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9篇【集合】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9篇【集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9篇【集合】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1

錢思公①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②,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③,臥則讀小說④,上廁則閱小辭⑤,蓋未嘗頃刻釋卷也。

謝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琅然,聞於遠近,亦篤學如此。餘因謂希深曰: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導讀:名人大家讀書尚且做到未嘗頃刻釋卷,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註釋 :①錢思公:即錢惟演,吳越王錢俶的兒子,從其父歸宋,宋景枯中以樞密副使任西京留守。②西洛:西京洛陽。僚屬:官府的佐助官。當時,歐陽修、謝絳等都是錢惟演的僚屬。③經史:經書和史書。④小說:雜記類書籍。⑤小辭:指短小的詩詞。⑥謝希深:即謝絳,歐陽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綬,家富藏書,以讀書敏慧強記著名。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錢思公雖生長富貴( ) 2.在西洛時嘗語僚屬( )

3.諷誦之聲琅然( ) 4.聞於遠近( )

5.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 6。亦篤學如此( )

二、翻譯

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介紹錢宋兩人讀書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讀書的共同點是( )

A。都喜歡在上廁所時讀書。

B。都是抓緊時間勤奮讀書的。

C。都是邊讀邊誦,聲音洪大響亮。

四、作者介紹了錢惟演、宋綬兩人的讀書故事,又補充了自己三上的寫作經歷,目的是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譯文

錢惟演雖然出生長大在富貴人家,卻很少有特別的愛好。他在西京洛陽時曾經對自己的下屬官員說,自己一生惟獨喜歡讀書,坐着的.時候就讀經書和史書,躺着的時候就讀筆記小說,上廁所的時候就讀短小的詩詞,不曾有一刻放下書。

謝絳也說:宋綬和他同在史館任職,每次上廁所一定帶着書去,誦讀的聲音洪大響亮,遠近都能聽見,他專心好學到了這種地步。我於是對謝絳說:我一生所寫的文章,大多寫於三上,即馬背上、枕頭上、廁座上,這是因爲這些時候更有利於構思。

一、1。雖然2.對說 3.形容清脆響亮 4.使聽見 5.周密思考、構思 6。也

二、我一生所寫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馬背上、枕頭上、廁座上寫的。

三、B

四、成功來自於勤奮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2

千里之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返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爲能市③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導讀: “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涓人的一句反問可謂直接點出其舉動的真正用意。而最後“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可謂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註釋:①安事死馬:要死馬做什麼?②捐:白白費掉。③市:買。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君遣之( ) 2.而捐五百金( ) 3.於是不能期年( )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義

1.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 ) 2.天下必以王爲能市馬( )

3.而吾以捕蛇獨存( ) 4.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

三、涓人爲什麼用五百金買下馬的骨頭?(用文中的話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譯

1.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於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之馬

古代有個國王,想用千金買千里馬,三年不能夠買到。有個宦官對國王說:“請讓我去買馬。”國王派他去了。三個月就得到了千里馬;但馬已經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馬的骨頭買來,回來向國王報告。國王大怒說:“所要買的是活馬,要死馬乾什麼?白白地花費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說:“死馬尚且用五百金買下,何況活馬呢?天下人必定認爲大王肯出高價買馬,千里馬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買到三匹千里馬。

一、

1.派遣、差遣

2.花費,此指白白費掉

3.一年,週年

二、

1.用

2.認爲

3.因爲

4.用來

三、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爲能市馬。馬今至矣!

四、

1.所要買的是活馬,要死馬乾什麼?

2.由此不到一年,買到三匹千里馬。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3

楚人養狙

楚有養狙以爲生①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衆狙於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給,則加鞭棰焉。羣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一日,有小狙謂衆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則吾何假於彼而爲之役乎?”言未既,衆狙皆寤。其夕,相與伺狙公之寢⑤,破柵毀柙⑥,取其積,相攜而入於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郁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⑦,一旦有開之,其術窮矣。”

導讀:此篇是一個寓言故事,說明當大衆受矇蔽時,有權勢者尚可得逞於一時,一旦大衆覺醒,那麼矇蔽大衆的人必將被拋棄。

註釋:①養狙以爲生:靠養狙來維持生活。狙(j ),猴類。②旦日:(每天)早晨。③部分:安排。④賦什一以自奉:分給它們十分之一用來自己吃。⑤相與:一起。⑥破柵毀柙:打破欄杆,搗毀籠子。柙(xi ),關獸的木籠。⑦惟其昏而奉覺也:正因爲他們還糊塗而沒有覺醒。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或不給,則加鞭棰焉( )( ) 2.山之果,公所樹與( )

