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九年級試題 > 初三九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題

初三九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導語:“初三九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題”在大家的各種準備聲響中,隨着時間的流逝,終於叮的一聲完成了!

初三九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題

  一、積累運用29分

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那棵樹立在那條路邊已經很久很久了,當那路還只是一條泥nìng的小徑時,它就立在那裏;當這裏駛過第一輛汽車之前,它就立在那裏;當這一帶只有稀稀落落幾處老式平房時,它就立在那裏。

那樹有一點皴皺,露出老態,但是堅固穩定,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認識那棵樹的人都說,有一年,颱風連吹兩天兩夜,附近的樹全被吹斷,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樹yì立不搖,而且,據說,連一根樹葉都沒有掉下來。這真令人難以置信,可是,據說,當這一帶還沒有建造新式公寓之前,陸上臺風緊急警報聲中,總有人到樹幹上漩渦形的洞裏插一柱香呢!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品一些漢字4分

泥nìng( )皴( )皺 倒tān( ) yì( )立

2.請概括兩段文字的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用自己的話描述“那樹”早期的生活環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句子中畫線詞語。(4分)

(1)幾年前,我與母親之間就有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有時候,我甚至懷疑我們之間是否真的存在血緣關係。

(2)一次在外祖母家,母親又爲學習方面的事情嘮嘮叨叨,我頂撞了幾句,正當“硝煙四起”時,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個房間。

“鴻溝”: 。

“硝煙四起”:

5. 下列句子中的成語使用不當的是(  )(3分)

A.風光秀麗的喀納斯,以它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吸引着衆多的中外遊客前往觀光遊覽。

B.儘管不少人對即將出臺的考試法期望值很高,但也有一些人對此不以爲然,特別是對它能起的作用表示了謹慎的樂觀。

C.雀巢公司利用碘攝入量問題來爲其奶粉碘含量超標辯解,這顯然是南轅北轍,且不能白圓其說。

D.6月6日,NBA東區決賽,活塞隊獲勝後,主帥布朗喜形於色,而熱火隊教練大范甘迪則只能垂頭喪氣。

6.下面這段文字中兩處有語病,請找出並進行修改。(4分)

①“知識守護生命”是由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的大型公益活動。②這項活動以生命意識教育爲主題,③由“潛能”“堅持”“團隊”“生命”四部分組成,④是新學期之初教育部門奉獻給全國近4億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禮物。⑤有專家認爲,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會學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爲本的迴歸。

第 句,修改意見:

第 句,修改意見: ,

7. 根據提示完成下列填空(共7分。)

⑴《桃花源記》中寫桃林奇景的句子: , , 。

⑵、《水調歌頭•中秋》中表達作者對世事感嘆,富有哲理的詩句 。

⑶寫出一句描寫月的古詩文名句: 。

⑷永結無情遊, 。(李白《月下獨酌》)

⑸ ,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⑹生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⑺庭下如積水空明, 。

8.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寫出你的發現。3分

① 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當他的貨輪卸貨後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時,突然遇到可怕的巨大風浪,這時,老船長果斷地命令水手們立即打開貨倉,往裏面灌水。隨着貨倉裏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地往下沉,依舊猛烈的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一點一點地減小,貨輪漸漸平穩了。

② 在某一地區的著名旅遊景點,有一段被當地人稱爲“鬼谷”的最危險的地段,路窄坡陡,兩邊萬丈深淵,每當導遊們路過這裏時,一定要讓旅客們挑點或扛點東西。據說這裏以前發生過好幾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不小心掉下去的。當地人每天從這條路上挑着東西來來往往,從來沒有出過事。

你的發現:

  二、文言文閱讀(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徐庶見備於新野,庶謂備曰:“諸葛孔明,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備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己,君謂計將安出?”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凡三往,乃見 凡: (2)躬耕於南陽 躬:

10.下列句中劃線詞指代的對象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臣本布衣(諸葛亮自稱 B.遂許先帝以驅馳(劉備)

