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九年級試題 > 《那樹》素質教育新學案練習題

《那樹》素質教育新學案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那樹》素質教育新學案練習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一、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1、整體感知:
    這篇散文按大樹生命經歷的順序敘事,描寫了早期的大樹、近期的大樹和現時的大樹。通過描寫一棵大樹長年造福於人類又最終被人類伐倒的故事,表達作者對大樹命運的痛惜,以及對都市文明發展的利弊、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深層思考和深重感慨。作者以第三人稱客觀地敘述大樹的故事,以描寫和敘述爲主,少有議論,表情達意儘量節制而含蓄,使文章意味深長,讀者可以從字裏行間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來。

  2、學法引導:
    本文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性和較高的藝術性,需要反覆閱讀和認真揣摩、品味。既要把它當做語文材料來看待,學習它的遣詞造句、精妙構思,又要把它當作認識自然、透視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教科書來看待,培養自己正確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和審美觀念。

    由於本文思想深刻,感情含蓄,所以朗讀時感情不宜過於強烈、奔放,而要深沉,有力度,有餘味,因此要注意把握情感分寸。

  3、審美鑑賞:
    含蓄雋永的語言美。
    本文作者對樹懷有深深的敬意、讚頌,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給大樹帶來令人痛心的命運懷有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但文章沒有采取直白的議論和直接抒情的筆法,而是代以客觀的敘述和生動的描寫,既真摯感人,又意味深長。比如,寫電鋸鋸樹時:“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本來很平常的一件事,卻描寫得令人慘不忍睹。把鋸樹說成“屠殺”,把鋸樹人說成“劊子手”,把清理廢墟說成“葬禮”,從字裏行間流露了作者的愛憎褒貶,含蓄地揭示了鋸倒一棵親近人類、善待人類的大樹,有違仁義之心地思想。而借清道婦之口講述螞蟻國大搬家,使場面更是充滿悲壯的氣氛,其實動物王國的惻隱之心正是作者的惻隱之心地體現。
  4、重點難點突破:
   ⑴ 從作者描寫工人伐樹的句子中,你體會到怎樣的思想感情?

     析:設計此題,意在訓練對關鍵語句的揣摩能力,培養語感。

     參考答案:含蓄地表達作者憤恨、悲哀之情。

   ⑵ 怎樣理解文中所寫的螞蟻國的故事?

     析:設計此題,主要是引導學生對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加深認識,體會作者選材、謀篇的匠心。

     參考答案: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對“那樹”飽含着崇敬之情。在寫到“那樹”慘遭砍伐的悲劇場面時,引用當地人的傳說,細緻地描寫“螞蟻國”裏的事情,推想其用意似在於:一是動植物有預知的能力,比人類還更有靈感;二是創造一種悲壯氣氛,表明動植物世界有友愛,而人類有時極其缺乏友愛,形成鮮明對比。作者懷着敬意來寫這件事,字裏行間帶着深情,如“老樹是通靈的,它預知被伐,將自己的災禍先告訴體內的寄生蟲”,讓人看到老樹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於是弱小而堅忍的民族,決定遠征,一如當初它們遠征而來”,把螞蟻國民認作一個民族,就像人類一樣的民族,顯然是懷着敬意的。

   ⑶ 對文中那樹有怎樣的價值和品格,作者和交通專家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你是怎麼看的?請就此展開討論。

     析:本題要求通過認真閱讀和思考,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抓住課文的主旨。並大膽地表達個人的看法。

     參考答案:那樹經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滄海桑田,給人以邈遠的歷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災禍面前“毫髮”未損,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幟;最重要的,它綠化大地,蔭庇百鳥,護佑人類,只願給予,從不索取,無私地奉獻,表現了高尚的品格;它還有預知自己命運的功能,在自己面臨殺戮時,也要保護自己體內的螞蟻國民,讓其遷徙,表現一種愛心,一種高尚的品格,對人類有着巨大的價值。

     作者對那樹懷有深情,認定大樹的價值和品格,交通專家卻認爲它有害無益。個人看法(略)

   ⑷ 在人類文明迅速發展的同時,自然環境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析:此題旨在引導學生觸類旁通,學會遷移,學會分析和思考。

     參考答案:略

二、自學階梯評估
  1、達標訓練:
   ⑴ 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屹( )立不動  倒坍( )  引頸受戮( )

     豁然開曠( )  虯( )須  周道如砥( )

   ⑵ 語句“於是這一天來了,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中“咬”“骨粉”和“呻吟”這幾個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傾向?
                                 。

   ⑶ 大地上最悅目的顏色是綠色,假如沒有了綠,小鳥就沒有了家園,我們目之所及全是灰白色,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

   ⑷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從哪三個方面描寫早期的“那樹”的?表達了作者對“那樹”怎樣的感情?
                                 。

