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裏,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爲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爲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1

1.《燭之武退秦師》

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供應。)

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秦伯說(“說”通“悅”,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

2.《荊軻刺秦王》

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高興,喜歡。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來。

請辭決矣 “決”,通“訣”,告別,辭別。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同“捧”。奉,兩手捧着。

秦武陽色變振恐 “振”,通“震”,害怕。

圖窮而匕見“見”,通“現”,出現,顯露出來。

秦王還柱走 “還”,通“環”,繞。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3.《鴻門宴》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內通納)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願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坐”通“座”)

置之坐上。(“坐”通“座”)

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2

一:《荊軻刺秦王》

1、鑑賞荊軻形象,注意所用表現手法。

首先,作者善於通過人物的對話和神態描寫來刻畫人物。荊軻和樊於期的對話,荊軻先用話挑起樊於期對秦的仇恨,再問樊於期對這樣的深仇大恨怎麼辦,然後針對顧計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試探地提出了既能爲樊於期報仇,又能保全燕國的計劃,一層進一層,結果是樊於期慷慨陳辭,毅然自刎。見秦王時秦武陽色變振恐,荊軻顧笑武陽而向秦王作了解釋,在千鈞一髮之際,鎮靜的神態和得體的言辭消彌了危機。這些對話,既表明了事態的逐步發展,也描寫了荊軻的精細、沉着,在緊要關頭不慌不忙,隨機應變。

其次作者善於通過對比襯托手法的運用來突出人物性格。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頭腦簡單跟荊軻遇事審慎,三思而行對比,以突出荊軻的深沉多謀。又如寫武陽在緊急關頭神態失常,同荊軻的鎮定自若對比,突出了荊軻的機智勇敢。

2、鑑賞作者交織描寫場面的筆法。

如易水送別的白衣冠擊築和而歌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各種現象綜合成一個充滿悲壯氣氛的場面,有極爲強烈的感人力量。這是刺秦前故事情節發展的一個高潮,也是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傳誦的閃光章節。在這一情節中,荊軻的內心世界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展現。面對渾身着素的送行的人們和風寒水冷的自然環境,荊軻用慷慨悲歌來表達自己對於高漸離等知己者生離死別的悲涼心情,抒發自己視死如歸的壯烈情懷。荊軻在太子丹對他缺乏足夠的瞭解、信任和尊重的情況下仍然決心履行自己的諾言,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劇色彩,這一情節也暗示了整個事件的悲劇性結局。荊軻的歌聲由悽切悲涼轉爲慷慨激昂,送行的人們也由感動、惜別轉爲激憤、激勵。就在這激動人心的壯烈場面中,荊軻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獻身刺秦的征途。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躍然紙上。又如,刺秦王時,荊軻的動作,秦王驚起拔劍不出,環柱而逃的狼狽相,羣臣的驚愕,侍醫的擲藥囊,左右呼王負劍,一直到荊軻身被八創,箕踞以罵。在極短的時間裏,寫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狀,寫動作、寫表情、寫高呼、寫怒罵,組織成一個驚心動魄的壯烈場面。

3、準確評價荊軻和荊軻刺秦王的行動。

荊軻具有義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是極其危險的事,但還是毅然前往,直至事敗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罵。荊軻刺秦王這件事並不能真正挽救燕國的危亡,荊軻也是爲報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荊軻之所以值得肯定,並不在於爲太子丹報私怨,而在於他站在鬥爭的最前列反對秦國對山東六國的進攻和挽救燕國的危亡。千百年來,受壓迫的人們之所以敬仰荊軻,也正是基於他那種同情弱小和反抗強暴的義俠精神。從荊軻刺秦王的做法來看,這種個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圖憑藉個人的拼殺來改變歷史的進程更是不太可能。

二:《燭之武退秦師》

1、把握全文中心事件,理順故事情節的發展線索:

全文以燭之武說退秦軍爲中心。故事先點出了戰事爆發的原因,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又爲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接着寫鄭國君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除危機,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鄭伯自責,情真意切感動燭之武,燭之武以國家利益爲重,決定隻身見秦伯。進而闡述保存鄭國對秦的好處,利用秦晉的矛盾,指出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使秦國意識到與晉訂立盟約不助鄭的危險,終於達到秦鄭爲盟的結果。