C.孤不度德量力(劉備自稱D.君謂計將安出(徐庶)

11.翻譯下列句子:(3分)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譯文:

12..甲乙兩段文字敘述了同一件事,從中可提煉的成語是( ) ,但兩文段內容各有側重,請各用一句話概括兩文大意。(3分)

13.中國歷史上還有許多像諸葛殼那樣忠心報國的文臣武將,請從語文或歷史教材中列舉出一個名人,並寫出他們留傳下來的名言或者事蹟。(3分)

  三、現代文閱讀15分

【甲】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它們的傳統是引頸受戮,即使是神話作家也不曾說森林逃亡。連一片葉也不逃走,無論風力多大。任憑頭上已飄過十萬朵雲,地上疊過二十萬個腳印,任憑在那枝丫間跳躍的鳥族已換了五十代子孫,任憑鳥的子孫已棲息每一座青山。當幼苗長出來,當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說:“你綠在這裏,綠着生,綠着死,死復綠。”啊!所以那樹,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勞無用的貢獻,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這天,一個喝醉了的駕駛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對準樹幹撞去。於是人死。於是交通專家宣判那樹要償命。於是這一天來了,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這次屠殺安排在深夜進行,爲了不影響馬路上的交通。夜很靜,像樹的祖先時代,星臨萬戶,天象莊嚴,可是樹沒有說什麼。上帝也沒有。一切預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與樹爲鄰的一位老太太偏說她聽見老樹嘆息,一聲又一聲,像嚴重的哮喘病。

……兩星期後,根也被挖走了,爲了割下這顆生滿虯鬚的大頭顱,劊子手貼近它做了個陷阱,切斷所有的動脈靜脈。時間仍然是在夜間,這一夜無星無月,黑得像一塊仙草冰。

【乙】整整七年,我在一座舊樓的閣樓上與樹同眠,我與兩棵樹的相互注視漸漸變成單方面的凝視,是兩棵樹對我凝視。我有了樹,便悄悄地忽略了樹。樹的胸懷永遠是寬容和悲憫的。樹不做任何背叛的決定,在長達七年的凝視下兩棵樹摸清了我的所有底細,包括我的隱私,但樹不說,別人便不知道。樹只是凝視着我。七年的時光做一次補償是足夠的了。窗外的兩棵樹後來有點疲憊了,我沒有看出來,一場春雨輕易地把滿樹石榴花打落在地,我出門回家踩在石榴的花瓣上,對石榴的離情別意毫無察覺。我不知道,我的兩棵樹將結束它們的這次使命,七年過後,兩棵樹仍將離我而去。

城市建設的藍圖埋葬了許多人過去的居所,也埋葬了許多人的樹。一九九五年的夏天,推土機將一個名叫上乘閹的地方夷爲平地,我的閣樓,我的石榴樹和我的枇杷樹消失在殘垣瓦礫之中,七年一夢,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們原來並不是我的樹。

14. 體會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⑴“這次屠殺安排在深夜進行,爲了不影響馬路上的交通。”

⑵我的閣樓,我的石榴樹和我的枇杷樹消失在殘垣瓦礫之中

15. 仔細品味下面關於“夜”的句子說說它對於“那樹”遭難場面創造了一個怎樣的氣氛

“夜很靜,像樹的祖先時代,星臨萬戶,天象莊嚴,可是樹沒有說什麼。上帝也沒有。”

“這一夜無星無月,黑得像一塊仙草冰。”

16. 乙文說“果樹對人懷着悲憫之心。”這種悲憫之心表現在哪裏?甲文中那樹同樣有這種悲憫之心,表現在哪裏?