  2、能力提高: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後問題:
    ①但是,這世界上還有別的東西,別的東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鋪過來,高壓線一千碼一千碼架過來,公寓樓一排一排捱過來。所有原來在地面上自然生長的東西都被剷除,被連根拔起。只有那樹被一重又一重死魚般的灰白色包圍,連根鬚都被壓路機碾進灰色之下,但樹頂仍在雨後滴翠,有新的建築物襯托,綠得更深沉。公共汽車在樹旁插下站牌,讓下車的人好在樹下從容撐傘。入夜,毛毛細雨比貓步還輕,跌進樹葉裏匯成敲響路面的點點滴滴,泄露了祕密,很溼,也很有詩意。

    ②計程車像飢蝗擁來。“爲什麼這兒有一棵樹呢?”一個司機喃喃。“而且是這麼老這麼大的樹。”乘客也喃喃。在車輪揚起的滾滾黃塵裏,在一片焦躁惱怒的喇叭聲裏,那一片清陰不再有用處。樹旁的公共汽車站搬了,樹下的水果攤搬了,不遠處的幼稚園也要搬,看何處能屬於孩子。只有那棵樹屹立不動,連一片葉子也不落下。那一蓬蓬葉子照舊綠,綠得很。

    ③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大地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它們的傳統是引頸受戮,即使是神話作家也不曾說森林逃亡。連一片葉也不逃走,無論風力多大。任憑頭上已飄過十萬朵雲,地上疊過廿萬個腳印,任憑在那枝丫間跳躍的鳥族已換了五十代子孫,任憑鳥的子孫已棲息青山。當幼苗長出來,當上帝伸手施洗禮,上帝曾說:“你綠在這裏,綠着生,綠着死,死復綠。”啊!所以那樹,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勞無用的貢獻,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④這天,一個喝醉了的駕駛者,以60英里的速度,對樹幹撞去。於是人死。於是交通專家宣判那樹要償命。於是這一天來了,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這次屠殺安排在深夜進行,爲了不影響馬路上的交通。夜很靜,像樹的祖先時代,星臨萬戶,天象莊嚴,可是樹沒有說什麼,上帝也沒有。一切預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

   ⑴ 第①段中“柏油一里一里鋪過來,高壓線一千碼一千碼架過來,公寓樓一排一排捱過來”,作者這樣寫,意在表達什麼?
     答:                        。

   ⑵ 第③段中說樹“是世襲的土著,是大地的效死者”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答:                        。

   ⑶ 從全文看,上帝對那樹施洗禮時所說的話,有的實現了,有的沒實現。
    ① “沒實現”的是什麼?
    ② 沒能實現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答:                        。

   ⑷ 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的開頭兩段寫那樹雖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這些內容爲後文寫它被鋸倒並被肢解分裂作了鋪墊,從而引發人們進行深入的思考。

    B、第④段“電鋸從樹的躁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運用擬人的手法,描述了大樹的慘遭砍伐,表現了人的愚昧和冷酷。

    C、本文描述了那樹很久以來,一直默默奉獻,最後毫無怨言地引頸受戮的過程,歌頌了它的獻身精神,體現了一切都要爲了發展的主旨。

    D、通篇不發議論,全用形象打動人心,是本文一大特點。那樹用自己的生命綠了一方土地,其”綠着生,綠着死”的形象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

   ⑸ “老樹是通靈的,他預知被伐,將自己的災禍先告訴體內的寄生蟲。於是弱小而堅韌的民族,決定遠征,一如當初他們遠征而來。”假如你是螞蟻家族的一員,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會怎樣?想象一下螞蟻和大樹互相傾訴了些什麼?(不超過100字)
                                   。

  3、開放探究: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後的問題:
杜鵑

郭沫若
    杜鵑,敝同鄉的魂,在文學上所佔的地位,恐怕任何鳥都比不上。

    我們一提起杜鵑,心頭眼底便好像有說不盡的詩意。

    它本身不用說,已經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時又被認爲薄命的佳人,憂國的志士;聲是滿腹鄉思,血是遍山躑躅;可憐,哀惋,純潔,至誠……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爲了愛的象徵。這愛的象徵似乎已經成爲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這種感情還超越了民族的範圍,東方諸國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鵑在文學上所佔的地位,並不亞於中國。

    然而,這實在是名實不符的一個最大的例證。

    杜鵑是一種灰黑色的鳥,毛羽並不美,它的習性專橫而殘忍。

    杜鵑是不營巢的,也不孵卵哺雛。到了生殖季節,產卵在鶯巢中,讓鶯替它孵卵哺雛。雛鵑比雛鶯大,到將長成時,甚且比母鶯還大。鵑雛孵化出來之後,每將鶯雛擠出巢外,任它啼飢號寒而死,它自己獨霸着母鶯的哺育。鶯受鵑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還大的鵑雛;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淚的情景。

    想到了這些實際,便覺得杜鵑這種鳥大可以作爲欺世盜名者的標本了。然而,杜鵑不能任其咎。杜鵑就只是杜鵑,它並不曾要求人把它認爲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鶯也相差不遠,全憑主觀意象而不顧實際,這樣的例證多的是。

    因此,過去和現在都有無數的人面杜鵑被人哺育着。將來會怎樣呢?鶯雖然不能解答這個問題,人是應該解答而且能夠解答的。

                            1936年春

   ⑴ 文章前四段作者主要概述了         。

   ⑵ 簡述杜鵑鳥的外貌和生活習性。

   ⑶ 用文中一個成語概括杜鵑鳥的醜惡品質:        。

   ⑷ 對文中“現在”的“人面杜鵑”所指,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當時侵入中國的日本侵略者。

    B、當時社會上窮兇極惡的殺人犯。

    C、當時的國民黨反動當局。

    D、當時鼓吹資產階級人性論的反動文人。

   ⑸ 你認爲作者寫作目的是什麼?