2、鑑賞燭之武說服秦穆公的思路:

燭之武爲了說服秦穆公退師,採取了高超的攻心戰術,大體說來分爲五步: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爲進(鄭知之矣);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第四步,引史爲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這段說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於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說辭更妙之處在於他心裏處處爲鄭着想,但口口聲聲說的是爲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說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說服力。

3、分析燭之武、佚之狐、鄭伯等主要人物形象: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時,深明大義,以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隻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說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是個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纔能有足夠的瞭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則是個勇於自責的上級領導人。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的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並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於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4、鑑賞課文人物形象塑造的藝術性:

課文人物形象塑造主要運用正面描寫的方法。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燭之武,作者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特別是說秦時的舉重若輕、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體現了一位出色的辯臣的形象。另外,佚之狐的推薦,鄭伯的自責,退秦師的事實,都從側面烘托了這個人物。

三:《鴻門宴》

1.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爲者

古人坐的姿勢是:兩膝着地,兩腳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鍾上。現在在亞洲的某些國家如朝鮮、日本同樣保留着這種做法。如果將臀部擡起上身挺直,就叫長跪,又叫跽,這是將要站起來的準備姿勢,也表示對別人尊敬。按劍而跽是一種下意識的準備自衛的動作。樊噲側舉盾牌,撞到衛士,頭髮直堅,眼眶似裂,瞪眼看着項羽,項羽被這一突發的情況弄的措手不及,只能按劍而跽。

2.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

古代人的飲食習慣和現代人不同,古人一天吃兩頓飯。第一頓飯叫做朝食。在《鴻門宴》中,項羽聽說劉邦欲佔關中,於是大怒,拋出旦日饗士卒的號令,旦日是一大清早,本來是不吃早飯的,項羽的意思是提前開飯,早早進軍,表現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3.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玉是古人重要的配飾之一,不僅因爲玉很貴重,爲統治者專有,而且玉還被賦予了某些神祕的色彩。玦,屬於環形玉,即缺了一塊的環形玉。又因爲玦的名稱來源於決,形狀又是環形斷開,所以古人用玦寓意決斷。范增應經看出項羽的優柔寡斷,並無心傷劉邦,又由於在席間,只能暗示。

4.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

肉在器皿中煮熟之後,古人用匕首把肉取出放在一塊砧板上,這塊板叫做俎。然後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鴻門宴》中又見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樊噲是後闖進去的,身份又低,自然沒有他的席位。但他復盾爲俎,以劍代刀,吃的既有氣魄又合禮。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3

虛詞歸納

⑴之

縱一葦之所如(助詞,取獨)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扣舷而歌之(音節助詞)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苟非吾之所有(助詞,取獨)

⑵於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介詞,在)月出於東山之上(介詞,從)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介詞,被)託遺響於悲風(介詞,給)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爲其然也(代詞,指簫聲)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連詞,錶轉折)侶魚蝦而友糜鹿(連詞,表並列)

耳得之而爲聲(連詞,表順承)下江陵,順流而東也(連詞,表修飾)

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句)

遊於赤壁之下(狀語後置)

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後置)

何爲其然也?(賓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

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介詞賓語前置)

寄(如)蜉蝣於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謂語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後置

固一世之雄也——“也”爲標誌的判斷句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非”爲標誌的判斷句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非”標誌的判斷句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於”表被動的.被動句

(其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省略句

(其聲)舞幽壑之潛蛟——省略句

詞類活用(詞性轉換)

歌窈窕之章(名詞用作動詞,歌詠)

擊空明兮溯流光(形容詞用作名詞,月光下的清波)

下江陵(名詞用作動詞,攻下)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舞幽壑之潛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舞動)

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爲伴侶,以……爲朋友)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作狀語,向南)

渺滄海一粟(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爲渺)

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譯作狀語加動詞,向東進軍)

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名詞作動詞,打魚砍柴)

通假字

①舉酒屬客屬—囑勸酒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憑憑藉

③山川相繆繆—繚盤繞

④舉匏尊以相屬屬—囑勸酒尊—樽酒杯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4

通假字

(1)自餘爲僇人(同“戮”,刑辱)

