在用這個典故比喻老朋友重逢,不拘客套和禮節而暢敘舊情。

班門弄斧

這個典故見於《蓬軒別記》。魯班,又名公輸般,春秋時代魯國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他的斧頭可以巧奪天工的製造出各種精緻美妙的器具,木匠行裏一向尊他爲祖師爺。明朝進士梅之渙憑弔採石磯(今安徽當塗縣)帝李白墳墓時,看見墓前能寫字的地方,都被前代詩人留下並不優美的詩句辭賦,實在是有點不自量力,他便揮筆題了一首詩:"採石江邊一捧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弄大斧。"

現一般用此典故諷刺那些在行家裏手面前賣弄本領的人,有時也用來形容自己謙虛。

班香宋豔

戰國楚宋玉和東漢班固都是中國古代有名的辭賦家,後人以此稱譽班固宋玉的作品文辭美妙,風格清麗。清孔尚任《桃花扇》中有"蚤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豔"句

半部論語

這個典故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地集.論語》。杜甫詩中說:"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認爲《論語》是兒童的書。趙普當宰相,人們議論趙普是山東人,所讀的書只不過《論語》罷了,這也是依了杜甫的話。宋太宗曾向趙普問起這件事,趙普一點也不隱諱,回答說:"我平生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的內容,以前我用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定天下,今後還想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定太平。我作宰相應無愧於所學的《論語》,《論語》所言是天下至高無上的言論。

原文意爲誇大《論語》的效用,後或以"半部論語"諷刺人學識淺薄。

半途而廢

這個典故出自《後漢書.列子傳》。東漢時,一個叫樂羊子的讀書人。他的妻子聰明賢慧。有一天,樂羊子在道上撿到一塊金子帶回到家中,其妻看見後說:"撿到別人的東西而帶回到自己的家中,這是一種很不光彩的行爲。"樂羊子一聽頓時很羞愧,便把撿到的那塊金子放回到原處。不久樂羊子離家去遠方求學,但是隻過了一年他的就回來了,妻子問他爲何這麼快就回來了。樂羊子回答:"走後我很想念你,因此就回來看看。"妻子聽完,拿了一把剪刀把他帶到織布機前說:"你瞧,這布的原料的蠶繭,然後用織布機一絲絲把它編織出來,經過很長時間才能織出成寸成尺成丈的娟布。假如現在用剪刀一下子把它剪斷了,就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娟布也織不出來了。你在外邊求學也是這樣,要持之以恆地用功攻讀,假如半路就停下來不走了,那不是和用剪刀剪斷絲線一樣,前功盡棄嗎?"樂羊子一聽頓受啓發和鼓舞,馬上告別妻子又出外繼續求學,一去就是七年。爲鼓勵他求學上進,在此期間,其妻還省吃儉用資助樂羊子。

現通常用這典故比喻做事情沒有完成就終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