3.狙公卒餒而死( ) 4.衆狙皆寤( ) 5.一旦有開之( )

二、翻譯

1.然則吾何假於彼而爲之役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4

(一)共7分

1.B

2.(鄭燮)立即發放穀子給災民,救活了一萬多人。

3.清正廉明、愛民如子、關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二)共7分

4.(1)先前,原先(剛纔) (2)暗中 (3)交換(3分,每詞1分)

5.(唐臨)始終沒有張揚家僮的過錯。(2分,意對即可)

6.示例1:贊同,他們二人爲人寬厚,善於待下,這是一種美德。示例2:不贊同,他們的做法,是對下屬的縱容,容易導致下屬再次犯錯。(2分,根據表達,酌情給分)

(三)共8分

7.C

8.B

9.“驚慚”的原因是打死的鴨子是能言之鴨,進貢之鴨,名人之鴨。內官是個懼上欺下的`人.

(四)共10分

10.⑴給 ⑵等到(等)⑶於是,就⑷書寫(寫)

11.A

12.入抱犢山,學書三年;未得筆法,捶胸嘔血;盜墓求書;學書畫被過表;精思學書,如廁忘歸;每見萬類,皆書象之。

(五)8分

13.⑴得到 ⑵但是、然而 ⑶除掉、去除 ⑷這(或“它”),代指竹子 (4分,每小題1分,意思基本對也給分)

14.我們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們當柴燒(2分,意思符合即給分)

15.“物以稀爲貴”、“不同地方的人對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事物的好壞貴賤是相對的”(2分,意思基本對即給分)

(六)12分

16、雲 來 時/ 睢 陽 之 人 不 食 月 餘 日 矣/ 雲 雖 欲 獨 食 /義 不 忍! /

17、C

18、①南霽雲知道賀蘭進明終究沒有爲自己發兵的意思,就騎馬迅速離去。 ②這隻箭就是用來做標記的。

19、拔刀斷指、寧死不屈

(七)18分

20.① 習:學習,研究,熟悉 ② 發:打開 ③ 爲:擔任 ④ 明日:第二天

21.①太祖皇帝常常勸他好好讀書。②關上門,打開書箱,拿出書,一讀就是一天。 ③趙普的臉色沒有絲毫改變,鎮定的跪着撿起來退下。

22.①年輕的時候熟讀官員官吏制度治理國家方面的書籍,精通選賢任能治理國家。 u ②深入研讀《論語》以其理論來治理國家。

23.太祖皇帝剛開始對趙普舉薦的人不瞭解所以“不用”,後來趙普再次舉薦,太祖仍不瞭解還是“不用”並對趙普有些煩了,最後趙普堅持舉薦,太祖由此看出趙普的忠心盡職,且體會到被舉薦人的不一般,所以“重用”。

(八)共10分

24.(1)買 (2)曾經 (3)離開 (4)正好(恰好)

25.B

26.我的心才變得坦然,不再掛念(這件衣服)

27.只有不被外物拖累,人才會變得坦然。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5

臨江之麋

臨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門,羣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③。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爲犬良④我友,牴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⑤甚善,然時啖其舌。三年,麋出門外,見外犬在道甚衆,走欲與爲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導讀:麋在主人的驕寵下,稍大則忘己之麋也,欲與外犬嬉戲,終於被食卻至死不悟。可見恃寵而驕終不會有好下場。

註釋 :①臨江:地名,江西省清江縣。②怛(d ):恐嚇。③稍:漸漸。使與之戲:即使其與之戲,讓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確。⑤俯仰:周旋,應付。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 3.習示之( )

4.然時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與爲戲( ) 二、翻譯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爲犬良我友,牴觸偃仆,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犬見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臨江之麋

有一個臨江人,打獵時捉到一隻小鹿,便把它飼養起來。帶進門時,一羣狗饞得直流口水,都搖着尾巴跑了過來。那個臨江人很生氣,把狗嚇跑了。從此以後,他每天抱着小鹿接近狗,經常讓狗看,叫狗不可亂動,漸漸地又讓狗和小鹿玩耍。時間長了,狗都能順從主人的`心願。小鹿漸漸長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認爲狗的確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滾嬉戲,越來越親熱。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耍,表現得很友好,但是經常舔着自己的舌頭。三年以後,鹿走出門外,看見別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過去想和它們玩耍。那些狗看見鹿,又高興又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沒覺悟到這是怎麼回事。