(2)夢亦同趣(同“趨”,往,赴)

詞類活用

(1)日與其徒上高山(名詞作狀語,每天)

(2)窮回溪(形容詞作動詞,走盡,走遍)

(3)臥而夢(名詞作動詞,做夢)

(4)始指異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爲異)

(5)窮山之高而止(形容詞用作動詞,走到盡頭;形容詞用作名詞,點、頂點)

(6)箕踞而遨(名詞作狀語,像簸箕一樣)

(7)縈青繞白(形容詞用作名詞,青山,白水)

(8)故爲之文以志(名詞用作動詞,寫作文章)

(9)自遠而至(形容詞用作名詞,遠處)

古今異義

(1)漫漫而遊(古義:沒有目的;今義:(時間、地方)長而無邊的樣子)

(2)無遠不到(古義:無論;今義:沒有)

(3)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古義:凡是、這(個);今義:總括某個範圍內的一切)

(4)然後知是山之特立(古義:這樣以後;今義:接着,表承接)

(5)頹然就醉(古義:文中指身子傾倒、倒下的樣子;今義:形容破敗的樣子)

(6)遊於是乎始(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示後一事緊接前一事,後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一詞多義

(1)窮回溪(動詞,尋求到盡頭,引申爲走遍)

(2)窮山之高而止(動詞,尋求到盡頭)

(3)而不知其所窮(形容詞,竭,盡,引申爲盡頭)

(1)臥而夢(動詞,做夢)

(2)夢亦同趣(名詞,夢境,夢中)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詞,曾經)

(2)始指異之(副詞,才)

(3)遊於是乎始(動詞,開始)

(1)施施而行,漫漫而遊(連詞,表修飾)

(2)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連詞,表承接)

(3)臥而夢(連詞,表承接)

(4)覺而起,起而歸(連詞,表承接)

(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連詞,錶轉折)

(6)窮山之高而止(連詞,表條件,才)

(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連詞,表修飾)

(8)而莫得其涯(連詞,錶轉折)

(9)而不知其所窮(連詞,錶轉折)

(10)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連詞,錶轉折)

(1)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助詞,的)

(2)始指異之(代詞,它,指西山)

(3)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詞,的)

(4)然後知是山之特立(助詞,的)

(5)不知日之入(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故爲之文以志(代詞,它,指遊西山這件事)

(1)自餘爲僇人(動詞,成爲)

(2)不與培塿爲類(動詞,成爲)

(3)故爲之文以志(介詞,爲了)

字詞解釋

(1)施施(yí yí)緩慢行走的.樣子

(2)徒:隨從

(3)回溪:迂迴曲折的溪澗

(4)極:至

(5)斫(zhuó)榛莽:砍伐叢生的草木

(6)茅茷:茅草之類

(7)攢蹙:聚集收縮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5

古今異義

1.徘徊於斗牛之間(徘徊:古義-明月停留今義-人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

2.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義-內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爲聖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徵今義-美貌的人)

3.凌萬頃之茫然(凌:古義-越過今義-欺侮)

4.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子:古義-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今義-兒子)

詞類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詞作狀語)

2.舞幽壑之潛蛟(舞:動詞使動)

3.泣孤舟之嫠婦(泣:動詞使動)

4.正襟危坐(正:形容詞使動)

5.烏鵲南飛(南:名詞作狀語)

6.西望夏口(西:名詞作狀語)

7.下江陵(下:名詞作動詞)

8.漁樵於江渚之上(漁樵:名詞作動詞)

9.侶魚蝦而友糜鹿(侶,友:名詞意動)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識點6

一、通假字。

1、雖有其槁暴,不復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曬乾。)

2、木直中繩,輮以爲輪。(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3、師者,以是傳道受業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異也。(生:同“性”,先天,天資。)

6、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同“憑”。)

8、自餘爲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

10、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盤繞。)

11、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其下賢人也亦遠矣。(低於)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3、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攻佔)

4、故爲之文以志。(寫文章)

5、外與天涯。(交會)

6、順流而東。(東進)

7、臥而夢。(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