17.兩篇文章都涉及環保問題,但但都不僅僅限與這些,請比較二者的不同。

閱讀語段完成18---22題15分

【甲文】①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裏。

②許多朋友都說我們是不該站在這裏的,這一點,其實我們知道得比誰都清楚。我們的家在山上,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裏。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雲。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

③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工業城裏,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但你們儘可以節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爲,這種命運事實上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出濃蔭。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④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紅燈綠酒。而我們在寂靜裏,我們在黑暗裏,我們在不被瞭解的孤獨裏。但我們苦熬着把牙齦咬得痠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們就站成一列致敬。無論如何,我們這座城市總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陽!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

⑤這時,或許有一個早起的孩子走了過來,貪婪地呼吸着新鮮空氣,這是我們最自豪的時刻了。是的,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於污濁了,但我們仍然固執地製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飛塵裏,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行道樹》)

【乙文】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樹驚呆了。

② 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

③它長在一堆碼起來的磚垛上,周圍是林林總總的大樹小樹。磚垛有兩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裏堆了多少年,表層的磚被一層青苔覆蓋着。

④ 它其實只有一米來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偉岸的姿態,卻展示了固執頑強的生命。當初,它選擇了磚垛前面的那一片陽光地帶,準備唱着歌兒向老榆樹告別。可是就在瞬間,一陣微微的風,把它飄到磚垛上,它的命運因此而改變。它知道:躲避現實只能毀滅自己,安於命運,順勢而長,纔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壓抑着蓬勃向上的內驅力,讓飽滿的激情化作一段樸實——它長成了灌木叢。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過不盡的苦痛。雷電轟擊過它,狂風摧殘過它,風雪侵蝕過它。最難耐的還是乾旱和貧瘠。它有時想攔住匆匆而過的雨水,雨水卻不屑一顧;也曾經挽留過晶瑩的露珠,露珠只輕輕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着。腳下那座高原似的磚垛,卻貧瘠得難以供應它起碼的養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讓主幹變粗變矮,讓枝葉變小變多,儘量節衣縮食,減少消耗。儘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運使得它青筋突暴,渾身疤痂,身體佝僂,它沒有屈服。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總得面對,總得應付,總得一步一步走過。我久久地站在那裏,爲一棵榆樹而感動。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來,發現那磚垛已經不見了。一個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樹旁。老人告訴我,這垛磚堆了十八年。當初準備蓋房子用,兒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婦改嫁,他領着孫子孫女度日,房子就耽擱了。現在孫子孫女已長大成人,會掙錢了,政府又補貼了一部分錢,房子終於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靜的敘述中,絲毫不見其悲涼,彷彿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裏。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艱辛度過的。老人走了,他邊走邊自言自語道:“你看這棵樹,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競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驀地,我彷彿覺得眼前的這棵榆樹,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鬆鬆的枝葉,是老人稀疏的亂髮;褶褶皺皺的幹,是老人飽經風霜的臉;還有那地下柔柔細細的根,是老人冉冉飄飛的鬍鬚。

⑧望着老人步履艱辛地走了,走在那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上。於是,那條被晚霞映紅了的小巷,行走着一個永恆的雕塑。眼淚模糊了我的雙眼。我默默地佇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樹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樹鞠躬》)(有刪節)

18. 結合語境,說說下面句中帶點詞語的意思。(4分)

(1)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答:

(2)露珠只輕輕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尋覓不着。

答:

19.仔細閱讀甲乙兩文,簡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爲什麼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

答:

(2)乙文第②段說“這是一棵不同尋常的樹”,那麼這棵樹的不平常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

20.【質疑探究】:從下面兩個小題中任選一個作答。(3分)

(1)甲文結尾“立在城市的飛塵裏,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一句中說行道樹既“憂愁”又“快樂”,矛盾嗎?爲什麼?

答:

(2)乙文第⑦段爲什麼說“我彷彿覺得眼前的這棵榆樹,就是老人的翻版”?