三、資料下載
  散文家王鼎鈞。
  美華文壇上主要散文家之一的王鼎鈞先生,1925年生於山東臨沂,自幼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15歲就寫過《聊齋志異》的試評文章。後從大陸至臺灣,七十年代末定居於美國紐約。四十餘年的不懈寫作,著述豐碩,共出版各種文學體裁的作品達五十種,以散文的成就最爲突出,僅是七十年代以來就出版了散文集(含雜文)《情人眼》(1970年)、《開放的人生》(1975年)、《人生試金石》(1976年)、《我們現代人》(1977年)、《碎琉璃》(1978年)、《情話》(1979年)、《海水天涯中國人》(1982年)、《別有一番滋味》(1984年)、《山裏山外》(1984年)、《看不透的城市》(1984年)、《左心房漩渦》(1988年)、《靈感》(1989年)、《兩岸書香》(1990年)等。

  王釣鈞的散文取材於廣博深的生活素材積累,成文於對人生對社會的冷靜思者和反覆品味,因而無論是抒發感情、記事狀物、描述遊蹤,還是談古論今、評議時政,褒貶善惡,都顯示出散文的思辨性、哲理性與美學追求。他著名的“人生三書”(包括《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和《我們現代人》三個散文集),最能顯現王鈞散文的哲理蘊涵。除此之外,他有一類散文屬於“詠物寄意”,用這種文學樣式來表達作家對人生深刻而獨特的領悟。散文《那樹》是詠物寄意的代表作,寫的是一棵歷經滄桑卻仍以華蓋般的濃蔭供人乘涼的都市老樹,不是自然枯萎,而是被定爲“妨礙交通”罪,慘遭連根拔除。作者的寓意似是:那棵老樹象徵悲壯的人生,意味着工業文明血腥地征服了農業文明,也昭示着時代潮流對一切傳統事物的衝擊是不可逆轉的,就連街區百年老樹也遭滅頂之災。還有一類散文是以魂牽夢繞的“鄉愁”爲基調,在《碎琉璃》和《海水天涯中國人》等散文集,王鼎鈞這位異域飄泊、歷盡人間甜酸苦辣的老人,對大陸故土的思念,對往昔歲月的憂傷,對離情別緒的寫照,真是傾訴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
     ──節選自《美國華文文學芻議》 作者:李君哲


【自學階梯評估參考答案】
  1、達標訓練:
   ⑴ yì tān lù kuàng qiú dǐ

   ⑵ “咬”“骨粉”和“呻吟”這都是描寫性、形象性很強的詞語,再現了一幅人類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圖景。“咬”給人以視覺的感受,“骨粉”訴諸視覺,“呻吟”則訴諸聽覺,都給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本來這幾個詞語不應當用於此情此景,但作者富於創造性,故意用這幾個詞語來描景寫意,表達對伐樹人的憤恨,所以它們在這種特殊的語境中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

   ⑶ 略

   ⑷ 三方面的內容是:
    ① 大樹有奇特的容貌;
    ② 大樹生活在特殊的環境中;
    ③ 大樹對人類大有功德。

     大樹狀貌不凡,實爲世間珍奇之物,又代表着一種古老的田園風光,一種平和、安詳的精神;大樹通人性、講人情,不見其利己,只見其利他,甚至有某種特殊神性,自久遠的年代以來靜靜地、默默地庇護着人類。作者對“那樹”充滿了敬意和讚美之情。

  2、能力提高:
   ⑴ 人類的建設活動,雖然速度很快,但也在不斷地破壞着自然環境,這暗示了那樹最終的命運。
   ⑵ 那樹長久在這裏生長繁衍,至死也不願離開這塊土地。
   ⑶ ① 沒實現的:死復綠
     ② 人類在進行建設時,忽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⑷ C
   ⑸ (略)答題時自由想象。鼓勵並讚賞富有創造性的想象。

  3、開放探究:
   ⑴ 杜鵑在中國以及東方諸國文學上所佔的地位。

   ⑵ 杜鵑是一種灰色的鳥,毛羽並不美,它的習性專橫而殘忍。它不築巢,卻把卵產在鶯巢中,讓鶯替它孵卵,哺雛。雛鵑孵化出來之後將鶯雛擠出巢外,自己獨霸着母鶯的哺育。

   ⑶ 欺世盜名

   ⑷ B

   ⑸ 告誡人們要認清杜鵑兇殘的本性,和與它相似的“人面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