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陶侃惜谷文言文

陶侃惜谷文言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上學的時候,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那麼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陶侃惜谷文言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侃惜谷文言文

陶侃惜谷文言文1

陶侃嘗(1)出遊,見人持(2)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爲(3)?”人云:“行道所見,聊(4)取之耳(5)。”侃大怒詰曰:“汝(6)既不田(7),而戲賊(8)人稻!”執(9)而鞭(10)之。是以(11)百姓勤於農作,家給人足(12)。(《晉書·陶侃傳》)

譯文

陶侃曾經外去遊覽,看到一個人拿着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幹什麼?”那人說:“走在路上我看見它,隨便拔一把罷了。”陶侃十分生氣地說:“你既然不種田,竟然還糟蹋人家的稻子!”陶侃(就把那人抓起來)拿鞭子抽他。(陶侃愛護莊稼而執法嚴)因此老百姓都對農副業肯下苦力,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註釋

(1)嘗:曾經。

(2)持:拿着。

(3)何爲:即“爲何”,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前置。指幹什麼。

(4)聊:姑且。

(5)耳:罷了。

(6)汝:你.

(7)田:名詞作動詞,種田。

(8)賊:損害,傷害。

(9)執:捉拿。

(10)鞭:名詞作動詞,鞭打。

(11)是以:因此。

(12)足:豐衣足食。

哲理

這個故事體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保護農民利益的`特點。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讚揚,表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的特點。

陶侃惜谷文言文2

陶侃嚐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爲?”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植,家給人足。

2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1)見人持一把未熟稻 (2)執而鞭之

24、翻譯下列句子。(2分)

是以百姓勤於農植。

25、本文作者對陶侃的態度如何?本文表現了陶侃的`什麼特點?(3分)

23、(1)拿 (2)用鞭子打 24、因此老百姓都勤懇耕種

25、讚揚。本文表現了陶侃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農民有較深的感情的特點

譯文

陶侃曾經外出遊覽,看到一個人拿着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拿這些東西幹什麼?”那人說:“我在路上看見的,隨便取來玩玩罷了。”陶侃非常生氣地對他說:“你不努力種田,竟然還爲了遊戲破壞農民的莊稼!”於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這件事廣爲流傳,因此老百姓都勤墾於農業,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