一、1.打獵 2.靠近 3.給看 4.但是 5.醒悟 6.跑

二、1.麋麑逐漸長大,忘記自己是麋,認爲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頂撞翻滾,越來越親熱。 2.那些別家的狗看見它,又高興又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恃寵驕橫的人決沒有好下場。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6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爲楚懷王左徒②.博聞強志③,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④,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爲令,衆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曰以爲‘非我莫能爲’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節選自《屈原列傳》)

【注】①〔楚]指楚國王室。②[左徒]楚國官名,是一種官階較高的職官,次於令尹,相當於上大夫.③〔志〕同“記”。④〔造爲憲令〕制定國家的法令。⑤〔伐〕自我誇耀。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疾:生病

B.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直:正直

C.離騷者,猶離憂也離:同“罹”,遭遇,遭受

D.嫺於辭令嫺:嫺熟、擅長

【小題2】、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3分)

(2)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3分)

【小題3】、通讀選文,談談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讒言的原因有哪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屈原是一個怎樣的人?(4分)

答案

【小題1】( A )(2分)

【小題1】(1)竭盡忠心和智慧來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離間,可以說是處境艱難了。(3分)(譯出大意計1分;落實“智”“窮”意思的各計 1 分 )

(2)誠信卻被懷疑,忠貞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憤嗎? (3分)(譯出大意計1分;落實“而”“謗”意思的各計 1 分 )

【小題1】才華橫溢、耿直方正、真心爲國,不肯和他們同流合污而遭遇妒忌,而遭受讒言。可見,屈原是一個剛正不阿、不趨炎附勢的愛國志士。(4分)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7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牧豎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頃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於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②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③,跑號如前狀.前樹又鳴④,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註釋:①少頃:不一會兒工夫。②致:使。③舍此趨彼:離開這隻小狼奔向那隻小狼。④前樹又鳴:指前樹上的小狼又叫。

1、解釋加粗的詞

①兩牧豎入山至狼穴 至_______________

②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 意_______________

③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 去_______________

④既而奄奄僵臥 既而_____________

2、翻譯

①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號如前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說出閱讀後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僮僕;②着急慌張的.樣子;③距;④不久

2、①狼聽到聲音四下裏看,才望見小狼,於是離開這隻小狼奔向那隻小狼,奔跑號叫如同先前的樣子。

②一會兒,大狼返回進入到自己的洞穴中,發現小狼崽子不見了,神情十分的緊張惶恐。

3、狼雖是兇殘之物,但它表現出的疼愛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動。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8

南史沈慶之傳

沈慶之,字弘先,吳興武康人也。兄敞之,爲趙倫之徵虜參軍。慶之少有志力。孫恩之亂也,遣人寇武康,慶之未冠,隨鄉族擊之,由是以勇聞。荒擾之後,鄉邑流散,慶之躬耕壟畝,勤苦自立。年三十,往襄陽省兄,倫之見而賞之。倫之子伯符時爲竟陵太守,竟陵蠻屢爲寇,慶之爲設規略,每擊破之,伯符由此致將帥之稱。伯符去郡,又別討西陵蠻,不與慶之相隨,無功而反。永初二年,慶之除殿中員外將軍,又隨伯符隸到彥之北伐。伯符病歸,仍隸檀道濟。道濟還白太祖,稱慶之忠謹曉兵,上使領隊防東掖門,稍得引接,出入禁省。尋轉正員將軍。及湛被收之夕,上開門召慶之,慶之戎服履襪縛絝入。上見而驚曰:卿何意乃爾急裝?慶之曰:夜半喚隊主,不客緩服。 元嘉十九年,雍州刺史劉道產卒,羣蠻大動,徵西司馬朱修之討蠻失利,以慶之爲建威將軍,率衆助修之。修之失律下獄,慶之專軍進討,大破緣沔諸蠻,禽生口七千人。慶之患頭風,好著狐皮帽,羣蠻惡之,號曰蒼頭公。每見慶之軍,輒畏懼曰:蒼頭公已復來矣!二十七年,太祖將北討,慶之諫曰:馬步不敵,爲日已久矣。將恐重辱王師,難以得志。丹陽尹徐湛之、吏部尚書江湛並在坐,上使湛之等難慶之。慶之曰: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上大笑。