答:

21.【遷移拓展】請結合鏈接材料,任選一句談談你的理解。(4分)

(1)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2)無論生活怎樣艱難,總得面對,總得應付,總得一步一步走過。

【鏈接】:

材料一:兩彈元勳鄧稼先,遠離親人,身處荒漠,克服重重困難,爲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材料二:音樂巨人貝多芬,正當盛年,耳聾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可他仍然創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爲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答:我選第 句。我的理解是

答案2.具體說明那樹的歷史悠久、堅固穩定。

3.它站在泥濘的路邊,周圍有幾處老式的平房,顯得破敗、荒涼,遠離現代文明。

6① 在“由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後加上“舉辦”。

(2)③ 去掉“多”或“近”。

8 這就是“壓力效應”。那些得過且過,沒有一點壓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人,像風暴中沒有載貨的船,往往一場人生的狂風巨浪便會把他們打翻。

14.⑴“屠殺”本來是一種非正義的行爲,這裏用在伐樹者身上,使人更清楚地看到砍伐者的殘忍。

⑵“我的”連續出現起到強調作用,表達了我對兩棵樹的無限留戀之情。

15.第一句加強了悲劇氛圍和悲壯感。本文這種屠殺違背天理,是偷偷摸摸乾的,而今卻“星臨萬象,天象莊嚴”,其義是說連老天爺堂而皇之地看着,也無動於衷,不主持公道,悲劇的氣氛更濃了。第二句加重了在這方面人類作爲“劊子手”的色彩,渲染了這殺“人”場面。

16 . ⑴乙文樹的悲憫之心主要表現在:兩棵樹在被砍伐之前,對我這個鬱鬱寡歡、憂慮和多疑的人奉獻出它們繁茂的樹葉、燦爛的花朵、重重疊疊的果實,“我”接受了樹的恩惠,“我”變得相信自己有“多幸運”。

⑵甲文“那樹”的悲憫之心:明知早晚面臨引頸受戮的命運,又不可遷徙逃亡,仍默默奉獻;“老樹”預知被伐將自己的災禍先告知體內的寄居者,由此看到了那樹的悲哀和富有同情心。

17.甲文還涉及困惑,涉及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以及完滿的理想難以實現等。乙文的主要是揭示、嘲諷、批判了人們所表現出來的麻木、冷酷無知,甚至間接充當了破壞“生態”的“劊子手”。比較之下,就環保之外所及內容,《三棵樹》比較豐富,《那樹》比較集中。

7.(2分)

(1)(1分)墮落是淪落、流落的意思。文中是說行道樹離開了森林來到充滿煙塵的城市,生活條件,自身形象大大跌落了。

(2)(1分)“吻”是擬人手法,寫露水停留時間之短,反襯榆樹忍受着乾旱和貧瘠的苦痛。

8.(4分)

(1)(2分)爲城市充滿煙塵,市民習慣於污濁,不珍惜清新空氣,自己僅僅成爲城市的一種裝飾而悲涼。

(2)(2分)榆樹生長環境極其惡劣;外形矮小、纖弱、樸實;忍受苦痛,頑強生長。 bc oo 組 卷f

9.(2分)注:若兩個小題都答,只評第(1)題。

(1)(2分)不矛盾。它憂愁的是市民早已習慣污濁,不重視環境的潔淨;它快樂的是自己能忍受寂寞,迎接太陽,製造清新空氣。表現他們的奉獻精神。

(2)(2分)榆樹生長環境極爲惡劣,卻能忍受苦痛,頑強生長;老人兒子病死,媳婦改嫁,獨自拉扯孫子孫女,生活艱難,十八年才能翻修房屋。兩者都遭遇艱難,但都能坦然面對,頑強抗爭,境遇和精神極其相似,所以如此說。

11.(2分)任選其中一句即可。

示例:第一句: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盛就是神聖的事業。鄧稼先從美國學成歸來,放棄了優厚的生活條件,去艱苦的戈壁,無私奉獻,爲祖國的強大作出了卓越貢獻,這是一種幸福和深沉的表現。

第二句:貝多芬盛年耳聾,遭遇了很大打擊,可他同命運頑強抗爭,創作了不朽的音樂作品,告訴我們只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努力克服困難,就能逐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