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魯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卷

魯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4K 次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魯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卷

蹲jù( ) 酬hè( ) pì(   )喻xī( )微 忌huì( ) c hún(   )樸

2.本文是一篇極富情趣的____________。在“歌會”的 大標題下,描繪了三個 場合中唱歌的情景,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場合各有側重,分別側重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字裏行間洋溢着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

3.閱讀下面的選段,回答後面的問題

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雲南鄉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髮盤在頭上。

(1)你認爲從描寫的筆法看這是中國畫中的水墨畫還是工筆畫?

(2)這裏是一段人物的 描寫,寫了人物的面容 、 、 。

(3)你認爲這段描寫好在哪裏?

(4)把它與課文後面練習二第二段文字進行比較,你更喜歡那一段文字?說說理由。

4.品讀“山路漫歌” 部分,然後回答下面的問題。

(1)“山路漫歌”這個片斷幾乎沒有寫所唱的歌,寫了些什麼內容?

(2)作者描寫景物運用了哪些手法 ?請你說說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爲什麼要寫趕馬女孩“嗓子通常並沒有經過訓練,有的還發啞帶沙”。

5.應用遷移

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後作答。

聽民歌

①聽過民歌。

②陝北信天游、隴東花兒、江南田歌、閩北山歌。

③從小聽的是閩北山歌。曲調很簡單,旋律似乎只有一句。這一句翻來覆去地唱,翻來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結尾略加不同的裝飾音,以與 下一句相區別。那時,常有一個老翁,走在彎彎的崎嶇長路上,他一邊趕着牛,一邊豁開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沒有應和,沒有對答。老人的嗓子孤獨、蒼老、悲涼。有時他根本發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羣的背後,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終日與牛羣爲伴的牛倌。那時,我聽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爲隔得太遠,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閉上眼睛,還能清晰地浮現出一條長路上的一羣牛,一個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長的山歌。

④後來參加山場勞動,穿蓑衣、掛柴刀、扛長鋤去山上,開始近距離地聽到男女對 唱的山歌。男的女的兩撥人,往往分得很開,往往是隔着一條山嶴,這邊望得見那邊的人,那邊望得見這邊的人。第一個音是這樣發出的,有人覺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兒,把箬笠往腦後掀了掀,吸一口氣,然後揚脖仰頭。“哎——”,這個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階,然後平滑着延伸,“哎——”,然後波動,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麼什麼的。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氣十足、穿透力強,同時也是粗野的、質樸的。山中的人並不指望什麼愛情,但是他們唱的卻是純粹的愛歌。如果認真地聽他們彼此間的對唱,還真的唱得情深意長。與老人們的山歌相比,年輕人的山歌歡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滿嚮往。年輕人是對着異性唱,老人則是對着大山與天空唱。

⑤時間繼續往後推移,就聽到了樂清的著名山歌《對鳥》。《對鳥》的旋律要比閩北山歌複雜、華麗得多,而且歌詞也來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圓熟。與閩北相比,樂清的山沒有那裏的深,沒有那裏的高,也沒有那裏的大,但人也因此而複雜了許多,山歌也因此而華麗了些,想來並非沒有道理。

⑥如今聽民歌,是聽磁帶上、音響中的民歌,流暢,華彩,大白菜上扎紅綢,早已沒有了那種質樸。從歌星那猩紅的嘴脣間和花花綠綠的MTV 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文中寫了作者幾次聽民歌的經歷?分別聽的什麼?

(2)文章寫聽民歌的經歷是按什麼順序寫的?文章結構有何特點?

(3)第③段中,作者說“聽不懂老人唱的山歌”,爲什麼至今閉上眼睛,還能清晰地浮現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

(4)第④段中所描繪的唱山歌的情景與課文中的哪一個場面相似?

(5)第⑤段畫線句子中說“想來並非沒有道理”,有什麼道理?

(6)第⑥段中畫線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7)縱觀全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