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說難·韓非子閱讀附答案

說難·韓非子閱讀附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 ,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本文特意爲大家收集整理了說難·韓非子閱讀附答案,希望大家喜歡!

說難·韓非子閱讀附答案

 說難韓非子

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說出於爲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陰爲厚利而顯爲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顯棄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於羣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對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爲親己,遂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此二人說者皆當矣,厚者爲戮,薄者見疑,則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此不可不察。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爲母之故,忘其刖罪。異日,與君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故有愛於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於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後說焉。

夫龍之爲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注】①選自韓非子《說難》,有刪節。說難(shu nn):遊說進言的困難。

【閱讀訓練】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則見下節而遇卑賤 下節:節操低下

B.所說陰爲厚利而顯爲名高者也 顯:顯赫

C.人間往夜告彌子 間:抄小路

D.柔可狎而騎也 狎:戲弄

9.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 而說之以厚利

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B. 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

武公怒而戮之

C. 因問於羣臣

我欲因之夢吳越

D. 厚者爲戮,薄者見疑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10.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

大凡遊說進言的困難:在於瞭解進說對象的心理,以便讓自己的說法適合他

B. 則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

那麼不是瞭解情況有困難,而是處理所瞭解的情況很困難

C. 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

這人原本就曾假託君命私自駕馭我的車子,又曾經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

D. 故有愛於主,則智當而加親

所以對君主有愛時,就顯得智慧並且更加親近君主

11. 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譯爲現代漢語。(5分)

①(2分)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②(3分)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12. 第五段中此二人說者皆當矣,二人指的是 和 。(2分)

13. 上文三個寓言故事對遊說進言的人有何啓示?請選擇其中一個簡要概括,並加以評價。(6分)

答案:

8.(3分)B(顯:表面)

9.(3分)D(見:助詞,表被動;A以:介詞,用;連詞,因;B而:連詞,錶轉折;連詞,表順接;C因:連詞,表承接;介詞,依據、憑藉)

10.(3分)D(正確的理解是:所以被君主寵愛時,才智就顯得恰當而更受親近)

11.(5分)

①(2分)這家富人認爲兒子很聰明,卻對鄰居老人起了疑心

②(3分)遊說進言的人能不觸動君主的逆鱗,就差不多(成功)了

12.(2分)關其思和鄰人之父

13.(6分)(概括啓示、觀點3分,評價3分)

【相關啓示、觀點】:

鄭武公伐胡:進言者要考慮自己的地位和處境,不要觸及聽者所刻意隱匿之事。

智子疑鄰:進言者要考慮自己的身份,要注意自己和聽者關係的遠近。

彌子瑕失寵:進言者要注意聽者的主觀愛憎,以及這種愛憎的前後變化。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大凡進說的困難:在於瞭解進說對象的心理,以便使自己的說法適合他。進說對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卻用厚利去說服他,就會顯得節操低下而得到卑賤待遇,必然受到拋棄和疏遠。進說對象想要追求厚利的,卻用美名去說服他,就會顯得沒有心計而又脫離實際,必定不會被接受。進說對象暗地追求厚利而表面追求美名的,用美名向他進說,他就會表面上接受而實際上疏遠進說者;用厚利向他進說,他就會暗地採納進說者的主張而表面上拋棄了他。這是不能不明察的。

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談話因泄密而失敗。未必進說者本人泄露了機密,而是談話中觸及到君主心中隱匿的事,如此就會身遭危險。

從前鄭武公想討伐胡國,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國君主來使他快樂。然後問羣臣:我想用兵,哪個國家可以討伐?大夫關其思回答說:胡國可以討伐。武公發怒而殺了他,說:胡國是兄弟國家,你說討伐它,是何道理?胡國君主聽說了,認爲鄭國和自己友好,於是不再防備鄭國。鄭國偷襲了胡國,攻佔了它。

宋國有個富人,下雨把牆淋塌了,他兒子說:不修的話,必將有盜賊來偷。鄰居的`老人也這麼說。到了晚上,果然有大量財物被竊。這家富人認爲兒子很聰明,卻對鄰居老人起了疑心。

關其思和這位老人說的話都恰當,而重的被殺,輕的被懷疑;那麼,不是瞭解情況有困難,而是處理所瞭解的情況很困難。這是不可不明察的。

從前彌子瑕曾受到衛國國君的寵信。衛國法令規定,私自駕馭國君車子的,論罪要處以刖刑。彌子瑕母親病了,有人抄近路連夜通知彌子瑕,彌子瑕假託君命駕馭君車而出。衛君聽說後,卻認爲他德行好,說:真孝順啊!爲了母親的緣故,忘了自己會犯刖罪。另一天,他和衛君在果園遊覽,吃桃子覺得甜,沒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個給衛君吃。衛君說:多麼愛我啊!不顧自己口味來給我吃。等到彌子瑕色衰愛弛時,得罪了衛君,衛君說:這人原本就曾假託君命私自駕馭我的車子,又曾經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所以,雖然彌子瑕的行爲和當初並沒兩樣,但先前稱賢、後來獲罪的原因,是衛君的愛憎有了變化。所以被君主寵愛時,才智就顯得恰當而更受親近;被君主憎惡時,才智就顯得不恰當,遭到譴責而更被疏遠。所以諫說談論的人不可不察看君主的愛憎,然後進說。

龍作爲一種動物,馴服時可以戲弄着騎它;但它喉下有一尺來長的逆鱗,假使有人動它的話,就一定會被殺掉。君主也有逆鱗,遊說進言的人能不觸動君主的逆鱗,就差不多(成功)了。