魯爽反,乃遣慶之濟江討爽。爽聞慶之至,連營稍退,自留斷後。慶之與薛安都等進與爽戰,安都臨陣斬爽。尋與柳元景俱開府儀同三司,辭。改封始興郡公,戶邑如故。慶之以年滿七十,固請辭事,上嘉其意,許之。三年,司空竟陵王誕據廣陵反,復以慶之爲使持節,率衆討之。自四月至於七月,乃屠城斬誕。進慶之司空,又固讓。

(節選自《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遣人寇武康 寇:侵犯。 B.稍得引接 稍:漸漸。

C.夜半喚隊主,不容緩服 緩:延遲。 D.事何由濟 濟:成功。

10.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沈慶之作戰威武勇猛的一組是(3分)( )

①隨鄉族擊之,由是以勇聞 ②慶之爲設規略,每擊破之

③道濟還白太祖,稱慶之忠謹曉兵 ④上開門召慶之.慶之戎服履襪縛絝入

⑤每見慶之軍,輒畏懼曰:蒼頭公已復來矣!⑥爽聞慶之至,連營稍退,自留斷後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沈慶之富有謀略,深得將領賞識。他跟隨趙倫之的兒子伯符時,給他出謀劃策,常常擊退蠻人的`進攻;後來他隸屬檀道濟,道濟稱讚他忠誠敬慎通曉兵法。

B.沈慶之忠心耿耿,保衛君王恭謹。太祖讓他守衛禁宮,在劉湛被逮捕的晚上,太祖讓慶之去叫禁衛軍首領,慶之穿上戎裝和襪子縛着褲子匆匆來到皇宮。

C.沈慶之直言敢諫,所奏切中要害。太祖想要北伐,向他徵詢意見,慶之說,己方步兵難與北方騎兵相抗,這種狀況由來已久,如北伐恐君王部隊將遭受失敗。

D.沈慶之不求高位,多次推辭加封。因慶之戰功卓著,深得皇帝信任,皇帝先封他開府儀同三司、又改封始興郡公,平竟陵王后封他做司空,他都沒接受。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修之失律下獄,慶之專軍進討,大破緣沔諸蠻,禽生口七千人。(5分)

(2)慶之以年滿七十,固請辭事,上嘉其意,許之。(5分)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選9

前事不遠 吾屬之師

戊子,上謂侍臣曰:“朕現《隋煬帝集》,文辭奧博①,亦知是堯、舜而非②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對曰:“人君雖聖哲③,猶當虛己以受人,故智者獻其謀,勇者竭其力。煬帝恃其俊才④,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爲桀、紂之行,曾⑤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也!”

導讀:人常說:前事不遠,後事之師。以古鑑今,善於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從而更好地走今後的路,是明智之舉。註釋:①奧博:含義深廣。②是:稱讚,認爲……好。非:批評,認爲……不好。③聖哲:道德高尚,天資聰明。④俊才:出衆的才智。⑤曾:虛詞,用來加強語氣,可譯爲“連……都……”,“竟然”。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朕觀《隋煬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煬帝恃其俊才( )

4.驕矜自用( )

二、翻譯

1.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君雖聖哲,猶當虛己以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文談到“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也”,唐太宗還曾說“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事不遠,吾屬之師

戊子年,唐太宗對侍臣說:“我讀《隋煬帝集》,發現它文辭深奧博大,含義深遠,也知道稱讚堯、舜,批評桀、紂,但是怎麼做起事來就相反了呢!”魏徵回答說:“爲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資聰明,也應當謙虛地接受他人的意見,這樣才能讓有智慧的人獻出自己的計謀,讓勇敢的人能夠竭盡全力。煬帝依仗自己出衆的才智,驕傲自滿固執己見,所以他嘴上說着堯、舜的話,身體卻去做桀、紂的事,竟然自己還不覺察,以至於滅亡。”唐太宗說:“歷史的教訓剛剛過去,應當成爲我們行動的老師。”

一、1.看2.盡3.倚仗4.驕傲 固執己見

二、1.也知道稱讚堯、舜,批評桀、紂,但是做事爲什麼相反呢!

2.爲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資聰明,也應當謙虛地接受他人的意見。

三、要善於借鑑歷史的、他人的經驗和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斷地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